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我們的力量,就是煩惱”,在那些被上帝祝福的日子里,當白金漢宮的生活如同一條平靜的大河一樣毫無波瀾的時候,一位灰衣主教曾經如此說道。如果他的話大部分是真的話,那么在1994年的6月29日這一天,王權一定受到了削弱,因為此時不用再擔心那些“王室人物”,他們打破了最受歡迎電視節目的收視率。那天晚上,1300万英國公民圍坐在電視机前,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和耳朵所听到的。查爾斯王子,舒舒服服坐在海格魯夫的客廳里,回答喬納森·蒂姆布利比的“焦點”問題。 “當你在結婚那天宣誓忠實于妻子的時候,你是想做一個忠實的丈夫嗎? “是的,毫無疑問。” “那么你做到了嗎?” “是的……直到我的婚姻完全破裂為止。” 查爾斯王子在拿真相做賭注。當問及他与帕克·鮑維爾斯夫人的關系時,他說: “當婚姻破裂的時候,正是朋友們讓你承受住打擊,不至于變得失去理智……帕克·鮑維爾斯夫人很久以前,而且以后都是我的好朋友……” 《查爾斯王子·個人与公眾角色》節目加起來有兩個半小時,顯示了威爾士王子生活的多個側面。正是這個十來分鐘節目的連續播放,不僅一直被觀眾們注視,而且也不斷為第二天的報紙頭版新聞提供素材:《不可思議的坦白》、《當我不忠實的時候》、《戴妃早就對你說過》、《沒有統治才能》……雖然查爾斯說話轉彎抹角,也從未公開指出帕克·鮑維爾斯夫人是他的情人,但是他承認了,認同并堅持這一點。不言而喻:他不忠實于他的妻子,而且以后會一直如此。這次帶著真誠、令人無法生气的坦白起到了轟動效應,就連當天晚上出席塞爾邦蒂那長廊盛會,身著藍色雙皺面料的俏皮短裙,依舊魅力四射的戴安娜,這一次也無法取代王子的明星地位。 這次坦白引起了兩种不同的見解。“贊同查爾斯”派惊异于王子的勇气与真誠——其中就有尚德少校、卡米拉的父親,他作為一名出色的軍人,真的非常欣賞這次猛烈的“進攻”。“反對查爾斯”派,在這樣的叛逆面前裝出惊恐之色,再次提及宗教及憲法,試圖說明王子承認這樣的事實后,絕對無法繼承王位。尤其是一些教會的要人們,他們擔心王位的繼承人會進行可怕的全体教會合一運動。因為查爾斯曾在采訪中透露出,他宁愿作為“宗教信仰的維護者”,而不愿成為“某一宗教信仰的維護者”——1952年,雷翁主教在离開教會前將此頭銜授与亨利八世,并且被以后的繼承人流傳下來。王子難道想分割王室与教會的關系嗎?恐懼遍及整個英國教會,令人不寒而栗…… 但是,這次的賭博,王子似乎已經贏了。調查表明,王子的親和力直線上升。兩天以后,在紀念他被加冕為王位繼承人的25周年慶祝會上,他受到了威爾士國家人民的歡呼。然而在英國,有兩個人卻用不著這樣的“廣告宣傳”:那就是卡米拉和安德魯·帕克·鮑維爾斯。安德魯一向謹慎小心、不出差錯,當看到自己婚姻的不幸被那個“始作佣者”展現在公眾面前時,他開始害怕了。雖然他對卡米拉還有感情,但是當他去圣占姆斯俱樂部的路上,那些同情的目光和越來越不加掩飾的竊竊私語,當真快要把他逼瘋了。 在卡米拉這邊,近几個月來她經受了嚴酷的考驗。她默默地忍受著公眾向她投來的潮水般的恨意。一天,她往王子專線上打電話,听到一個生硬而又彬彬有禮的聲音說,殿下沒有時間時,她相信自己一定墜入了寒冬最黑暗的深淵。几個星期中,她也相信一切都完結了,難道王子听從建議,犧牲愛情而服從職責,就像奈杰爾·登姆斯特在《星期日郵報》頭版上所說的那樣?