|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那天早晨,有點异樣的感覺。 從窗子射進來的光亮和我四周的空气,一切一切都似乎和我有些疏遠了。 是因為這件事嗎?平時,因為血壓低,醒來几個鐘頭都懶洋洋的,只是那天,我卻難以置信地痛痛快快地起了床,走到樓下。 家里的空气也有點异樣。 母親用平素沒有的高聲問: “吃早飯嗎?” “只要杯咖啡就行了,想看看報紙,取來了嗎?” “哎,淑惠,拿報紙來。” 妹妹神色不怎么愉快,把早報扔在我眼前的桌上就走了。 我象平時一樣打開報紙,眼晴被吸引到灰乎乎的版面上。我看到題目特別醒目的体育報紙上印著山口百惠好大的名字,有几秒鐘,我窒息住了。 為知道准确時間而習慣性地打開了電視机,里面傳來了男播音員硬梆梆的聲音,那聲音比起灰色的紙面更有現實感。 ——歌手山口百惠作為“藝人交歡圖審判案”的證人接受傳喚,今日將到東京地方法院出庭。 當他說到已經听慣了的自己名字時,我的思緒集中到了完全不同的事情上。 ——是穿黑色西裝好,還是穿粉紅色的連衣裙好呢? 眼前擺著昨天黃昏時就取出來准備今早挑選其中一件穿走的衣服,我沒了主意。 很早以前我就覺察到自己穿什么顏色和式樣的衣服能左右自己那一天的一切。穿上牛仔褲和上衣時就覺得又回到了儿童時代;同一件牛仔褲,要是打開白色棉襯衣胸前的三個扣子,覺得這下就成了大膽的女性了。單是覺著還好,我呢,從走路到談吐自然地都成了這格調。我意識到自身的這种變化,也覺得挺有意思,但有時卻不合時宜或場所而搞得無法補救。 有一次,我穿著黑色連衣裙去攝影現場。這樣一來,把我周圍的气氛都渲染成黑色,不管從哪個角度對著攝影机,我都笑不出來了。讓服裝和自己左右了正常表演,我拼命在嘴角作出痙攣般的強笑,也只能至此而已了。連周圍想使我打起精神的呼喚也壓不住我心底的黑色。結果,成了一次心情沉悶的不愉快的攝影。 我并不認為服裝無足輕重。一天的色彩是服裝所決定的。 交替地比較著黑色的西裝和粉紅色的連衣裙,我仍然決定不下該穿哪件。今天這個日子可不能有片刻沮喪,這么一想,朦朧的迷惘淬然而去,我迅速地象早已決定了似的,把手臂伸進了粉色連衣裙的袖筒。今天可不能給人造成素淡的印象。 或許是平時沒穿習慣,領口上的花邊不大隨身。鏡子里映照出來的我仍然顯出一副掩飾不住內心躊躇的神態。 “不過,比黑的好……” 我自言自語地小聲啼咕了一句,打開了房門。 那是大約三年前了吧。 夏天一個炎熱的日子,我讀了密密麻麻复印在白紙上那篇成為問題的報道。看完后,我既沒有感到委屈,也沒有感到悲哀。因為它根本就不是事實,所以并未使我產生絲毫的動搖。我倒覺得十分可笑的是,那些堂堂的大人們竟一本正經、恬不知恥地寫出這些東西。過了几個星期,我听人說到了“起訴”二字。關于這一點,人家說是“尊重個人意見。希望与家屬商量以后作出決定”。 我和母親商量了。 母親在我面前看那份報道,盡管她的表情只有稍微的變化,但是沒有溜過我的眼晴。妹妹在母親旁邊注視著我們。 就個人說來,不管內容怎樣,它一點儿也傷害不著我。但是,當我站在既是山口正子的女儿,又是山口淑惠的姐姐的立場上時,我覺得受到傷害的是母親和妹妹。我決定,為了至關重要的親屬而去起訴。 起訴書 郵政編碼 153 目黑區下目黑1—2—5 崛電影制片社內 電話490—4601 起訴人山口百惠 因未成年,監護人 母·山口正子 起訴內容 一、被告人菅原、被告人特別采訪組、被告人种村等于昭和五十一年五月中旬合謀之下,在《問題小說》雜志七月號180頁至185頁,刊登了題為《向歡樂進發——處女篇》的報道及其插圖,見另附起訴事實一覽表(一)中的所載報道,公然歪曲事實,損害起訴人等的名譽。 