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文化不虛


   
IBM 真的文化

  郭士納帶領IBM從深淵走上平原,保持了IBM的完整,并使之煥發新的精神,譜寫了IBM新的傳奇,不管是不是暫領風騷,IBM是真正的企業奇跡。
  IBM的前身是1914年成立的CTR(Computing-Tabulating-Recording)公司,顧名思義,公司業務是計算-制表-記錄Computing-tabulating-recording,主要產品打卡机,与計算机不太沾邊,更像織布机:利用織布机原理,不分配線,分配記有資料的卡片,用來排列印制統計表格。老沃森賣縫紉机、鋼琴,走街串巷卓絕奮斗起家,是了不起的美國式自我奮斗實現的英雄,他在1924年把CTR更名為IBM,“國際商業机器”里的“國際”顯示創始人的宏大的期許,但他并沒想到IBM將來要賣的“商業机器”是計算机,訛傳老沃森曾預言全世界將只有十几部計算机的市場。二次大戰時IBM開始制造計算机也是為戰爭國防特需,40年代中葉才在小沃森立主之下進人計算机市場,1956年小沃森接掌IBM事業,60年代開發360大型主机系列——世紀豪賭一舉滿貫,從此大器晚成,在計算机市場獨領風騷三十年,直至90年代初期。
  老沃森相信忠心耿耿遠重于每個人都去做最佳決策。小湯姆·沃森接掌后,將集權家長式改為分權合治的管理委員會,IBM開始形成現代企業文化的模式,也确立了“三項基本原則”的基礎——尊重個人、追求完美、客戶至上。
  1980年的IBM是“最會賺錢的公司”,從1969年至1982年長達二十三年的聯邦政府反托拉斯訴訟案,也未能影響IBM成為無可置疑的計算机霸主,但給IBM留下很多傷痕——過細的規矩,更多的文件(一定比二十三年訴訟期間聯邦政府從IBM取走的七億六千万份文件還多!)。當外界的競爭几乎不存在時,自大傲慢開始成為主流,成功的標准變為內部的階級。IBM深深地落人自我文化的窠臼。太多規矩扼殺了創意,很難做沒有做過的事情,新事物通常被打死,或是被辯論到至死方休,文山會海,卻會而不議,議而不決。
  有很多形容IBM官僚、自我中心、脫离現實的笑話:一則講的是一架小飛机在濃霧中迷航,看到有人站在一座高樓窗前,駕駛員忙大喊發問:“我在什么地方?”那人答道:“你在飛机里。”于是駕駛員立即調整方向,降落在最近的机場。乘客惊魂甫定,不解駕駛員如何能找到方向,駕駛員答:“我知道那一定是IBM大樓,便知道方位。因為只有IBM的人能給出如此正确而全無意義的答案。”還有如此形容的IBM工程師為大規模集成軟件編程:女人生小孩必須怀胎九個月,IBM似乎希望有九個女人各怀孕一個月,就生出個孩子。對于微軟和IBM的十一年合作末期在視窗和OS/2的競賽,有人用賽艇比喻:各隊八名隊員,微軟方面一個舵手七個划船手,IBM有七個舵手一個划船手,第一輪微軟胜出,IBM研究后重新部署戰略,第二輪依然輸掉,再研究的結果:是划船手不力因而被開除。
  IBM曾為遏制苹果与微軟聯手,領導了真正的PC革命,十年后微軟已無法遏制,為收复失地,IBM轉与苹果聯手,雙方利益所在都想精誠合作,無奈,紅色的苹果和藍色只調和出紫色的苹果醬。苹果人說:苹果的作風是瞄准,射擊,瞄准,而IBM是瞄准,瞄准,瞄准,瞄准……