她從來沒有度過這樣一個陰陰沉沉的圣誕節,在那些沒完沒了的日子里,她忙于一些雜事,裝扮家庭圣誕樹,包裝禮物,每一次的電話鈴聲都會讓她惊跳起來。她和家人一起度過圣誕節,在她慣有的大笑背后,在煙火的藍色霧气之中,她小心地隱藏著自己的不安与慌亂。報紙上刊登了威爾士王子与孩子和蒂吉在假期當中拍的相片。蒂吉是他一年前分居后雇佣的一位年輕護士。王子的“牌价”在輿論中緩緩上升。報界開始忘記“另一個女人”,而卡米拉卻想知道查爾斯是不是也忘記了她……她絕對不是個糾纏不休的女人,以前她也總勸查爾斯要把職責放在第一位。但是,不管怎樣,保守沉默,并不是他的風格…… 然后,一個元月的早晨,電話響了,是查爾斯從澳大利亞打來的。當他參加澳大利亞的國慶節時,一個男人揮舞著手槍向他扑來。這不過為給她打電話找個借口:一個小小的電話就是為了讓她放心。卡米拉完完全全放心了,不知不覺中,電話越來越多起來。春天到來之前,他們到可靠的朋友家幽會,像密謀者一樣在夜間出動。從此,至少一件事是肯定的,卡米拉一定是、也永遠是查爾斯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人物,她就像水与空气一樣不能缺少。關于這一點,他在任何人面前都不會讓步。不是“王位或卡米拉”,而是“王位和卡米拉”。 雖然卡米拉不想听到查爾斯在電視上的坦白,但是她對王子的這一舉動并不感到吃惊:實際上,在私底下,她親自幫助他做准備。正是她說服王子將事情明朗化,并安慰他說不會有所損失。在4月17、18日兩天的錄像過程中,她經常采用電話的方式“出現”。查爾斯非常焦慮,從早上七點鐘就打電話給她。卡米拉不厭其煩地安慰他說:“只是做你自己而已,一切都會順順利利。對自己要有信心,就這一次!相信我,當你是原來的你時,人們除了愛戴你,不會有別的舉動……” 這個建議既經過卡米拉的深思熟慮,又是她犧牲自我的表現……如果說采訪改善了王子形象的話,那是因為她吸引了記者們的注意力,其實,她根本不需要這樣的注意。播放采訪節目的前一天,她帶著女儿扎拉飛往格林納達。當她回來的時候,在蓋特威克机場,攝影師們爭先恐后地想靠近她。但是,他們只看到她在微笑,一個勇敢并值得稱贊的微笑,因為此時卡米拉心情沉重。她的母親羅蘭莎德·尚德,長年飽受骨質疏松病的折磨,現在病情已經惡化。一個星期后,即7月14日,她就去世了。 對于卡米拉而言,經過几個月的羞辱与憂慮之后,這次打擊無疑又是令人無法承受的。她愛她的母親,為自己在母親彌留之際還給她的生活布上陰影而感到罪孽深重。失去了母親,就等于失去了最后一個免受衰老、孤獨与死亡侵蝕的保護屏障,就等于她已走進了第一批死期緩刑犯的行列當中。母親,這是一個從孕育你就開始了解你的人,也是你了解的一個人。在鄉下的墓地里,她忍不住自己的眼淚,看著殯儀工吃力地把棺木放進墓穴里,同時,她也在為自己哭泣。如今已是47歲的人了,卻從未感到如此孤單。她的孩子長大了:湯姆很快要20歲,扎拉已經16歲,他們越來越不需要她了。安德魯一直站在她這邊,但是她很清楚,她在丈夫的生活中并不占有重要的地位,這也是正常的。現在,世界上只剩下查爾斯了,但是她几乎看不到他!有時候,她感覺查爾斯只不過是電話中的一個聲音而已…… 查爾斯已經盡其所能。他每天都給卡米拉打電話。現在,他反而成了卡米拉的精神支柱。然而,他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他的進攻——有些人說是魅力攻勢,有些人說是挑戰——都是為了爭取輿論,這是白金漢宮交戰計划的一部分而已。