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辯題:《艾滋病是醫學問題,不是社會問題》 正方:悉尼大學隊 反方:复旦大學隊 主席:黎學平時間:1993年8月27日晚上 主席:各位來賓,觀眾朋友,晚上好!我們的大專辯論會越辯越熱烈,越論越精彩了。今晚半決賽第二場的优胜隊將會進入大決賽,与昨晚的优胜隊伍——台灣大學隊決一雌雄。那今晚哪個隊伍會獲得評判團的青睞呢?讓他們先在口舌上比個高下吧。 今晚對壘的兩支隊伍是悉尼大學和复旦大學。現在給您介紹雙方的辯論代表。在我右手的是正方悉尼大學的代表。第一位是:李耀華,文學院三年級;第二位陳慧,政府及公共管理系碩士班一年級;第三位蔡美齡,文學院三年級;第四位朱天飆,政府及公共管理系榮譽班學生。在我左手的是反方复旦大學的代表。第一位是姜丰,中文系中國語言文學研究生二年級;第二位是季翔,法律系二年級;第三位是嚴嘉,法律系四年級;第四位是蔣昌建,國際政治系碩士班三年級。 今晚的評判團代表共有五位,他們是:許廷芳律師,許先生是新加坡廣播局董事;第二位是郭寶昆先生,他是實踐表演藝術中心藝術總監;第三位是李廉風女士,李女士是華貿國際私人有限公司副主席;第四位是李廷輝博士,李博士是前東亞哲學研究所中國部主任;第五位是周清海博士,周博士是國立教育學院高級講師。 今晚的辯題是:艾滋病是醫學問題,不是社會問題。反方的立場是艾滋病是社會問題,不是醫學問題。雙方的立場由抽簽決定的。 現在我宣布1993年國際大專辯論會半決賽第二場正式開始。先請正方第一位代表李耀華同學表明立場和發言,時間三分鐘。(掌聲) 李耀華:大家好!艾滋病是20世紀的不治之症。人類從古到今都面臨著疾病的威脅,并會引起死亡,醫學就是因此產生的,它可以治療疾病。如不可以治的話,它可以用醫療的方法來預防。艾滋病就是這樣的疾病,它造成的影響,從根本上說就是從醫學問題上產生的。什么是艾滋病呢?艾滋病是英文AIDS的譯音。它的意思是先天免疫缺乏綜合症的簡稱。美國公共衛生机构給艾滋病下的定義是一种嚴重的綜合症,其特點是先天免疫性受到特殊損害而造成的。艾滋病的病人易患其它多种多樣罕見的疾病,而這些疾病一般不會發生在免疫系統未受損害的人身上,即使發生也不會改變問題的,也不會有致命問題的。對于這些醫學常識,對方能說它不是一個醫學問題嗎?問題是需要研究討論并加以解決的疑難。在這個解決的前提下,對方一定要解釋艾滋病不用研究加以解決,而是從社會角度解決的問題。而社會問題,根据《中華百科全書》的定義是多數人視為違背社會規范的一种行為。盡管此病對社會有影響,就像所有的流行性絕症一樣,例如以前的肺結核,對社會有很大的影響。但從根本上你能說它是社會問題嗎?艾滋病也是同樣的,無論是從它的起源、傳播、還是治療的角度來看都是跟醫學分不開的。在它的起源地非洲,雖然它的由來有一定的爭論性,但我們不能不承認兩點:第一在當時的非洲缺乏醫療防護知識;第二它缺乏治療設備,這就是醫學問題。在傳播方面,它是因為病的型態通過不同的途徑造成的。但這种途徑并不是問題的原因,而是一种影響的方法。只有醫學的治療和預防才能解決。這不又回到了醫學問題上了嗎?每年在非洲都有20万人得艾滋病,難道你能認為他們不要用藥,只要改變思想、社會觀念或者是宗教信仰,那他們就可以得救了嗎?不能!問題在醫學上,只有醫學才能治療艾滋病。(掌聲) 主席:謝謝李耀華同學,接下來請反方第一位代表姜丰同學表明立場和發言,時間也是3分鐘。(掌聲) 姜丰:大家好!人類從古到今都有一种思維定勢,似乎有了病就是醫學問題,對方辯友的立論,我想也是受了這种偏見的影響。要知道醫學問題這個狹小的概念是裝不下艾滋病這個“世紀惡魔”的。對方辯友請千万不要讓大象在茶杯里洗澡。 我方認為,艾滋病給人類帶來了嚴重危害,遠遠超出了醫學范圍。艾滋病是在社會中發生、發展的,必須用社會系統工程加以解決,因而是社會問題。 首先,判斷一個問題的基本標准,就是看問題在什么領域內發生、發展、并加以解決。所謂社會問題,就是公認足以危害文明价值的情景。而艾滋病的發生和發展与同性戀、吸毒、性濫交、管理行為不當等社會行為密切相關。