  1985年6月,IBM与微軟簽約,得到在IBM個人電腦使用DOS最惠价格,條件是任由微軟向其他個人電腦兼容厂商收錢——IBM不在乎其他兼容商那20%市場份額的殘羹剩飯。很快,市場份額變化為IBM只剩不到20%,其他人占有的80%,都成為微軟收版權一本万利的天地,而IBM對約20億個人電腦操作系統的市場完全沒有插手的份。而且,1986年放棄了蓋茨建議IBM買下微軟10%股權的建議(當時成本不到五億,現在近30億——會超過18M個人電腦事業自創立以來利潤總和!)。90年代初,個人電腦和工作站的功能終于強大到足以動搖大型主机業務的根本,IBM個人電腦業務的优勢已揮霍一空,沒有什么可取而代之,1992年,只個人電腦事業部就虧損10億,而微軟和英特爾抓住IBM讓出來的优勢,只1992年就賺了20億。而IBM則創下有史以來一家公司最大虧損金額——虧損50億。
  約翰·艾克斯(John Akers)是最具IBM典型的總裁,風度、自信、堅強,曾是海軍戰斗机飛行員,從IBM底層做起,七年后成為經理,而后即成為培養對象,一路提拔,至1986年接任IBM總裁。他接手時IBM尚在巔峰,但不幸已是冰河期的開端。艾克斯上任后努力嘗試改革,1987年為“顧客年”,1988年改組机构下放決定權,宣稱“IBM今后會以冒險進取的公司著稱”,IBM有史以來第一次裁員,不料流失了大量优秀的人才。艾克斯任內開展了OEM業務,推行品質管理方案(MDQ),盡管有AS。”400使迪吉多(Digital)股票市值遽減3/4,裁員几万人,有RSIC工作站兩年內直追升陽(Sun),已于大局無補,1990年贏利60億竟成了回光反照,1991年底于脆將IBM分成13個獨立的事業部,要嘗試所謂“企業精神”,但“13個小IBM”仍籠罩在IBM官僚体制的管理委員會大傘之下,沒能脫胎換骨取得競爭能力,終于經歷了1992年大潰敗。艾克斯退位前最后巡視王國,1992年9月來到北京。翌年1月被董事會辭退。不由想起1999年3月,風度翩翩的前康柏總裁來中國后一個月內解職,呼風喚雨的王者風范即成過眼煙云。市場,只以成敗論英雄!
  艾克斯1992年10月最后一次來北京時(好像也是他在位總裁的惟—一次來中國),我曾“隨侍”,得以近覲龍顏。偶然參与了很好玩的一幕,在這里插個小故事。
  我被指派做本地助理之一,工作很簡單:下午5時在王府飯店門口迎候總裁,6時在門口目送總裁上車,第二天一早再到門口目送總裁L車。只需夜里枕戈待旦万一有事傳喚,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現的情況——總裁和夫人也要睡覺啊。工作簡單可是了不起的榮譽,我本該感到興奮光榮,因為甜甜病危,我非常焦急難過,心里竟抱怨總裁來的不是時候!總裁比預定晚了一個多小時才回到王府飯店,臉色鐵青直沖回總統套房,根本沒我致敬招呼的机會。隨行數位高級經理各個領帶歪斜滿臉油汗,都是一副丟盔卸甲的狼狽。我听了一陣大概猜出來,預定去天津的行程出了大問題:竟然走錯了路,結果沒去成大邱庄,也沒見成天津市長,路上又遇車禍堵車,警車開道的奔馳車隊也無可奈何。結果把艾克斯悶在車里七八個小時,高速路上找不到總裁能用的廁所,怪不得回到酒店全不顧風度了。
  隨行經理們气急敗坏,我第一次听見IBM高級經理如此集中地用髒字。不怪他們擔惊受怕,事故出得太大了,北京市長的會議只能臨時取消,人民大會堂的千人宴會也晚了……發昏當不了死,總裁下樓了!突然他們發現了我蔫蔫坐在旁邊(我等著執行“目送”的任務呢),一把抓住讓我上總裁和夫人的車,我來不及地說:“我哪儿行啊,沒說讓我做這個……”發現只有我自己和艾克斯夫婦在車里了。我說什么呢?沒人教過我就隨便了,有點像導游,還說到了我家甜甜的病情,夫婦倆深表同情,我把夫婦倆送到人民大會堂貴賓室時,所有IBM高官們目瞪口呆:我們三人挽著手臂談天說地其樂融融。交待過額外任務我要回去照顧我的客戶,又被抓回來,這回更离譜——要我做主持人!