在理查德·艾拉爾的鼓勵下,“雷龍”開始行動了。那些死气沉沉的要人,刻板而又充滿著优越感的朝臣們,自古以來就形成了王宮里的權勢集團,現在已經逐漸被新鮮的血液所代替。很長時間里,倔傲的保守主義在這里成了一种原則,他們樂于用擔心和憂慮來表現自己的美德。然而,既然查爾斯的形象已被當成和妻子進行嚴酷新聞戰的賭注,情況就要有所改觀。電視采訪是他打出的第一張牌。 四個月后,他又打出了第二張牌:他的傳記《威爾士王子傳》,作者喬納森·丹布勒伯。可以說這是自安德魯·摩頓1的書出版后,牧羊人對牧羊女所做的回答。當喬納森·丹布勒伯向他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查爾斯還有些猶豫,后來還是決定賭一把,看看自己是不是還有自信心。他向自己的傳記作者公開了存放在圣詹姆士宮和溫莎堡的個人檔案,這是一大堆自他童年時代起就積存下來的材料:他的工作安排,他的私人日記以及成千上万的朋友們的來信,其中也包括卡米拉的信。通過提供的大量材料,上百次的采訪以及与王子個人長時間的交談,此書与摩頓寫的書所產生的效果截然不同。在摩頓的書里,只不過充斥了大量但又不十分确切的怨言式的袒露面已。所以這是一本真正有根有据的書,只要付出努力就可以做到這一點。查爾斯看到他付出的努力,對于結果也相當滿意。“一項毫不摻假的工作,”他評价道,“可以緩和一下游戲進度,幫助人們了解真相。” 1安德魯·摩頓是戴安娜傳記的作者。——譯者注 然而,他沒有料到的是,正是從他的坦率与單純之中,新聞界又得到了好處。10月16日,《周日時報》刊登了該書的節選片段,命名為《王子的末日》。王子的傳記有700來頁,但是報紙卻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几十段關于他和卡米拉故事的描述上,比如他對結婚的憂慮,來自父親的壓力,戴安娜的神經質及他与戴安娜婚姻的迅速失敗等等問題。《查爾斯說:“我從來沒有愛過我的妻子”》,英國報紙的頭版被轉載在全世界各地,盡管傳記作者提出憤怒的抗議,但是也沒有起到什么作用。成百万的讀者看到了《周日時報》的連載和報紙上刊登的評論文章,但是很少有人去讀讀那本700頁的書…… 令卡米拉失望的是,她再度受到了人們的質問。至于安德魯呻B克·鮑維爾斯,他受到的傷害太多了。在這几年中,他全力支持妻子而且和她并肩作戰。但是現在,他感到自己被出賣了。王子做得太過火了。如果是王子先打破了沉默,那么安德魯,他也覺得從此以后可以斷絕維系他和卡米拉的一切關系。他對她一直怀有感情,但是已經疲于這种生活。50多歲了,這位花花公子終于安靜下來。從軍隊退役后,他一直希望過一种平靜的生活,和一個真正屬于他的女人廝守終生,卡米拉也對他表示完全理解。查爾斯做出最大努力,勸他的這對朋友放棄离婚的決定,卻沒有起到絲毫的作用。 人們等待著查爾斯和戴安娜的离异:因為安德魯和卡米拉已經离婚,著實讓所有人都感到措手不及。這是《太陽報》本年度最佳“獨家新聞”,在頭版上加以報道。1995年1月10日帕克·鮑維爾斯夫婦在報紙上刊登以下聲明: “結束婚姻是我們共同做出的決定,只是涉及到我們的個人生活。但是,因為有理由相信我們的私生活會受到騷扰,所以刊登此份聲明,希望我們的家庭及朋友們也免受同樣的遭遇。 