是社會生活方式管理不當,還有觀念、人生价值等等變异的結果。一句話是社會机体綜合症的結果。現在艾滋病已經波及到173個國家和地區,分號比麥當勞還要多。這難道不是社會問題嗎? 第二,艾滋病有其特殊性。這就是它的傳染性、致命性和社會危害性。得了艾滋病不會像相思病那么浪漫的,相思病只是兩個人的事,而艾滋病卻涉及到成千上万的人,強傳性使個体的疾病上升為社會公害,即使洁身自好也難免万無一失。以前艾滋病患者已經到了250万,感染者達到1400万。而到2000年,單患者就達到1400万,感染者將達到5000万—1億。當這個社會人人自危談艾滋病色變的時候,對方辯友你還能坦然地說這是一個醫學問題嗎? 第三,艾滋病已給人類帶來了巨大危害,當代科學公認艾滋病有四大奇跡:一是造成巨大的死亡和疾病;第二是造成家庭毀滅后的社會問題;三是損害社會經濟;第四是造成社會不穩定、政治動蕩等等。這些不都是地地道道的社會問題嗎?各位,當你所喜愛的電影明星,他們要相互出示沒有患艾滋病的證明才肯拍愛情戲的時候,當我們整個社會為治療艾滋病花去天文數字的經費,你還能說這只是醫學問題嗎! “山重水复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控制艾滋病只能依靠社會整体力量,請問醫學能解決同性戀嗎?醫學能解決販毒和吸毒嗎?醫學能解決艾滋病帶來的人權問題嗎?面對死亡,醫學無能為力,唯一的方法就是采用社會系統工程,全面控制艾滋病。謝謝各位!(掌聲) 主席:謝謝姜丰同學,接下來我們請正方第二位代表陳慧同學發言,時間3分鐘。(掌聲) 陳慧:各位好,我們听了那么久,對方一辯講的就是艾滋病給社會帶來的影響,但是我們要記住今天晚上的辯題是艾滋病是社會問題還是醫學問題呢?我方認為艾滋病不是社會問題,不能從社會角度加以解決,原因如下:第一,每一個民族、國家,社會制度道德標准都不一樣。也許對方認為一夫一妻制,妻子在知道丈夫染有艾滋病菌時也不能控制性行為。但對他們來說這不能夠成什么社會問題,而是他們社會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況且天主教反對避孕。因此增加了傳播艾滋病的机會。我們能改變他們的信條嗎?不能!很多社會學家告訴我們,世界上根本沒有任何標准的社會制度,不同的社會環境就有不同的社會制度。對方也許認為,同性戀就是社會問題,但是在某些國家,包括澳大利亞在內同性戀是合法的,而且娼妓也在某些國家得到認可。娼妓不正是一個合法的職業嗎?又是什么社會問題呢?如果對方同學認為,泰國的性旅游帶來艾滋病是社會問題。但別人認為這是他們的無煙工業呵! 我方認為艾滋病不是社會問題。我們沒有一套對所有社會、所有國家對付艾滋病行之有效的社會道德標准和社會制度。如果對方同學認為這是社會問題,就得解釋以社會角度解決艾滋病的可行性。如果對方講不出什么辦法對付同性戀、性濫交,改變宗教觀念或社會道德標准,只告訴我們這是社會問題,那又有什么意義呢?退一万步來說,就算我們能以第一時間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即使堵塞所有有助于艾滋病傳播的渠道,但現在已有成千上万的人已經受到這种病的危害,我們能向他們說:“這是社會問題,你們慢慢等吧!”現在患病的人已經有800万了!社會道德標准能給他們帶來什么希望呢?如果對方認為這是社會問題,那醫學家的研究、他們的工作又有什么意義呢?何況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全人類不能及時遵從有關當局的勸諭而行事,因而不能從社會制度上,從社會角度解決艾滋病的問題。退一万步來說,同性戀、性濫交也不是艾滋病唯一的傳播途徑,輸血不慎引起的傳染又怎么解釋呢?(掌聲) 主席:謝謝陳慧同學,接下來我們請反方第二位代表季翔同學發言,時間3分鐘。(掌聲) 季翔:主席、各位好!有了社會影響就不能是社會問題嗎?台灣歌手林志穎是新加坡所喜愛的一位青年歌星,他的社會影響不可謂不大,但他不也造成了少女出走的社會問題嗎?