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風雨在大西洋腹中咆哮。那是1973年2月的一個夜晚,暴風驟雨正是查爾斯惡劣心境的寫照。圣誕節的三周前,他在“彌勒華”號軍艦正式報到,身份是少尉軍官。几天以后,他邀請蒙特巴頓勳爵和卡米拉到他的船上共進午餐。他領著女友把‘獼勒華”號的上上下下走了個遍——未來八個月,這艘船就是他的海上監獄,此刻,他絕望地想在里面保留一點她的气息。他們在布諾德蘭特庄園共度最后一個周末并訣別。2月,“彌勒華”號起錨遠航。几月來,查爾斯還沒來得及黯自感傷。整個秋天,他都被一連串繁重的功課壓得透不過气,為了讓他掌握航海學的基本原理,他們簡直采取了“填鴨”式的做法——這對取得“劍橋海上督察學位”是必不可少的,有了它,你才能在船上發號施令。現代戰船上的數學和實用技術無所不在,而這又讓查爾斯最感頭疼。如果沒有狄克叔叔的幫助,他早就在絕望中万劫不复了。現在,他從理論轉人實踐,夜再深,也得爬起來值班。駕駛台上,他看巨浪如山与船相撞,炸開后裂成千瓣水花濺落于甲板之上。“爆發吧!暴風雨,我愛你!”浪漫是他的本性。長久以來,他習慣于掩飾激情,又肩負太多的責任,此刻,胸中郁積已久的暴風雨与身外的風雨互為聲气,竟勃然發作,險惡地扑來,直欲摧毀渺小的自我。 “彌勒華”號正駛向加勒比海,那里的天空比較溫柔。雖然宮里早就下達指令,威爾士王子和其他下級軍官同等待遇,可他模棱兩可的身份還是暴露無遺:無論艦船在哪座島靠航停泊,當地的總督及官員必舉行盛大的迎接儀式,以示對王子的尊敬,讓人無法拒絕。沿西印度群島走下來,他參加了几十場雞尾酒會一一這段航程漸漸變成了官方的出訪。 軍艦經過了重重島嶼,正如查爾斯不無幽默的描繪:它“在酒一般的薄霧中划破行程”。而此刻的倫敦,一場盛宴也在籌備之中。消息傳到查爾斯那儿,已是3月底。當時他們的艦船正在一個中轉站暫歇,海員們一窩蜂地奔向郵車,查尋最新的消息。查爾斯在船艙里靜等外面的喧囂過去,好細讀卡米拉的來信。偶然,他翻開《泰晤士報》,里面的社會版立時侵吞他的眼睛:“布魯斯·尚德上校和羅莎蘭德·丘比特夫人榮幸地將女儿卡米拉·羅絲瑪麗許配給‘皇家第一藍騎兵團’的安德魯·帕克·鮑維爾斯上校。”怕什么,來什么——這話說得一點沒錯!查爾斯真想找個偏僻而寂靜的地方痛哭一場。他將自己關在船艙里,几小時后才出來。盡管他盡力掩飾自己的悲傷,紅紅的眼睛卻為他泄露了一切。完了!他曾經以為,自己在這世上不再是獨自一人,而現在,他比以往更加孤獨。加勒比海上燦爛的太陽,湛藍的海水,帶著島上香气的海風——一切都与他無關。他擁有的,只是孤獨和不幸。 查爾斯沒有選擇:他還得不惜一切代价地做出好臉色來。幸好,海上的旅行能幫他忘掉一點痛苦。為了轉移思想,他什么活都肯干。在哥倫比亞的卡塔赫納,“彌勒華”號演習時,天气酷熱,他卻自告奮勇,在玻利瓦爾廣場的儀式上舉國旗。盡管他隱姓埋名,狂熱的群眾還是一眼就能認出王子。然而,他心里想的只有一件事:使出所有的勁儿,把沉重的旗托舉离地面六尺遠——上面的旗幟迎風招展,一如船帆。軍樂奏著兩國國歌,似乎永無休止,他用力靠在自己的旗號上,自頭而踵,大汗淋漓。