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二十五章 “陰曹地府也隨著他”


1943
(1)

  在入侵蘇聯后兩天,負責放逐猶太人的萊茵哈德·海德里希書面抱怨說,這不是解決猶太人問題的辦法。例如,必須改變把這些“不合天命”的人放逐到法國的馬達加斯加島去的做法,而采取一個更加可行的解決辦法。7月31日,海德里希收到一封簡短的命令(按元首指示由戈林簽字),指示他“在組織上和財力上作好一切必要的准備,在歐洲的德國勢力范圍內,徹底解決猶太人問題”(*三個星期前,希特勒曾向赫維爾暗示過他將怎么辦。”我好像是羅伯特·考科醫生搞政治一樣。”這話是在悶熱的暗堡里的一次晚間冗長的討論會上說的。“他發現了病菌,隨即醫學也就發現了一個新方法。
  我發現了猶太人這個病菌和讓社會解体的發酵劑……我已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一個國家沒有猶太人也能生存;沒有猶太人,經濟、藝術、文化等等,會發展得更好。這就是我所能給予猶太人的最大的打擊”)。
  隱藏在乏味的官僚語言后邊的,是給予党衛軍去滅絕歐洲猶太人的壓倒一切的權力。作為第一步,希姆萊——在明斯克的經歷仍令他心惊肉跳——問党衛軍的主治醫生,集体滅絕的最好辦法是什么。回答是:毒气室。第二步,他把波蘭最大的集中營指揮官魯道夫·霍斯召來,秘密地授以口頭指示。“他告訴我”,霍斯作證說,“大意是這樣——我記不清原話了——元首已下令最好解決猶太人問題。我們党衛隊必須執行這道命令。現在若不執行,將來猶太人就會消滅德國人民。”希姆萊說,他特意挑選了霍斯的集中營,因為在戰略上奧希維茨地處德國邊境附近,有足夠空間,可達到隔离的要求。霍斯警告說,這种行動應按帝國國家級机密對待。他不准与自己的頂頭上司討論這個問題。于是霍斯回到波蘭后,便背著集中營的檢察官,偷偷地擴充地盤,以便將它變成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殺人中心。他的所為甚至連妻子也沒有告訴。
  希特勒之所以會產生集中營這個概念,以及認為集体屠殺可行。据他宣稱,是他研究英美兩國歷史的結果使然。他非常欣賞南非為波爾戰俘設的集中營和美國在荒涼的西部為印第安人設的集中營;他常在內層親信中稱贊美洲滅絕——用饑餓甚至打仗的方法——那些靠囚禁不能馴服的紅种“野蠻人”。
  時至今日,他仍在小心翼翼地將自己的總的政府与德國的結合起來,因為兩者的總目標是一致的。日耳曼人的榮譽与軍力的复興,日耳曼國土的收复,甚至向東擴展的生存空間,這些都得到了他的大多數同胞的支持。但是,一條十字路終于擺在他面前。希特勒必須繞道行之,一舉而永遠解決猶太人問題。在許多德國人愿意參加這种民族主義的遠征的同時,大多數德國人只希望繼續對猶太人進行有限制的迫害,因為它已獲得數以百万計的西方人的默許。
  希特勒的意圖是,開始消滅猶太人時一定要保密,然后再一點一點地將消息泄露給他自己的人們,最終待時机成熟時再向他們披露詳情。這便能將德國人民的命運与自己的命運捆在一起,而他的命運也就成了德國的命運。這樣聯系起來進行他的清洗歐洲猶太人的遠征,將成為全國的任務,并將動員全國人民作出更大的努力和犧牲。它也能割斷遲疑不決、心腸慈善的人的后路。
  至此時,這一切都仍向希特勒的貼身人員保密——包括秘書、副官、仆人和貼身參謀。屆時,到1941年秋,元首便在餐桌旁公開發表評論。這或許是披露真情的試探。10月中旬,在講完民眾在生活中必須講禮貌和規矩后,他說:“但是,首要的是鏟除猶太人。沒有這點,污垢清除得再干淨也是徒勞。”兩天后,他把話說得更加明白:“在議會的講台上,我向猶太民族預言,如果戰爭不可避免,猶太人將從歐洲消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有200万人死亡,對此,這個罪惡民族心中已有愧;現在又有成千上万人死亡。你別對我說,你也不能把他們關進俄國的沼澤地呀!誰為我們的部隊操過心?順便說一下,公眾中謠傳,說我們有個滅絕猶太人的計划。這個想法不錯嘛。恐怖是個有益的東西。”他預言,建立猶太國家的企圖是注定要失敗的。“我有許多帳要算,但今天我不能想。這并不是說我忘了它們。到時我會拿出厚厚的一本來!即使是關于猶太人的問題,我發現自己仍很不積极。目前夠困難的了,再去增加困難,這是毫無意義的。善于坐待良机的人,其行動才机靈。”
  希特勒推遲實行“最后解決”的一個原因是,他希望通過暗示要滅絕猶太人這個威脅,能使羅斯福不參加戰爭。但是,珍珠港事件使這個微弱的希望成了泡影。于是乎,希特勒的希望變成了怨恨,“滅絕”也成了國際報复的一种形式。
  決定作出后,元首便告訴參与“最終解決”的有關人員,屠殺時應盡量做到人道這一點。這是符合他的信念的。就是說,他是遵奉上帝旨意,掃除世界上的害人虫的。盡管他憎恨羅馬教堂的教階組織(“我現在是將來也永遠是天主教徒”),他仍是個頗有資格的天主教徒,還牢記著天主教教義。即是說,耶穌系猶太人所殺。因此,滅絕猶太人便是替耶穌報仇,無須引起良心上的痛苦——只要做得客觀,做得不殘忍,仁茲地進行屠殺——這使希姆萊很高興。他令專家們建造既有高效能地又能“人道地”大規模滅絕猶太人的毒气室。然后,他便把受害者裝進貨車廂,送往東部,讓他們先在山洞里生活,待波蘭的屠殺中心完工后,再送到那里去。
  現在,建立清洗机构的時刻到了。負責籌建這一机构的海德里希,向許多國務秘書和党衛軍主要辦公室的頭頭們都發出邀請,讓他們參加1941年12月10日舉行的“最終解決”的會議。應邀的人們只知道要將猶太人押解至東部,并不太明白“最終解決”的含義。于是,他們便怀著濃厚的興趣期待著會議的召開。
  由于會議推遲6個星期舉行,他們的好奇心也就慢慢消失了。德占區的波蘭政府首腦弗蘭克,由于等得不耐煩,便派他的副手菲利普·波勒前往海德里希處打听詳情,于12月中旬在克拉科夫自行召開會議。“我要公開告訴你們”,希特勒的前律師說,“無論用這种或那种方法,我們總是要把猶太人干掉的。”“即將在柏林召開的會議是個重要的會議,將由波勒代表首腦出席。肯定地,大規模移民即將開始。但猶太人身上會發生什么情況呢?你們以為他們真的會在東部的村子里定居下來嗎?在柏林,人們對我們說,為什么要無謂紛扰?‘在東部,我們也用不了他們呀。讓死人去埋葬他們的死人呢!’”他敦促听眾,切勿同情他們。“不管在哪里發現,只要有可能,便要把猶太人消滅。”這是一件艱巨的任務,無法通過法律途徑去完成。法庭和法官均負不起執行如此极端之政策的重任。他估計——粗略地估計——在德占區就有350万猶太人。“我們不能槍斃這350万人,不能將他們毒死。但我們可采取措施,成功地滅絕他們。我指的是柏林正在討論的措施。与帝國一樣,德占區也將會沒有猶太人。在什么地方搞,何時搞?我們將在這里設立机關,這是他們的任務。到時,我會告訴你們他們將怎樣搞。”
  1942年1月20日,波勒來到柏林參加海德里希召開的會議時,比大部分与會者都了解會上之所云。上午11時許,坐落在格羅森·万塞街56—58號的“帝國安全主要辦公室”的一間房子里,集合了15條大漢,有羅森堡的東方部的代表,有戈林的空軍計划處的代表,有內務部、司法部、外交部的代表,還有党務部的代表等。眾人隨便在桌旁坐定后,主席海德里希便開始講話。他說,他“身負重任,把最后不分疆界解決猶太人問題的辦法搞出來”。說完這番委婉話后,他接著又遮遮掩掩說了一句令人摸不著頭腦的話(此話涉及希特勒):“現在不搞移民了”,他說,“有一种更好的解決辦法,元首已表示同意——那就是,將他們驅逐至東方。”
  說到這里,海德里希拿出一張圖表,該圖表顯示出何處的猶太人聚居點要撤走。他還暗示了他們的命運。适合勞動的將組成勞工隊,但是,苦難中僥幸活下來的人們也不准自由行動。因為這樣一來他們便會“組成新的細菌細胞,讓猶太民族重新崛起。歷史已給了我們這個教訓。”羅森堡辦公室的代表格奧爾格·勒伯蘭德摸不著頭腦。外交部的馬丁·路德也被搞得糊里糊涂。他抗議道,大規模撤走猶太人將給丹麥和挪威等國帶來嚴重的困難。為何不把驅逐地限于巴爾干半島和東歐?与會者离開柏林時,腦中的印象五花八門。波勒完全明白海德里希所說的。但路德卻對弗里茨·赫塞說,沒有屠殺猶太人的計划。勒伯蘭德和他的上司阿爾弗雷德·梅耳,也向羅森堡作了類似的匯報。他們說,會上只字未提滅絕一事。
  30份會議記錄被分發給各部和党衛軍的各主要辦公室。這樣,“最終解決”一詞便在帝國机關內為人所共知了。然而,海德里希之所云的真正意思卻只有接近滅絕行動的人才能心領神會。不過,說來也怪,在這些精選人員中,許多人竟相信,阿道夫·希特勒本人并不知道他們陰謀進行集体屠殺。例如,主管蓋世太保的“猶太人撤退辦公室”的党衛軍中校阿道夫·埃希曼就認為這是個神話。万湖會議后,他与蓋世太保頭子繆勒和海德里希一起,”舒舒服服地圍壁爐而坐”,一邊喝酒,一邊唱歌。“過了一會儿,我們登上椅子,互相祝酒;然后又爬上桌子、登上椅子來回閒走。”埃希曼加入了此次歡慶,一點儿也不反感。“那時”,他后來作證說,“我真有點儿彼拉多(判耶穌釘十字架者——譯注)的感覺,因為我內心完全無愧……我要審判誰?在這件事情上,我有心事又向誰說?”他,繆勒和海德里希,不過是在執行元首本人制定的法律罷了。
  數天后,希特勒本人不自覺地證實,“最終解決”的确是他提出來的。“我們必須采取激烈的行動,”1月23日午餐時他當著希姆萊的面說,“拔牙時,只要使勁一拔,痛苦便很快消失。歐洲必須清除猶太人。猶太人阻礙了一切。一想到這點,我只覺得自己真是人道到了异乎尋常的地步。在執行教堂的規定時,猶太人在羅馬還受到虐待。直至1830年,每年還有8名猶太人騎驢在羅馬游街。至于我,我只限于告訴他們,他們應該走路。中途要是出了什么事,我就無能為力了。但是,如他們不自動自覺走,沒辦法,我只好搞滅絕了。”在此之前,他從未向共餐者如此開誠布公地講過。對此問題,几乎全神貫注。到1月27日,他再次要使所有猶太人從歐洲消失。
  數天后,為慶祝國社党執政9周年,他在体育館發表演講,公開暴露了他對猶太人的憂慮。“對猶太人,我真不愿開口議論”,他說。接著,他便長篇大論起來:“他們是我們的宿敵。因為我們,他們的計划破了產,所以,他們恨我們,我們也恨他們。我們明白,這場戰爭結束時,不是日耳曼民族從歐洲消失,便是猶太人消失。”他提醒听眾——內中有40名左右高級軍官——注意,早在1939年,他就曾預言,猶太人將被消滅。“流血至死的不是別人,正是猶太人,這還是第一次;猶太人的古老的法律‘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被應用,這也是第一次。這場斗爭越展開,反猶斗爭也越將繼續——這一點,請全球的猶太人相信好了。他們會在每個戰俘營中找到歸宿,在每個被喚醒為何要它作出犧牲的家庭中找到歸宿。除掉世界上最凶惡的敵人至少一千年內才能作到的時刻,將會到來的。”
  對那些正在設計毒气室的人們說來,對那些在波蘭建造屠殺中心的人們來說,特別是對那些正在使用“最終解決”的机關的人們來說,這是集体屠殺的號角。但是,對外國觀察家,例如阿維德·弗雷堡來說,希特勒那天下午的露面和講話,似乎是德國將遭受災難的先兆。“他的臉孔”,這位瑞典記者寫道,“似乎飽經風霜,他好像拿不定主意。”

