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正在此時,忽听得頭上響起了“踢哩吧噠”一陣腳步聲,接著便是一陣“辟哩崩咚”的翻物倒騰聲。少時,諸聲稍歇,只听几個人說道:“大人,此處無人。”話音畢了,“踢哩吧噠”的腳步聲便漸漸遠去。 花碧云等四人在地窖里舒了口气,正自慶幸,忽听得兩個人的腳步聲又走到了頭頂上,“當當”兩聲,分明是敲著那口大水缸。 花碧云四人不覺屏息凝神,仰面聆听。 只听得一個渾厚的嗓音:“大人,此乃小店裝燙豬水的大缸,不想當溺死鬼,張家外婆才敢藏進去。”話音中,響起一陣“嘩嘩”的攪水聲。 一個嘎啞磣人的聲音道:“武大老板,這缸下可曾蓋著洞?” 花碧云一听這鐵鋸鋸缸般的嗄啞聲音,心中一怔:果然是董大鵬!她不覺渾身毛發根根悚立。 只听那武大園的聲音在頭上響道:“參將大人有興,就搬一搬這大缸瞧瞧。” 又听得“蹬蹬”兩聲,仿佛是那董大鵬跺地運力,接著“嗨嗨”兩聲,那口缸紋絲未動。頭上又“啞啞”響起了兩聲訕笑,那董大鵬的聲音道:“武大老板,俺不過想試試力气,得罪了!” 話音未落,兩個人的腳步越響越遠,漸漸听不見了。又過了片刻,一片雜沓的腳步聲又響到了頭上。 這回卻是孫十八娘的聲音。她說道:“這幫吃板刀的官兵,哪經得俺們一哄,早鑽他娘的黑樹林了。呼延兄弟,趁著當家的三兄弟引官兵走了岔道,俺們將這四個肥羊宰了,免得招惹是非。” 那姓呼延的酒保“胡胡”笑了。自從進店,他一直未曾開口講話,此時才說起話來,居然粗門大嗓。他道:“大嫂,武大哥未回。又沒問清這几個溜子的來歷,只怕還須等一會。 大嫂适才不是要收這兩個女子當壚賣酒的么?” 孫十八娘“呸”了一聲,說道:“賣九?還賣他娘的十羅!你沒見剛才當家的那把劍已經伸到那婆娘嘴邊上又縮回來?八成是瞧著這婆娘比俺標致秀气,舍不得下手,留著來日當了草頭王,香花燈燭,做個押寨夫人。快動手,早早了結,免得日后老娘慪气!” 話音才畢,只听得頭頂上“忽隆隆”一陣響,里頭還夾著“光當光當”的水聲,霎時,頭上露出一團亮光。盡管在地窖里蹲的時候不長,但四個人擠在一起,洞內潮濕霉悶,令人作嘔,此刻大缸移開,清新空气流入,四個人呼吸為之一暢。那姓呼延的酒保真好气力,雙手探入,摸准了繩頭,只一收臂,便將花碧云等四人提出了地窖。 花碧云四人躺在地上,只見面前站著孫十八娘与兩個酒保。那姓關的酒保手中握著一把足有四寸寬的大板刀,那烏珵珵的刀刃上閃著幽光。 孫十八娘叫道:“關家侄儿,把家伙拿來!” 那姓關的雙手將刀奉上,孫十八娘右手慢悠悠晃著那把板刀,一步步踱到花碧云面前,直視著她的臉道:“好妹子,休怪俺做事不仁,俺武家庄有個規矩:凡是鬼鬼祟祟、來歷不明的人闖進庄子,俺都不敢怠慢,這也是當今豺狼世道逼出來的,一旦官府曉得俺小小庄子窩藏七八條大虫,俺這買賣便做不成!” 說著,她舉起板刀,瞧著花碧云道:“唉,誰教你生著這么個嬌滴滴的臉蛋儿,俺平生最恨的便是妖妖嬈嬈、吞吞吐吐的騷娘們!這第一碗板刀面,只好先賞給妹子了!” 說畢,大臂一揮,板刀挾風,朝著花碧云當頭劈下。花碧云雙目緊團,只等那頸項一涼,這畢生恩怨,頃刻一了百了。 忽然听得“當”的金鐵交鳴之聲大起,接著便是孫十八娘“咦”的詫叫。兩個人的縱躍之聲亦同時響起,那口刀竟然沒有劈下。 花碧云睜眼一看,只見不知何時施耐庵已站在面前,一柄長劍當胸直挺,怒目而立。