這可是人民大會堂千人宴會,哪有我的份儿?主台上二十几個IBM經理哪個都比我高好多級——我沒級,只是白丁業務代表。本該做主持人的老先生情詞懇切“Juliet,需要你幫忙,我的心髒怕頂不住”,差錯出得太大,老先生看起來真的要頂不住了,鬧不好事關人命。我請示了几位最高的頭腦,几位忙不迭地說上吧上吧,出了差錯不怪你。于是我就主持了,沒事先演練過跟翻譯配合,我在台上中文英文兼做了一半的翻譯。我一上台大家忙互相問這個女孩是誰,我的客戶特別驕傲地告訴周圍的客人“那是我們中遠的業務代表”。第二天我又增加了与總裁夫婦同車的榮譽,這回是被欽點的。臨登机夫婦倆和我熱情道別,還祝甜甜早日恢复健康。送走了飛机所有高層經理都緩過一口气,問我甜甜是誰,我說是我家養的小狗。我觀察到這一幕官場現形,對高層經理的脆弱和風險有了懵懂的感覺。
  艾克斯想修理一部太舊太老的大船,終于未能使其具備在冰河里航行所要求的活力、速度和效率。1993年郭士納臨危受命,接手時IBM已經風雨飄搖沉沒過半,他大刀闊斧在怒海中修理將沉的大船,傷筋動骨,傷了很多終生效力IBM雇員的心,及至1995年初郭士納宣布“停止流血”時,IBM已經經受了七年的磨難,七年里,消失了14万個職位,影響了40万人的生活,股票价值喪失了750億,多么慘重的再生代价!但是郭士納沒有把船拆散,而是重新編整了這艘不沉的航空母艦,沒有傷害IBM的精髓,只要文化還在,IBM就還是IBM。郭士納功德無量,為世界企業史保留下來寶貴的文化遺產。
  “尊重個人”,培養員工是IBM引為驕傲的傳統,每人每年平均要培訓几周,即使在90年代初的最困難時刻,股票已經從高峰的200多美金跌破了40美金底線,IBM也沒有放棄對員工的培訓,照樣是從頭開始講授做人經商的原則。
  IBM的經理占員工比例超過絕大多數企業,好處是提供大量內部員工升級途徑,也保證企業文化源源不斷地輩輩相傳,IBM經理首先是經理“人”的,耳提面命培養員工是經理的本職工作。“好”經理的一條共同的標准:樂于教人帶人。IBM有個說法,帶出來接班人才有机會升遷做更大的事。我在IBM十二年換過十個經理,各自有不同的性格作風,我從每個經理身上都學到很多東西,包括如何教人帶人的心得,我自己的好几次提升都是直接頂替原來我直接的經理,如果沒有經理的盡心培養幫帶,我的提高和提升是不可能如此“快”的。經理人應以培養自己的接班人為己任,在我看來是最自然的事,以后還會這樣做。然而,凡利則會有弊,過多的經理階級的弊病是龐大的官僚机构,強調“尊重個人”也可以成為庸才的保護。今天IBM經理的角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僅要是好的人事經理(People Manager),也要是能帶兵打仗的工作經理(Workins Manaser)。這使IBM的經理人具備全面的优秀。
  IBM培養人才著力于綜合素質,培養出來的人被業界普遍欣賞。這几年中國IT行業“人才交流”速度倍增,IBM兩千多人擺在那儿,是獵頭公司最大最好的目標,這几年IBM的人員流失率可能要高過業界平均值,IBM沒有因噎廢食反而加大培訓力度,索性在中國扎下了長流水的新兵營。還重新設計改進各种專業的職業階梯,營造更多個人職業發展的机會。以前,人人想當經理,因為那是最多晉升机會的路徑。后來又多了几條路:工程技術人員。資深銷售員的級別工資有可能比經理還高,從行政到專業都能有向上的台階。從以前單純強調對公司忠誠,到現在鼓勵員工自己對個人事業規化、發展負責,疏而不堵是更開放的姿態。人員流動沒有減慢,但總是留下的比走的多,留下的大都努力工作,也能适應复雜的矩陣組織結构,能适應大團隊工作模式。