幻覺自己隨風飄去,“縈繞在卡塔赫納郊外的落地燈周圍” 還有一件能讓他散心的事:蒙特巴頓勳爵請查爾斯和他一家到艾勒特拉島作客,在那偏僻的海灘上,他女儿,帕特里夏·布雷布爾諾夫人有一幢小小的別墅。從此,狄克叔叔成了他世上惟一的朋友,為了能見到他,查爾斯隨時准備穿越保安人員的重重阻撓,想盡一切辦法對艦船和守衛天使不辭而別,為達到這一目的,他后來甚至在安提瓜租了一架私人飛机。 查爾斯在夢中行走。此刻,他只剩下了肉体的感覺。赤裸的腳掌踏在白色的沙粒上——那沙子細得不可思議,在涌來的水波中,時不時地蕩漾。四周的空气溫柔而充滿濃香,包圍他、撫摩他。棕櫚樹后,晨光奇跡般升起,給大海和細沙染上一層霞紅。這是創世紀的第一個早晨。查爾斯將自己投入大海,赤裸如亞當。溫和的浪濤迎接他、包容他,如母親的肚腹。他不用力就能游起來,能游好久,直到將自己擱淺在沙灘上。不再思考,不再痛苦。焦慮的靈魂已离身而去,他變成了海里的魚,沙灘上的貝殼,風中的棕櫚樹……他只是一頭快樂的小獸,一個尚無意識的生靈,沐浴在陽光下,世俗的天堂,人類還沒有留下恥辱的印記…… 此刻,4月微寒的風應已掃遍倫敦街頭,可以想見,卡米拉正為自己的婚禮忙得團團轉,和羅莎蘭德一起,列出被邀客人的名單、寫信封、挑選宴席承辦者、接收第一份賀禮。在女王的裁縫店里,禮服應已漸漸成型。為選購嫁妝,她和媽媽一道,走遍百貨商店,拖拖沓沓,一走就是一天。她要成為英國上流社會出色的妻子,她要把游戲玩到最后。我們盡可相信羅莎蘭德:新人的小巢里,飯鍋、床單、抹布,樣樣不缺。要是她女儿做不好家庭主婦,那可不是她的錯…… 然而倫敦變遠了。倫敦模糊了。倫敦不存在了。對查爾斯來說,除了巴哈馬群島,什么都不复存在。他仿佛在巴哈馬重獲新生。這一周充滿了幸福。他漸漸把這個家庭當成了自己的家:家中的一位長者,他視為親生父親,這老人了解他所有的秘密,也從不對他吝惜真情。帕特里夏·布雷布爾諾夫人是他的教母,她像媽媽一樣叫他“親愛的”:除卡米拉外,至今還沒有其他人這樣叫過他。每天清晨,查爾斯在晨曦中起床,在海灘上散步,然后游泳,直到筋疲力盡。家庭野餐、帆船、垂釣、洗河水澡、美美的午睡……天天如此,卻各有趣味。他拿起畫筆,欲留住好時光,欲讓藍天、大海、白沙上的陰影和陽光在水彩中成為永恒。睡夢中,他听得到棕櫚樹在夜風中沙沙作響,激浪在海灘上幽幽歎息。一旦卡米拉的形象襲來,他立時會把念頭轉向小表妹——阿曼。這小妮子正當15歲的花季,已十分漂亮,甚至開始迷人了。 但幸福永遠不會成為永恒。這一點查爾斯最清楚不過——飛机將把他送回安提瓜。當他重坐到駕駛艙里時,他的生命与責任又把他勒緊,那段桃源生活似乎從未存在過。絕望又占領了他,比從前更加難以擺脫。回到崗位時,這不幸的小男孩在信里對親愛的叔爺這樣說道: “我又回到了枯燥乏味的船上,圍繞在絕望的云團和思鄉症之中。你們可能不相信……今天下午,我登上飛机,看見你們都站在下面,當時,我覺得,好像有一個什么球噎住了我的喉嚨,一貫如是的眼淚又涌了上來。無底的苦難,似乎永不能解脫——這种可怕的感覺把我的心都要撕裂了。我就呆在那里,透過舷窗,目不轉睛地看了好久。