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肅順夢想登上御座,享受一下君臨天下的威儀。奕鱏的折子正中肅順的圈套。 肅順密奏咸丰效法漢武帝鉤弋事件,處死懿貴妃。 恭親王請一位洋人做老師,教他和儿子學洋文。 陽春三月,楊柳吐翠,桃李爭艷,蝶蜂翻飛,燕雀呢哺,春天的倩影走近了冰封一冬的北京城。 在一陣激熱的鞭炮聲和鑼鼓聲中,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正式成立。 奕鱏神采飛揚地登上總理衙門大堂正中虎皮交椅,接受來自各國使臣使節的祝賀,又同留守京師的王公大臣們—一互道安好。 中午,又是一頓飽餐之后,各國使臣使節紛紛离去,剩下几位同列的王公大臣們閒談國事家事。 忽然,有一人說道:“皇上曾在批奏中說來年春暖花開之際,即行回鑾京師,如今已是陽春三月,為何沒有傳來皇上回鑾的信息呢?盛夏之際去熱河避夏消暑尚可,到那天寒地凍的地方過冬實在有礙龍体健康。” 他這一句話引發了眾人的話題。 大學士、吏部尚書周祖培說道:“我等已經兩次聯名奏請皇上回鑾,可批奏都是天寒地凍不易回鑾,待后再議。” 奕鱏也不無愁容地說:“我個人私下上折奏請回鑾已經三次了,前兩次的奏請都被駁回,說京師不穩,夷人未去,不易回鑾。如今京師太平,百姓安居、商業興隆,皇上應該同意回鑾了吧。可這最近的一份折子遲遲不見批下,不知何故?實在令人困惑。” 兵部尚書沈兆霖忽然問道:“皇上不回鑾,听說也不准我們這些留京的大臣前去熱河叩拜,不知是否有此事?” 奕鱏點點頭,“我等也提出叩拜之事,可皇上批示,讓我等悉心鎮守京師,修繕未盡工事,不必費心勞神往熱河叩拜,說不久就回鑾京師,就是不見皇上定下回鑾的日期,我等也早早到密云一帶迎駕。” 軍机大臣、吏部佐侍郎文祥心中一動,略略遲疑片刻,仍禁不住問道: “莫非皇上龍体貴恙?” 署兵部尚書趙光連連搖頭,“不會,不會,倘若龍体有恙,一定來詔明示,何必隱瞞呢?況且皇上正處盛年、精力旺盛,龍体一向安康。” 盡管趙光這樣說,文祥的話還是說得眾人內心隱隱猜度再三。特別是奕鱏,他比一般人更加心神不宁,如果皇上果真有病,而又隱瞞不告外人,這里面必定有問題。對于肅順、載垣、端華等人的為人与心術,奕鱏十分清楚,想至此,他心頭籠上一層陰云。 又听大學士桂良說道:“莫非皇上心戀塞外風光,玩心未盡,仍想在外多呆几日?” “倘若是那樣,我們何不聯合山西巡撫桂英共同奏請皇上西巡,然后再折返京師呢?”文祥說道。 奕鱏覺得文祥的話有道理,贊同說: “文大人言之有理,我們盡快与桂英聯系,雙方同時奏請,看皇上態度如何,如果皇上仍然不同意回鑾,也不同意西巡,我等就冒著犯上之罪,不召自至,去京師叩拜皇上,探個究竟。” 奕鱏話音未落,吏部尚書陳孚恩就出面阻攔說: “我等在此胡亂猜疑,實屬不應該,又要以下犯上去熱河探個究竟,更是違背為臣的綱常。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以陳大人之見呢?”文祥反問道。 “皇上暫不回鑾自有理由,何況熱河行官也有眾多王公大臣服侍皇上身邊,為皇上出謀划策。我等只管留守京師,盡職盡心處理好本職工作就行了。皇上該回鑾的時候自然會通知我們的,何必那么心急呢?” 奕鱏見陳孚恩极力阻攔,歎息一聲說道: “陳大人言之有理,只怕一些佞臣賊子蒙蔽皇上,蒙上欺下,實在令人擔憂。” 陳孚恩緩緩地說道:“只怕恭親王多慮了,當今圣上英明,何人有此膽量?” 奕鱏知道与他爭執毫無意義,決定私下与山西巡撫英桂聯系,再同几名老大臣協商,共同奏請西巡之事,靜觀皇上有何反應。 奕鱏做夢也沒想到,他的這一奏折卻正中了肅順的圈套。 煙波致爽殿西間。 骨瘦如柴的咸丰帝劇烈地咳嗽著,兩名宮監攙扶左右。小載淳見阿瑪咳嗽不停,急忙從腰間掏出一方洁白的巾帕遞上前說: “皇阿瑪,你快擦擦嘴吧?” 咸丰顫抖著雙手接過大阿哥遞去的巾帕擦了擦嘴,仍禁不住咳嗽,他猛烈地咳嗽一聲,一口帶著濃濃暗血的啖吐在巾帕上。 小載淳上前接過阿瑪手中的巾帕,看看阿瑪病成這個樣子,小嘴一撇,喔喔地哭了起來,邊哭邊說: “阿瑪,儿臣明日隨七叔去圍場打一只鹿來為阿瑪養身子。” 咸丰看著小載淳如此懂事十分欣慰,但他想到自己患了這不治之症,不久將离開人世,也十分傷心。伸出清瘦的手撫摸著大阿哥的額頭,關切地說: “淳儿,你這就六歲了,按照我大清朝的宮規,阿哥六歲就要到弘德殿讀書習武了。這里雖然遠离京師,也應按時讀書,不讀圣賢之書,不懂圣賢之道,將來如何承襲大業治理國家呢?” “儿臣牢記皇阿瑪的教誨,早早人學讀書,學會治國的本領,為阿瑪分憂解難。” 咸丰內心一陣感慨,緊緊握住儿子的小手: “淳儿乖,有志气,阿瑪就把大清的重擔交給你了。” 載淳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阿瑪請放心,阿瑪讓儿臣做什么,儿臣就做什么。” 正在這時,懿貴妃端一碗湯藥進來,一听皇上与載淳談論讀書的事,便說道: “淳儿很聰明,也很好學,沒上學就已經識得許多漢字和蒙文了。” 咸丰很高興,惊喜地問:“真的?” “當然啦,奴卑豈敢蒙騙皇上。奴卑看書時,淳儿常伴在旁邊,他也要讀,我也教了他几句,不想他竟能記住,過了多日仍不忘記,再教上几遍就全會了。淳儿還會背上几首詩呢?” 咸丰更高興了,放下手中的藥碗說: “淳儿背上一首詩給阿瑪听听。” 懿貴妃也向載淳點點頭,鼓勵說: “淳儿,背吧,讓你阿瑪高興高興。” 載淳想了想,把雙手往背后一背,用清脆的童音誦道: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几枝。 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咸丰一听,連連搖頭,他十分感歎。自己害得這該死病,就是太過風流,太過相思,結果誤國誤民也誤了自己的性命,怎能再讓儿子也像自己一樣當個情种呢? 載淳一見阿瑪連連搖頭歎息,急忙問道: “阿瑪,儿臣誦得不好嗎?這是額娘教的,儿臣背錯了嗎?” “錯倒沒有錯,只是以后不要背誦這樣的詩,你理解詩中的意思嗎?” 載淳搖頭。 