(2)

  在元首看來,消滅猶太人和斯拉夫人,就跟生存空間一樣重要。他已把對俄國的入侵變成了意識形態之戰,所以,只有這樣去看待他的軍事上的決策,人們才能明白它們。將軍們認為不合理的,并不是他一時心血來潮的產物,而是1928年所作決定的成果。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軍事上,在莫斯科大門外遭受惊人的失敗之前,他從未表現過如此的敏銳。將軍們士气低落,哀求總撤退。他雖身受這些人的包圍,但并未喪魂落魄,堅決拒絕后撤。最有成績的坦克指揮官古德里安辯論說,在如此不利的地形上打陣作戰,必將導致最精銳部隊的無謂的犧牲。希特勒不為古德里安此說所動,指責他太同情士兵們所受的苦難。“你太同情他們了。你該再靠后站一站。相信我好了,從長遠的觀點去看待事物時,你會看得更清楚些。”
  希特勒殘酷地強迫施行其命令,使他得以將陸軍集合在他周圍,并阻止俄軍的前進。代价是慘重的,但許多將領,包括約德爾在內都不得不承認,是他拯救了他們的部隊,使他們免遭拿破侖的軍隊的命運。“我毫不留情地進行干預”,他對米爾契和斯佩爾說。他還解釋道,他的最高級的將領竟愿意撤至德國邊境以挽救他們的部隊。“我只能告訴這些先生們,‘我的先生們,你們自己盡快回德國去吧。把軍隊交給我指揮好了。’”
  在其他戰場上,一切都進展順利。在法國,依舊支离破碎的“抵抗運動”,可不屑一顧;在地中海,意大利的“人雷”和水雷在不久前曾炸沉母艦一艘、戰艦三艘、巡洋艦兩艘,從而把大不列顛的東方艦隊作為一支戰斗力量消滅。還有,隆美爾已几乎作好准備,在北美發動號一次大型攻勢;德國的日本盟友則在太平洋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与此同時,希特勒也深知,東方危机絕未過去,于是便下令對帝國全國的工業和經濟總動員。他說,目前的努力仍不足,閃電戰的戰略必須放棄。他雖然用帶有希望的語言號召進行長期戰爭,自己卻心存恐懼——一如不久前他私下向約德爾透露過的,即他怕胜利再無法取得了。
  在餐桌旁的談話中,這些陰暗的思想是從未暴露過的。他繼續談論抽煙的种种坏處,開汽車的喜悅,各种狗,《崔斯坦和易梭德》的來源,漢夫斯坦格爾太太的美麗以及猶太人。關于前線的殘酷的斗爭他談得很少,若談起,也表現樂觀。例如,在冬季危机到達頂峰時,他聲稱,只要領導站得穩,沒有哪种事業是無望的。“只要有一名堅強的戰士在高舉戰旗,那就什么也未失去。信念可移山。在這方面,我是冷酷的。為了自保,德國人民又不准備奉獻一切的話,那很好!就讓他們消失好了!”
  進餐時的這些泰然自若的表演已被他的外表所掩飾。“他与先前大不相同”。赫維爾對一個友人說,“他變得既陰郁又固執。他不惜一切犧牲,表現出一點儿也不仁茲,也不諒解他人。你若看見他,你會認不出來的。”2月8日,西壁和高速公路的建造者弗里茨·托德墜机身亡,使希特勒的思想受到一次粉碎性的打擊。早餐時,人們在猜測誰將取得托德的職位,出任武器彈藥部長——這是帝國最重要的職位之一。整夜都在与希特勒研究柏林和紐倫堡的城建工程的艾伯特·斯佩爾,次日一早便被元首任命為該部部長。斯佩爾真如雷擊!這位建筑師抗議說,他對此种事務一無所知,但元首打斷了他的話。“我對你有信心,我知道你能擔任此職。另外,我也沒有別人了。”
  在總理府的“瑪賽克廳”里舉行的托德的葬禮上,希特勒悲慟已极,致悼詞時几乎連話都說不下去。葬禮一結束,他便躲進自己的寓所。過了几天,他好歹恢复平靜后,便在体育館向新近任命的一万名陸軍和武裝党衛軍尉官發表演講。他臉色嚴峻,講到了在俄國所受的災難,但未談及詳情。他說,你們這些青年軍官,即將奔赴東部戰場,從赤色分子的鐵蹄下拯救德國和西方文明。這篇演講感人肺腑,听眾中許多人失聲痛哭。站在希特勒身旁、被晉升為貼身副官的理查德·舒爾茲也深受感動,竟想親身參加戰斗。“我覺得,在這樣一個時刻呆在家里,這真是個恥辱。”這些新任尉官原被令不得鼓掌,但是,當希特勒從過道上走過時,他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他們瘋狂地歡呼,許多人還跳上椅子。
  對希特勒而言,這陣自發的歡呼真是靈丹妙藥,令他振奮,但是,一回到“狼穴”他又精神萎靡不振了,顯得既疲憊不堪又面黃肌瘦。四周厚厚的一層大雪加深了他的愁悶。“我歷來討厭雪”,他對他的影子鮑曼說。“鮑曼,你是知道的,我歷來討厭雪。現在我知道為什么了。它是一种預感。”
  在讀到俄國戰場上截至2月20日止的傷亡數字時,希特勒絕望了:死亡199,448人,受傷708,351人,失蹤44,342人凍傷112,627人,但他很快又恢复了神態,重又獲得信心。在餐桌旁,他又開始談論德國士兵如何成功地、奇跡般地熬過了酷刑般的俄國之嚴冬。他松了一口气,向眾人宣布,星期天就是3月1日了。“弟兄們,你們想象不到這對我意味著什么——過去3個月來我的力量消耗了多少,我的精神抵抗力又受到多大的考驗。”他透露,僅在12月的前兩周,他就喪失了1000輛坦克,還有2000台机車被打癱。但是,冬季最嚴酷的時刻已經過去。“一、二月份已過去了,敵人也休想盼望我們遭受拿破侖的命運了……現在,我們將要与他們算帳了!多叫人寬慰呀!”他之興高采烈的精神已不是虛偽的了,他又開始吹噓:“我注意到,听到這些事情時,大家都喪魂落魄,只有我一人保持鎮靜。這与為奪取政權而斗爭時的情況相同。”
  与此同時,“最終解決”的各項准備工作已漸趨完成,希姆萊的特別行動隊也開始進行另一次致命的蕩滌。在軍事地區,對猶太人、紅軍政委們和游擊隊員們的兜捕進行得較為順利;但在非軍事區,此事進展卻不很如意。即使如此,死亡人數仍非常龐大,致使羅森堡的工作人員再次哀求他去敦促希特勒,叫他勿將占領區人民視為仇敵,而應視為盟友。羅森堡主張分別成立州,給各州不同程度的自治權。這种較為自由的思想得到了他的助手們的熱情支持。但是,他雖然轉向自由主義,而他的性格并未同時變得堅強起來。一想到要与元首對壘,他便怕得全身發抖。換一個更堅強的人也同樣不會產生效果:要見希特勒,必須通過鮑曼,而鮑曼又与希姆萊和海德里希結成了死党。羅森堡派往“狼穴”的聯絡員柯本,要將東部戰場的真實情況轉告希特勒,他覺得越來越難了。在赫斯出走前,他可將備忘錄直接交給希特勒;現在呢,鮑曼堅持由他轉交,借口是,元首將軍務都忙不過來。這樣,柯本認為,希特勒是通過他的左右手的眼去看待東線占領區的問題的。“所以,有些事情是致命的,以東方的胜利作為代价。”
  的确,希特勒很少顧及內部事務,這可能導致了鮑曼常常自己發號施令。然而,希特勒常抽空顧及“最終解決”,這也是用不著怀疑的。在這件事情上,他既不听別人的意見,也用不著去听。這些他在給2月下旬舉行的紀念党的綱領頒布大會的賀信中已說得很明白了。“我曾預言”,他說,“在這場戰爭中,被消滅的不是雅利安人,而是猶太人。這個預言要實現了。在戰爭的進程中,不管產生何种情況,也不管戰爭會持續多久,最終的結果就是如此。猶太种族的滅絕,將超越胜利本身。”
  希特勒雖然公開作過這种暗示,但時至今日,洞悉這一秘密的人卻仍寥寥無几。連戈培爾本人也不知道正在准備的各种措施究竟有多么龐大。有個名叫漢斯·弗里茨徹的雇員,從一個党衛軍成員由烏克蘭寫來的信中得悉了特別行動隊進行大屠殺一事。寫信者抱怨說,在得到屠殺猶太人和烏克蘭的知識分子的命令后,他們精神垮了。他不能通過官方途徑進行抗議或取得幫助。弗里茨徹立刻找到了海德里希,開門見山地問:“党衛軍到那里去就是為了進行集体屠殺嗎?”海德里希憤怒地否認了這一指責,答應馬上進行調查。次日,他匯報說,干此事的罪魁禍首是地方長官科赫背著元首干的。之后,他便發誓,說屠殺將就此停止。“相信我,弗里茨徹”,海德里希說,“誰要是有殘忍的名聲,誰就不會殘忍。他能仁慈地行動。”
  只是到了那年3月戈培爾才明白“最終解決”的确切意義。希特勒坦率地告訴他,猶太人必須從歐洲清洗淨盡,“如果有必要,便使用最殘暴的方法。”元首說得明白,戈培爾也在日記中寫得清楚:

  “……正在對猶太人進行判決,方法雖然野蠻,卻也是罪有應得……在這些問題上,人們不能多愁善感。我們若不打擊猶太人,他們便會將我們毀滅。這是雅利安族和猶太病菌之間的生死存亡的斗爭。沒有一個其它的政府或政權有力量去解決這個全球問題。”

  到了春季,已在波蘭建立起了六個屠殺中心,其中四個在弗蘭克的德占區,即特萊勃林卡、索比波爾、貝烏澤茨和盧布林;兩個在合并區內,即庫姆霍夫和奧斯維辛。前面四個殺人營是用發動机的廢气毒殺猶太人的,但奧斯維辛附近一個大型滅絕營的指揮官魯道夫·霍斯認為,這种辦法“效率不高”,在他管轄的集中營采用了一种更毒的毒气即氰化氫。這种毒气在市場上垂手可得,商品名叫“濟克隆乃”。
  春天給希特勒帶來了活力。他的健康有所改善,精神也好多了。蘇聯的冬季攻勢擱了淺,并完全停了下來。這樣,整個戰線便出現了間歇。這就使他有時間去考慮未來的各項政策。4月24日,他用電話通知戈培爾,說他要在國會發表重要演講。星期天下午3時,他譴責了布爾什維主義,稱它是“猶太人專政”,污蔑猶太人是“寄生細菌”,必須殘酷無情地對付之。但他演講的主要目的,是再次用口頭重申最后胜利的信念。与此同時,他又毫不隱瞞陸軍已大難臨頭的事實。為了抬高自己,說明自己的作用何等重要,他又故意把局勢講得過于嚴重。“代表們”,他戲劇性地宣布,“一場世界斗爭的胜負在今冬就決定了。”他把自己与拿破侖作了一番比較。“我們已掌握了130年前讓一個人折腰的命運。”為了阻止類似的危机的發生,他接著便要求通過一項法律,授他以全權。這項法律的措詞是橫掃一切的。此后,每個德國人都必須服從他個人的命令——要不,就受嚴厲的懲罰。現在,他已正式高于法律,握有生死大權。實質上,他已自封為上帝的代表,可以替上帝行事:滅絕“害人虫”,創造“超人之种族”。
  深為希特勒的態度和語言所感動的國會議員們,一致“熱烈地、吵吵鬧鬧地”通過了這項法律。在外國觀察家看來,通過這條法律是沒有多少理由的。希特勒的權力比斯大林或墨索里尼的更大,這已是既成事實;事實上,比凱撒或拿破侖的權力還大。他宣稱,他之所以要這樣做,是為了阻止發國難財和打擊黑市活動,削減國家机构中的多余人員,以充實生產戰斗。造成德國經濟流血的原因,不僅有文職机關和司法机關的保守主義,而且也有党內的貪污腐化。過去10年來,在戈林這种人的掠奪下,加上國社党各級官員的貪污和低效能,帝國國力已江河日下。
  3天后,元首在薩爾茨堡附近的巴羅克式的克萊斯海姆堡會見了墨索里尼。与体育館里喜不自胜的听眾不同,意大利人是多少帶著凶多吉少的預感前來參加會談的,因為元首的演講令他們沮喪。元首滔滔不絕,但有意思的不多,且對東線遭受的災禍進行掩飾(“今年冬天,德國陸軍在歷史上寫下了最輝煌的一頁”)。他宣稱,美國是在裝腔作勢唬人。他再次把自己与拿破侖相比,且稱胜他一籌。他還對印度、日本和几乎每個歐洲國家進行評論,武斷地稱它們屬何种范疇。次日,午餐后,雖然話已說盡了,希特勒又滔滔不絕地講了1個鐘頭又40分鐘,墨索里尼則不斷在看表。連希特勒自己的將領都听煩了。“約德爾將軍”,齊亞諾回憶道,“在進行了一場史詩般的斗爭后,終于在沙發上睡著了。”

(3)

  在党衛軍保安處內,希姆萊不信任海德里希,這已不是什么秘密了。海德里希給党內每個人,包括元首在內,都立了厚厚的一本檔案,因此便受到他人的鄙視(一天,海德里希讓他的下級昆特·西魯普看了一幅希姆萊的照片。他捂著希姆萊的臉的上部說,“上半部是教師,下半部是”虐待狂”)。但是,希特勒卻為海德里希安排了大計,甚至考慮讓他當繼承人——由于空軍表現令人失望,戈林失寵——除仍讓他享有高官厚祿外,還讓他出任“摩拉維亞和波希米亞代理攝政王”一職。在捷克斯洛伐克制造白色恐怖,迅速地粉碎了抵抗運動后,海德里希又做巫婆又做鬼,充當了恩人的角色,尤其是對工人和農民。他提高了產業工人的脂肪定量,改善了社會安全系統,為工人階級征用了不少高級族館。“他与捷克人玩貓捉老鼠的游戲”,他的知識分子同事戈培爾評論道。不管他放什么在他們跟前,“捷克人都一口把它吞掉。他采取了許多极受歡迎的措施。尤其是他几乎完全征服了黑市。”
  海德里希在捷克斯洛伐克所取得的成就,激起捷克流亡政府采取行動。由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居民,在這位仁慈的惡霸管轄下,有可能服服貼貼地接受第三帝國的統治,他們便決定暗殺海德里希。于是,曾在蘇格蘭一所學校里受過破坏訓練的兩名無銜軍官楊·庫比斯和約瑟夫·加拜克,便乘坐英國飛机,空降至這個托管國。
  5月27日上午,這兩名暗殺者,在兩名捷克愛國者陪同下,藏在海德里希的鄉間別墅与布拉格赫拉德欣堡之間的一拐彎處。當海德里布的綠色的敞篷“麥塞蒂斯”開過來時,加拜克跳了出來,扣動他的輕机槍的扳机。槍沒響,他再次扣動扳机,槍再次卡殼。站在他身后的庫比斯連忙朝小汽車甩出一顆手榴彈。手榴彈滾了滾,不動了。海德里希喊道:“踩油門!司机!”但是,最后一分鐘換上來的司机卻仍在踩剎車。
  手榴彈爆炸了,炸掉了小車的尾部。表面上看未受傷的海德里希,跳到路上,手中提著手槍,邊打邊喊,活像是“任何一部西部片中某一場戲中的主人公”。庫比斯騎自行車跑了;加拜克并未受傷,槍卡殼時他呆立了片刻,然后脫逃。突然,海德里希手中的槍掉落在地上,他摸了摸右半邊屁股,搖晃著身子。車子表面的裝飾物碎片和彈簧碎片打進了他的肋骨和胃部。人們立刻將他送進附近的一家醫院。但是,由于他的傷勢看來不重,他只接受德國醫生為他診治,其余一概拒絕。人們終于找到一名德國醫生,他宣布,必須進行手術治療,因為碎片已打進肋部与肺部之間的隔膜,有的還打進了脾髒。
  身在“狼穴”附近的臨時指揮部內的希姆萊,听說自己的得力干將生命垂危,不禁哭了出來。但有些党衛軍官兵卻認為,希姆萊流的是鱷魚眼淚,因為海德里希平步青云,深得希特勒的寵愛一事令他非常惱火。在布拉格,海德里希已奄奄一息,他小聲警告其手下人西魯普,必須提防希姆萊。
  后來,在檢查海德里希的死因時,希姆萊對党衛軍外國情報處主任瓦爾特·舒倫堡說:“不錯,正如元首在他的葬禮上說的,他确是個有鋼鐵般意志的人。但正當他身處權力巔峰時,命運有意將他調走了。”他的語調非常陰郁,但舒倫堡卻永遠不會忘記。“在講這些話時,他像老佛爺似地點頭稱許,夾鼻眼鏡后的那雙小眼,突然射出光芒,活像是非洲沙漠中似龍非龍,似蛇非蛇的怪物的雙眼。”
  那兩名暗殺者,連同另外5名捷克抵抗運動的成員,終于被党衛軍在布拉格一座教堂內捕獲,并被處決。但這只是報复的開始。在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出現了恐怖統治,使海德里希的所作所為都變成了仁政。包括利迪策的所有男人在內的1300多名捷克人被立即處死,其莫須有的罪名是這些居民窩藏凶手。利迪策被焚,連廢墟也被炸毀和推平。這座不出名的村庄之被鏟除,不但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厭惡和忿怒,而且在捷克斯洛伐克內部也點燃了抵抗精神的火焰(*“我們飛往捷克斯洛伐克去刺殺海德里希時,總的想法就是如此”,戰后,英國工党議員帕古特承認,“捷克的抵抗運動的主力是后來党衛軍采取報复手段的直接結果。”)
  海德里希被謀殺后,受苦最深的是猶太人。在他被謀殺的當天,柏林就處決了152名猶太人,還有3000名被從德萊西恩施塔特集中營運往波蘭。——在波蘭,屠殺營已開始源源不斷地接收受害者。
  在“最終解決”問題上,最可怕的一個發明恐怕是“猶太人委員會”了。這個委員會除主管驅逐工作外,還擔任毀滅工作。它是由猶太社會中認為最好的政策莫過于不抵抗并与德國人合作的頭領們組成的。“我不惜犧牲5万名猶太人”,一個名叫摩西·梅林的典型的頭領說,“去拯救另外5万人。”
  6月初,集体屠殺的暴行已在希姆萊的書面命令下進行了。艾克曼曾把這份命令讓他的一名助手狄埃特·維斯里塞尼看過。他還向他解釋說,“最終解決”的意思,是把猶太种族滅絕。“上帝可千万要禁止我們的敵人也對德國人做類似的事情!”大吃一惊的維斯里塞尼喊道。
  “別感情用事”,艾克曼說,“這是元首的命令。”這一點,在7月末希姆萊寫給党衛軍主要辦公室的一封信中也得到證實。“東部占領區的猶太人必須清除干淨。元首已把執行這道命令的艱巨任務加在我肩膀上了。不管在何种情況下,誰都無法幫我卸下這副重擔。所以,我非禁止任何人的干預不可。”
  武裝党衛軍技術消毒服務處處長庫特·格斯坦因所听到的消息,已經使他絕望了。“納粹的惡魔行徑令他大惊失色”,一位友人回憶說,“也使他覺得,他們并不是不可能取得最后胜利的。”那年夏天在德占區4個滅絕營進行的一次巡察中,格斯坦因親眼看到了他所談到的東西。在第一個滅絕營,他和兩名同事——艾克曼的副手和一名叫普芬南斯狄埃爾的衛生教授——被告知說,希特勒和希姆萊剛下令“全面加速行動”。兩天后,在貝烏澤茨,格斯坦因見到,這些話已變成了現實。
  “看了那么多,或能看到那么多的人”,負責人克里斯蒂安·維爾特告訴他,“活著的不到10個了。”格斯坦因觀看了滅絕的全過程。那天貨車運來6000人,其中1450人業已死亡。活下來的人被用鞭子赶下車后,便命令他們將衣服剝光,把假肢、眼鏡等取下,把貴重物品和錢交出來。女人和少女的頭發全被剪下。“給潛艇人員做好東西”,一個党衛軍人員解釋說,“做漂亮的拖鞋。”
  格斯坦因眼見著他們列隊進入死亡室,內心非常反感。男女老幼,赤條條的,列隊打他跟前走過,非常可怕。一個身材高大的党衛軍士兵、用牧師講道的口吻,大聲向眾人保證,不會有可怕的事情發生的。“你們只要深呼吸就行了。這可加強肺的功能。吸氧是防止傳染病的方法之一,是消毒的一种良方。”有些人膽怯地問,他們的命運如何?這個党衛軍士兵作了進一步的保證:男人修路、造房子,女人做家務或在廚房里幫工。但是,死亡室里發出的臭味卻不講自明,前面的人站著不動,是后邊的人硬把他們擠進去的。大多數人都默默無語,只有一個女人,眼中閃著忿怒的光芒,大罵謀害她的凶手。維爾特用鞭子抽她,迫她前行(維爾特是斯圖加特前刑警局局長)。有些人在祈禱,有些人則在問:“誰給我們水去洗死者?”格斯坦因与他們一起祈禱。
  至此時,毒气室已擠得水泄不通。但是,柴油車用其廢气毒殺猶太人,司机發動不著車子。因為耽擱而气得發瘋的維爾特,便用鞭子去抽司机。兩小時又49分鐘后,柴油車發動著了。又過了25分鐘后,格斯坦因往毒气室里瞧了瞧。里邊,大多數人業已死亡;32分鐘后,全部歸西。格斯坦因回憶說,他們全筆挺挺地站著,“像玄武岩柱子似的,因為連倒地或傾斜的空間都沒有。各家人都手拉著手,死后仍拉著。”恐怖仍在繼續:一群工人用鐵鉤將死者的嘴巴撬開找金牙,其他人則在肛門里或陰道里尋找珠寶首飾。維爾特很得意。”你自己看看”,他指著一大箱金牙說,“有多少黃金呀!昨天,前天也收了這么多。每天我們能找到什么,你是想象不到的;有美金,有鑽石,有黃金,明白嗎?”
  格斯坦因硬著頭皮看完了最后一個程序。他們把尸体扔進壕溝。壕溝有許多條,每條長數百碼不等,就在毒气室旁,很是方便。人們告訴他,因為中了毒,尸体數天后便會腫脹,尸堆高起二三米。消腫后,尸体被堆在鐵路枕木上,加上柴油,燒成骨灰。
  次日,格斯坦因一行驅車來到華沙附近的特萊勃林卡。在那里,他們看到的設施几乎毫無二致。但規模更大。“8個毒气室,衣裳堆積如山,高35米至40米不等。”為慶祝他們的來訪,營方特為雇員們舉行了一次宴會。“當人們看到這些猶太人的尸体后”,普芬南斯狄埃爾教授說,“他們便會明白,你們做的工作是何等偉大!”晚宴后,主人向客人們分發奶油、肉和酒,作為臨別贈禮。格斯坦因撒了個謊,說這些東西他農場里供應充足。于是,教授便拿了他的那份和自己的一份。
  到達華沙后,格斯坦因馬上動身返回柏林,決心將自己眼見之可怕情景告訴人們。他成了一個現代的“古老水手”,他把真情傳播給他的同事們——他們怎么也想象不到會有這种事!如同扔進池塘中漣漪越泛越大一樣,庫特·格斯坦因的故事也越傳越廣。