二、被告人平野、被告人民間、被告人豬口等于昭和五十一年六月初合謀之下,在《女性自身》雜志六月二十四日號40頁至43頁,刊登了關于森進一、山口百惠、櫻田諄子、西城秀樹等的題為《記明星們惊人的“性”的大混亂》的報道,見另附起訴事實一覽表(二)所載的事實,公然歪曲事實,損害起訴人等的名譽。 起訴事實 (一)月刊《問題小說》由德間書店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編輯是被告人菅原善雄,發行份數為二十万本,被告人“本刊特別采訪組”者,其具体人名不詳。种村國夫是上述雜志刊登的插圖的作者。 昭和五十一年五月二十日左右,上述被告人等合謀之下,企圖在該雜志六月號上登載關于起訴人等的性方面的報道,于該雜志六月號180頁至185頁上刊出,題為; “定本!明星交歡圖 向歡樂進發——處女篇” 作者自稱為“本刊特別采訪組”,每個具体作者的姓名不詳。除登載了另附起訴事實一覽表(一)所載的報道外,被告人种村,還在作為證据的雜志180直至181頁的正中畫了有一男人從山口百惠的裸体后面伸過手來、西城秀樹用照相机拍攝女人裸体畫,畫面上看來又似南沙織又似櫻田淳子,均已損害起訴人等的名譽。 (中略) (二)關于山口百惠、森進一 同一雜志183 頁上,以“山口百惠在攝影室的角落……”為題,作者說在攝影室的角落里看見男女人影,姿勢很是奇怪,女的好象卷曲著,男的彎著腰。他一走近,兩個人猛地分開了。男的不是森進一、女的不是山口百惠嗎?當時,森的褲子拉鎖是開著的。 這是山口百惠“口淫”的論證,但兩人都予以否認。披露的“事實”說,問哪個有關的人都會說山口百惠不是處女,她的對象是三浦友和、相崎進也、森進—……,兩人對此也都予以否認,并說直到看了這個雜志之前,兩人甚至連這种說法都不知道,也沒有人向他們尋問這一稀奇說法的真偽。被告人認為,如果寫上兩個人否認的話,寫什么事實都不能說是損害名譽,被告人平野也辯解說,因為登過反面的說明,所以不是損害名譽。 繼那之后,說是小板坡胜給山口百惠家打過電話,此事實据山口百惠母親說,小板胜一次電話也沒有打來過。 (中略) 昭和五十一年六月二十一日 上述起訴人的十名代理人 律師竹內三郎 進呈東京地方檢察廳 從那天起到今天為止,已經過了三年,仍然不見解決,為了傳喚證人要求包括我在內的八人出庭,其中已有三人出過庭。 這些人每一個人的情況都會登在第二天的報紙上,可是所有報道都不怀好意,寫的無非是藝人身處不習慣的場所,如何惊慌狼狽啦,這樣寫似乎就是告訴人們,藝人的見識是何等貧乏。冷靜地想想,即便不是藝人,突然置身于法庭這一特殊環境而不惊慌,那才是怪事。 我一面想著“我的事也會寫在明天的報紙上吧”,一面离開了家。 外面有几分春天的寒意,當我全身接触到外面的空气時,身后傳來了母親的聲音: “要頂住啊。” “沒關系,一結束我就打電話來。” 母親看我和平時一樣,好象放心了。 汽車穿過日比谷區,駛近東京地方法院。來來往往的車里,沒有人知道眼下我的心境。好几輛汽車有秩序地起了過去。人們拼命地為了自己生存。即使一部分人吵吵嚷嚷鬧騰的很凶,其他許多人也既不關心也無關系。這么一想,心里輕松了一些。汽車在前進。晦暗的天幕陰沉沉地低垂著。沒有泥土气息的好象凍住了似的城市的柏油路向后退去,仿佛無情時光的流逝,我不由地閉上了眼睛。 一會儿,便看到了与天空一樣顏色的高樓。高樓周圍象鑲了一道邊似的,圍著人群。几個小時以后,他們將用怎樣的語言談論我呢?以怎樣的表情看我呢?