我想請問對方辯友,對方所說的艾滋病是社會制度的問題,是宗教禁忌的問題,是同性戀是否合法的問題,這不恰恰證明了它是一個社會問題嗎?判斷艾滋病是什么問題,當然要堅持我方一辯所提出的三條標准。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第一,艾滋病源于社會机体的綜合症。隨著物質生活的丰富,許多人的精神世界卻日漸消沉、墮落。人們在享受到物質生活和財富的同時,卻被同性戀、吸毒、性濫交這些惡習東進西漸,南征北戰,為艾滋病的泛濫提供了溫床。在對美國紐約2.5万艾滋病毒的攜帶者的調查中就發現,其中94%的人是因為同性戀和吸毒而染上艾滋病毒的。如果吸毒不是社會問題而是醫學問題的話,那么新加坡中央肅毒局就要改成中央消毒局了。(笑聲) 第二,社會机体綜合症使得艾滋病的蔓延如虎添翼。惡魔來勢洶洶,社會頻頻告急:8月26日《聯合早報》載泰國北部13%的年輕人已經染上了艾滋病毒,而在澳大利亞,不僅人患病,就連1A4的貓也成了艾滋病毒的攜帶者(笑聲)。面對這么大的一個社會惡瘤,是靠醫生手術刀就能剜除嗎?醫生能救一人,但醫生不能救天下,天下要靠天下人來救。只有依靠社會本身才能診治社會机体的綜合病症。 第三,解決艾滋病的問題,只有依靠社會的系統工程。在烏干達由于艾滋病的緣故,3700万的人口到2010年就要降到2000万了。“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如果等待醫生發明出靈丹妙藥的話,到那時烏干達恐怕早就變成子虛烏有了。(笑聲)我方認為醫學勢單力薄,孤掌難鳴,只有依靠社會系統工程,通過完善社會道德觀念,推動全社會的預防,籌集充足的經費,強調跨學科的研究;發展社會教育;弘揚美的生活方式,統籌規划,共管齊抓,才能使健康者不感染,感染者少患病,患病者晚死亡,死亡者家屬有保障。(笑聲、掌聲)最后我請問對方辯友,艾滋病究竟是因為醫學出了問題呢?還是社會出了問題?謝謝!(掌聲) 主席:謝謝季翔同學,接下來我們請正方第三位代表蔡美齡同學發言,時間3會鐘。(掌聲) 蔡美齡:大家好!我們都知道艾滋病傳染的途徑不僅是同性戀或者性濫交,輸血不慎也能引起。在蘇俄有2A3的患者就是在醫院里不慎被傳染的。那么我想請問對方同學:如果有一個1—2歲的嬰儿被感染,你對他進行性安全教育是必要的嗎?(笑聲、掌聲) 好!剛才對方同學企圖以艾滋病會造成經濟的沖擊、社會的歧視等來誤導大家,要大家相信,從而把艾滋病單純地歸之于社會問題范疇之內。告訴大家艾滋病可以通過社會道德來規范,可以用法律來解決。首先我想請問對方同學:人類談道德談了几千年,戰爭消失了沒有?如果談道德就可以輕易解決問題,那艾滋病早就被解決了。再說到用法律手段解決社會岐視的問題,難道法律可以使艾滋病患者迅速恢复正常的生活嗎?法律是不能規范人性的,人類對艾滋病的恐懼因而排斥艾滋病患者這种心態是合理的。對方同學不談用醫學方法解決艾滋病,卻泛談什么法律,難道今天立了法,明天恐懼艾滋病的人、歧視艾滋病患者的人就會減少嗎?難道今天我們就可以明文規定歧視艾滋病患者就會被罰款5000元,恐懼艾滋病患者的人就要入獄嗎? 到目前為止,我們也沒有听說哪個國家因為艾滋病而出現經濟危机的。如果我們不赶緊治病救人,等到所有人類都死光,再去談經濟法律于事何補呢?我們說社會的經濟危机、社會的歧視態度,只不過是艾滋病的一個副產品,而不是社會問題。請對方同學不要倒因為果。強言艾滋病是社會問題,奢談要用社會的道德來規范,用法律條文來保障。請對方同學將目光放遠些,艾滋病從定義上來講,它根本就是一种疾病,要用醫學手段解決,所以應落實到醫學問題上來。我想請問對方同學:沒有艾滋病,會有因艾滋病引起的經濟危机和社會歧視之類的副作用嗎?再問對方同學,當醫學可以解決艾滋病時,還有你們所謂的社會問題嗎?由于目前艾滋病是一种只能預防并無任何特效藥可以治療的絕症,尚是全球性的醫學難題,再加上它的蔓延与傳染,比過去的任何傳染病更迅速,所以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二次的黑死病。我方一辯同學說過從有人類以來就有疾病,人類的歷史又何嘗不是一部与疾病抗爭的歷史呢?