咸丰又對懿貴妃說道:“以后千万不能再教淳儿背誦這樣的詩,長大會引坏孩子的,應該教他一些憂國憂民的詩。” 懿貴妃急忙點頭稱是。 咸丰想了想,“阿瑪今個儿高興,教淳儿一首詩吧。” “多謝阿瑪!” 咸丰用十分微弱的聲音念道: 天為羅帳地為毯, 日月星辰伴君眠。 酣睡夢中偶伸腳, 東瀛島國漢海面。 咸丰又讓載淳跟著自己念了几遍,這才解釋說: “這是康熙爺八歲那年生日所作,曾博得孝庄皇太后的夸贊,康熙爺小小年紀就有一代帝王威震四海的气勢和雄心壯志,后來果然成為我朝一位受后世子孫敬仰的皇帝,做了許多值得大書特書的業績,我朝在康熙爺時代達到最興盛的局面,天下太平、四夷朝拜,淳儿,阿瑪也希望你能像康熙爺那樣有大志大勇,重新振興我大清的江山社稷,雪洗你先皇祖父和你阿瑪的恥辱。阿瑪沒有完成你先皇祖父的遺愿,望你完成這些遺愿。” 咸丰不管載淳懂与不懂,一口气說了許多。后來,竟禁不住清淚流落瘦削的臉面。 載淳對阿瑪的話都是似懂非懂,但他知道阿瑪現在心里很痛苦,希望自己長大做許多事,他總是認真地點頭答應。 懿貴妃上前為咸丰擦去臉上的淚水說:“請皇上放心,只要奴卑在,一定會好好教導淳儿的,決不讓他有負圣望。” 咸丰的心漸漸平靜下來,拉著懿貴妃的手說: “淳儿交給愛妃了,典學時一定為他選一位德高望重的師傅。” “皇上了解朝中眾臣,認為誰為大阿哥的師傅較合适呢?” 咸丰沉思片刻,“有兩位德高望重而又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之人,可惜都告老還鄉了。” “皇上所說的這兩人莫非是前禮部尚書、大學士祁寓藻和大學士翁心存。” 咸丰點點頭,暗暗佩服懿貴妃對朝中的人事了如指掌,自己這么一提,她能立即想到這兩個早已不在朝中的老人。若換上貞皇后,她是做不到這一點的。但咸丰心中又有一絲莫名的恐懼,他深知懿貴妃心高气做,權力欲望太重,為人又手段陰險毒辣,自己倘若一命歸天,懿貴妃難免不弄權朝政,效法呂雉、武則天等人。 懿貴妃見皇上不講話,又問道: “除了這兩人外,還有誰有資格做大阿哥的師傅呢?” “翰林院編修李鴻藻也可以,此外,工部尚書博仁也都有真才實學。” 懿貴妃又建議說:“大阿哥已滿六歲了,也很好學,何不在熱河行宮為他典學,正巧李鴻藻也在這里,就讓他先做大阿哥的啟蒙師傅吧。至于皇上所說的祁學士与翁學士,他們雖告老還鄉,回京后可以下詔讓他們人朝任職悉心教誨大阿哥。” 懿貴妃忽又問道:“如今已到了春季,皇上是否准備回鑾京師呢?在這偏遠的塞北,也不利于皇上龍体康复,何不回京廣求明醫為圣上治病呢?” 咸丰點頭說道:“朕也早有回鑾之心,几次催問肅順,讓他給奕鱏傳旨問及京師修繕如何,他說奕鱏折奏可以回鑾,但修繕工作尚在進行,夷人也尚未完全退卻。朕不忍見京師破敗的慘象,怕触動心事傷心落淚而加重病情,因此一直沒有議定回鑾之期。朕決定讓肅順安排一下,近期就回鑾。朕已經病入膏肓了,就死也要死在京師,不能做這荒山野鬼吧。” 懿貴妃立即用手捂住皇上的嘴,淚流滿面地說: “皇上千万不要說這些不吉利的話,皇上正當盛年,龍体一向強健,只是偶感傷寒所致,回京后下詔遍訪名醫,一定會治愈圣上的病,請皇上不必胡思亂想。” 