我內心這樣躊躇著,外表卻象与此毫無瓜葛的人似地坐在車里,向事務所的人發出笑聲。我一邊冷靜地听著自己的干笑聲,一邊厭惡自己在這种時候還笑。這次斗爭一定要胜利,不能躊躇,不能猶豫。為了母親和妹妹,并且為了我自己的幸福。 “淡泊、冷靜、沉著,穩重得与年齡不符……”,這些都是人們談論“藝人山口百惠”的模式化了的形容詞。平素,每每被人這樣說,我心里并不覺得舒服,可是唯獨今天,我決定充分利用這個給人們已造成定評的印象。大概被告方面的辯護團里的五位也對我持有同樣的成見吧。倘若如此,他們內心里也該會打鼓的。這里,重要的是,要和對方站在同一條線上,站在同一條線上了,精神就會大大輕松起來,交鋒是下一步的事情。我決定今天一天要好好扮演一下人們印象中的“藝人山口百惠”。 在簡直要塞住耳朵的相机快門聲中和要求我發表看法的聲音中,汽車停住了。雖然身在燈光和聲音的洪流中,我的心仍然是平靜的。我小跑著穿過聲浪。從牆壁一直向上沒有分界線就連接起來的天花板上,回蕩著“咯吱”、“咯吱”有規律的腳走聲。我看著右側關閉著的沉重的房門,象被男人們的腳步聲追逐著,以很鎮靜的步伐走了進去。 “大概用一個半小時,最多用兩個小時就能完哪,沒關系吧?” 不知誰朝我這樣說了一句,話里并沒含什么惡意,我只應了一句“嗯”,反過來正視著那人的眼睛,淡然一笑,然后看了看窗下廣闊的城市。天空和剛才一樣陰沉沉的,外面還有點冷吧。 “挺沉著的呀!” “嗯,挺沉著” 因為我回答的聲調一點沒變,周圍的人顯得有點惊慌失措。 一想到我居然能如此泰然自若地不露聲色,就不能不對自己感到莫名其妙。 沉默在繼續。 只有步調紛亂的腳步聲在通響。我覺得走廊很長。但是實際上,那條走廊一眨眼工夫就走完了。 開始,我被引到一個小房間,說是間休息室,連窗戶也沒有。房間里沒有擺設一朵花,顯得很粗俗。我坐在冰涼的椅子上,先看了看挂在房間中間牆壁上的表。時針指著下午一點十五分。 “請過目一下宣誓書。然后在這儿簽名按手印。” 干我這樣的工作,不管在吃飯時或者正在談正經事,也不管正在疲倦得打著吃,經常被要求“請您簽名”,我總是盡量地予以滿足。但是個人私下去什么地方時,也常常說聲“非常抱歉”加以拒絕。 不記得什么時候听比我資格老的一位演員講過這樣一回事。有一次他和朋友去喝酒,喝了不少以后興致勃勃地走出來,正要走下台階時,身后傳來這樣的聲音。 “對不起,請簽名……” “真煩人!我除了工作時間外是不簽名的嘛!” “不,不是那么回事,我是想請您在發票上簽名……” 說什么補救一下好呢?他和身邊的朋友一時都感到非常尷尬。 現在,在這种情況下,我要是突然說出“很抱歉,除了工作時間以外的簽名……”之類的話,在場的人會作何表情呢? 我邊想著這些,邊用平時不怎么常寫的楷書給他們簽了自己的姓名。 又看了一次表。 時間依舊在流逝著。房間里的人們在說著話,那單調的聲音不斷重复地包圍著我。 之后,又是一陣長久的沉默。 “差不多該去了吧。” 不知誰說了一句,打破了靜謐。 響起了“嘎喀嘎咯”的聲音,人們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我在門口等待著傳喚人。 有几個人走在前面,鴉雀無聲。我明顯地覺出全身皮膚的感覺,似乎都能感覺出它薄了,只有体內是熱的。稍稍有些冷。是感冒了……哪能呢。雨……大概要下呀。靜靜的。啊! “百惠,站起來呀。” 突然听見有人叫我。對了,我現在也許是在夢中。是個不祥之夢。我得醒過來。前面的人站住了,做了個“請這邊”的動作,向我示意一座門。這是普普通通、沒有任何出奇之處的門。外地的市民會館里后台的門,學生時代教員室的門,這個法庭的門,這些門有什么不同呢?