由過去逐步克服各种絕症的經驗來看,將來也一定可以找出解決的方法。更何況現在有對抗艾滋病毒的……謝謝!(時間到)(掌聲) 主席:謝謝蔡美齡同學,現在我們听听反方第三位代表嚴嘉同學怎么反駁,時間3分鐘。(掌聲) 嚴嘉:謝謝!各位好!對方辯友在今天的闡述中,似乎認為只要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所以娼妓、一夫多妻制、同性戀等在某些國家是合法的,因此它就不是社會問題了。這顯然是站不住腳的。至于說到小女孩,當然我們不要對她進行性安全的教育,但是對她母親當然要教育,這樣才能防止艾滋病的母嬰傳染呵!(掌聲) 事實胜于雄辯。下面我從現實的層面進一步闡述我方的觀點: 第一,艾滋病已經對社會造成了巨大沖擊,以美國為例,截止去年年底因為艾滋病而死亡的人已達到17.2万接近于越戰時美軍死亡總數的3倍。而蓋洛普民意測驗清楚表明,美國人在90年代最擔心的社會問題當中,艾滋病僅次于狀元——暴力問題,高列榜眼之位。在非洲艾滋病像侏羅紀動物園里的恐龍恣肆橫行。社會已遇到了如此巨大的威脅。對方辯友還認為艾滋病不构成社會問題嗎? 第二,艾滋病給社會各階層造成了嚴重的心理恐慌。人要是不幸被艾滋病愛上了,可就“此恨綿綿無絕期”了。(掌聲、笑聲)因此談“愛”色變,聞“愛”喪膽的情況屢見不鮮。在紐約曼哈頓第五次防止艾滋病的游行過后,在醫院里竟突然多出了一大批認定自己是艾滋病的精神病患者。(笑聲)至于因為恐慌而導致了許多地方社會對艾滋病人的歧視、艾滋病病人對社會的敵視。這些現象醫學領域難道可以包容得了嗎? 第三,我方從來沒有忽視醫學可以參与到控制艾滋病的工作中來,但是,醫學并不能因此就把艾滋病變成了一個醫學問題。戰場上也是有醫生的,難道戰爭就變成了醫學問題了嗎?更何況面對著變幻莫測的艾滋病,醫生還不能解決它。醫學手段還相當軟弱。1982年時就有人認為2年內可以找到合适的疫苗,但是10多年過去了,艾滋病疫苗非但沒有找到,患者卻從5個增到了250万,其中許多人連安樂死都沒有享受得了啊峯𡺤笑聲、掌聲) 第四,要解決艾滋病這個重大問題,必須通過社會系統工程,綜合政治、經濟、道德、法律!財政、福利、醫學、教育、生物工程、基因工程、大眾傳播和行為科學等多种力量,動員各個階層綜合治理。現在社會上已經有了事實表明……謝謝!(時間到)(掌聲) 主席:謝謝嚴嘉同學。現在是雙方同學正面交鋒、大展辯才的時候。在自由辯論開始之前,先讓我提醒雙方同學,你們每隊各有4分鐘發言時間,正方同學必須先發言。好,現在自由辯論正式開始。(掌聲) 李耀華:對方已說明,我們應該加強教育,但我想問對方,教育是用什么教育?是不是要用醫學的方法來教育呢? 蔣昌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請問對方,你們判斷是醫學問題還是社會問題的標准是什么? 陳慧:今天晚上的辯題我想對方已經有所誤解了,你們已經忽視了你們所應該辯的艾滋病不是醫學問題,但是從一辯到三辯你們只談對社會的影響。 季翔:我方已經論證過多少遍艾滋病不是醫學問題了。倒是對方認為只要是病就是醫學問題,那我要請問了,相思病是該看內科還是看外科啊?(掌聲) 陳慧:我們今天晚上的論題是艾滋病不是相思病,對方不要把它搞錯了,而且,如果按對方所說從社會上去解決,那么11年了,社會上又有什么好處呢?又有什么收益呢? 嚴嘉:就是因為單依靠醫學來解決,所以艾滋病越來越猖狂。在非洲,已經造成了很多很多的情況,對方辯友難道還沒有認識到嗎? 李耀華:我們已經認識到了。我們所謂的醫學問題,就是說要從醫學方面來找到解決的方法,并且要用醫學的方法去預防它,并不是說用社會什么一些空話和道德來解決這個問題的。 姜丰:但是醫學起作用嗎?是DDI起作用,還是DDC起作用?就是連那個“艾之敵”不是也敵不過艾滋病嗎? 陳慧:所以我倒要告訴對方。1987年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副院長就告訴我們,他們的研究人員已經分离出一种艾滋病毒,已經開展艾滋病病源和分子生物學研究,已經得出了研究的結果,而且是有效的。 