這情景完全就像當年返校時那樣,恐怖极了……” 亞熱帶的太陽下,查爾斯哭,查爾斯笑。他哭逝去的愛情,愛情的悲傷交融在深深的鄉思症之中——那是青翠的大不列顛讓他患上的。啊,英格蘭田園的夏天,美麗的清晨:青綠的樹木和白色的乳牛排成一道風景線,芳草在6月的陽光下散發蒸汽,直若康斯太布爾的畫境成真1……而這時,正是溫莎家族的皇家馬賽之期。認識卡米拉有三年了——几乎就是三年前的今天。短短三年,他發掘了愛情,卻又無可挽回地失去了她。夜里,上床后一閉眼,凄美的回憶、愛情的气息和肉体的感覺就浪般打來,糾繞不休。這里,沒人分擔他的思鄉症,他也只能寫信給朋友訴訴苦: 1康斯太布爾:英國19世紀風景畫家(1776—1837)。——譯者注 “我嗅得到花園里玫瑰花的香气,我听得到礫石上的馬蹄聲……更慘的是,跑著步,我都能看到、模到、感覺到喝早茶時奶油草莓的味道。那天气總是特別的,每年,她都如期而至,每年,她都帶來不同的全新感覺……” 接到菲力普親王的來信,查爾斯又哭了。信中宣布妹妹安妮和馬克·菲力普斯的婚禮:這是又一段青春的死亡。在寫給朋友休和埃米莉·万·卡絲坦的信中,他向他們慶賀第一個孩子的誕生,并感傷自己凄慘的命運。 “全世界的人都訂婚了,左派、右派、中間派……不是開玩笑,我真的覺得自己將要被人遺忘在擱板上,一個人蹲在某個角落;我想吸引別人,卻總是失敗……” 不過,謝天謝地,航行中不乏新鮮的印象。在思鄉的間歇中,查爾斯偶爾也能駕御感情。作為王權的化身,表面上,威爾士王子一本正經地執行著公務,而在王子內心深處,還潛伏著一個暗自竊笑的查爾斯,這個愛開玩笑的查爾斯用幽默的眼光觀察著周遭的事物。他捕捉可笑的細節,以便晚上如實地寫在日記里。在圣基特島上,首相穿著皺皺巴巴的硬領禮服,陪著查爾斯向地方官及夫人走去,隨著他們的步伐,領路官將腳下的紅地毯漸漸展開。不料,由于沖力太猛,地毯直撞到主人的膝蓋上。當時,查爾斯沒法不笑出來——“兩位主人花了一早晨的時間把他們已有80歲的老腿老腳從沉重的紅地毯里拔出來。” 此時,倫敦皇家禁衛教堂外舖開的,也是這樣一面紅地毯。那是1973年7月4日,星期三。所有倫敦人都戴著禮帽,輕盈的連衣裙和嵌著鑽石的銀禮服擠成一片,爭看遠處的新娘——激動万分的父親攙著她的手,一起走進教堂中殿。典型的倫敦人都是在上班日結婚的,周末他們有別的事做……卡米拉·尚德和安德魯·帕克·鮑維爾斯把結婚的吉日定在了周三。這是本季度的一大時事。卡米拉身穿鑲有古典花邊的雪白禮服,輕柔的面紗足有三米,掖在鑽石軟帽下的金發里面。帕克·鮑維爾斯上校未穿軍裝,一身銀白的男禮服,扣眼鑲邊,使他顯得英姿颯爽。十個男按相穿著金扣上衣,白色洒褲,看起來像意气風發的迷人小兵。在儐相之中,有莫利斯·洛克,即后來的弗蒙勳爵——他是戴安娜王妃的堂兄。女儐相由巴爾巴諾公爵的侄女瑪麗·莫爾領隊,她手下的12位小姑娘身穿白色連衣裙,整齊地分成三組。第一排觀禮的,赫然坐著安妮公主,公主20歲時和這位英俊的上校有過灼熱的情史。還有王太后,她和新郎的父親是親密的朋友。 美麗、金發、富有、微笑、愛慕……這是絕美的一對,堪為后人榜樣。彌撒之后,教堂階前,他們擺出种种姿勢拍照,周圍是15位天真爛漫的儐相。金盔衛兵排成一道藩篱,腰佩的軍刀閃閃發光。