特別指出的是,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在這种困難的時刻繼續安心學習,他們依然是我們最擔心的,也是我們最主要的責任。 從我們婚姻的開始到結束,雙方都有著不同的興趣,而且几年以來,我們一直過著分居生活。因此除了我們的孩子和深厚的友情,我們沒有什么共同關心的對象,所以我們決定离婚。” 1995年1月19日,在好奇的人們面前,帕克·鮑維爾斯夫婦到高等法院2號庭正式解除了他們的婚姻關系。作為一個徹頭徹尾的紳士,安德魯讓卡米拉以分居事實為依据提出离婚請求,因為三年之中,雖然他們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但是只在一起度過了30個夜晚。其中,并未提到什么第三者的問題。對于安德魯來說,經過這么多年的忍受之后,嶄新的生活開始了。几個星期后,他和羅絲瑪麗結婚了。但是對于卡米拉,這是悲慘的一天。安德魯一直是她生活中的支點,他們的婚姻保護著她,讓她得到尊重。安德魯總是十全十美,人品高尚,讓人安心,面對攻擊毫不退縮。他們之間不存在愛情,但是他們的友情從未渦滅。如今,她形影相吊,獨自一人面對公眾的輿論,這种孤獨令她感到害怕。 讓卡米拉欣慰的是:威爾士王妃,這個女人自從挑起新聞戰后就成為她的死敵,似乎比她還背運。1994年是戴安娜的“倒霉年”。在1993年的12月,戴安娜用悲痛顫抖的聲音鄭重宣布,退出公眾生活及大部分的慈善活動,因為她需要“時間与空間”。事實上,她并沒有退出:為了證明自己存在的意義,她不可能离開他人目光的注視,5月份,白金漢宮也采取了反擊,對報界公布王妃的個人開銷總額。《太陽報》報道,戴安娜每年花費16万英鎊,合160万法郎,就是說,一個星期會花掉了3万多法郎,還不包括度假、汽車、仆人的工資及房屋維修等費用。僅僅涉及到“零花錢”一項,每年都達到相當高的數目:一年下來,728英鎊(7280法郎)的防晒護膚品,5000英鎊(5万法朗)的長襪及短襪,2500英鎊(2.5万法郎)的占卜費用,每周一次的指甲修剪和腳部護理各需322英鎊(3220法郎),175英鎊(1750法郎)的剪發費用,還未說到一些奇特的治療,比如結腸清洗就要55英鎊(550法郎)。當發現這些巨額開支后,查爾斯怒不可遏。他可是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為此,他在海格魯夫的每一個房間貼上便條,提請每個人在离開房間的時候留意關燈,節約用電,所以他根本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生气至极,他第一次同意采用他妻子慣用的武器——向報界提供信息。說真的,戴安娜的購物癖并沒有什么惊人之處,她花錢是為了填補愛情的缺乏,就像杰奎琳·肯尼迪一樣,雖然后者較前者還要更喜歡購物,但是杰奎琳并沒有聲稱自己可以与特麗薩修女相媲美,憤怒的英國公眾發現他們的“圣女”有些過分了…… 气是生不完的。還是在《太陽報》上,有一篇名為《兩面三刀的戴安娜》的文章,披露她一邊秘密約見記者理查德·凱,一邊埋怨新聞界給她的生活造成無休止的干扰。去年夏天,當她和孩子們去佛羅里達度假時,難道不是她告訴了報界他們要參觀迪斯尼樂園,而后又恨恨地報怨狗仔隊扰亂了他們的興致?對于不幸的王妃來說,這似乎還不夠,因為几個月后另一“事件”又被揭露出來:她總是往朋友奧利維爾家里打電話,雖然電話里沒有署名,但是從1992年以來就一直延續至今。 