  IBM的文化還有一個奇妙之處:不管在IBM里面怎么抱怨,真要想离開它很難下決心。在其中浸染越久,習慣的力量(或換言“忠誠度”)就越強,把人牢牢拴住要想掙脫很難。IBM夠大,里面什么都有,像一個小國,在里面的人往往不太關心外面的世界,真要“出國”時才發現不知道外面的規矩,能力很強的优秀人物都免不了怯意,不敢輕易离開這溫暖可靠的王國去獨闖江湖。我的一個朋友評价IBM的工作是“性能价格比最好的工作”,做到中層以上經理就都變得很穩當了,基本會做到拿到二十五年服務勳章,若我般不知死活非往外飛的不多。要离開的人多半都抱怨IBM的“大鍋飯”,向往個人實現,出走后都免不了怀念IBM的團隊;不喜歡規矩太多束縛太緊,一旦獨擋一面就先想建立規矩。這几年出走后又回到IBM的已經不少見了,体驗過其他公司,哪里都有束縛規矩,說到底,IBM确實是外企中最綜合优秀的好公司。IBM也松動了再雇用的原則,以前,如果加人競爭對手,离職手續清單上會有一條“永不雇用”,現在可能這一條還照寫,但是規矩已經被破過好多次了,回頭“浪子”的忠誠度往往更高。風雨飄搖過去之后,大家庭的感覺又回來了,終身雇用已不再提,但是,只要守本分,就會一直有工作,安全和溫暖使人眷戀,也可能使人怠惰了對冒險和創造的追求。
  企業文化都是為了企業戰略服務的,IBM的企業戰略是做IT市場的綜合領導者,注定有從軟件到硬件無所不及的產品線和無比复雜的功能,只有用矩陣經緯嚴密規范的組織机构,才能保證這台巨大的精密机器運轉。郭士納時代以前是以地域為主的組織,只有生產和科研全球統管。現在的矩陣是:全球縱向是几行業組織,橫向是各產品線,各組織有獨立的銷售利潤指標,但經緯相依,不能脫离。只有服務組織相對獨立,以質量和效率為主要指標,但服務的推銷也越來越需要与整体營銷隊伍的配合。
  試想:一個銀行的客戶,由行業銷售員為主要責任人,但是做方案做項目時要牽涉所有重要相關資源:應用咨詢的、主机硬件的、軟件產品的、网絡產品的、微机的……一出動就要小一個排兵力,而銷售員并十是“排長”,要能隨時調動資源,一是要靠綜合團隊和個人業績的激勵机制,二是要靠團隊精神。
  IBM在全球一百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運營,它的文化可以融人各种文化,兼容而不失其本色。大規模的硬件制造,提供了在各地建厂投資的廣闊余地,不出手便罷,出手就投資個“亞洲或世界最大規模的XXX工厂”。大規模投資,加上“做企業良民”的原則,使IBM更容易被當地政府接受。因為堅決奉行經商准則,IBM很少商業丑聞。穩穩當當,不吹不炒,卻總是處在政府關系、本地政策的上風頭。
  去年出了一本書《藍色巨人在中國》,將IBM在中國的宏圖大略寫得淋漓盡致,只是忽略了一些歷史,在此只想補白一個“歷史人物”。IBM于1992年底在中國成立獨資分公司,從美國派來一位總經理,是德克薩斯人,起個中國名字叫包國安,老包熱愛中國,積极推動人才本地化,向總部不斷積极鼓吹在中國長期投資的必要戰略,1992年到1994年正是IBM全球最困難的時期,IBM中國卻開始做長期投資,并真正開始了人才本地化進程。今日多位IBM中國公司的中高層本地經理的職業成長,都應還有對老包的感念。老包的熱忱也感染了許多客戶,他還曾數次派本地高層經理去美國為中國最惠國待遇游說。我雖不在IBM了,不會忘記老包的培養提攜,從這對天真熱誠的德克薩斯夫婦身上,我學到了很多做人,做好人之道。
