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五節


    趁送別公主之際,楊雄假旨殺掉了畢王宇文賢。

  大清早,自帝京至灞橋夾道觀瞻公主出嫁的民眾形成兩道人牆,一路上笙歌鼎沸,細樂飄揚,彩旗飛舞。
  灞水兩岸更是人山人海,成千上万的紅男綠女都指望能一睹千金公主的風采。因為在灞橋上將有一幕動人的送別儀式,公主的父親將親自捧著美酒,讓公主飲下离別的酒。到時公主將親下繡車,跪受親人賜酒。便這一剎那,算是開天門,讓凡俗之輩一睹天人之姿貌。既然一個女子的嫁娶可以維系著兩國戰与和的机鈕,那么,她一定是美艷絕倫了,所以誰也不肯放棄這一千載難逢的眼福。
  這時,鑼鼓震天,千舟競發。舟是彩舟,不在水中行駛,卻在兩岸的陸地上穿行。伴隨著震天響的鼓點,它們顛簸著,搖擺著,穿插著,似乎平地水漲三丈,它們真地在惊濤駭浪中行船。這便是大鬧“跑旱船”了。京師仕女喜歡陸地跑船,祖祖輩輩樂此不疲。激動的鼓點把人群振奮得如痴如醉……
  在灞橋上送別的全是王公貴族。
  楊堅不時望著兩岸的人群,心里隱隱生發出一种莫名的不安,跑旱船的漢子們動作太整齊划一,勁頭十足,似乎透出一股殺气,會不會是雍州的士兵假扮冒充的?圍觀的人群何以大都是青壯年漢子?若是此刻宇文賢率領數千精銳,堵死灞橋的兩頭,豈非是一個瓮中捉鱉的死局?他有心想問身邊的謀士李德林,將欲開口,卻把話忍住了。倘若他日李德林得知我已密令將宇文賢軟禁起來,現在還害怕宇文賢發動兵變,豈不被李德林笑掉了牙齒?嘿,絕不可讓下屬窺測出自己的深淺,万万不可!但生死存亡乃是大事,万一軟禁的宇文賢給跑了,那么,眼前的兵變則是十分可能的。問李德林固然不可……但從敵人的神態中總可以看出几成吧?他的眼光投向不遠處的宇文招。
  宇文招正同他的四兄弟低聲交談著什么,還不時往長安城方向張望,那神情似有隱憂,他憂慮什么?等公主的儀衛車馬嗎?那是不用等的,說巳時到灞橋便是巳時,現在距已時還有三刻時間。
  宇文招的擔憂是有理由的:所有的王爺都到灞橋來了,何以唯獨不見侄儿宇文賢,越王盛剛剛說過,昨日已親自將密信交給了宇文賢,今日他更應該來,一則送別公主,二則可借此机會面授机宜。可他偏要姍姍來遲!如今六封信件都送出去了,不久其他五大總管即可收到。畢王宇文賢是唯一手握重兵的王爺,說服侄儿自是比旁人容易。假如雍州兵能先走一步,將京城包圍起來,那么五總管多數會起兵響應的。當今的人總是重勢利,只要困住京師,后面自然就有人跟上。可見宇文賢是至關重要的一著棋……卻為何到此刻還不來?他情不自禁又西望長安。
  楊堅還是情不自禁問李德林,不過是繞個彎詢問:“跑旱船的人固然很興奮,可旁觀的人群卻极冷漠,這為何故?”
  李德林怎知楊堅是疑心兵變才有此一問,所以便實說:“百姓困苦不堪所以冷漠,那跑旱船的忘乎所以,這才興奮。假如明日丞相請旨廢除苛捐雜稅,革去酷暴之政,往后丞相大駕出巡,百姓必定歡呼!”
  這回答很好,但答非所問,沒有解開楊堅的心結。
  迎面司衛上大夫楊雄緩緩地走來,看那神情,頗為不安。楊堅愈加吃惊,迎上急問:
  “莫非宇文賢跑了?”
  “沒有。”
  “千万不能讓他跑了!”
  “跑不了……我……我……”
  “你怎么啦?”
  “我……我把他殺了!”楊雄跪了下去。
  楊堅的心上石頭落了地,一下輕松了,宇文賢再也不會發動兵變了!好,好,好!他心花怒放,這才是喜事!其實他剛才心里便想這個帶兵的王爺還是早死早好,免得日夜擔心受怕,似乎他楊氏一族的性命都放在宇文賢的刀口……但一轉念心火爆發:沒我楊堅的指令,你竟然把王叔都殺了,也太膽大包天!我是答應李德林、高熲不殺宇文賢的,你卻自作主張殺王爺,人家豈不恥笑我食言而肥?想到此,便憤憤地踢他一腳,冷哼一聲走開了。
  楊雄注意到伯父的喜怒變化,雖挨了一腳,依然在想:伯父到底是愿殺那廝還是不愿殺?他依然跪著,并悄悄地繼續觀察楊堅。
  這時,楊堅輕松地与李德林交談,要德林回去草個詔書,明日即詔告天下:廢除苛捐雜稅,革去酷暴之政。然后又轉回來對楊雄說:
  “如果高熲李德林問你何以殺了宇文賢,便答:他企圖越獄逃跑,守卒失手將他殺了!”
  楊雄連連稱是,待楊堅去后,便匆匆對一個司衛上士交代:即刻赶回京城,將宇文賢秘密處死。
  他其實未殺宇文賢,剛才說殺了不過是對楊堅的一种試探。現在楊堅態度如此,看來殺也無妨;既然無妨,就該抓緊時間殺了。
  這時笙歌驟起,細樂高揚,旱船跑得更歡了。原來公主的儀衛已經來到灞橋,公主的華麗宮車也宛然在望。護親正副使甲胄在身,騎著高頭駿馬,緊隨其后。
  公主的宮車終于在灞橋上緩緩停了下來。
  一個少女下了車,人群微微騷動起來,雖然相去甚遠,但看得出是個絕色麗人。她沒有向趙王宇文招走去,卻轉身撩開了繡帘,又扶下一個粉妝玉琢的少女來,人們一時看呆了。
  果然是天人下凡!
  先下車的不過是使女,后下車的才是千金公主。她緩緩地向趙王宇文指走去,跪落。
  趙王招手中的酒杯微微顫動,洒落了几滴滴,不覺又環顧周圍。
  宇文賢沒來,人影也不見!出事了!
  他扶起了女儿,遞給酒杯,深知這是生离死別,但也許女儿遠嫁漠北倒是一件好事了!既是好事,卻為何淚下雙腮挂在黑油油的長須上?他雙唇不住地動著,卻終是不發一言,而他的心中真是有千言万語!
  直到公主重新上車,离去,他只是木然地站著,茫然地望著。
  不一會,兩禁衛推押一青年到楊堅面前,跟在后面的楊雄說:“刺客,請丞相發落!”
  楊堅微微一震,斜睨不遠處的趙王招,審視眼前頭戴范陽笠的青年,肅然問道:“誰指使你來的?”
  那青年急辯:“我不是刺客,不是刺客……”
  楊雄冷笑:“不是刺客?怎手持凶器,沖向公主的宮車?”
  青年又辯:“我哪有凶器?也不是沖向公主……”
  “這不是凶器?”楊雄搖幌手中一根白羽箭,“你明明沖向公主的宮車!”
  站在一旁的李德林走過去,摘下那青年的范陽笠,大家都咦了一聲,很惊异:
  原來是個少女,很漂亮的女子!
  少女怎能是刺客?刺客何以把一根白羽箭當作凶器?
  李德林問:“你祖居鄴城是不是?”
  少女點點頭。一直沉默的高熲也證實道:“确是鄴城的口音。”
  少女見气氛有所緩和,才漸漸鎮靜說:“那身披甲胄的青年將軍是我的救命恩人,三年前攻下鄴城時救我一命,他用那根箭射傷了歹徒,所以我持箭尋來長安,可他,那個姓長孫的將校卻奉旨到襄國去冊封千金公主;我再追去襄國,他卻回到長安;如今我又尋到長安,他卻當護親的將軍……”她說到這里,竟是十分的委屈与失望,哭了起來。
  李德林接過羽箭一看,箭杆上果真刻有“長孫”二字,便遞給楊堅看。楊堅看罷,綻開了笑容,將立在遠處的長孫覽招了過來。然后對少女說:
  “他是長孫副使的叔父,你有話盡管對他說好了!”