那孫十八娘一臉惊詫尚未消失,握著大板刀早已躍開几步之外。 施耐庵仗劍言道:“你們這一家黑店開得倒是財運亨通,竟然不問情由便要做出四條人命的大買賣!古人云:唯仁享年,唯善積福。這位大嫂,休要拿人命作儿戲,坏了你武家庄的名頭!” 孫十八娘呵呵一笑,笑得滿頭珠翠索索直抖,她道:“呵呵,好一個書呆子,适才俺放你走路,乃是怕你那一身酸气沾了俺的大板刀,你卻偏偏要來尋老娘的晦气,那就休怪俺不敬圣賢,有辱斯文了!” 說畢,她“刷刷”解開外蓋的長袖衫子,褪下了下身的玄色生絹裙子,團成一團,扔給姓關的酒保。立時露出一身緊扎扎的短打衣靠,右手大砍刀呼呼凌空掄了一圈,喝一聲,扑向施耐庵。大砍刀挾著“虎虎”風聲,齊眉夾腦劈了下來。 施耐庵此時也顧不得強弱懸殊,只擔心那箭囊尚在花碧云身上,倘若不將她救出,這樁武林大奧秘將落入這伙強人之手。他迎著孫十八娘大砍刀來勢,當頭格去。 孫十八娘心中暗笑:這個窮酸真是找死了!刀劈這种無知孱弱之人,心腸未免太狠,想到此處,她手中大板刀忽地減弱了勁道,竟然緩緩地劈向施耐庵的左臂。就在此時,施耐庵那劍鋒在格出的中途忽變為斜勢,堪堪擦著那挾著排山倒海之勢的大板刀刀背,卸歪了下劈之勢,接著他足踏圭步,兜底向上翻起,倏地一道青光,划了淺淺一道弧線,一圈寒森森的青光直點向孫十八娘的眉心要害! 孫十八娘渾身一凜,那柄大板刀勁力卸歪,收勢不及,哪里顧得上架隔那鬼魅般刺近眉心的長劍。此時,一來由于她過于小覷了眼前這“書呆子”,二則交兵之際,忽生怜念之心,神志一分,手頭上自然便慢了半拍。 孫十八娘一招失風,不禁黑臉漲紅,气血翻涌,絕險之中向旁縱躍之際,惡心頓生。她正欲招呼姓關与姓呼延的兩個酒保一齊扑上,猛听得背后一聲大叫:“好一招武二郎‘快活劍’!” 不知何時,武氏三兄弟早已站在當院。只見武大園一張闊臉滿是惊詫之色,眼里卻顯著敬重的神情,他大步跨上,竟然朝著施耐庵打了個大躬,說道:“這位壯士竟然是駭世武功的傳人,俺弟兄們失敬了!”說著,朝著武中園、武小園、孫十八娘和姓呼延与姓關的兩個酒保喝道:“還不快些前來,見過這位絕世大英雄!” 四個人滿臉孤疑,訕訕地走了過來。 武大園眉飛色舞地說道:“你們只怕尚不知道,這‘快活劍’乃是當年景陽崗打虎將武松的秘傳劍法。武大師斷臂之后,隱居杭州六和塔,無心仕進,便立志練出一套駭世武功。由于單臂使戒刀不便,劍器乃是輕靈一路的兵器,武大師便潛心鑽研,將當年在快活林巧打蔣門神的詭异招式揉入劍法之中,并且時時与在附近隱居的魯智深大師精心切磋,終于將這套絕世武功練成,并且取名為‘武家劍快活十六訣’。當日見過這‘快活劍’招式的前輩傳言,學得‘快活’三成劍,單臂打遍十八座軍州!” 一席話說得眾人目瞪心動。武小園急忙問道:“大哥,這些事你是從何處听到的?” 武大園歎了口气道:“唉,十年前俺一人在此擺渡之時,有一日逢了一個軍官,俺將他誆到船上,一槳划到河心,舉起大板刀便要下手,叵料這軍官身手矯捷,武功超卓,竟在船梢上与俺動起手來,斗了約摸百來回合不分胜敗。忽然,俺瞧著他鬢邊刻著囚犯金印,立時跳出圈子說道:‘俺武大園千殺万殺,偏不殺官府犯人,請大哥歇手’。那人倒也豪爽,立時收起朴刀,与俺在船內品酒敘談,一問之下,方知此人乃是當年梁山泊青面獸楊志前輩的后代,名喚藍面狼楊思,此行便是到杭州尋訪武家快活劍訣的。渡過龍港大河之后,俺又送了他一程,方從他口中听得這些故事。” 