  郭士納上任六個月后即宣稱不會將IBM分割為小公司任其在險惡江湖自生自滅,我認為這實在太英明了,IBM是IT產業惟一的、具備所有功能的航空母艦,保持IBM的完整——即保持了惟一的規模优勢,為使航空母艦具備必須的靈活性和速度,郭士納將公司重組為以客戶行業為中心的矩陣式組織。現在全球行業組織已精簡為“6+1”,專注于IBM优勢的領域:公眾公用事業(電信、ISP、媒体、公用事業)、金融證券、保險、政府、公益、流通業、工業制造,再加上中小型企事業群。
  矩陣式組織打破几十年形成的區域分割,為的是加強全球合作,真正發揮出IBM獨有的規模力量。現在的矩陣大大淡化了區域長官的“實權”。各經、緯的首領都直接向各自組織的高層負責,也向區域負責,但輕重顯然不同。作為區域長官主要的作用是協調各組織功能,負責當地政府關系、市場開發、建議投資方向等等。但區域長官往往是精明厲害的角色,比如大中華區總裁,不用“實權”,即可以把中港台美混成的高層領導盡數掌握于股掌之中;不用“實權”,照樣指揮調動几千人大部隊、數十個分公司、几十億營業額加上重磅投資,堪稱卓越的領袖人物。我曾直接述職于大中華區總裁,對他的領導藝術和政治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也學到了很多寶貴經驗,在我离開IBM以后,隨著自己的成長成熟還會時有頓悟。
  當今IT行業的競爭前所未有的激烈,技術、產品、市場份額替送更換的速度愈來愈快。大規模團隊作戰常常赶不上競爭對手游擊作風的狠辣靈活,團隊結构太复雜銷蝕了個体發揮的能動。郭士納在努力為IBM文化注入新的生長素:速度、拼贏、激情、賦權……今年,IBM開始提倡“個人績效文化”(Individual Performance Culture),營銷隊伍的激勵机制也更注重于個人,這必定會改變營銷人員的行為,IBM的十万銷售大軍會更“饑餓”、更凶悍、更快速地投入戰斗,市場競爭會更精彩!在快速運轉中,更多的個人會感受到“英雄的實現”。而這部巨大商業机器仍保持細至纖毫的管理程序(Processes),一盤棋有三十万個格子,每個人只占一個。嚴密的矩陣和程序,仍能使IBM說:“無人不可替代”(No on is unsuspendable)。
  郭士納帶領IBM從深淵走上平原,保持了IBM的完整,并使之煥發新的精神,譜寫了IBM新的傳奇,今天,人們的注意被迅速致富的网絡股奇跡所吸引,吝施筆墨于“古老的傳奇”,但是,不管是不是暫領風騷,IBM是真正的企業奇跡。IBM仍是最大的惟一,但是即使是“最大”也發生著變化,從1997年開始,不能再自稱是“最大的軟件公司”;大型主机的業績不再公開談論銷售額,改提“最多的處理能力”;科研一直是IBM一流科技的支撐核心,80年代投人科研經費達1000億,出過几個諾貝爾獎得主,現在仍擁有世界最多的發明專利——而最重要的是如果能有“最多、最好的市場產品”……但要在今日之世界重振IT領袖的雄風,要重返“無論是一大步,還是一小步,總會帶動世界的腳步”的境界,還要走很多步,無一步將是坦途。老沃森的座右銘“THINK”(思考)依然高挂在總裁辦公室,其左右應已加上“ACTION”(行動)和“WIN”(贏)。
  我個人曾將IBM的企業文化總結為:真善美,仁義理智信。現在又有了新的認識:真、善、理、智、信。這仍是難能可貴的綜合美好。IBM已有八十多歲了,八十多年在IT行業已是世事變遷滄海桑田,已經几代仍能繼承,仍能保存這該是多么深厚的文化力量啊。我相信郭士納領導的IBM將繼續為IT產業、為人類演繹出卓越的奇跡。
  IBM給了我入門机會,給我無數的培訓,沒有IBM,就沒有職業的我。我在IBM的十二年半里,后來一段時間經常是顆有爭議、不安分的棋子,IBM和我親愛的优秀團隊包容了我,在我磕絆跌倒時沒有拋棄我……我深深地感激!