  楊堅与高熲、李德林聯鏢回城。路上觀瞻公主出國的人群瞬間作流云散。
  楊堅低聲道:“今日灞橋送別,倘若宇文賢出動數千雍州兵,冷不防堵住橋的兩端,我們怎么辦?我看只有跳河自殺一途!”
  高熲、李德林交換一下神色,沉默著。
  楊堅又道:“此事大有可能發生。那宇文賢擺脫了看守,企圖潛回軍營,幸好為追兵所殺,才消除了一場大禍!”
  高熲遲疑說:“宇文賢才二十多歲,向來老實听話……”
  楊堅接口道:“但宇文招一回來,他就不老實了!”
  李德林覺得天忽然黑了;他說:“宇文賢一死,宇文招等五王必定不安,只怕又有新的事故發生!”
  楊堅冷峻地說:“假如他們輕舉妄動,也只好將他們一网打盡!”
  李德林道:“殺了宇文招,便与千金公主結下不共戴天之仇。与公主結仇,即是与突厥結仇。那五個大總管我們已經難以應付,倘若北方突厥大兵再壓境,那實在是危著累卵了!”
  楊堅不再吭聲,心里暗忖:德林未免言過其實,一個小女子有多大能耐?剛到突厥,便能制約突厥可汗讓突厥人揮師南下?但宇文招則是群龍之首,若不早早除掉,假以時日,總有一天會將我們一网打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