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榮德生走進吳稚暉的臥室兼書房,看到這間小房間里只有一張單人床,一張桌子,一把藤圈椅和几張骨牌凳,書廚里沒有古董,牆上也沒有名人書畫,不免有點吃惊。榮德生是自奉節儉的,但比起這位党國元老的居室,自己的兩宜軒該算奢侈了。 房間里有位客人,吳稚暉看到榮德生,站起來對客人介紹說:“孑民,這位就是我給你說過的榮德生先生。”接著又對榮德生說:“德生弟,你不認識吧,他就是蔡元培。” 榮德生沒見過蔡元培,但一听這,可說是如雷貫耳了。他恭恭敬敬地鞠了躬,說:“蔡先生是教育巨匠,國家棟梁,早就久仰了。” “不必說這么多客套話。”吳稚暉對榮德生說:“德生你來得正好,我正同孑民在商量宗敬的事。你先看看這個。”他遞給榮德生一份電報底稿。 榮德生接過底稿,也在骨牌凳上坐了下來。 電報是今天早晨吳稚暉發給南京蔣介石的,謂:“無錫富商榮宗敬,鄉評极佳。并無為富不仁之事,近年來敬恒個人亦未聞彼曾比附孫傳芳。……鄉之公正士民,環來請求轉達鈞听,望更飭查昭雪,免予查封。”讀完電報,榮德生感動得熱淚盈眶。他來找吳稚暉只抱一線希望,沒有想到老先生已經行動起來了。 “介石的命令剛下來,他是個很要面子的人,因此我這份電報未必會立即奏效。但目前有個机會,四月十八日,也就是后天,是英士遇難十三年祭,听說介石要來上海。到時候我拉著蔡先生一道去找他,兩張老面子介石總會買吧?” 蔡元培是個敦厚人,但心比吳稚暉細,他說:“稚暉,論与蔣公的交情,張靜江比你我更深,把他也拉去吧。要請出靜江,最好是央石曾去說……干脆,把石曾也拉上,怎么樣?” “好主意。我替榮家兄弟也替我們無錫老鄉謝你啦!”吳稚暉謝過蔡元培,又憂心忡忡地說:“孑民,介石這件事确實做得孟浪。我早說過,‘學而优則仕’這條路已成死胡同,應改為‘學而优則為實業家’了。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后,提倡實業,很快走上工業化的道路,成為東亞強國。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時代一去不复返了!榮家兄弟是我們無錫人中最早最大的實業家,可說是中國‘學而优則為實業家’的典范,一百個吳稚暉也比不上他們兄弟倆。辦實業是利己利民的大事業,怎么可以一朝權在手就向實業界開刀呢?如此,國家前途可憂呵!” 蔡元培說:“稚暉,不必憂慮過深。我們見了介石,這一番道理自然要講講的,教育和實業,只能保護,万不可摧殘。我現在就去聯絡石曾,先告辭了。” 蔡元培今天來看望吳稚暉,是為了公事。几年前他任北大校長時,曾函邀吳稚暉去當學監,被婉辭了。現在他已決定出任大學院院長,特地來請吳雅暉擔任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主席。吳稚暉想,這個職務算不得官,而且是興趣所在,就答應了。蔡元培走后,榮德生覺得想要說的話都已無贅述的必要,就也要起身告辭。吳稚暉卻又拉著他的手問:“宗敬受此惊嚇,精神如何?” 榮德生老實地回答:“他滿不在乎,倒是把我急坏了。” 吳稚暉笑著說:“是呵,你那位老兄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可是德生,我要你一句話:蔣介石正在火頭上,我們四個老家伙去說情,也總得給他一個台階,這50万庫券,還是認了吧。” 榮德生誠懇地說:“我們兄弟一切听老先生吩咐。” ------------------ 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