懿貴妃說著,拉著大阿哥扑通跪在咸丰榻前。 咸丰揮揮手,“愛妃和諄儿快起吧,朕不說這喪气話就是了。” 懿貴妃和載淳站了起來,咸丰又歎口气說: “生死由命,富貴在天,這話一點不也假,朕何嘗不知自己也是娘生的肉長的,怎會万歲呢?如今病到這种程度,你們心中也十分清楚,朕更清楚。朕死而無憾,只可怜我的大清半壁江山和這六歲的皇儿,一切重擔只能交給他這几歲的孩子了。” “皇上怎么又說這喪气話了。”懿貴妃從旁邊叮囑說。 “好,朕不說,不說。” 咸丰歎息一聲,閉目沉思起來。懿貴妃悄悄拉著大阿哥退了出來。 肅順听說懿貴妃帶著大阿哥在皇上那里呆了半日,几次催問皇上回鑾京師,肅順听后咬牙切齒,心里暗想:如此刁鑽的女人不除必留后患。 肅順來到煙波致爽殿,見皇上嘔出的血全是暗紅色,深知皇上不久將离開人間。 咸丰听貼身太監奏報肅順已來多時,無力地睜開雙眼,向肅順揮了揮手示意他坐下敘話。又過了一會儿,咸丰才問道: “朕命你准備回鑾之事辦得如何了?” “回皇上,這里的准備工作早已齊備,從京師所來的奏報分析,皇上回鑾之日尚須再推遲一些日子。” 咸丰略有不高興地問道:“怎么?難道京師眾臣至今尚沒有把洋人破坏的建筑修繕完畢?” 肅順沉著地答道:“回皇上,修繕工作早已完畢,只是從京中傳來的風聲中不利于皇上現在就回鑾。” “肅卿听到了啥風聲?莫非洋人又來進犯?” “傳聞恭親王和洋人有所勾結,并有借助洋人勢力在京城自立之意。” 咸丰一听,十分震動,連連咳嗽多聲,才止住咳嗽問道: “此事果然當真?” “臣与恰親王還有景大人正在明察暗訪,進一步證實此事,奕鱏年前希望皇上早日回鑾,而今日送來奏折卻忽然改變了主意。” 肅順說著,呈上奏折。 咸丰接過折子一看,只見上面寫道: “臣等前因該夷內犯人城,要求無已,剿撫兩難措手。而木蘭地處寒外,盛夏猶寒,未宜久駐,五中憂憤,焦灼万分,不得已,吁請圣駕西巡,莫若以西安為臨幸之所,人心易于系屬,糧餉易于換輸,誠為便宜,請皇上三思,臣待以令諭!” 咸丰看罷折子也凝思道:“讓朕西巡西安,這是何道理,難道他們不知朕臥病在身嗎?” “回皇上,對于圣上龍体欠安的事臣只是回告京師諸人偶感小疾,沒敢明告,臣怕奕鱏等人知道皇上臥病在身更生二心。從奕鱏這次回奏的折子看,他請圣上西巡是別有用心的,他与山西巡撫英桂交往頗深,而讓圣上西巡,若在山西地界作亂,他可名正言順推脫責任。若一切如愿,可堂而皇之取圣上而代,倘若事有不測,奕鱏仍可以此借口進兵山西,這是周密思考才定出的詭計,請皇上三思。” 咸丰長歎一聲:“朕与奕鱏雖有隙,但必定有手足之情,在關鍵時刻朕都不避前嫌重用于他,難道他會生此歹心?” “皇上,臣以不信,但日前謠傳頗盛,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對京師封鎖皇上臥病的消息,拒絕奕鱏的西巡請奏,看看京中有何變動,再作料理,皇上以為如何?” 咸丰點點頭,“就按卿所說的去做,時刻留心京中的變動,再傳諭黑龍江將軍奕山帶兵赴熱河護駕,命盛京將軍玉明速調齊馬步隊官兵兼程來木蘭行在,以防万一。” 