(4)

  1942年到了,但德國的軍事形勢几乎一成不變。東線依舊停滯不前,而隆美爾之沙漠攻勢又尚未完全准備好。所听到的報道,除了說日軍節節胜利外,并無多少令人喜悅之處。希特勒對日軍之胜利頗為高興,但又因其盟友客气而堅決拒絕按其意愿進行戰爭而精神沮喪。里賓特洛甫通過大島大使,逼迫日本把進攻的矛頭轉向印度,但未取得任何效果。希特勒把大島請到“狼穴”,重提這一要求,也沒有成功。他說,德國陸軍馬上就要入侵高加索了,一旦取得了那個產油地區,通往波斯的道路便大開了。到那時,德日兩國便可展開大規模鉗形攻勢,消滅英國的遠東軍。這雖然誘人,日本卻拒絕了這一机會。他們業已在考慮与西方進行談判的可能性。日本天皇召東條首相入宮,指示他“切不可失去結束戰爭的任何机會。”東條召見德國大使歐根·奧特將軍,向他建議,德日兩國秘密与盟國接触;如希特勒派遠距离航程的轟炸机前來,他愿以天皇私人代表的身份飛往柏林。元首的回答很客气,卻不熱心;他不愿冒東條乘德机墜毀身亡的險。
  希特勒決心在沒有日本援助的情況下打敗俄國。于是,他便按計划進軍高加索。他用書面文字強調了這一地區的重要性,令他的陸軍將領大吃一惊。如果他們不拿下邁科普和格羅茲尼的油田,他說,“我就不得不結束這場戰爭了。”
  由于春雨滂沱,這個代號為“勃勞”的野心勃勃的戰役,被拖了几個星期,直到6月28日才由包克元帥發動。6個匈牙利師和17個德國師直插庫爾斯克。48小時后,由18個師組成的強大的第六軍向正南發動進攻。蘇軍犯了個錯誤:將他們的坦克很少量地投入戰斗。所以,不到48小時,兩支德軍便會了師,包圍了一大批蘇軍。前方就是頓河和戰略要地沃羅涅什,但包克卻不急于乘胜追擊,于7月6日才攻下該城。但,此時的希特勒早已厭煩了包克這种慢吞吞的戰術,永遠解除了他的職務。
  正當包克一邊抱怨受到虐待,一邊西行返家退休時,希特勒將他的司令部移至烏克蘭的腹地,在文尼察東北數英里處的林子里安營,親自將它命名為“狼穴”。這是個很凄涼的地方,所謂司令部,其實只有几間木屋,連掩護都沒有。那里沒有山,沒有樹,只有一望無邊的空曠地帶。7月,天空万里無云,陽光普照,熱得人喘不過气來。這明顯地影響著希特勒,也使爭論和爭吵——數星期后達到了頂峰——顯得更加激烈。
  也許,炎熱也助長他們犯下了一個關鍵的錯誤。希特勒作出了一個不切實際的決定:在繼續進軍高加索的同時,向伏爾加河上的工業重鎮斯大林格勒發動大規模進攻。哈爾德曾公開抱怨,同時攻占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是不可能的,建議集中力量攻占前者。但希特勒仍堅信俄國人已經“完蛋”。
  在蘇聯的最高統帥部里出現了深切的憂慮。斯大林撤換了斯大林格勒前線的指揮員,令該城作好被圍的准備。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工人們已開始在城四周筑起三道防線。民團和工人民兵,一營一營地被派往西線,支援正在后撤的紅軍。
  在“狼穴”里進行的辯論也激烈化了。在一場暴風雨般的爭吵后,希特勒對他的貼身副官說:“如果我再听哈爾德的意見,我自己都會變成和平主義者了!”在7月30日舉行的元首日會上,約德爾庄嚴地說,高加索的命運將由斯大林格勒決定,早些時候開往高加索的第四裝甲軍,必須改派往斯大林格勒。希特勒大發雷霆——這樣,爭論便成了攻擊——但后來又同意這樣做。倘使這支坦克部隊未被調往南方,斯大林格勒可能已落入德軍之手。但是,到了此時,蘇聯已在伏爾加河前方集結了足以延緩(不是打垮)任何新的襲擊的兵力。大事之成敗往往与這些表面看來系無足輕重的決定有關。斯大林格勒若在仲夏便被包圍,蘇軍整條戰線可能到冬季便會分崩离析,不可收拾。希特勒冒險分兵,此又系一例。在此之前,他首先堅持同時攻打列宁格勒和烏克蘭,然后才遲遲提出進軍莫斯科,而伴隨這一切的又是在追求滅絕猶太人這一個人目的的同時,發動了政治和思想的斗爭,以及因此而進一步消耗了精力。在目前的困境中——打斯大林格勒還是高加索?——同樣地,他又堅持奪取兩者,這又冒了兩地均不可得下的危險。這种情況,古代希腊人稱之為“自信過度”,也就是過分驕傲,終將使所有征服者身敗名裂。
  如果說,出于野心,希特勒將其陸軍置于險境而對此他又覺得于心不安的話,那么,這种情況也不很明顯。一個星期后,他又向一個意大利的來訪者心平气和地保證,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兩地均可奪得。他的樂觀似乎是很有理由的。軍事上,總的形勢是好的。在北非,隆美爾出人意外地獲胜,攻下了英軍防線重鎮托布魯克,然后又朝离亞歷山大港只有65英里之遙的阿拉曼進逼。接著,又傳來了一個更大的胜利的消息:中途島大捷。希特勒原相信這是日本人的胜利,因為他相信日本人的公報比美國人的准确。但是,這次卻是他的盟友撒了彌天大謊。日本不但喪失了4艘母艦和海軍航空部隊的精華,而且因這一戰役,太平洋戰爭的局勢已經改變了。接著又有消息傳來,說美國人剛在地處日本防衛圈腹地、具有戰略意義的瓜德爾卡納爾島上大規模登陸。這便證實了日本失敗得何等慘重。
  這是個慘重的挫折,且來得如此突然。“狼穴”里爭論得更加激烈,這便不足為怪了。8月24日,哈爾德要求將一支受蘇軍重創的部隊后撤以縮短戰線。這一要求使一場激烈爭論爆發了。希特勒吼道,他的陸軍總參謀長所提建議都是一模一樣的——撤退!“我希望,我的指揮官們与戰士們一樣堅韌不拔!”
  平常,哈爾德是可以忍气吞聲的。今天,他卻反駁了。他說,成千上万英勇的德國人倒臥沙場,其原因不外乎是有人不讓他們的指揮官作出合理的決定。希特勒不禁一愣。他雙目直視哈爾德,粗聲粗气地說:“哈爾德將軍,你怎敢在我面前使用這种語言!你以為你可以教訓我,前線的士兵在想些什么嗎?前線的情況你知道些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你在哪里?你還裝模作樣,說我不懂前線的情況。我不能容忍!這簡直是無法無天!”其他軍事將領一個個低著頭溜到會議室外去了。顯然,哈爾德呆在最高統帥部的日子已屈指可數了。
  8月下旬,戰斗打到了斯大林格勒北郊。德軍的狂轟濫炸業已使全城大火熊熊;紅軍的通訊系統被破坏了,致使該城暫時与外界隔絕。但是,希特勒并不能立即取胜。他覺得,前線的指揮官們向他撒了謊,他也受了指揮部里的人的騙。由于對這兩种人均產生了怀疑,且慢慢成了病態,他便几乎不听別人的勸告,對批評意見則一概不听。夏季的炎熱令他窒息;他常在憤怒和反唇相譏中倉促作出決定。他對接替包克職務的李斯特元帥尤其不滿。當李斯特离開了8月31日會議的會場后,希特勒破口大罵這位元帥。李斯特的日子也屈指可數了。