我沒有絲毫的猶豫,推開了那扇門。 “另一個世界”,這句話的确挺恰當。旁听席上那些呆滯的目光區分不出是期待、是好奇、還是同情。我穿過這些視線,坐在中間的征人席上,右手拿著白色的手帕,背挺得直直的,以表示出對那种無形壓力的一點點抵抗。 穿著發黑的素淡顏色西服的男人們,和深駝色的牆壁,組成一個深暗色調的世界,只有我的粉紅色的連衣裙顯得分外鮮艷。 “請證人舉行宣誓。” 我讀了在休息室看過的宣誓書。在結尾的地方我一筆一畫寫下的拘謹的簽名得到了承認。 ——越發象母親的字体了。 和這個場面毫不沾邊的念頭又掠過腦海。 對證人提問開始了。五人辯護團中最左邊的一個稍胖的男人首先發問。他低沉而響亮的聲音和我回答問題的聲音運響在盒子一般的法庭中。我捕捉他的聲音時,耳底微微感到疼痛。那余音纏繞在腦子里,耳病變成了頭痛。提問從讀到那篇報道是在何時、何地這樣最基本的問題開始。我回答完一個問題后,深深喘了口气,又轉入下一個問題。那個男人象一句一個停頓似的清清楚楚地反复提問,我也意識到得讓大家听得清清楚楚選詞擇句地回答,我覺得兩個人的問答就象電影中的一個鏡頭似的。并且,我同時也從那個男人的眼睛里感到他把我看作對手,扮演某個角色時的愉悅。 坐在座位已經過了多久呢?說是三十分鐘或兩個小時,我覺得都未嘗不可。 表……沒有。 時而听到旁听席上傳過來的咳嗽聲。這聲音很耳熟。即使如此,在這個“盒子”中,我卻連時間也不能知道。要想知道時間,就非得問別人嗎?五位辯護人接連發問,每次回答我都是冷靜的。事態仿佛隨著我的步調發展著。 “你懂得‘起訴’這個詞的意思,是什么時候呢?” “因為以前,母親對某雜志社采用過‘起訴’的形式,所以那時……” “是哪位起訴的呢?” “母親。” “你母親起訴,你怎么就懂得了‘起訴’的意思呢?” “因為是親屬,當然懂得。” 多么無聊的提問呀!碰上這些不合情理的問題可真叫人作難。提問的內容,其實都是無關緊要的。即便提出的問題邏輯不通,他們也會以可怕的速度和激烈的口吻去抓別人小辮子。這种時候,處在證人這一特殊地位上,越是拼命想使自己的回答合乎邏輯,也就越容易說“那個、大概”呀、“如果的話”一類曖昧的活。這正是他們所希望的。我怎么會愚蠢得上這种圈套呢?我确實感到斗爭中自己的堅強。我連一次也沒有看辯護人的臉。他們提問時,我也不對著提問人回答,而是正視著庭長回答。辯護人對我這個態度顯然感到焦躁,這從他們的聲音和語調上,都可以清楚地感覺到。他們算什么正直的人—— 現在,這些人的內心深處在想什么呢?我有一個思想開小差的坏毛病,和什么人談話時,無論他是否認真,我就想:“這個人的本意是什么……”,“也許他心里想的全然不同”等等。 在這一剎那間,這個怪癖還要露頭。盡管如此,我把剛才的提問冷靜分析一下,倒覺得似乎我成了被告、我受到指責似的。在我之前站在這里的三個伙伴大概也類似這种狀況吧。決不能輸掉!在這里敗下陣來一生就會被屈辱感所折磨。這不僅是藝人對宣傳机构的斗爭,也是与自己本身的斗爭。也許戰胜自己才是最需要惊人的勇气的。 “謝謝,對證人提問完了。” 庭長響亮的聲音在迥蕩。旁听席上的人們象是放心了似的松了一口气,濃重的沉默變成了嘈雜。我走出“盒子”。從走廊的窗戶射進來的光線比剛才亮些了。在刺眼的白光下,我赶緊眯起眼睛。一次斗爭結束了,不,說告一段落也許更恰當。 審判——我以為那才是個不同的世界。大千世界中,人很少處在法庭這個小小的空間如此异常的狀態吧!我從未想到持續的緊張感是這般痛苦。 沒有什么能夠依靠,往往連自己都無法相信。說因為是個女人,或者說只有二十歲,是過不了這一關的。實際經受一下以后,我覺得与其說這是人与体制的斗爭,還不如說是与時間的斗爭更合适。