肅順見皇上同意了自己的建議,心中暗暗高興,又進一步奏報說: “皇上,奕鱏這樣做是不是在這熱河行宮有人和他暗通一气?” 咸丰一怔,“哦,肅卿怀疑是何人与奕鱏暗中勾結?” 肅順搖搖頭,“臣沒有充分證据決不胡亂猜疑任何人,但臣一定細心查處,力爭糾處那暗中与奕鱏勾結之人,為皇上根出心頭大患。” 咸丰想了想說道:“肅卿盡可留心查處,但也決不許胡亂猜忌他人,實在沒有也就算了,對奕鱏有二心只是謠傳尚無根据,万一泄密京師,反而弄巧成拙。” “皇上請放心,臣小心行事就是,決不會為皇上增添麻煩。” 就在這時,一名小太監慌慌張張地進殿報告說: “皇上,肅大人,大阿哥摔傷了,傷得很厲害。” 咸丰一听,焦急万分,連咳嗽几聲才強行止住問道: “到底是怎么回事,快快奏報与朕。” “回皇上,奴才去文津閣時碰巧見到几個侍從人員把大阿哥抬回來,正清御醫搶救呢?据說是醇親王爺帶大阿哥打獵時摔到山崖里了。” 咸丰一听更是吃惊,立即命人傳醇親王奕鱏。 奕鱏來了,進殿就跪下請罪說: “罪臣奕鱏拜見皇上,請皇上龍安。” “大阿哥被摔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從實說來?” 奕鱏只好把事情經過講述一遍: 今天上午,奕鱏与福晉去文津閣拜見懿貴妃,談到皇上病重,每天只能用鹿血作血滋補,而避暑山庄所圈養的一些鹿全部殺盡,只能每天派人去木蘭圍場里獵取,由于人夏草深就更難獵取了,時常空手而還。 奕鱏一听,便要親自帶人去圍場獵鹿。載淳一听七叔去為阿瑪獵鹿治病,也哭鬧著前往,奕鱏征得懿貴妃同意后便帶著大阿哥去圍場獵鹿。奕鱏派兩名士兵照看著大阿哥,自己卻指揮獵鹿去了,誰知小載淳玩心大起,央求兩名士兵帶他站到山坡上觀看。也是注定要出事,一名士兵到林中解大便去了,這名士兵稍一不在意,載淳多走了几步,一不小心被山藤絆倒滾下了山坡,胳膊腿都摔折了骨,身上臉上也都擦得稀巴爛,簡直成了一個血孩子。 幸虧山坡不高也不陡,否則載淳早已命歸黃泉,那奕鱏惹下的禍就不小了。 咸丰一听載淳只是摔傷,傷勢雖然重一些卻無性命之憂,一顆懸著的心落了地,他狠狠地訓斥奕鱏几句,便命他起來,畢竟是為了他去獵鹿,奕鱏的一顆忠心還是可嘉的。 奕鱏道一聲謝站了起來,“請皇上安心調養,大阿哥只是受了點皮外傷,御醫已經診視過,不要一月就會完全好透。” 咸丰放下心來,過了片刻又問道: “听說奕鱏在京師与洋人勾結甚密,企圖借助洋人勢力在京師自立,你听到這消息嗎?” 奕鱏也听到了這個謠傳,但他估計是肅順之流与奕鱏不和,故意放出這個口風,讓皇上對奕鱏生疑,從而起到打擊奕鱏的目的。對于奕鱏的性格和為人奕鱏還是十分清楚的,他雖然才華橫溢,心高气傲,但做事憂柔寡斷,對皇上也忠心耿耿,是決不會勾結洋人在京城怀有二心的。 奕鱏想了想說道:“請皇上放心,奕鱏決不會干那种事,這一定是有人造謠生事挑撥皇上与恭親王之間的關系。” 奕鱏話音未落,肅順從旁邊冷笑道: “雖然是謠傳,但謠傳也是有一定根据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早早有個預防之心總不錯吧。