(5)

  8月下旬,德國破獲了一個名叫“紅色管弦樂隊”的間諜組織。這便證實了希特勒的信念:他周圍的人都是賣國賊。這個間諜組織成功地將進攻邁科普的情報,以及德國的燃料情況,帝國進行化學戰的化學原料之儲存地點,希特勒堅持攻打斯大林格勒等情況,告訴了莫斯科。當局進行大規模逮捕后,處決了包括美國公民密爾德·韓納克在內的46名該組織的成員。然而,秘密情報依然接連不斷地流到莫斯科。這是另一個間諜魯道夫·羅斯勒提供的。此人系一出版商,在盧塞恩從事出版左派天主教書籍的工作。羅斯勒(代號為盧西)在德國擁有不少消息提供者。包括最高統帥部信息組織的第二號人物弗里茨·提爾將軍在內;所以,他的情報遠比“紅色管弦樂隊”提供的重要;他甚至可向蘇聯紅軍提供德軍作戰的日程。
  希特勒怀疑,在最高統帥部內可能有間諜,因為他的每個行動似乎都不出蘇軍所料。由怀疑發展成為憤怒,而首當其沖的又是陸軍將領。9月7日的爭論是最激烈的一次。那天上午,希特勒派約德爾——少數几個依舊受寵的參謀人員中的一個——前往高加索,了解李斯特在通往里海的山道上何以進展如此緩慢。在与李斯特和山區兵團司令進行長時間的會見后,約德爾得出結論:局勢已無望。他飛返文尼察,向希特勒匯報稱,李斯特是嚴格按照他所得到的指示行動的。
  元首霍地站起身來。“謊言!”他喊道。他接著便指責約德爾与李斯特勾結,說他的任務僅限于傳達命令。約德爾從未見有誰這樣大發雷霆。他深深受到刺激,便不顧一切進行反擊。他說,如果你希特勒要的僅僅是一名信差,你何不派個青年尉官去高加索?由于約德爾當著他人的面“傷害了”他,希特勒大怒,气沖沖地走出房間,還向眾人瞪眼。希特勒比任何時候都更加相信自己是謊言的受害者,便匿身于地堡內,閉門不出。
  簡單匯報情況的會議現改在他的室內舉行了。他拒絕与任何一個參謀人員握手。會議的气氛冷若冰霜,只由記錄員把元首的指示的每個字都記錄下來。他已下定決心,不讓眾人對他的命令有所爭論。餐桌旁的那种親熱的同志情誼已宣告結束。此后,元首便獨自一人在自己室內進餐,与他作伴的只有那條德國狼狗——這是鮑曼不久前送給他的,目的在于在越來越多的問題面前能得到一點休息。(*海姆此后不再記錄餐桌旁的談話。數月后,希特勒回到了餐室的桌旁,柯本繼續作記錄,直至次年1月。此后,鮑曼和一名叫繆勒的新聞記者也作了些記錄,但大都無關緊要。)
  在文尼察,德軍司令部在沉默中焦急地等待著。誰也不覺得自己安全。9月9日,希特勒斷然解除了李斯特的職務,由他自己親任A集團軍司令。接著便有謠言傳來,說哈爾德、約德爾和凱特爾也將很快被解除職務。凱特爾与瓦爾利蒙將軍歷來私交不深,現在卻跑去向他請教。他問他,是否仍有可能保持自己的地位和自尊。“只有你自己才能回答”,瓦爾利蒙尷尬地回答。他憶起,一次,希特勒生气地把卷宗往桌上一扔,凱特爾便嚇得面如土色,不敢動彈。卷宗落地后,這個參謀長竟忘了自己是個高級軍官,一動不動地站著,好像是個低級軍官似的。瓦爾利蒙暗想,“這是不稱職”的一個典型例子。可怜的凱特爾因不自量力而失敗,但悲劇卻是,他從未想擔任此職。
  在會議上,希特勒繼續表現出既堅韌不拔又信心十足。當B集團軍司令馮·威克斯將軍和負責奪取斯大林格勒的弗雷德里希·保羅斯將軍提出,頓河戰線長,防守又薄弱,必須小心警惕時,元首對他們的關切不以為然。他向他們保證,俄國人已山窮水盡,在斯大林格勒的抵抗“僅僅是局部的”。俄國人既已無力發動大規模反攻,頓河戰線也就不會有真正的危險了。最重要的,他說,是要“集中人力,盡快拿下斯大林格勒全城和伏爾加河兩岸”。他提出用3個師的兵力去增援保羅斯的第六軍的原因就在于此。
  這一次,希特勒的樂觀确有些理由了。在斯大林格勒地區,蘇軍秩序大亂。在頓河与伏爾加河之間,由于軍官和士兵開小差或逃亡后方,許多部隊業已解体。在通往東部的大小道路上,成群結隊的難民,牽著牲口,扛著農具,向東逃竄。有個不久前才被任命的司令官發現,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他的裝甲部隊已不翼而飛;炮隊、反坦克部隊和工兵部隊的指揮員(有些是將軍)也已离營逃亡。到了9月14日,大難似乎已快臨頭。德机狂炸斯大林格勒城后的伏爾加河,步兵沖進了市中心,拿下了主要的火車站,還逼近了河邊。
  猛然間,蘇軍加強了抵抗。援軍渡河后,与德軍展開激戰。15日,主要的火車站竟數次易手,保羅斯不得不縮小其進攻范圍。戰斗打得沒精打彩,明顯地影響了希特勒的情緒。缺席兩周后回到情況匯報會桌旁的瓦爾利蒙注意到了這一點。當元首久久地惡狠狠地注視他時,他暗想:“他明白了,蘇聯是打不敗的,他的信心也煙消云散了。”他再也無法容忍曾目擊過“他的缺點,他的錯誤,他的幻想和他的白日夢”的將軍們的原因就在于此。
  “他不信任他的將領,連一個也不信任”。恩格爾在日記中寫道,“……他會將一名少校晉升為將軍,并讓他當參謀長——只要他知道有這樣一個人。好像什么也不适合他的口胃,他常常咒罵自己竟与如此拙劣的將軍們一起打仗。”希特勒決心除掉哈爾德,因為元首最討厭的就是他,說他是滅亡的預言家;但又不得不容他,因為他有才干。9月24日,末日來了。“你我兩人一直在受精神折磨”,希特勒說,“我之所以精疲力盡,一半是因為你。不值得再這樣下去了。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國家社會主義熱情,不是職業才干。這些我并不想在你這樣一個老式軍官身上得到。”哈爾德雙眼噙著淚水——在希特勒看來,這是軟弱的象征,這也是將他解職的進一步的理由。哈爾德一聲不吭。待希特勒發完長篇議論后,他站起身來。“我走了。”說著,他便昂首闊步离開了房間。他相信,希特勒受女性特點的支配。“支配他的是直觀而不是純邏輯”,他后來寫道,“這是許多能證明這一事實的證据之一。”
  希特勒要求接替哈爾德之職的人,一定要与哈爾德相反,于是便挑選了庫特·蔡茨勒。由于是新晉升的少將,蔡茨勒沒有哈爾德享有的資格老、有權威等优點。他對最高統帥部和陸軍集團軍各將領是否擁有影響力,這是值得怀疑的。蔡茨勒比較年輕,也較缺乏經驗;但深得希特勒常識的卻正是這一點。他連升兩級,讓他當了上將。
  從外表看,他并不适合此職。他身材又矮又胖,好象是用三個球連成的。但是,在与希特勒第一次見面時(有20名左右軍官在場),蔡茨勒并未拍馬屁。總參謀部因怀疑和恐懼而受到元首的責罵時,他無動于衷地听著,一聲不響。待几乎針對室內每個人的猛烈攻擊結束后,蔡茨勒便說:“我的元首,如您對總參還有什么意見,請單獨告訴我好了,不要當著這么多軍官的面說。否則,您就得另找一位參謀長。”他向元首敬了個禮,便步出室外。其他軍官都等著希特勒發火,但希特勒卻深為感動。“哎”,他微微一笑,他問:“他會回來吧,是不是?”
  期望在最高統帥部出現新的反抗精神的人們,很快便幻想破滅了。在為慶祝陸軍總司令部落成向軍官們發表的講話中,蔡茨勒說:“我要求每個軍官做到下列諸點:他必須相信元首和他的指揮方法;他必須利用各种場合讓此信心感染他的下級和他周圍的人們;在總參謀部,凡達不到此要求的,不管是誰,對我都是無用之徒。”
  希特勒覺得,他終于找到了一個合适的總參謀長,便動身前往柏林發表演說。這篇講演是在9月的最后一天,在体育館為“冬季救濟”而舉行的群眾集會上發表的。听眾是經過嚴格挑選的,他們不知道元首會說些什么,一個個拭目以待。但,這篇講話很短,也不激動人心,他演講時也缺乏通常應有的那种魅力。許多外國听眾覺得,他之所說純系無關緊要的牛皮大話,但,他們卻未抓住在保證奪取斯大林格勒時講的反猶的那段話。也許,這是因為他之反猶的語言重复太頻繁之故。那年中,他第三次重申他的預言,就是說,如果猶太人挑起“一場滅絕雅利安人的國際戰爭,被消滅的將是猶太人本身,而不是雅利安人”。重复此話的動机是什么,除了對“最終解決”的秘密有所聞的人了解外,別人是不清楚的。每次提起此事,都得到大眾的公認——公認其滅絕計划;也是給那些擔負集体屠殺的精英之師以保證和權威。他重提首次預言的日期,且弄虛作假,這是值得注意的。這日期應是1939年1月30日,不是他反复說的9月1日。這不可能是失言,因為希特勒重复了三次。把日期改在進攻波蘭那天,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那天,他便把他的种族綱領与這次戰爭聯系在一起了。他是讓人們對終將面臨的殘酷現實思想上有所准備:從戰斗打響的第一天起,將猶太人滅絕就是戰爭的不可分割的部分。
  他已在宣布——不明顯地——他的孿生綱領——“最終解決”和“生存空間”——正按計划進行。听眾离開禮堂時,都覺得周身不舒服。唯一提高大會气氛的工作是他們自己同聲高唱《東方戰斗之歌》。這首歌的曲調,即使在外國記者們听來,也是很优美動人的:

  保衛德意志,
  我們常備不懈;
  東方徐徐升起的太陽,
  號召千百万人奔赴疆場。

  許多官員并沒有他們這种精神,因為在東方采取的鎮壓措施令他們震惊。最有力的譴責發自羅森堡的“東方領土部”,雖然它的部長并不愿意与強大得怕人的希姆萊——鮑曼——埃利希·科赫聯盟開戰(科赫系派往烏克蘭的帝國總督)。科赫此人曾當過火車司机,迷戀炫耀之舉,常坐著馬車轉來轉去,活像個土皇帝。懾于“三人團”所采取的殘酷措施,羅森堡不久前還主動向他們求和:開除了象征他自己對占領區采取的更自由的政策的格奧爾格·萊勃蘭特。但是,余下的下級人員繼續向羅森堡施加壓力,要他繞過鮑曼,直接面見元首;他們不斷向他呈交各种建議和報告。控告鮑曼——希姆萊——科赫“三人團”最有力的起訴書,要算是曾在蘇聯呆過7年之久的奧托·勃勞蒂加姆起草的、長達13頁的備忘錄。他說,德國人原被作為解放者而受到歡迎。但是,占領區的人民很快發現,“從布爾什維主義下解放出來”的口號,不過是奴役他們的誘餌罷了。德國人不但得不到反對斯大林主義的盟友,反而制造了死敵。“我們的政策”,勃勞蒂加姆控告說,“迫使布爾什維克与俄國民族主義者結成反對我們的統一戰線。今天,俄國人作戰英勇無比。僅僅為了人類的尊嚴,他們勇于作出不平常的犧牲。”勃勞蒂加姆的結論是,解決辦法只有一條:“必須告訴俄國人民,他們未來能得到什么具体的東西。”若希特勒曾讀到過這份備忘錄,那么他也未听其提出之勸告。他已決心破釜沉舟,是胜是敗,全按自己的意志行事。

(6)

  對德國而言,11月是個災難月,因為東西兩方的敵人都節節取胜。在希特勒的优先等級中,征服埃及屬于低等,故未給隆美爾送去足夠的給養和援兵,這就使北非的失敗不可避免。雖然金字塔已在眼前,“沙漠之狐”還是被迫打防御戰。
  當他的南翼(由意大利軍把守)被英國的蒙哥馬利將軍攻破時,隆美爾便電請允許他撤退。12月2日晚,元首作了答复:不准后撤“寸步”,部隊“不成功,便成仁”。
  在收到這封電報前片刻,隆美爾又發電說,他被迫后撤;撤退已事實上進行了5小時。這一消息于凌晨3時抵達了最高統帥部。由于值班的作戰參謀并不知道希特勒先前的電報內容,便覺得此電不很重要,未將其交給元首。當然,希特勒對未叫醒他是很生气的。他要召見瓦爾利蒙。當瓦爾利蒙朝元首的辦公室走去時,凱特爾從遠處朝他高喊,態度很不像是個軍人:“你,瓦爾利蒙,到這儿來!希特勒再也不想見你了!”他得到通知,他已被解除職務。
  隆美爾的撤退,是沙漠地區全面失敗的預兆。緊接著,11月7日,又傳來令人不安的報告:同盟國的一支龐大的艦隊已駛入地中海,正在向北非海岸靠近。這支艦隊數天前就在直布羅陀發現過,但希特勒以及最高統帥部卻認為它們是開赴撒丁或西西里的。約德爾解釋說,德國人感到惊奇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這樣,在貢比涅森林垮台后,法國從德國得到了正當的待遇,說得更确切點,是崇高的待遇。此后,我們并未想到法國會玩一手虛假的政治——因為這次登陸只有得到法國人的同意,才能進行”。
  對其軍事將領的惊慌,希特勒既不屑于去尋找借口,也不去思考。他中斷了中午舉行的情況匯報會,在大多數“狼穴”的“高級居民”的陪同下,登上了他的專列。他們的目的地是慕尼黑;到那里慶祝啤酒館起義19周年。正當德國元首在安睡時,英美兩國的先頭部隊在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的海灘登陸了。報告很早就到了,它表明,法軍在阻擊登陸部隊。于是,希特勒便斥責他的几個顧問,說他們惊慌失措。接著。他便下令增援地中海另一端的克里特島,令眾人目瞪口呆。表面上,至少表明,他更加關心的是下午6時要在羅文布勞酒館向老同志發表的演講。這是一篇戰斗性的演講。有人攻擊他,他為自己辯護說,他堅持奪取“碰巧也叫斯大林”的那座城市,讓德軍付出的代价,就像在凡爾登付出的一樣昂貴。但是,他警告說,他不是軟骨頭,不是只因有几個賣國賊想与西方媾和便把帝國在東部征服的大片土地拱手交了出去的威廉二世。“請我們的所有敵人都放心,那時的德國是在11時45分放下武器的,而我,從原則上講,從不在12時5分以前放下。”
  晚上,從非洲發回的報告,因為太嚴酷,希特勒不敢置之不顧。他令里賓特洛甫把墨索里尼立刻叫來開會。在24小時內第二次被從床上叫起來的齊亞諾,在被說服后,便把墨索里尼叫醒。但墨索里尼卻拒絕前往巴伐利亞。他不想在失敗的陰影下會見希特勒,何況他又身体有病。待替代他的齊亞諾到達慕尼黑時,希特勒已接受了非洲登陸的現實。他已看得很明白,“戰神已离德國而去,跑進了對方的營壘。”与此同時,里賓特洛甫建議,通過蘇聯駐斯德哥爾摩大使科隆泰夫人找斯大林。希特勒對此作出了強烈的反應。他又建議“必要時”放棄在東方征服的土地。元首跳了起來。“我所要討論的”,他說話之猛烈嚇坏了里賓特洛甫,“是非洲——沒有別的!”
  日本也試圖讓德國与俄國講和,但遭到元首的拒絕。日本的另一個正式請求,即請求德國在東方采取守勢,將大部分兵力調至西方,也遭希特勒的拒絕。“我明白你日本人講的道理”,希特勒對大島大使說,“主意不錯,就是無法實行”。
  在如此寒冷的國土里,挖防御工事是非常困難的。但這不過是唱高調,讓盟友听起來順耳罷了。希特勒的計划能否成功,全靠能否戰胜布爾什維主義。對這樣一個人來說,与斯大林妥協是万万做不到的。如不能在東方取得胜利,由于任務使然,他必須擋住紅軍,直到將猶太人從歐洲清除出去。
  在柏林,謠言四起,說希特勒已經瘋了。据說,在一個大型集會上,馮克部長太太對弗里克部長太太說,“元首正把我們引進災難中去。”“不錯”,弗里克太太說,“那人已經瘋了。”著名的外科醫生費爾迪南·紹埃勃魯赫也有同樣看法。
  他對友人們說,新近一次去看元首時,他發現希特勒既蒼老又頹喪,還斷斷續續地喃喃自語,說的是“我一定要去印度”,“一個德國人被殺,十個敵人必亡”之類。

(7)