武中園問道:“大哥,這‘快活劍’后來下落如何?” 武大園道:“唉,當年前輩們傳言,武老前輩眼看山河破碎,義軍凋零,一气之下,便在臨終之時,毀了那駭世武功的秘訣。誰知兩百年后,江湖上忽然有人傳出消息,道是這‘快活劍訣’尚未失傳,后來落入了一位梁山后代之手。” 說著,他轉向施耐庵唱了個大喏,問道:“不知這位壯士是武老前輩何人?” 這一席話說來有根有底,可是,施耐庵卻越听越納悶,他壓根就不知道當年從堂叔施元德處學來的那一招劍法是何种流派。此刻,已是第二次听到有人惊歎自己這區區一劍是什么“駭世武功”,也是第二次有人問自己与當年梁山好漢武松有何瓜葛。及至武大園講了那許多原委,他方才隱隱覺著自己那一招“快活劍”竟有如許令人震惊的淵源。 他正自納悶,只見武家三兄弟又一齊唱個大喏,說道: “俺兄弟們有眼不識金鑲玉,万望壯士賜告則個。” 施耐庵不覺吶吶吟道:“蹊蹺古怪,扑朔迷离,稀稀奇奇至极!區區長劍,竟曰快活,卻聯著聲聲刁斗,沉沙斷戟——” 他這“稀稀奇奇”的一番吟誦,把武氏一家和兩個酒保鬧了個愣不瞪瞪,摸不著頭腦。 施耐庵吟畢,忽然對武氏兄弟說道:“既然好漢們瞧得起晚生這區區一劍,何不早早將地下這四人解縛?”武大園一听,方才記起地上還捆著四個人,連忙吩咐將花碧云等四人解縛扶起。 施耐庵走過來說道:“花大姐,金老伯,你們受屈了!”花碧云揉了揉被綁繩勒麻了的手腕,笑道:“施相公危急中救了我們四個,倒是大大地意想不到哩。” 那孫十八娘早等得不耐煩,在一旁嚷道:“甭在那里卿卿噥噥了,快說說那個什么快活劍法跟你這書呆子有何牽連!再要拖拖拉拉的,俺可顧不得甚么武二郎武三郎,‘快活劍’ ‘煩惱劍’的,這大板刀又要喝血了。” 施耐庵笑了笑,說道:“這位大娘子稍安勿躁,晚生尚有一事相告。” 武大園忙道:“壯士請講。” 施耐庵道:“既然這快活劍法來歷不凡,豈是尋常人等可以輕易得聞的?須請四位先將身份來歷賜告,待晚生覺著果然是江湖血性義士,再將晚生与這劍法的淵源相告。” 孫十八娘怒道:“适才不是已將俺們的名頭告訴你了,還要羅嗦個什么?” 施耐庵笑道:“大娘子瞞得過旁人,須瞞不過晚生去!”說畢,他指著靠在院角的一排船槳又道,“晚生自幼生在水鄉,亦曾稔熟這船戶的生涯。江、淮一帶水勢平闊,常年只用寬葉薄片船槳,一家一戶也只備得一、二副船槳。而貴府上的船槳葉窄片厚,木質堅實,至于備著這种排槳,乃是慣于急流險灘中搏擊浪濤,于金鼓齊鳴之中沖鋒陷陣的征戰之家!”說著,他走上一步,對武大園道:“武壯士,依晚生之見,你們這一家既非此地之人,又非尋常船戶,乃是——當年梁山泊好漢的余緒!” 這一句話盡管只是對武大園一人所言,語調亦甚低沉,但卻仿佛平空一聲霹靂,把在場的人都惊得呆了。 武氏三杰臉露殺气,雙目卻閃著欽佩神色。孫十八娘仿佛触動心事,“吧噠吧噠”地踱了起來,兩個酒保怒目大睜,作勢欲扑。只有花碧云和金克木心中大不以為然:置身這虎狼之地,竟貿然將這一戶船戶指為梁山泊余党,這施相公未免太冒昧。 武大園忽然仰頭哈哈一笑,說道:“這位壯士說笑了,俺的确是從黃河以北遷來。倘若憑這几把船槳,便能斷定俺這一家就是當年梁山泊好漢的后代,也未免太過于牽強了!” 施耐庵微微一笑,從袖內掏出一塊銹跡斑駁的銅質腰牌,說道:“諸位,适才晚生逃脫鞭擊,并未走遠,而是躲在貴府一間秘室的大木箱之內,不想發現了這塊腰脾!”他將腰牌平攤在手心之上,念道,“梁山泊金沙灘水寨左營頭領阮!”