古語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人心隔層肚皮,狗心隔毛皮,倘若奕鱏果有二心,將來打我們熱河來個措手不及那后果如何,醇王爺不會不知吧?醇王爺不為皇上安危著想卻處處偏向奕鱏是何居心?既然醇王爺早就听到奕鱏与洋人勾結的謠傳為何不早早奏報皇上,直到皇上問及此事,醇王爺仍然不回答皇上的垂問,一味給奕鱏開脫是何道理?莫非醇王与奕沂有所暗中往來互傳信息不成?” 奕鱏沒有想到肅順會如此卑劣,竟在皇上面前故意夸大其詞。無中生有質問自己,弄得他一時不知如何作答。 咸丰也冷冷地說道:“你既然早就听到這些謠傳,理應早早報与朕知道,是真是假朕自有明斷,莫非認為朕是不辯是非、不分忠奸的昏君不成?” 奕鱏又急忙跪地說道:“臣不敢,臣也是剛剛听到這些謠傳。” “你听到奕鱏和英桂奏請朕西巡的奏報嗎?” 奕鱏點點頭,“臣也覺得奇怪,奕鱏明知圣上臥病在身,為何奏請圣上西巡呢?還有山西巡撫英桂也有同樣的奏請,莫非他們不知道皇上龍体不适?否則,理應早早來此叩拜請安了。” 咸丰干咳兩聲,十分不悅地說: “只怕奕鱏等人是事先与英桂串通一气,故意引誘朕西巡好生擒朕于山西。” “請皇上不必听信讒言,奕鱏英桂決不會做出以下犯上扰亂朝綱的大逆不道事來,一定是他們不知道皇上目前龍体欠安,才會如此奏請,讓皇上四處巡游一番散散悶气,然后從西安取道回鑾京師。” 肅順又從旁邊譏諷道:“醇王總是把事情看得如此簡單,究竟醇王是弱智之人只具有儿童一般的思維呢?還是醇王故意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此掩蓋著什么不可見人的目的呢?難道醇王不知道大阿哥年幼無知需要備加照料保護?醇王為何卻把大阿哥丟在一邊不聞不問,以致讓大阿哥摔傷?這是王爺有意所為呢,還是一种巧合?” 奕鱏知道肅順一直想整治自己卻苦苦找不到借口,今天該自己倒霉,給這個敗類留下彈劾的話柄,他也不辯解,只淡淡地說道: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誰忠誰奸,蒼天可鑒。憑著三寸不爛之舌、伶牙俐齒,撥弄是非、陷害忠臣,只有那些背信棄義、出賣朋友的人才能說得出做得出,我奕鱏為人愚笨,也笨嘴拙舌,不恥与那些小人爭辯。” 肅順明知奕鱏在罵自己,也裝作不知,轉向皇上說道: “皇上,按照醇王所言,事事瞞著圣上,不把某些對圣上怀有二心的人所作所為報告圣上就是不背棄朋友,不知醇王所說的朋友是何朋友?莫非醇王真的与怀有二心的人暗中勾結?” 咸丰向奕鱏揮揮手,“朕唯恐京師有人知道朕臥病在床生有難料之事,才密而不告訴京中諸人朕的病況,你下去反思反思自己的過錯吧。” 奕鱏無奈,只得道一聲安退出殿外。 看著奕鱏退出去的身影,肅順十分惋惜而又關切地說: “皇上龍体欠安,大阿哥又不幸摔傷,奕鱏所說只是一些皮外傷也未必可信,從那么高的山崖滾下來,這腿骨也不知傷得如何?皇上的回鑾之日又被耽擱了。” 咸丰長歎一聲,“也許是上蒼在懲罰朕吧?否則,為何禍不單行。” 肅順裝作無意地說道:“懿妃娘娘一向對大阿哥照料得無微不至,卻讓大阿哥出了這樣的差錯,實在不應該!” 