蔣昌建:著名的中國艾滋病研究專家康來儀先生就說,剛才那個所謂研究結果到現在沒有辦法可以證明。(掌聲) 朱天飆:再說,如果艾滋病不是一個醫學問題,對方認為艾滋病是社會問題又怎么證明呢? 季翔:我倒想請對方辯友回答我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今年世界艾滋病病日的口號是什么? 李耀華:今年的口號是“更要加強預防”,怎么預防呢?要用醫學的方法去預防啊。 季翔:錯了!今年的口號是“時不我待”,對方辯友連這個基本的問題都不知道,怪不得談起艾滋病問題來還是不緊不慢的。(掌聲、笑聲) 蔡美齡:既然對方辯友說“時不我待”,那為什么還不赶快從醫學問題上面去研究,赶快發明一种對人体有益的疫苗,赶快解決這個問題呢? 嚴嘉:醫學已經搞了几十年,但是還沒有搞出來,我們看到,社會系統工程出台后已經取得了有效的效果。 陳慧:什么有效效果啊? 姜丰:有效效果是有目共睹的。我們從來沒有否認過醫學也已參与其中,但不是說醫學參与就是醫學問題。我在報紙上看到奎因街發生了五次火災都有醫生參加,但是不是火災都是醫學問題呢? 蔡美齡:你說社會問題可以參与其中,但是社會問題就等于是醫學問題嘛? 蔣昌建:對方終于退出了那一步,認為醫學是沒法解決的,只有靠社會系統工程,論證了我方的觀點,謝謝! 朱天飆:現在是絕症就能證明以后就是絕症了嗎?在歷史上,黑死病、糖尿病、肺結核都曾是絕症,但在醫學的發展下都一一迎刃而解了,對方怎么解釋? 季翔:醫學就真的解決了嗎?東南亞現在不還在流行瘟疫嗎?這還是個社會問題呀! 陳慧: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醫學知識,沒有足夠的醫療設備呀! 嚴嘉:不是有了錢就能解決問題的!艾滋病這個絕症現在是個社會問題,解決以后就能夠不是個社會問題嗎?感冒是可以治療的,大規模的感冒還是一個社會問題呀! 蔡美齡:那我倒要問對方同學,如果我們今天發明了一种可以控制艾滋病的疫苗,那會有什么社會問題,請你說明。 季翔:用一個如果的話,整個巴黎都可以裝在一個瓶子里,如果人類不存在,艾滋病還有沒有啊?(掌聲) 李耀華:我們就是因為用了如果,所以人類才能夠上月球,艾滋病就不能造成一個引起或者是治療的方法嗎? 姜丰:你們的前提都不存在,那我們的辯論還有什么意思!我想請問對方辯友,艾滋病已經由來已久,為什么單單到了20世紀80年代它才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呢? 朱天飆:艾滋病的病毒是在醫院里被發現的,現在世界上有成百上千的醫務工作者正在研究解決艾滋病的方法。 蔣昌建:我們從來沒有否認過醫學參与,請問,醫學參与就一定等于醫學問題嗎? 朱天飆:請問,成百上千的醫務工作者在研究,這只是簡單的醫學參与嗎? 季翔:在醫院里發現的就都是醫學問題嗎?在醫院里撿到別人丟的一把鑰匙,這把鑰匙就成了醫學問題嘍?(掌聲、笑聲) 朱天飆:對方辯友認為,成百上千的醫務工作者在研究艾滋病,只是在尋找鑰匙啊。(掌聲) 嚴嘉:我們不能僅僅讓醫學來參与!在非洲很多地方,艾滋病已經導致了“千山鳥飛絕,万徑人蹤滅”,還要讓醫學這個“孤舟蓑笠翁”來“獨釣寒江雪”嗎?(掌聲) 陳慧:那么用什么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我要請問對方,你能改變他們一夫多妻制的制度嗎? 嚴嘉: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嗎? 陳慧:不合理就不等于是社會問題了嗎? 蔣昌建:染上艾滋病的約翰遜可謂是“二千寵愛于一身”,對方認為醫藥是万能的,請問,你們有什么解藥把其它的一千九百九十九個去掉? 李耀華:光用社會的方法也不能解決,徹底解決的方法是從醫學來,不是從社會! 姜丰:單靠醫學能解決艾滋病嗎? 陳慧:光靠社會能解決嗎? 嚴嘉:社會的問題當然要由社會來解決! 朱天飆:我們已經說過,艾滋病從醫學來說可能是絕症,但以前很多絕症不是通過醫學的角度解決了嗎? 