  我的心里永遠會有這份對IBM的感謝,會永遠惦念我的IBM朋友們——祝你們成功。也祝愿IBM的优秀企業文化永存。我為曾是這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上几十万顆螺釘之一感到光榮。
   
另類”中國精英

  中國需要外企在中國成功,白領一族的事業本來是為國為家的光榮,沒必要壯烈,只需要成功。
  能進入外企的本地人大多都很优秀,但是最优秀的中國人也与人家差著整整一個社會基礎——整個中國重新進入國際市場才不過二十年。求生,求存,牛一樣地熬夜苦耕,一點一點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競爭法則,受委屈跌跟頭是免不了的,人人如此并非我的專利,外企中國白領們都有一段艱難的心路歷程。
  外企對白領們的最初吸引多半是職業訓練、發展的机會,工作環境和优厚報酬,等到白領們終于爬上几個台階,當了經理,買了房子買了車小康起來,很多人又會經歷“無從理想”的失落。
  我也經歷過那种失落的痛苦,不止一次。最痛苦的一次正是在南方占山為王的輝煌時刻。我已經習慣了設定短期目標,以級別為標尺,以平級的同事為競賽參照物,一級一級地埋頭爬上來,一路十年都挺充實。終于坐上了IBM華南分公司總經理的座位,成為IBM中國惟一最高的本地經理之一,惟一最高的本地女人。好像峭壁攀岩終于到了中間一個平台,突然失去了短期目標,下一“級”更高的職位看起來遙不可及,往回走絕對不可以,不但自己不同意,此時小有了點名气還自覺承擔了社會義務的壓力;繼續往上爬吧,突然覺得再爬上去沒有意義,在IBM里面再高几層的職位不能使個人實現有什么質的改變,已經證實了生存、能力,我到底還想要實現什么?白天仍是歡歡地干著,夜里失眠越來越厲害,覺得上不著天下不著地。
  反省的過程是极端痛苦的,中間還經歷了情感的失意,昏天黑地愛了我兩年的男友离開了我,六尺高的优秀男人留著淚說“我認輸,我爭不過IBM,我得不到你”,這個刺激險些讓我休克,結果變成了休克療法,迫我必須思考:我屬于IBM?我是誰?我想是誰?我想不想繼續付出?付出是為了什么?……思考的結果是認清了理想。我沒有再給自己定在XX時間內,要做到XX職位的目標,我認定要開始追求理想:把优秀外企做成中國的;或者,把中國企業做到國際上去。理想給了我更高的追求,為了它可以進可以退,海闊天空。有理想是很幸福的境界,許多營營苟苟不會再讓我煩惱,變得比以前樂觀大度,別人更喜歡我了,我也更喜歡自己。許多精英人物都有理想,我自己是混沌遲開,領悟的好不容易。外企中國白領要成長為真正國際標准的職業人、經理人,是非常艱難的過程。經過十几年,外企在中國已全面推行人才本地化,本地人在外企越來越受到重用,因為性能价格比是明擺著的!我們不愿被當做“矮子里拔出來的將軍”,要拼命證明本地人与外國人一樣“高大”,還能做得更好——不只以中國本地的標准,以國際的職業標准!我們一族想以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高大”起來以前,我們在外企注定是“另類”,人多而勢不“重”,不能真正影響外企在中國的經營決策。
  我的一個朋友,是資深的外企經理,非常优秀的人。曾經是“工會領袖”式的激烈加上“大哥”式的熱血豪俠,帶領眾本地兄弟姐妹与資本家爭各种平等的說法。近兩年人變得成熟深沉,自從被公司派往美國總部深造一年回國后,變化尤其明顯,位更高權更重,反而少了激越,更加兢兢業業地做事,常常挂在嘴邊的座右銘是“平常心”。有一次,偶爾閒談起他在美國的經歷。一次,他開車去紐約的中國總領事館辦事,快到領事館時提前電話聯系,車到門前,門已洞開迎候,“真是回家的感覺”,平常心的男子漢,說到如此“微不足道的細節”,竟是兩淚晶瑩!我們這些人,身處本鄉本土卻有异國他鄉游子的心情,怎么能有平常心?