禍不單行:在這些成堆的“迷你丑聞”中,那位瀟洒的詹姆士·赫維特又加入進來,他与安妮·帕斯特爾納克合作出版了《戀愛中的王妃》一書,書中只不過是一些無病呻吟的描寫,描寫他与戴安娜之間的輕浮愛情。在白金漢宮,王子身邊的人都欣喜若狂:他們不需要再擔惊受怕,王妃自己已經毀了她的美好形象。回天無術的戴安娜第一次感到事態對她极為不利。如果她曾經讀過拉辛的作品,那么兩年前當她看到溫莎堡起火的時候,她也許就能像查爾斯那樣背出這樣的詩句: 神饒恕我吧! 不幸已使我不再抱有希望…… 但是,我還是要贊美你的永恒,噢,上帝……進行了几年的小型沖突后,在1995年,威爾士王子与王妃開始了壕塹戰。查爾斯知道這种事態不會無休止地持續下去。他非常擔心孩子們:他們每三個月從學校回家一次,每次回來,父母雙方都競相許諾帶他們去度假。但是,卡米拉終于自由了。如今,只要他可以在公務活動中抽出空來,他就去找卡米拉。米德威克庄園已經賣掉了,卡米拉在离海格魯夫大約10公里的地方又買了一所房子——雷米勒庄園,里面有一架老式風車,周圍還有8公頃的土地。它坐落在阿翁河邊,可愛的古老村落洛克附近。查爾斯資助她進行了重新翻修,尤其是建立了一套保安措施以保護他們的私生活。在這儿或在海格魯夫,他們又重新歡聚在一起,体會著一种從未有過的平靜与安宁。 快樂的人們不會引起什么誹聞,所以查爾斯墨守常規的生活引不起記者們太大的興趣:一年之中,他們追逐的正是戴安娜。在東京,在莫斯科,在巴黎,她忙得滿天飛,為了那些她念念不忘的事業,尤其是對于那些病弱的孩子們,她把“魅力”与“慈善事業”兩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和人們握手,安慰病人,看到那些因她而激動的臉龐,她都几乎上了癮。她又有了自信心,內心充滿了使命感。這种興奮劑,因效果可怕而被人們認為有時會改變病人的個性,但是卻給戴安娜帶來了她長期苦苦追尋的東西:自信心。沉迷在成功之中的她自以為是出使外國的心靈大使。紅十字會對她的舉動表示贊成,但是白金漢宮則謹慎地表示了反對意見。因此,白金漢宮試圖對她有所束縛的做法令她惱火不已。 為了報复,她未經女王同意就毫不猶豫地接受英國廣播公司的采訪,并且刊登在《全景》雜志上。在上流社會,這又是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但是,自從戴安娜踏進白金漢宮的門,“先例”就層出不窮,進而還成為了一种習慣……這次令人惊异的采訪,是她在查爾斯47歲生日那天送給他的生日禮物。門月20日,采訪全國播放。王宮里的人再咒罵這個“可惡的女人”也沒有用,因為既然王子有如此權利,那么就不能阻止戴安娜也那么干。到了預定發動進攻的日子,2300万英國公眾坐在電視机前,看著他們削瘦的王妃,穿著朴素,正向馬丁講述她的不幸与未來打算,帶著她特有的斜視目光。 薩莎·吉特里一天給女看門人一張戲票去看她的演出,可后來卻看見她失望而歸,“對于我來說,這不是真的戲劇,”她不好意思地解釋道,“戲劇是一位王后遇遭到了不幸……”那天晚上,英國的觀眾們确實看到了一場戲劇……“得知戴安娜的經歷后,”后來評論家蓋拉格爾指出,“人們雖然贊賞她,卻不羡慕她了。看到一個如此富有、如此令人想往、如此美麗的女人同樣不幸,人們感到了心理的平衡。” 一個小時之內,戴安娜向她的公眾們重复講述了所有大家已經知道的事情:新聞界的壓力、她的神經性善饑症、她在王族中處于孤立地位、查爾斯的不忠以及她的不忠等等。