蔣昌建:一個老太婆被車撞倒了,請問,這是救人的問題呢還是撞人的問題? 陳慧:那不是病啊峯𡺤笑聲) 季翔:但是她不也要去醫院嗎?那就是醫學問題了嗎?不,它是個交通事故!(笑聲) 朱天飆:可是有成百上千的醫務工作人員在幫助這個老太太嗎?艾滋病的研究是需要成百上千的工作人員、醫務人員呀。 嚴嘉:一個人得了病是社會問題,千百万人得了艾滋病,難道還不成為社會問題嗎? 朱天飆:千百万人還曾得過感冒,千百万人還曾得過心髒病,難道心髒病是社會問題嗎? 姜丰:一個人打噴嚏不是社會問題,但如果我們全場的人同時打噴嚏,還不是社會問題嗎?(掌聲)朱天飆:對方還是沒听清楚我說的!如果成百上千的人得了心髒病,心髒病也成了社會問題了嗎? 蔣昌建:問一個簡單的問題,治療一個艾滋病患者需要多少錢? 朱天飆:我可以告訴你,任何醫療研究,任何醫療設施都需要經費,這不正好證明艾滋病的研究是從醫學上面下手—— 主席:對不起,時間到。 季翔:我來告訴你,治療現有艾滋病患者需要的錢相當于澳大利亞一年的國民生產總值,這是醫學界能夠擔負得起的嗎? 嚴嘉:世界上已有1400万艾滋病毒攜帶者,相當于澳大利亞全國的人口,這個問題難道不是嚴重的社會問題嗎? 姜丰:艾滋病已經使人人自危,難道對方辯友非要等到有一天,我們理發要自帶剃刀、接吻要帶上口罩,你們才承認艾滋病是社會問題嗎? 蔣昌建:對方認為傳染不是社會問題——(掌聲) 主席:對不起,時間到,非常精彩的自由辯論!經過了這個刀來劍往、字字珠璣的自由辯論之后,我們的節目到這里暫時告一個段落,廣告過后再見。 主席:歡迎各位回到辯論會現場。現在我們請反方第四位代表蔣昌建同學總結陳詞,時間是4分鐘。(掌聲) 蔣昌建:謝謝各位!今天辯場上可謂是問題來問題去,對方的醫學問題沒有論證出,自己的問題倒出了不少。我一一列給大家听。 第一是邏輯問題。把醫學參与的活動就說成是醫學問題,把社會應當承擔的責任推到醫學的身上去; 第二是理論上的問題。他們缺乏有效的判斷標准。理論上不清,概念上的混亂,說艾滋病是一個影響,我想請問:艾滋病是好的影響還是坏的影響。如果是坏的影響的話,難道還不是個社會問題嗎? 第三是對方犯的是事實上的問題。對方習慣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始終沒有解決為什么化來化去從5個患者化成了250万個? 第四個是价值判斷的問題。對方視艾滋病對人類社會的總体威脅而不見,認為醫學所謂治標而不治本的方法不能給社會的文明帶來巨大的威脅,我不知道對方是怎么展望我們將來的未來世紀的。今天离世界“艾滋病日”只有126天,它的口號就是“時不我待,行動起來”。這難道是社會對醫學界的一個獨門偈語嗎? 我方已經從邏輯、理論、事實的層面說明了艾滋病從社會中產生,在社會中蔓延,必須協調社會總体力量才能加以解決,我進一步論證我方的基本觀點。 第一,艾滋病不是一般的疾病,它大大地超過了醫學的范圍,屬于社會問題,艾滋病的產生到艾滋病的蔓延,無一不是同病態的社會行為,享樂主義的道德規范与腐敗的管理体制息息相關,我們很欣賞對方想用顯微鏡來分析社會制度,用試管來培養道德規范的愿望,但幻想歸幻想,事實歸事實,再好的針筒也戳不出一個社會改良的方案,再好的藥片也除不去社會机体上的病變,我們說,只有靠社會系統工程,統籌規划,共管齊抓,艾滋病才能得以有效地控制。 第二,艾滋病的產生、發展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其引發出來的社會問題可謂是層出不窮,社會有其不可推卸的責任。再愚蠢的法官也不會把奎因街的失火歸結為消防隊。讓醫學來“一肩擔盡古今愁”的話,必然導致艾滋病是“不盡黃河滾滾流”!我們不是一個心安理得的看客,也有可能成為劇中的角色。當艾滋病患者被社會拋棄在街頭的時候,他們孤身只影,孤獨、貧困、歧視,把他們一個個逼上人生絕路的時候,人權危机、信仰危机、信任危机、財政危机,難道不是靠社會的整体力量去幫助解決嗎?光靠醫學必然是孤掌難鳴,鞭長莫及! 第三,當艾滋病給人類造成巨大威脅的時候,向人類社會的發展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20世紀80年代,我們在物質昌榮的時候,人類的精神家園究竟是如何呢?