  在斯大林格勒,希特勒又面臨另一次失敗。數星期來,保羅斯的第六軍進展甚微。前進的距离只能以碼計,而每一碼都得付出高昂的代价。保羅斯和東方情報部主任萊茵哈德·格倫都發出危險警告,說敵人正向北面大規模集結部隊。“對敵方的情況,我們尚無法作出全面的估計,因為目前局勢尚搖擺不定”,格倫于11月12日報告說,“但是,敵軍會盡早進攻羅馬尼亞的第三軍,切斷通向斯大林格勒的鐵路,置我東部部隊于險境,以迫使我軍撤离斯大林格勒。”
  其時,希特勒正在貝格霍夫,未讀到這份不吉利的報告。但對羅馬尼亞軍隊他也是很關切的,曾特意詢問此地區是否有情況。那星期一直參加軍事會議的曾卡默爾回憶說,回答是沒有,一再說沒有。由于坏消息傳遞緩慢,元首并不知道局勢的嚴重性。蘇軍的力量如何,人們還有些怀疑,而被希特勒新近的批評(“一而再,再而三地高估敵人的力量”)刺痛了的陸軍總司令部,又不愿重复他們在波蘭和法國的失算。
  11月19日拂曉,蘇軍以40個師的兵力攻打羅馬尼亞軍。守衛者雖然打得出色、英勇,但終被占壓倒多數的敵軍打垮。B集團軍司令迅速地作出反應。首先,他令保羅斯停止進攻斯大林格勒,讓部隊准備對付左翼的威脅;然后,鑒于羅馬尼亞軍垮台已成定局,他建議第六軍立即后撤。
  希特勒武斷地否決了這點。早些時候的報告使他相信,蘇聯已流血過多,眼看要死亡了,這次反攻不外乎是垂死掙扎。他于是便令在斯大林格勒的部隊死守,援軍已在半途中。然而,這些話并未反映出希特勒的司令部本身是何等的混亂。恩格爾少校在日記中記載說,”那里一片混亂。元首自己也完全不知如何是好。在這几個痛苦的小時里,他在貝格霍夫的大廳里不停地走來走去,斥責他的將領們又重犯老毛病”。
  他不太情愿投入戰場的坦克部隊已被打退。11月21日,羅馬尼亞軍(因為老鼠咬破了電線,其半數以上的坦克拋了錨)被分割。“絕對喪膽”,一個羅馬尼亞軍官在日記里草草寫道。“我們或是我們的祖先犯了什么罪過呀?我們為何要受這等苦?”只是到了那天,保羅斯和他的參謀長亞瑟·施密特才醒悟到自身的危險。蘇軍的坦克出現在离司令部只有几英里的地方。這就證明,第六軍的交通要道已被蘇軍占領。在匆匆將司令部轉移后,他便請求后撤。他的上司批准了這一建議,并請示了最高統帥部。在當晚于貝格霍夫舉行的會議上,約德爾建議讓第六軍全面撤退。元首再次說不行,“不管發生什么情況,我們都必須守住斯大林格勒周圍地帶。”
  次日上午,也就是22日,蘇軍龐大的鉗形攻勢之雙鉗會師了,將第六軍全部包圍。20万德軍最精銳的部隊,連同100輛坦克,1800門大炮和1万多輛各种車輛,被困在一大盆地里。在第六軍當天上午舉行的會議上,有人建議向西南方向突圍。“不行”,參謀長施密特說,“燃料不夠。如強行突圍,結果必然是拿破侖遭遇過的浩劫。”他說,我們不得不打“刺蝟”防御戰。下午,由于情況嚴重惡化,施密特對自己的論點開始產生怀疑。就在此時,保羅斯收到了新的命令:就地堅持、待命。“噢”,保羅斯轉身對參謀長說,“現在我們有時間去考慮怎么辦了。咱們分頭考慮吧,1小時后前來見我,看兩人的結論是否相同。”結論是一模一樣的:朝西南方向突圍。
  此時,希特勒正在返回“狼穴”途中。撤退,這是他無法考慮的。當晚,他以私人名人致電保羅斯。“第六軍必須明白”,他說,“本人正在盡力援助你,等待解圍。我將迅速發布命令。”保羅斯接受了這一決定,但他的一個兵團司令卻自行其事,將部隊后撤,以迫使保羅斯下令全面撤退。保羅斯原是有權將他撤職或逮捕的,但他未這樣做,原因是情況确實危急。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希特勒得悉撤退一事后,竟把責任加在無辜的保羅斯頭上,給應負責任的罪人——希特勒非常信任他——以獨立指揮權,以示嘉獎。
  11月23日晚,第六軍軍長以個人名義請求允許他突圍。希特勒置之不理;原因之一是,他對保羅斯抱有怀疑。戈林向他保證:德國空軍可向被圍的第六軍空投給養。盡管這個元帥過去的戰績甚差,希特勒還是听從了他。次日上午,希特勒便令保羅斯“不惜一切代价”堅守,給養將由空軍空投。
  希特勒迫不及待地抓住戈林的輕率諾言,只憑主觀想象,宣布斯大林格勒是個堡壘。這樣,他便將25万名德國及其盟國的官兵的命運一筆勾銷了。
  對保羅斯的上級喪失信任后,希特勒便把那個指揮官的大部分指揮權移交給了馮·曼斯坦因元帥(這個元帥的入侵西方的巧妙計划,与他的非常接近)。即將由曼斯坦因指揮的是一支新的部隊,即頓河集團軍,任務是阻止蘇軍西進,以便減輕斯大林格勒保衛者身上的壓力。那天中午,曼斯坦因給保羅斯發了一封恢复信心的電報:“我們將盡力解脫你的困境。”他補充說,保羅斯眼下的任務是:“按元首的命令,固守伏爾加和北部戰線,并准備用重兵向后方突圍。”保羅斯以為,曼斯坦因在叫第六軍固守的同時,將打開一條走廊。這樣,保羅斯和施密特便放棄了他們自己的計划:不待希特勒允許,自行突圍。
  那天天黑前,為斯大林格勒運送給養的飛机,有22架被擊落。25日,另外9架又被毀。保羅斯只拿到75吨食品和彈藥。26日,陸軍總參謀長蔡茨勒回到“狼穴”,不顧希特勒的憤怒,悍然建議給保羅斯以“行動自由”;就是說,強行突圍,那若失敗,默許他投降。希特勒當即拒絕了這一建議,只同意叫曼斯坦因采取解圍行動。對各种反對意見,希特勒都以戈林一再作出的空洞保證——空運足夠的給養——作為回答。“如此強烈的樂觀情緒把我給嚇坏了”,恩格爾在日記中寫道,“如此的樂觀甚至連空軍總參謀部的人都不敢有!”
  那天,保羅斯手書感謝信一封,感謝曼斯坦因新近作的關于援助第六軍的保證。他告訴曼斯坦因,他已向希特勒請求行動自由——在必要時。“我之所以要這個權力”,他解釋說,“是因為我要避免這种情況:要發那唯一可能的命令,卻又為時過遲。我無法證明我只能在极端緊急的情況下發布這樣一道命令。我只能請求你接受我關于此事的諾言。”
  保羅斯在午夜前5分鐘收到元首的答复。希特勒以私人的名義發電給第六軍全体官兵,命令他們堅守崗位,并保證盡力為他們解圍。
  解圍行動,即“冬季風暴”,是比較不充分的。它只包括一次性的單向穿插,兵力只有兩個裝甲師。此次行動原計划在12月上旬進行,由于集結這支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兵力時,碰到諸多拖延和周折,致使12月12日上午才開始。230輛坦克隆隆沿東北方向朝近百公里外的斯大林格勒滾滾前行。一路上,抵抗很少;有些地方竟毫無抵抗,這使德軍摸不著頭腦。即使如此,坦克也只前行了19公里——在陽光照射下,道上的結冰開始融化,使斜坡變成了滑溜溜的陷井。
  在中午舉行的例會上,希特勒問的第一個問題是“出現了災難嗎?”當人們回答說只有意大利軍隊把守的陣地遭到進攻時,他便開始喃喃訴苦:“南方的事使我度過了更多的不眠之夜。我們還不知道那里的情況怎樣。”
  六天來,第六軍的官兵眼巴巴地望著友軍的坦克前來,但他們見到的卻是一隊隊蘇軍吃力地朝西面走去——阻擊“冬季風暴”。曼斯坦因也同樣沮喪,于18日提出請求,讓保羅斯突圍,以拯救大多數士兵的生命。蔡茨勒“非常緊急”地批准了這一措施,但希特勒仍堅不應允。因為意大利的第八軍于那天崩潰,在解圍部隊的北面留下一下巨大的缺口。
  次日下午,曼斯坦因再次電請希特勒允許第六軍突圍。開始時,希特勒予以拒絕;后來,在蔡茨勒的不斷催促下,才開始有松動的跡象。他之猶豫不決,使有些軍官存在一線希望:保羅斯會主動地設法突圍。如有能力,保羅斯會這樣做的。他已准備不服從元首原來的命令;但是,到此時,他擁有的坦克已不到100輛,燃料最多只夠行駛32公里。還有,所存彈藥供防御用尚屬不夠,何談進攻。他和施密特都把希望寄托在前來解圍的援兵身上。
  然而,前來援救他們的坦克再也不能東進了。12月23日,曼斯坦因令解圍部隊停止進攻,原因是其中一師裝甲部隊必須赶去堵塞正在逃竄的意軍所留下的缺口。下午5時40分,他用電傳与保羅斯取得了聯系。他問:“若情況坏到极點”,他能否突圍?保羅斯問,這是不是意味著他現在有權主動采取這一行動?“一旦行動”,他說,“那就不再回頭。
  “今天我不能把全部權力給你”,曼斯坦因回答說,“但我希望明天能作出決定。”
  在其司令部內,希特勒仍不愿作此決定。于是,在圣誕節前夕,曼斯坦因給第六軍的只有陰郁的語言和節日的問候。
  那天晚上,曼斯坦因電告“狼穴”,斯大林格勒的官兵的体力已大大下降,而且還會加速下降。“看來,他們雖仍能支持短暫時日,但無力殺開一條路出來。我認為,本月月底是最遲的一天。”這封電報雖由曼斯坦因本人簽發,但他知道,希特勒是不會听的。第六軍業已滅亡。保羅斯雖极想突圍,但他明白,突圍即自殺。他同意曼斯坦因的意見:末日已到了。但,是否要把局勢向官兵們作一解釋呢?沒有希望的士兵是不愿作戰的。
  戈培爾試圖在他的新年咨文中將希望給他們。在一篇專為前線士兵發表的講話中,他保證,1943年將使帝國接近“最后胜利”和“最終胜利”。他對自己的人員講得坦率得多。
  他說,未來數月內的宣傳必須避免在群眾中造成基本上是防守的印象。“自開戰以來,我們的宣傳工作采取了一條錯誤的發展路線。戰爭的第一年:我們打贏了。第二年:我們會打贏;第三年:我們必須打贏;第四年:我們是打不敗的。”這樣發展下去,他說,便是災難。“相反,我們必須讓德國公眾明白,我們是有能力打贏的。因為,一旦全國的工作和努力都轉到全部為戰爭服務上來,打贏的先決條件是存在的。”這是一幅陰郁的圖景,是元首兩星期后發表告示,命令全國實行戰爭總動員的先聲。

(8)