在這里,我就是哭也好叫也好,時間的流逝還是一成不變,殘忍但准确地一秒一秒地走下去。 為了追上時間的流逝,必須度過各种各樣時間所涉及的事件。而且為了以好的結果度過去,必須努力再努力。 一個女人,為什么一定要有這种体驗呢?對于遠非事實荒唐無稽地編造出來的謊話,為什么還必須辯解呢? 我与報道中傳聞的人物連話都不大說。除了認為他是同行中的前輩以外,再沒有別的任何關系。恐怕感性的趨向也不相同,就是在日常生活方面,也不會有共同的語言。有趣的是,有關我戀愛的流言蜚語,大都是跟他有關的。進人演藝界后最早的閒話便是這個。在周刊雜志的一角,有兩三行寫著我同這個人之間關系奇怪的那個時候,我才十四歲,一點儿也沒在意。但是,那個人卻常常在公開場合說起我的名字。在歌曲節目的錄音室里,別人問他“最喜歡的女演員是誰呀”,他說出我的名字,就是在錄音室里如此大肆張揚,我也可以無動于衷地站在那里。十五歲生日時。不曉得他從哪里怎么直到的,寄到我家來一個女用手提包。我和事務所的人商量是收下好還是不收好。他們說不必為此大惊小怪,收下也就是了,我听從這個意見收了下來,母親給他妹妹買了禮物作為答謝,了結了這樁事。這樣,作為個人接触至此告終。兩人之間發生的能成為“事件”的事件僅此而已。此后,即使是同行,連象樣的話都沒有交談過。 的确,從一般社會來看,演藝界里有很多難以理解的部分。甚至有只能在演藝界才可通用的用語。不論早晨或夜半,在工作地點最初的問候是“早晨好”,告別問候是“辛苦了”。我想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只要是充滿誠意,我個人也并不認為這些話特別討厭。再者,一發生了什么事件,肯定會被大事報道,這也是演藝界的一大特征。我十三歲准備跳進這個世界的時候,對這些東西也有過恐懼,怕“万—……”如何如何,其實周圍大人們提心吊膽的樣子才非同小可。通過宣傳机构傳進耳朵里的演藝界的污穢,簡直怵目惊心。有人讓演員初登銀幕,從而騙她一大筆錢,或者是設法讓她出名而要求她獻出身体……這類傳聞四處蔓延。刺激性的傳聞才稱叫傳聞,使人們感到整個演藝界都是這樣。 我們在剛剛選擇了歌手這個職業時,社會上就用這种偏見對待我們。這种偏見,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對今天成為問題的報道,人們不是用“難道會這樣?……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態度處理消息,而是用“說不定……恐怕也可能”的方式來對待。歌手之間在工作場所相遇時也時常海闊天空地談論。實際上,這個成問題的報道出來后,很快就和報道中涉及的人們見面。但是,沒有一個人在談話中提過要起訴。不僅如此,對与那報道有關的一切事情碰都不想碰一下。事情的真偽,當事的人們是最清楚的,因此滿可以和平常一樣,但大家還是過分介意。如果出于同行人的關照采取措施,也不是辦不到的,結果是离事情的核心越遠,就越容易成為招致誤解的原因。這樣一來也就沒有一個可以依靠的人,可以信賴的人了。一切都要自己下決心,除此別無他法。倘若誰只問上一句:“哎,看了那個報道啦?”我一定會當即回答一句:“嗯,真糟糕。”心情不象答一句話那么輕松,但必須要突出來就是一种痛苦了。那個時期誰也沒有触及那事,對我來說也許還是幸運的。 一個歌手,從各個角度里沐浴著五顏六色的光,這些光映出來的影子的顏色又是各式各樣的。但是,這些影子的總根還是那個人。很多人以為它是華麗的,憧憬它,認為它是光,說不定僅僅是這影子的一部分而已。