我們說,我們對這個要有一個价值判斷。我們說,應該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依歸,來修复已經飽經滄桑的精神家園,使我們的生命搏擊出生活的健康、理性和美麗,這才能安慰成千上万長眠于地底下艾滋病患者屈死的靈魂,才能啟示將衍繼人類文明火种的子孫后代!對方辯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要我們相信艾滋病是社會問題,不是醫學問題的話,艾滋病這個“世界惡魔”終究是能夠被降服的! 有道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万木春”。謝謝各位!(熱烈的掌聲) 主席:謝謝蔣昌建同學的總結陳詞,最后我們請正方第四位代表朱天飆同學總結陳詞,時間也是4分鐘。(掌聲) 朱天飆:各位好!听了對方第四位同學的慷慨陳詞,我不僅百感交集,不過在我的腦海里,總有四個字不能剔去,那就是:治病救人。一個人得了病、怎么辦?要從醫學的角度去研究這個疾病,要從醫學的角度去治療這個疾病,也要從醫學的角度去總結經驗加以防范,心髒病是這樣,流行性感冒是這樣,艾滋病也是這樣。對方同學否認艾滋病是醫學問題,那么我們只能從醫學——一個人現在這么多人都得了艾滋病,對方同學一直沒有回答,這么多人都得了艾滋病,那么,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再要他們用社會的方法去解決嗎?他們已經得了艾滋病,讓作們等死嗎? 我方認為艾滋病是一個醫學問題而不是社會問題。只有作為醫學問題去理解才符合人之常性,只有作為醫學問題去研究才能得到根治。首先,艾滋病的“病”字就告訴我們,它本身可以通過醫療手段去解決,那么,無病哪有醫?何況艾滋病的病毒也是從醫院里發現的。現在,在世界各地,只有成百上千的醫務人員為艾滋病的治療和研究…… 第二,艾滋病作為一個社會問題,需用社會的手段去解決是不可能的,我方二辯已經提出來,各國、各社會人民的文化、信仰、道德、宗教都有所不同,在這种情況下,如果用社會的手段去防止艾滋病,經常要改變人們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生活方式,這談何容易呢?就是你能做到一些,也只是事倍功半。 對方同學的錯誤在哪里?第一,對方同學极大地夸大艾滋病的可怕,其實,從導致人的死亡人數上講,艾滋病導致人的死亡人數遠遠低于心髒病、流行性感冒導致人的死亡人數。就是從絕症這個意義上講,在世界、在歷史上,艾滋病也從來沒有像糖尿病、黑死病、肺結核那樣延長時間,那么這些疾病都在世界上被一一迎刃而解,艾滋病為什么就不能呢?對方同學想通過傳播途徑來證明艾滋病是社會問題,但任何傳染病,它的傳播途徑都是不同的,而且都是各异的。同是肝炎,甲型和乙型的傳播途徑就不同,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也是多方面的,吸毒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如果我們把艾滋病作為醫學問題,從根本把它解決。它的傳播途徑再廣,又有什么可怕呢? 第三,對方同學也想通過艾滋病對社會產生的負面影響來證明艾滋病是社會問題,讓我們想想,最根本的問題是什么?就是艾滋病是一個絕症,那么,如果我們把艾滋病作為一個醫學問題去解決,它給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不也就都解決了嗎?所以,我方認為,歷史的經驗證明,艾滋病同歷史上的其它絕症一樣,它也能夠通過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被解決。謝謝。(掌聲) 主席:謝謝朱天飆同學,艾滋病到底是醫學問題還是社會問題呢,還是讓評判先生們去決定吧,我們現在請評判團退席,我們等會見。