儀式過后,圣·詹姆斯夜總會舉行盛大的酒會,大不列顛上流社會的貴族几乎盡聚于此:瑪格麗特王后。弗蒙勳爵、簡·韋爾斯普夫人、查爾斯·斯潘塞·丘吉爾勳爵……所有人都注意到了威爾士王子的缺席,卻沒有人表露惊奇。查爾斯在距倫敦五千公里的海上遠航。他給卡米拉發來賀電,新娘讀后,不置一詞。 這确是令人心醉的一天……現在,一對新人正坐著“勞斯萊斯”老式收藏車中,悄無聲息地駛向散發清香的村庄。精疲力竭,卻興高采烈,他們將在玻利海德別墅中度過新婚的第一夜。那是他們的新居,精致的建筑落巢在威爾特郡青翠的小山上。翌日,他們將飛赴法國南部的阿爾角共度蜜月。 卡米拉和丈夫在英國的藍天下享受人生,查爾斯卻受困于亞熱帶的憂郁之中。在拿騷主持巴拿馬群島的獨立慶典時,他穿著軍禮服不停地冒汗。這個典禮是群島的盛事。卡米拉和安德魯擁抱著嶄新的生活,而威爾士的王子卻忙于奠基儀式、訪問學校、醫院,發表演講——共有五次演講,全部由他自己起草。在私人秘書大衛·切凱特的幫助下,他對儀式的每一步驟都事必躬親:車隊中車輛的秩序,他出場和离席時的樂曲……查爾斯不希望樂隊吹奏國歌,這樣他就不得不長久地立正。他希望听到的曲子是“上帝保佑威爾士王子”,這樣,他就可以“簡簡單單地扭過頭去,邊揮舞手臂,向大家致敬(或其他類似的動作),邊退場”。升旗儀式上,“彌勒華”號的儀仗隊松懈地邁著步子,那步調和音樂完全格格不入,看到這些,查爾斯就深感內疚。巴拿馬藍黃黑三色旗冉冉升起,飄揚在桅杆頂端,新共和國的財政部長不顧外交禮儀,興奮得手舞足蹈,狂歡万歲,頓讓查爾斯面上無光,民族自豪感倍受打擊。 那天最精彩的節目是花園聚會和當晚由首相安排的盛大舞會。查爾斯在日記中如此寫道:“我瘋狂地跳舞,好像過去從未跳過一樣。我只想證明給所有人看,我跳的即使不比他們好,也絕不比他們差……”他說,他一開始就請了一位女演員跳舞。這女士貌美如花,卻肥若孕婦,在那天的重大場合中,她穿了一件“最美的花邊抹布”,抹布上打了個洞,以便把大腦袋套進去。“她縱酒過度,体態像一只鴨梨;我不幸落入她強有力的怀抱,欲罷不能。她把我緊緊地摟在她碩大的胸脯上,一邊問我在這里過得快不快活……” 在疲勞和香檳的作用下,怀舊症又包圍了查爾斯。一時間,重重疊疊的回憶紛至沓來,莫名的感傷頓時使他极度疲憊。而在這种場合下,他又极需自制——在這亞熱帶悶熱的夜晚,他希望擁入怀中的,并不是那素不相識的胖女人,而是卡米拉。周圍的人穿得雍容華貴,對他無不低聲下气,就像一群布袋木偶——在他們當中,查爾斯倍感孤獨。他多么需要她啊!此刻,在地球的另一端,在青翠的大不列顛,她在做什么?過去在一起的時候,她總能察覺到他思想中最微妙的波瀾,現在,她是否感應到他有多么想要她?不,卡米拉不屬于他了。此刻,卡米拉爽朗的笑聲是另一個男人的禮物。她正攬他人怀,說不定正和他做愛。為了驅散這些不堪忍受的念頭,查爾斯把女舞伴摟得更緊,著實讓她受寵若惊。不知不覺中,他開始向“逢場作戲”的生活看齊了,之后几年中,查爾斯“花花公子”的美譽在英聯邦諸國傳得沸沸揚揚……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