咸丰沉默不語,想著自己的心事,經肅順這么一提醒,他想到了懿貴妃的所作所為,憂心忡忡地問道: “肅卿,你認為懿貴妃這人到底怎樣?她与貞皇后相比,哪些地方不如?哪些地方又胜過皇后?” 肅順一听,正中下怀,但他裝出誠惶誠恐的樣子說: “臣怎敢輕言貴妃娘娘与皇后娘娘的德行功過?” “只是私下談談,別無他意,肅卿但說無妨。” 肅順這才說道:“懿妃娘娘做事果斷,敢做敢為具有男子漢大丈夫的風范,這是皇后娘娘所不及的。” 但肅順又話一轉机,說道:“不過,懿妃娘娘不如皇后娘娘寬厚仁慈,缺少母儀天下風范,不可能做后宮之主位。” 肅順稍稍打動一下又說道:“臣是听說一些有關懿妃娘娘的宮外謠傳,因無證据不敢妄說。” 咸丰微微一愣,不知肅順听到了什么,便說道: “隨便說說看,私下閒談,朕也不會相信,盡管說与朕听听。” “臣遵命!有人傳說懿妃娘娘做秀女時在圓明園因与他人爭寵曾害死几人,還有人說云嬪娘娘之死也与妃有關。” 肅順知道皇上忌諱臣下知道朱蓮芬的事,所以他只字未提。 咸丰一听肅順提到這几件事,面色微微有所震動,又問道: “肅卿還听到了什么?” 肅順知道自己話起了作用,進一步說道: “臣還听說懿妃娘娘熱衷于權位,有潛權奪位之心,時常令屬下人探听政事,有違后宮不問政事不干預朝政的祖訓。” 肅順見皇上沉默不語,笑了笑說道: “當然,這都是謠傳,也許是有人見懿妃娘娘生下大阿哥因妒而撒播出去的謠言,臣听了也只是隨便听听,并未記在心上,所以也就沒有奏報給圣上。今日皇上問起,臣才隨便說說,皇上不必記在心上。” 咸丰沉默許久,歎口气說: “懿貴妃确實心狠手毒,朕也几次欲廢掉她,但考慮到她生下大阿哥。朕若廢了懿貴妃,載淳長大問及母親之事,朕如何回答呢?母子連心,說不定會因此与朕鬧翻呢?正是顧念這些,朕才沒有廢去她的名號,希望她能有自知之明,引以為戒。” 過了片刻,咸丰又說道:“朕在,懿貴妃不敢有所妄為,朕擔心不在人世之時,貞皇后將會受制于她。到那時,她因為載淳之故封為太后,必然干預朝政,弄權后宮,朕對此事一直不知如何處置。” 肅順也知此事關系重大,不敢妄言,慎重思考許久,才試探著問道: “皇上既有此心,何不找皇后來此商議一下,共同協商廢留大事,請皇后拿個主意呢?” 咸丰點點頭,忽而又問道: “肅卿以為如何處理呢?” 肅順知道此時不下狠心,也許將來就沒有机會讓皇上廢去自己的對手了,于是進讒言道: “古人說:當斷不斷必有后患。皇上既然看出了懿妃娘娘的野心与禍患,何不除去這心目禍患呢?依臣之見,早早廢去懿妃娘娘的名號為好,若推遲下去,大阿哥逐漸長大,這件事就更困難了。就是大阿哥長大,也可以實相告,陳述利害關系,大阿哥也會理解皇上的良好用心。” 咸丰沉默不語,過了許久才重又說道: “肅卿不必聲張,待朕問過貞皇后再商討懿貴妃的廢留之事吧。” 肅順正和恰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商討慫恿皇上廢去懿貴妃那拉氏封號的事,劉二壽進來報告說,京城來人要見肅大人。 肅順問道:“誰派過來的人,有何要事?” “來人說是吏部尚書陳孚恩陳大人派來的,有急事面見大人。” 