念畢,將腰牌交給武大園,說道,“武大壯士,恕晚生偷窺了貴府机密!不過,倘若信得過晚生,請將來歷相告!” 武大園接過腰牌,慢慢揣入怀中,那神色甚為珍重。他又慢慢抬起頭來,倏地虯髯戟張,豹眼圓睜,大吼一聲,跳了開去。 武中園、武小園、孫十八娘一見武大園這一動勢,霎時一齊拔出家伙,虎視眈眈將施耐庵圍了起來。兩個酒保一個手執長鞭,一個揮動銅鑭,也將金克木一家与花碧云看住。 孫十八娘性急,掄動大板刀便要朝施耐庵兜頭劈下!忽听武大園叫道:“慢!” 只見他又一步步走近施耐庵,說道:“這位壯士好眼力!俺隱姓埋名十余年,今日被你瞧破!俗話云:真人面前不說假話,就沖你兄弟适才那一招‘武二郎快活劍’,俺把來歷告訴你:俺兄弟三人不是什么武大園、武中園、武小園,乃是一姓异祖兄弟、當年梁山泊好漢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的后裔!俺這位娘子亦不是尋常婦人,乃是當年梁山泊病尉遲孫立前輩的第六世曾孫女儿。這兩個酒保,一個是梁山泊鐵甲將軍雙鞭呼延灼的第六代曾孫,一個便是大刀關胜第七代后裔,有名的‘虯龍鞭’呼延鎮國和‘賽關興’關猛。十二年前,也不知哪一個官府走狗嗅出了气息,道說俺這‘醉羅□’阮大武、‘小神荼’阮中武、‘病郁壘’阮小武三兄弟反骨未消,圖謀叛亂,趁著俺兄弟下湖捕魚,將一家男女老幼捉進青州大牢。是俺咽不下這口惡气,夤夜闖進青州府衙,取了那知府頭顱,一把火燒了石碣村,攜著一家人避禍到此,隱姓埋名,干這沒下梢的勾當!不想今日遇到這位壯士,瞧破了行藏,也是合當如此!” 花碧云走近几步,說道:“阮大哥,小女子是當年梁山好漢小李廣花榮的后代,因受不了豺狼蹂躪,早已報身綠林義師。如今白蓮教劉大龍頭正聯絡天下義士,廣招天下俊杰,集草囤糧,厲兵秣馬,只待天時一至,振臂大呼,推翻元人暴政。阮大哥兄弟既為梁山后裔,何不繼祖上英烈遺風,投效白蓮教義軍,以渾身武藝為抗元大業助一臂之力?” 听了這一席言語,阮大武濃眉聳動,臉露激切豪情,搓著兩手踱到阮中武、阮小武与孫十八娘跟前,依次交換了一絲奇詭莫測的眼色,忽地轉身說道:“二位良言懇切,令人五內感奮!不過,俺兄弟們遭遇家世奇變,心志早灰,有道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俺至今尚未听說有什么撼天絕地的大英雄出世,一腔熱血,怎肯押給那些划地稱王的龍頭幫主?”他轉向施耐庵道,“這位壯士盡管不言來歷,俺也曉得必与梁山義軍大有淵源。當今時世,元室強大,綠林凋敝,人世混沌,天時未至,你我心照不宣。待到有朝一日晁天王、宋公明再臨人世,俺一定率妻子兄弟与壯士齊集麾下,共創抗元大業!” 說畢,他呼哨一聲,立即從后廳走來一位庄丁,稟道: “庄主,河邊渡口酒宴、船只早已備好!” 阮大武點點頭,對施耐庵、花碧云和金克木一眾唱了個喏,說道:“為慶賀今日幸會,俺在武家渡口為几位備下薄酒一杯,飲完之后,立即送眾位過河!”說畢,一揮袍袖,領著孫十八娘、中小二阮及姓關的酒保大踏步走出后園。 那呼延鎮國朝施耐庵等人打了一躬,說道:“請眾位隨我到渡口入席。” 說畢,領著一行五人出了后園,過板橋,度柳林,穿菜畦,彎彎轉轉出了武家庄園,徑直登上河堤,來到渡口堤面。此時,堤面草坪上舖著一張草席,上面擺了四個碟子一壺熱酒。呼延鎮國也不言聲,悶頭斟了六杯酒,舉起酒杯一一為施耐庵等人敬了酒,然后一飲而盡。 