(掌聲) 主席:歡迎各位回到辯論會現場。在成績揭曉之前,先讓我們邀請評判團代表許廷芳律師給我們分析今晚賽情,許先生請。(掌聲) 許廷芳:主席!正反雙方辯論代表!各位來賓!我們先從內容談起。正方一開始就對艾滋病下了非常完整的定義和解釋:是后天免疫症,對人的身体有死亡的影響,這個完整的定義把它帶到一個結論,那就是:艾滋病是醫學問題,不是一個社會問題。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反方呢,認為艾滋病是源自社會的生活方式,再而對社會的影響重大,所以是個社會問題。舉出的例子也包括了龐大的經費問題,等于在說明這是一個社會問題。正方接著反擊說,每個國家的道德標准是不一樣的,如一夫多妻制,如澳洲的同性戀合法化,都說明了不能以社會問題來解決艾滋病。反方接著說,醫學參与不等于是醫學解決問題,醫生不能救天下,要以社會系統來解決,所以又是個社會問題。正方就反問了:人類談道德談了几千年,難道戰爭就因此消失了嗎?這個問題問得很有力。再問當醫學能夠解決艾滋病,還有社會問題嗎?當然這是反方可以反駁的。因為醫學解決了艾滋病,醫療了艾滋病,如果社會問題沒解決的話,艾滋病還是存在。反方沒有接近這一論點。比較接近的一個論點是,反方所提到的是治標不治本,醫學是治標不治本,但是沒有進一步發揮,沒有乘胜追擊。評判團認為正方或許可以舉出很多實際的例子,比如說瘧疾,小儿麻痹症,都說明了如果有好的醫療方法,是可以解決問題的,所以是個醫學問題,當然這也可以引起反方的反駁。所以我們覺得在內容上接近平分秋色,旗鼓相當。有邊界的沖突,而沒有上升為全面的戰爭。雙方各自守著自己的成分多,攻擊對方的少。 現在我來談辯論技術方面。在反應上,我們覺得反方相當迅速。舉個例子:小女孩患了艾滋病,你能對她進行性教育嗎?他的反駁是對媽媽進行性教育。這樣的反應是很迅速的。在語言上,反方的語言都相當恰當和准确。也很能夠把詩詞和論點結合在一起。比如“此恨綿綿無絕期”,又如“千山鳥飛絕,万徑人蹤滅”,再加論點,再來持續第三句。這些都是引證的很恰當,如果過度運用就會流于浮華。詞句運用那就小心調整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万木春”,但在實際內容上攻擊力比較虛弱。不過也因為詞句運用恰當,所以層次分明,條理分明,論點清晰,詞鋒也比較銳利。 在態度上,我們覺得反方攻勢相當猛烈,一環扣一環。不過能在得理不饒人的大勢之中,气勢之中,再加以謙和之風,我想會更加完整。正方平均在態度上相當緩和,有几位的表現是處變不惊,能夠在壓力之下,冷靜的反思對方的觀點,加以反駁。正方的第一位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自由辯論相當精彩,雙方有很多地方有來有往,短兵相接,正面交鋒。比如說,如果艾滋病能夠靠醫學治療,那不就沒有社會問題了嗎?馬上反駁:如果可以的話,巴黎也可以裝在一個瓶子里了,可是正方馬上反駁:正是因為如果,人類才上了月球啊!這樣的一來一住,例子很多,不再一一敘述了。反方有個技術,評判團也觀察到了,似乎有它的威力,那就是反方利用一些問題時,明明知道問題的答案,卻只問問題不給答案。比如艾滋病日的口號是什么,等著你掉進來。正方也不弱,正方第四位就緊抓住一個論點,千百人有心髒病,難道心髒病就是個社會問題嗎?反方也一直回答不出這個問題。所以我們覺得今天晚上的辯論相當精彩,雙方的表現都不錯。 以個人表現,反方整体的表現都相當优异。尤其是第四位和第三位,都相當的突出。正方呢,第一位的表現也不錯。談到這里我就必須把今天的評決交給主席宣布,謝謝各位!(掌聲) 主席:謝謝許先生給我們所作的分析。在宣布這個判決之前,讓我預告這個星期天晚上,我們的國際大專辯論會將進入最高潮,就是當天晚上的大決賽將是由台灣大學對壘今晚的优胜隊伍。辯題是:人性本善。評判團經過慎重考慮之后,以大多數票同意,獲胜的一方是:反方复旦大學隊。(掌聲)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