就算是這樣吧,然而影子也會笑,也會哭,也會憎恨人,最后也會發瘋的。我希望不要忘記從實体擴散而生的影子也是有意志的。 和宣傳机构發生糾紛時,毫無例外,一定要為藝人的私生活問題而爭論。我認為,本來就不應當過問私生活問題的有無。它的存在是理所當然的。所謂私生活,是人們以自己的意志划出的一個范圍之內的東西。因此,這些事對有些人盡管可以過問,但同樣的事情對某些人就不允許過問。 ——我強壓著無處排遣的憤怒,在通向休息室的走廊里走著。感到些放心的同時,一种難言的空虛勒住了我的喉嚨。 一瞬間,走廊弄濕了。 淚水。現在,決不愿意在這种地方哭。我幸虧抑制住想放聲大哭的沖動。 后來,我借用日本電視台的會議室舉行了記者招待會。离開了地方法院的我已經恢复了平素的沉著。 “怎么樣呀?” “哎,想不到你講起來挺沉著。” “想說的全都說了嗎?” “我覺得今天的證詞全是明白無誤的。至于我自己的心情,在此以前接到調查報告書時都已經講清楚了。” 在這些人面前,我不能吐露真言。要是痛快地說一句“緊張坏了”,心情該多舒坦呀。但是,現在在我面前的人是宣傳机构陣營的,是所謂近于交戰的敵方。在這個場合也不能輸掉。 我在對某個問題的答話中曾說過這么一句:“要是真實的話就沒辦法了,可是……”有人抓住了這個話柄,又用激烈的口气問我:“是不是說真實的話,寫了也無妨呢?”對這窮追不舍的盤問,我略顯畏縮,但立刻口答:“對。”表面上不露聲色,然而對這句話卻掂量出了非常重大的責任。正确地說,不是寫了也無妨,而是寫了也無奈。在這些人當中有誰寫報道的時候,每次都來問過我“這是真實的嗎”?預告說“我要寫這個”,這樣的記者我一個也沒有拜見過。假定寫成后發表了的東西是事實,就是“無奈”也想得通,但是如果根本不是事實,誰向我承擔那報道失實的責任呢?這不是只憑道歉書就可以了結的問題。這些人考慮問題也未免過于簡單了。手里有一支筆就能殺人,他們本應當更加慎重地使用這种使人生畏的報刊文字。 暴風雨似的一天過后想想,覺得似乎是實在沒意思透了。不會馬上判決,一年還是半年結案,我一無所知。如果讓我再上法庭,應當斗爭的時候一定斗爭到底。但坦率地說,我可不想再去一次。 ——那天夜里,陰沉沉的天空下起了雨。我覺得靜靜的夜雨离我很近。我獨自一人呆在房間里,沒有興致听音樂,茫然無緒地坐著。今天一天,我扮演了大多數人對我原有的心目中的形象。我想那大概是近于完美的。但是,因此而產生的也許可以稱之為自我嫌棄和疲勞感的悲哀,几近把我摧毀。 “沒關系,我很沉著呀!” 我一邊笑著一邊反复講著這句話,對經理,對新聞界,對崇拜我的觀眾,對給我打來電話的朋友,就是在母親和妹妹面前,我也要完全偽裝自己。 就這樣吧,我對自己這樣說。累了。叩窗的雨聲使人心碎。那雨是冰冷的吧。想睡一會儿,意識模糊了。 “叮鈴——”,電話。房間里的電話響了。我拿起听筒,耳邊傳來他的聲音。 “喂,怎么樣啊?” “嗯,真怕人……非常……” “嗯,是嗎?” 這時,我才第一次講了心里話。當緊緊關閉著的心扉打開的時候,靠听筒傳來了對方的溫暖,我第一次哭了。 (一九七九·四·十二) 補記:一九八O 年七月七日下午一時半,在東京地方法院503 號法庭作出了如下判決: “主文判處原《問題小說》編輯菅原善雄勞役六個月,緩期執行兩年,《女性自身》代理編輯森元順司罰款十五万元。” 我完全胜訴了。盡管被告方面的辯護團擺出要上訴的架勢,但是我對這個判決反正是滿意的。 ------------------ 亦凡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