施耐庵端著酒杯与呼延鎮國交談。他問道:“武氏三杰為何不來送行?” 呼延鎮國“嘿嘿”一笑,轉身用手朝堤下一指,施耐庵掉頭朝后一看,不覺惊呆了: 只見武家庄園火光沖天,濃煙滾滾,早已辟辟啪啪燒了起來,風聲火勢之中隱隱傳出馬嘶人喊,少頃,遠遠地看出一行人肩上系著鼓鼓的行囊,鞭馬馳出了濃蔭如蓋的柳林,徑直朝西馳去。 施耐庵心中一惊,忙問:“呼延兄弟,難道那官兵馬隊又折了回來,武家庄遭了劫難?” 呼延鎮國又是一笑,粗豪地說道:“哪里!俺阮大哥有個脾气,只要被人瞧破了來歷,立即遠走高飛了!” 施耐庵又問道:“遠走高飛,他們此刻待走到哪里去?” 呼延鎮國道:“相公休問,這地方只有俺呼延鎮國一人知道。”說著,指著系在跳板上的那條小船說道,“請吧!”施耐庵回頭留戀地望了一眼那罩在濃煙烈火之中的武家庄園,又想起武氏三杰、孫十八娘那豪爽朴直的音容笑貌,一陣惆悵涌上心頭,慢慢走上小船。 呼延鎮國一手解開船纜,一手遞上兩支船槳,對施耐庵道:“大哥接好這船槳,待俺將船送到中流,只須用力划上几槳,這船便到了對岸!” 說畢,從怀中掏出那根紐絲鋼鞭,手腕一抖,將鞭梢輕輕纏上船尾櫓樁。然后貓下腰身,不言不動,閉目凝气,那神情煞是古怪。 施耐庵接過船槳,心中犯疑,這一條船載著五個活人,連船身足足也有一千來斤重量,加之河水雖然平緩,但河面少說也有十余丈寬闊,這呼延鎮國不撐篙不使槳,僅憑手中一條鋼鞭,便想將我們送過大河對岸,真是無端犯險,令人懸心吊膽! 此時,那呼延鎮國慢慢抬起頭來,雙目精光暴射,倏地長身而起,腹背后仰,霹靂般一聲大吼,雙臂一抖,只見團在鞭柄的紐絲鋼鞭仿佛靈蛇扭動,“唰唰唰”一陣輕嘯,蠕蠕展開。 施耐庵等一眾猛覺著腳下一動,那船儿仿佛被人輕輕推著,离岸駛入水流。 只見扣在船尾櫓樁之上的那根鋼鞭早已繃得筆直,一股看不見的勁力隱隱在鞭頭流動,沖激得鞭上的鋼繩“錚錚”震顫。這一股奇异的巨力推著渡船穩穩地劈波斬浪,直駛向大河中流。 那催船疾進的鋼鞭愈伸愈長,施耐庵平生几曾見過如此奇异的兵器。一根單兵搏擊的鋼鞭藏在那呼延鎮國怀中,似若無物,此刻竟長逾數丈,若是對敵之時,豈不令方圓數丈之內的敵手喪膽亡魂? 他正自冥想,忽覺腳下船板已不似先前平穩,在湍急的激流中微微顛簸抖顫,那扣在船尾櫓樁上的鋼鞭的勁力也已減弱,渡船去勢漸漸變得遲緩。施耐庵忽地記起登船之時呼延鎮國的囑咐,迅即操起船槳,挂在左右船沿的槳樁之上。 這時,忽听得北岸上遠遠傳來一聲呼喝:“老伯、大哥、大嫂,恕呼延鎮國不遠送了!” 隨著話音,只听船尾櫓樁之上“簌簌”一響,那纏著的鞭梢如靈蛇脫蛻,倏地滑了下來,驀地,“呼呼”一陣激響,眼前仿佛陡起了一道烏黑的閃電,那根駭人的長鞭在眼前一晃,倏然不見。 接著,只見北岸上呼延鎮國身影疾動,猶如鷹隼掠空,在堤坡上一閃,早已失了蹤影。 施耐庵不敢怠慢,操槳急划。好在他自幼長在水鄉,撐船蕩槳倒也對付得過。此時,渡船离著北岸僅有一、二丈遠近,不多時便靠上埠頭。 五個人棄舟登岸。施耐庵爬上高高的堤坡,不覺回頭佇望。 花碧云走上一步,輕聲說道:“施相公,時辰不早,明日便是施家庄園群雄大會之期,還是早些上路罷。”施耐庵點點頭,結扎好了衣襟鞋帶,与花碧云、金氏一家三人一齊向汪家營方向奔去。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