但是,她同樣對她的人民發表了一篇充滿愛心的宣言: “我想如今承受著最大痛苦的人們,就是那些得不到愛的人,而我知道我可以給他們帶來愛,哪怕一分鐘,半個小時,一天,一個月,我都能給予。我非常高興能那么做,并且這也是我真心誠意想做的事情……英國人民需要一位公眾人物給他們以愛、理解、幫助,她會在黑暗隧道的盡頭為他們點亮一盞燈。我一心想要扮演這個獨一無二的角色,我愿意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王后……” 此番話語感人至极。這個永遠沒有被愛過的女人知道她該說什么。觀眾們看得熱淚盈眶,完全忘記了那些巨額的開支以及王妃的出軌行為。特麗薩修女又回來了,而且,她還那么富有魅力…… 不幸的是,戴安娜沒有及時剎住話頭。她又順勢來了一番小小的個人忠告: “我想王室應該与人民加強接触——不是像騎自行車或別的類似工具那樣慢慢悠悠,而是要有一种深層次的理解……” 直到這儿,還沒有什么不對的地方,但是最妙的就在后面。 “你比任何人都了解威爾士王子,你認為他想成為國王嗎?”馬丁問。 “因為我非常了解他的為人,所以我認為這份‘最至高無尚的工作’,我是這么稱呼它的,會給他帶來很大的限制,所以我不肯定他會适合……” “那么當威廉王子到了可以繼承王位的年紀,你是希望他,還是現在的威爾士王子,接替女王的位置?” “我的心愿是,我的丈夫能夠得到心靈的平靜,讓剩下的一切順其自然好了……” 已經很清楚了:查爾斯這個大傻瓜只顧他所鐘愛的研究和甜蜜的愛情了,卻讓他的妻子去安慰那些痛苦的人們,做好准備讓儿子登基,而且一切還挺順利……這就是“投井下石”。她突然出擊卻好像沒干過一樣,還裝出一副好心腸的樣子,所以白金漢宮永遠不會原諒她。几天后,戴安娜飛往阿根廷,三天之內連續參加七所醫院的落成典禮,之后,她飛往紐約,接受‘年度人道主義名人”的殊榮。“我認為,多虧了這項使命,我才最終獲得了獨立。”春風得意的她在登上飛机的時候如是說。她連自己都不相信可以說得這么好。事實上,她有權利,或者說有義務盡快离婚。离婚,在几個月前看來還是無法想像的,如今似乎是誰一的解決之道了。 無疑,普爾扎克已使戴安娜過于興奮,沒有馬上意識到她已經走得太遠了。她沒想到在白金漢宮,有人已經准備對她開戰了。怎么能讓她教訓王室?怎么能讓她掌握決定王位繼承的權力?怎么能讓她自從參觀了一所醫院后就以為是“心靈的主宰”,而王室長期在慈善事業方面花費巨資,只不過是換回地方小報上的寡寥數語?老牌雜志《國家生活》評价她的電視露面是“令人苦惱”的,毫不客气地教訓了她一通。很快,她收到女王的一封信,信中女王暗示她應該盡快离婚。查爾斯松了一口气。終于,惡夢一去不复返。終于,他可以平靜地生活了,可以擺脫這位變幻無常并宣稱要當王后的女人了。 這對夫妻分手之后,所有的問題都最后歸結到錢上。錢,就是痛苦的獎賞。在這种情況之下,痛苦是深刻的,得到的財富也是巨大的。但是也還有其他的因素需要考慮:殿下的稱號,小王子們的教育問題,還有戴安娜想成為“心靈大使”的野心。她想雙方同歸于盡,但是對方不想如此對她。于是,每一方都請到律師中的辯論高手:王妃這邊是著名的安東尼·朱利葉斯,王子這邊是法勒律師所厲害人物菲奧納妙克勒頓。訴訟一開始就頗為复雜,每個人手中都握有王牌。王室當然有權力,也有理論上的可能性運用特權得到小王子的教育權。但是,英國法律面前,查爾斯和戴安娜同其他人一樣也是英國公民。如果雙方沒有達成協議,該法律不會受理离婚:夫妻中,必有一方是“原告”。