  早期的“勞資沖突”多半是圍繞報酬、待遇,本地人比起港台外籍人士常有不平。成熟成長之后有了理想的職業經理人們,追求的是參与更高層次的市場決策,超出了小我的利益。這种追求的實現在外企可能會是一种漫長的痛苦,成熟成長是和中國的成長強大分不開的,十几年前我們覺得香港和一切外國都那么精彩,今天不管走到哪里,都會有泱泱大國民的自豪。自豪歸自豪,我們所處的特殊位置,能最清楚地看到自己國家和世界的差距,為了盡快拉近在經營管理、市場運作、戰略策划、資本杠杆等等如此多的差距,只有抱以“平常心”去潛心學習,努力實踐,才是最有效、最實際的報效祖國。熱血、激奮,等到民族處于戰爭威脅時自會噴發。
  無論如何的“平常心”,最不堪的重負還是有一种“另類”的感覺:本地人做外資企業的雇員,本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需要,是中國要融人全球一体化的必然,但是白領們經常會遇到外企雇員身份与民族感情的矛盾,當出現与中華民族利益沖突的國際矛盾時,“買辦”的稱號就顯得格外刺耳刺心。
  1999年5月8日是中國的恥辱日,北約的炸彈炸爛了使館炸死了人,十二億人不能還牙還眼,只能在國里邊抗議,十二億人的哭聲能感天動地,外電外報卻都瞎了聾了,登出几條消息,只為讓北約和美國人民覺得中國人太夸張,不就是“誤炸”了嗎?
  5月10日是我的生日,早計划好這天休假,結果在家郁悶悲憤終日不可名狀。我的第一個沖動是想報名去南斯拉夫,不知道去哪儿報名不知道能做點什么,只要是為國做的就成。上了班還是要執行美國微軟公司中國總經理的職責,先要拿出公司的立場,把自己的情感暫時按住。想要盡量說服公司表態与中國人民的感情一致,只能從公司利益的角度去論證,努力了兩天,最多只能表示哀悼,能行使的一點職權也就是把哀悼的挽聯挂在网址上。作為職業經理人要首先做公司的事,最終服從公司的決定;作為中國人,至少能有哭一場的權利。我決定召開追悼會。知會了上級,說明只占半小時上班時間,是員工自發活動,想借公司的場地,如不方便我們就到外面另找場地。
  5月13日,在中關村希格馬大廈微軟中國公司大會議室,設置了追悼會的靈堂(因為是自發行動,費用由我們自己出),三位無辜犧牲的普通中國人的遺像,鑲著白花黑綢,艷麗的鮮花捆扎在表示死亡的花圈上,是無法欣賞的美麗,提醒著人們,戰爭和死亡是多么地近!前一天夜里我把國歌的詞寫下來,多年沒唱過,竟一字未忘。哀樂起,默哀,唱國歌,全体淚如雨下動了真情,像孩子在哭受了欺負的母親。孩子們流著淚發誓要讓祖國強大起來,祖國強大了,母親才不會再受辱,字字血聲聲淚都是發自內心的中華赤子情。
  但是,我們還是要為美國公司做事,為國家、為個人,都應如此;在國家受欺負的時候,誰不想至少能堂堂正正地“發出我們的吼聲”,而我們只能選擇低調,還要陪著公司受抵制,只能在狹小的范圍里以淚宣泄,淚中有深深的委屈。
  我告訴我的員工,國家強大,需要我們的工作,我們就吞下自己的委屈吧!這樣的委屈,又何止微軟中國區區二百本地員工?外企中國白領一族上百万人,應該都是同樣的心情。每逢這個地球有風吹草動触及中美關系傷到中國的利益,中國白領們心中就是一場惊濤駭浪,困惑自己的意義,痛感自己的“另類”身份。而作為“國際一体化”標准的職業人,必須要在公司意志、職業責任和個人意志几者間找到平衡,否則就達不到職業人的基本要求。
  回想十二年前我第一次以助理業務代表的身份單獨出差,任務是去濟南客戶處收IBM的軟件租金。客戶先是不見,我一身職業裙裝在12月沒有暖气的接待室一等就是一個半小時,客戶出現后先說:“申請不到外匯指標無法付賬,你是中國人應該知道!”本來是正當的業務,我卻覺得自己像穆仁智幫著美國黃世仁收租,心里是無法平衡的混亂,凍僵的是身体,燒烤的是心靈。