  新年前夕,希特勒派其私人飛机駕駛員波爾前往斯大林格勒,將第十四裝甲兵團司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失掉一條胳膊的漢斯·休伯將軍帶回德國。休伯摸不著頭腦。他回到元首司令部后,希特勒便叫他將第六軍的處境准确、詳細地告訴他。休伯直言不諱,毫無顧忌地將他的同志們所處的絕境告訴了希特勒。元首默默地听著,大受感動。“許多情況對我都是新的”,他說。接著,他便保證派党衛軍裝甲兵團——此時在法國——前去為斯大林格勒解圍。与此同時,空運物資將不惜一切代价地增加。元首深情地說,他誓將斯大林格勒的挫折變成胜利,就像去年冬季危机后他之所為一樣。
  休伯帶著要給同志們灌輸新的希望的命令,飛返戰地。他于8日抵達。就在當天,蘇聯飛机空投了傳單,其中包括一份最后通牒:不投降便滅亡。在受到休伯帶來的新聞的鼓舞后,保羅斯告訴其各兵團司令,投降是絕不可能的。
  兩天后,蘇軍開始進攻。第六軍的西部戰線慢慢受到壓縮,食品和彈藥的供應迅速減少;大部分大炮每天只有一發炮彈可發,每個士兵只有一塊面包和少許馬肉。能運抵戰場的給養比戈林保證運到的要少得多。希特勒已丟掉了幻想,說話差不多到了尖酸刻薄的地步,他罵戈林“這家伙是個腦滿腸肥的肥豬!”最大的污辱也許是選擇了他的一名下級去重新組織空運,解救第六軍。元首曾兩次夸獎米爾契元帥,稱他是不知道“不可能”一詞為何物的人物。1月中旬,他來到“狼穴”。希特勒令他每天運送300吨給養至斯大林格勒。為此,他被授予特殊權力,包括有權向任何一個指揮官下令。米爾契大力進行改革,把日運量從60吨增至80吨,使被困官兵有了一線希望。然而,不久后連米爾契也無能為力了。他終于醒悟到,這個任務是不可能完成的。
  1月20日,業已縮小了一半的戰場,眼看就要瓦解了,特別是戰斗打得最激烈的地段。保羅斯目睹官兵們所受苦難如此慘重,覺得有責任再次向上級呼吁。那天,他把施密特和另外兩名參謀召來征求意見。3人中,只有1人(作戰參謀)主張繼續打下去。于是,保羅斯便將一份電文相同的電報分別發給了曼斯坦因和元首司令部。要求在無法再戰時“避免全部被殲”。
  曼斯坦因和蔡茨勒都力促希特勒作出有利的回答。但他卻繼續要求第六軍“打到最后一兵一卒”。作為最后一項絕望的措施,一個名叫齊澤維茨的少校飛出斯大林格勒,將該處的絕境作為第一手資料向希特勒匯報,想使他回心轉意。1月22日,當齊澤維茨晉見他時,希特勒緊緊地抓著他的雙手。“你是從危急的地方來的”,他說。然后,他便談到了另一次解圍計划——用一營坦克部隊,突破敵陣線,前往解圍。
  齊澤維茨惊得目瞪口呆,一整軍的裝甲部隊都失敗了,一個營怎能胜得了?趁希特勒談話停頓之机,少校取出一張預先准備好的紙條,念了一連串的數字。他動人地講述了被困官兵如何忍饑挨餓,如何被凍坏,給養如何日益減少,以及他們被一筆勾銷后的感受。“我的元首”,他末了說,“請允許我說,不能再令斯大林格勒的官兵打到最后一發子彈了,因為他們的体力不能再戰,也沒有最后一發子彈可打了”
  希特勒惊奇地轉向他,并且,在齊澤維茨看來,雙眼直視著他。“男人可很快恢复体力”,希特勒說。他把少校打發走后,便令向保羅斯發報:“決不可投降。部隊抵抗到底。”
  希特勒本人也疑慮重重,煩惱不已。但在兩天后,他的精神又振奮了。原因是,在卡薩布蘭卡舉行的盟國會議一結束,羅斯福便要軸心國無條件投降(一些時候以來,德國人相信,卡薩布蘭卡是白宮的代號,會議是在華盛頓召開的)。由于總統不可能使世界沖突用政治方法解決,所以這樁事實際上成了希特勒极端寶貴的宣傳資料,唆使他的人頑抗到底。這是一線光明的希望,因為希特勒本人終于被迫接受斯大林格勒的無望的局勢。据說,他已令助理主任施蒙特飛往斯大林格勒,給保羅斯帶去一支手槍,供他自殺用——在最后的時刻。
  德軍已開始零零星星地投降,總數量還不少,但保羅斯自己仍堅定不移。他對兩名提出投降問題的師長說,總的局勢不允許他們采取這一行動。他們必須遵守元首關于打到最后一刻的訓諭。他雖然作出了這個決定,良心卻受到壓抑,因為他十分清楚他的官兵所受的折磨。直到不久前,他們的戰斗意志仍然旺盛。他們信任自己的領導,以為援兵必到。今天是國社党奪取政權10周年紀念日;士兵中出現了絕望的气氛。傷員已無地可安置,因為斯大林格勒的每個地下室都擁擠到窒息的程度。藥物、繃帶等,正在迅速地用完。在凍土中已無法再埋葬死者。
  保羅斯迫于無奈,只好挺身應付殘局,電告希特勒稱:
  在您執政10周年紀念之際,第六軍向元首致意。卍字旗仍在斯大林格勒上空飄揚。讓我們的斗爭成為未來世世代代人的榜樣。不管如何敵眾我寡,永不投降。屆時,德國必將胜利。”
  在另一封私人電報中,保羅斯通知元首,說他的外甥雷奧·拉包爾已受傷。是否用飛机將他撤走?回答是否定的:作為軍人,他應与他的同志們在一起。這樣,希特勒真正心愛的情人吉莉的弟弟,便處于几乎必死的境地。(*在這條戰線上,希特勒還有兩個親戚:漢斯·希特勒,其父系元首的大堂兄;海茵茨·希特勒,系元首的同父异母兄弟小阿洛伊斯之子。漢斯逃往德國;雷奧和海茵茨雙雙被俘。据斯大林的女儿說,德國人曾提出用一名德國戰俘,很可能不是雷奧便是海茵茨交換她妹妹雅霞。斯大林對她說:“我不干。戰爭就是戰爭。”据說斯大林年輕的女儿被德國人槍殺。海茵茨在囚禁時死亡。吉莉的弟弟于1955年回到了家園,對他的舅父未營救他一事未予追究,且更加相信,希特勒對他姐姐之死“絕對無知”)
  保羅斯在給他夫人(是個出身名門的羅馬尼亞人)的最后一封信中寫道:“我堅持并戰斗——這就是我的命令!”1月30日晚,為參加最后一場戰斗,他用一支步槍武裝自己。這時有命令從“狼穴”傳來,說元首已晉升他為陸軍元帥。這個榮譽是每個軍人夢寐以求的,但在此時此刻這似乎已無關緊要了。午夜后,蔡茨勒發來一封電報——這便是晉升的標价:“元首要我指出,斯大林格勒這個堡壘繼續多堅持一天,都事關重要。”
  31日拂曉,施密特參謀長向窗外望去,看見了一個令人不敢相信的景象。在無數炮火的閃光中,在市場上,一大群德國兵和俄國兵站在一起,一邊抽煙,一邊熱烈交談。施密特告訴保羅斯,結束的時刻到了。再進行局部抵抗是毫無意義的,除非他們愿意自相殘殺。保羅斯同意,投降是唯一的出路。不到一小時,兩人便坐著俄國小車,朝M·S·蘇米洛夫將軍的64軍指揮部駛去。
  當蘇米洛夫建議去進午餐時,保羅斯說,除非俄國人答應為他的部下提供糧食和藥品,否則,他一口飯也吃不下。
  “我們是人”,蘇米洛夫同情地說,“我們當然會這樣做。”他們走下車子。天气雖然很冷,但陽光燦爛。蘇米洛夫伸開雙臂。“啊,美妙的春天!”午餐時,蘇米洛夫提議為紅軍的胜利干杯。猶豫一陣后,保羅斯舉起酒杯:“我為德軍的胜利干杯!”蘇米洛夫覺得自己受到污辱,便放下自己的酒杯,然后和藹地說:“算了,為您的健康干杯!”
  次日清晨,2月1日,莫斯科宣布了保羅斯和施密特投降的消息。在中午的例會上,蔡茨勒不相信這是真的;希特勒卻堅信不疑。“他們正式投降了。絕對是這樣”,他堅持說,“否則,他們會集中起來,聚集在一起,然后用殘存的子彈,集体自殺。”蔡茨勒依舊不相信保羅斯已經投降。也許他已身受重傷,躺在某處?“不,是真的投降了。”希特勒說,”他們會直接被帶至莫斯科,交給克格勃處理,他們還會不加思索地發布命令,讓北方戰區也投降。”他繼續漫無邊際地說下去,稱贊朝自己腦袋上開槍解決自己的軍人。“這樣做多簡單!一支手槍——便把它變得輕而易舉了。要是怕這個,那是多大的懦怯。嚇!還不如被活埋!像這樣的情況,他非常清楚,他的死能為鄰近戰場的官兵樹立一個榜樣,如果樹立這樣一個榜樣,怎么還想讓別人繼續打下去。
  他繼續大罵保羅斯。“最令我痛心的是,我把他提升為元帥。我本想讓他最后滿足一下。這是我在這次戰爭中提升的最后一位元帥。你們切不可卵未孵化先數雞。我一點儿也不明白。當一個人看到這么多人死去后——我真的要說:這是多么容易……”他語無倫次了。”……那他是不可能想到的。
  荒唐可笑,做那种事。這么多人不得不死去,像這樣的一個人便把其他許多人的英雄主義給沾污了。他本可以超脫塵世,永垂千古,為世人垂青。但他卻宁愿去莫斯科。這是什么選擇呀?簡直毫無道理!”
  次日,北部戰場投降了。蘇聯宣布俘虜戰俘9.1万人,包括24名將軍和2500名軍官。由于希特勒殘酷地虐待蘇聯戰俘,這些人也受到慘無人道的虐待。据報道,在1943年2至4月間,40多万德國、意大利和羅馬尼亞的戰俘被虐待至死,使用的主要方法是饑餓。吃人的現像很普遍。只有身強体壯的人才活了下來,而這些人又是靠揀糞便中未消化掉的玉米和小米(洗干淨后)活命的。在斯大林格勒一役中俘獲的戰俘中,只有几千人得以返回德國。其中之一是保羅斯——他公開譴責希特勒和納粹,使蘇聯人很高興。
  在參觀了斯大林格勒的廢墟后,戴高樂將軍對一名記者發表評論說:“啊,斯大林格勒,偉大的人民,非常偉大的人民。”記者以為他說的是俄國人。“不,不是,我說的不是俄國人,是德國人。竟搞到這個地步!”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