王室希望戴安娜為原告,理由是分居:查爾斯已不在住所內居住達兩年以上。但是王妃不會接受:因為她可以搬出帕克·鮑維爾斯夫人共同分擔責任,以通奸為由提起訴訟。一想到這儿,女王就不寒而栗,這也是戴安娜在剛開始的艱難談判中的一張王牌。只要滿足她念念不忘的几點需求,其中首要一條是可以不受限制地接近她的孩子們,那么她就可以遵守游戲規則。 戴安娜耐心地、盡可能地搜集丈夫財產的各种信息,然后標明她的條件。她要求4000万英鎊(4億法郎)的財產,一年100万英鎊的贍養費(1000万法郎),可以保留珠寶的權利(价值2000万法郎以上)。她還要求繼續呆在肯尼頓宮的住所里,并要有另外一處价值250万英鎊(2500万法郎)的居所,保留殿下的地位,并得到人道主義巡游大使的頭銜。至于孩子們,她要繼續和他們的父親共同分享假期中的監護權,就像分居以后那樣。經過几個月的協商之后,雙方都松了口气,他們最終達成了協議。戴安娜可以在有關孩子的方面獲得滿足,但是她也接受其他要求被減半的決定:她會有170万英鎊(1700万法郎)的資產,每年贍養費為480万法郎。她可以住在肯辛頓宮,保留珠寶——條件是不將它們賣掉并在死后傳給下一位繼承人。但是她失去了殿下的稱號,值得安慰的是:作為未來國王的母親,她會永遠是威爾士王妃,并被看作是王族的一員,可以被邀請參加正式典禮。至于她的“心靈大使”之夢,她必須放棄:除了在個人假期內,其他時間到國外的每一次活動都要得到王室批准。最后,她必須書面保證不泄露和宣揚有關王室的事情。 雙方都嘗到了苦澀的后果:對于查爾斯來說,他以高价買到了平靜——約克公爵夫人莎拉,离婚時還沒有得到這筆數目的十分之一。對于戴安娜而言,她必須扮演美麗啞女的角色。但是,她還能夠對這個她所痛恨、卻花費了恥辱的上百万英鎊高价購買了她的沉默的家族給予最后的蔑視。离婚協議于1996年7月15日宣布,兩天后,王妃宣布辭去100多個慈善協會的主管職務,只保留了她認為尤為重要的6個。既然她不再是殿下,那么王室的其他殿下就不得不承擔起這份工作!干得不錯,可惜缺乏教養。即使是一直支持戴安娜的《每日郵報》都惊异于這個突然的決定,并用頗具宿命論的觀點總結道:“報复与怜憫都無法達到和睦,只會導致苦澀的后果……” 夏季再次到來,查爾斯感到輕松了許多。踏著輕快的腳步,他爬上巴爾摩拉的山林,追赶松雞和公鹿。一個新的生活向他展開,他已經開始享受了。他的每一天都圍繞著一個叫做卡米拉的太陽運行。在這個太陽的照耀下,工作与四季相交織,令人安心并且有條不紊。8月份在巴爾摩拉,圣誕節在桑德里漢姆,4月在托斯卡納或外省。他看著孩子們成長,他會把他們塑造成可以和他共同分享理想的人,也能夠在他之后繼承王位。他在海格魯夫看著四季交替,聞著玫瑰花香,剪下枯萎的花朵。他燒掉于枯的樹葉,守侯著第一批藏紅花從雪中露出尖角。夏季的早上,他与卡米拉在平台上共進早餐,周圍溢滿了混合著玫瑰、熏衣草、送迭香和忍冬的芬芳。他終于可以平靜地生活,和他所愛的、為他提供生命之氧的女人在一起了。 戴安娜,她的孤獨再度加深。可怕的兩個星期之內,和另外一個遭到王族放逐的女人——她的前任弟妹莎拉一起,在法國南部遭到狗仔隊的追逐。她告訴莎拉,如果無法充實生活的話,就來找她好了。結束了15年的婚姻生活之后,戴安娜更漂亮、更富有、更自由,但是她還是缺少最重要的東西,也是她從童年起就徒勞追尋的:愛情。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