  今年5月又出了“亞都訴訟案”,我的反應首先是職業的:公司如何處理又一次輿論危机。剛剛北約轟炸過,所有的北約國家是中國人民的憤怒靶子,美國公司首當其沖。微軟偏要在此時再探頭伸頸,多么愚蠢地沒有常識!要不是早晨上班堵車,等候時買了份晨報,總經理還要再晚些才能知道!盜版,不管說到天上說到地下都是不對,我不會因“民族”而混淆原則的判斷,我的民族利益也需要反對盜版;作為職業經理,我需要告訴公司如何在中國最正面有效地進行反盜版,如何聰明地做生意!盡管直到案發我從來不知道有“亞都”一案,但是我不在乎擔當惡名——只要能假我以時日給我權力去糾正和避免再犯同類的愚蠢錯誤,這是我作為職業人的思維。只有在無法盡到職業責任時,我才會決定不做無謂的名譽犧牲。
  我离開微軟不是因為“民族自尊”的沖動,過去十几年沖動過好多次了,一直沒有离開外企。開始時,是舍不得好不容易才能掙到的一點錢和小小的生存地位;后來明白外長對于中國的重要,也為了我的理想,就更想在外企里做成功,心里非常坦然。我愛我的國我的家,像愛自己一樣的愛,有愛的支撐,就能受得了委屈,就擔待得起。我本打算承擔下去——如果我有机會影響微軟在中國市場的策略和做法!我本想在我手里把微軟在中國做成功,通過我使之与中國更好地融合,操之切切而不得,所以決定离開,這是職業人的成熟決定,并非出于“民族”的壯烈。中國需要外企在中國成功,白領一族的事業本來是為國為家的光榮,沒必要壯烈,只需要成功。我希望看到我的一族在外企更快地成功,出現更多的擔綱領軍將帥,在更高的位置上,去實現更大的中華民族的利益。我們不是另類,會得到中華56個民族的認同。我也希望看到外企在中國成功,外企來中國本是為做生意,中國市場經濟繁榮才有生意做,兩者成為互動的利益關系,外企應該多學些在中國做生意的聰明,至少不應笨到被當做李登輝似的千夫之指,最聰明的辦法是善用优秀的中國本地人。几年前曾听到一個美國化妝品公司的總裁惊歎中國的市場:“想想看,12億副嘴唇!(Justthink about it?1,2 Billions lips!)”但不是所有中國人都要用潤唇膏和口紅的!中國的市場浩大無邊,但入得寶山不一定能滿載而歸!職業白領要在外企成長,成功,每一步都要做到“底線”——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曾有人笑我,“做事做糊涂了,把公司的事當做自己的事那么玩儿命地做”,說到底,其實就是自己的事,每多一點的付出都是為我自己的事業成長的舖墊和積累。我曾經對企業內部政治深惡痛絕,說政治是肮髒的,后來認識到,凡有組織的人群就會有政治,只要不以肮髒的手法搞就無所謂肮髒。我的朋友們同事們說我吃虧就在太不懂玩政治。我自認為已經很懂企業政治了,不管朋友們堅決對我的自認為嗤之以鼻,至于玩不玩,怎么玩,見仁見智,我堅信,外企對員工的認可程度,最終看的是同一個底線——業績。這也應該是所有成功職業人的最重要標准。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外企中國白領一族自不例外。營營苟苟只顧私利者有之,沒有職業道德更別提民族利益;“漢奸”也并未絕跡,傷同胞兄弟損民族利益毫無顧忌,最高理想是想讓外國老板覺得自己是最忠實的狗。外國人多數都單純,只想把生意做好,誰也不想惹中國人生气傷害感情,偏有這些“漢奸”要支些損招,好顯著自己通曉國情是有价值的狗,碰上耳根子軟的外國老板,“价值”就更高。幸好“漢奸”不多,我十四年外企經驗也就見過兩三條,真想給他們挂上標簽:“非我族人”。
  最后,想借通用電器總裁杰克·韋爾奇的一段話共勉,是韋爾奇1992給克林頓總統的短柬:“由于每個人都向總統當選人克林頓獻上祝賀之意,我想我也不例外:美國人天生就是贏家,而不是抱怨者,所以不要縱容、資助或設法保護他們。要鼓勵他們去競爭,讓他們接受挑戰,去打破所有造成分化与停滯不前的障礙,并將廢除官僚体制与老舊的工業政策;讓他們以平常心去看待与經歷所發生的事。凡是走完這條路的人,不會有人因此失望。”
  中國人几千年都不是天生的贏家,讓我們努力,為國為家為自己,做贏家!
  謹以此篇獻給我的族人,我將另尋一片天地飛揚,讓我們在中國和世界的藍天匯合。祝我們好運气!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