肅順讓兩位親王稍稍回避一下,便命人將陳孚恩派來的人帶上來,來人呈上一封密札。肅順拆開一看,果然是陳孚恩手跡,只見上面寫道: “京中對熱河情況猜疑甚重,為探尋叩拜一事奕鱏与奕□有隙,近日奕□將赴熱河一行,相机行事。陳XX” 肅順看罷密札,對來人嚴加盤問几句,又寫封回信請來人捎回,臨行前重重獎賞了這位信使。 送走信使,肅順便把陳孚恩從京中送來的信給載垣和端華看過,協商說: “奕鱏等人已有所怀疑,并派。淳親王來熱河察看情況,我們必須早作准備,盡量避免奕□与皇上接触,決不能讓他看出一些破綻來。” 載垣點點頭,“不僅要避免奕□与皇上的接触,也要避免奕□与貞皇后、懿貴妃与奕鱏等人的交往。” “奕□是京中有名的直腸快嘴,淳王爺,他來了必然四處走動,我們怎能不讓他与眾人接触呢?”端華為難地說。 肅順輕捋胡須,“奕□心直口快,也是几位親王中最不得志的一位,他与奕鱏、奕鱏一向關系疏淡。陳孚恩信中說他因為來熱河之事与奕鱏有隙,我們可以利用他們之間的這些矛盾大做文章,再加上他胸無城府,藏不住話的特點,不怕奕□不老老實實听我們擺布。具体如何行動,只能等奕□來之后再相机行事,目前最主要的就是密切注意從京中到熱河的各條要道來往行人,一旦發現奕□的行蹤,即刻派人暗中監督,然后將他迎至芳園居,這樣就可從容料理他了。” 載垣又建議說:“奕□好玩好賭好酒,來后,我們多派人陪他四處游玩獵取,讓人陪他賭,先讓他輸最后再讓他贏,讓他留戀賭場忘記此行的使命,并使他醉酒沒有机會同外人交談。” “哼,必要時,在路上就派人扮成強盜將他打傷,讓他來后無法四處活動只能安心養傷也未償不可。”端華也想出了新招。 三人又詳細商定好應付計划,才各位散去,去等‘淳親王奕□的到來。 一條彎曲的羊腸小路上。 五匹快馬奔馳著,每匹馬都累得如雨水沖洗一般,坐在馬上的人也都气喘吁吁。 一人喘著粗气問道:“五爺,放慢一些吧?反正今天能赶到熱河,何必那么急呢?太累了。” “龜孫王八羔子,你累?誰不累?這深山野外人跡罕少,万一遇著強盜,你想讓五爺我上西天,五爺還沒活夠呢!我們爭取赶黑到熱河,到了之后保證有你小子休息的,酒盡你小子喝,肉盡你媽的吃,女人也盡你奶奶玩,就怕你小子沒肚子吃喝,沒有种去玩!” “五爺別罵,奴才只是提個意見,你想累死奴才也陪你去見閻王,只要你不怕累。奴才說歇會儿,純粹是為五爺著想。” “好,好!你小子孝順,咱們就放慢一些,邊走邊歇。” 五匹馬放慢下來。 這五爺就是京城有名的。淳親王奕□。他是道光皇帝的第五子,排行在當今圣上咸丰帝奕□与恭親王奕鱏之間,按年齡僅比奕□小六天。由于他從小相貌粗壯,舉止笨拙,說話憨直,道光皇帝很不喜歡他,就把他過繼給。淳親王綿愷了,使他永遠失去競爭皇位的机會。也由于父親的厭棄,給他幼小的心靈很大的創傷,他也就從此行為放浪不羈,抨擊時弊,蔑視包括自己在內的達官顯貴。衣不講究,穿不講究,經常到街頭巷尾和下層市民一道吃喝玩耍,甚至把痞子妓女視為知己。他的愛好就是賭与酒,賭也不是為了贏錢,他十賭九輸,借賭消磨時光。他更愛洒,以酒澆愁,用酒麻木心錄,忘掉人生,有人說他無可救藥,也有人說他大智若愚,用叛逆的方式反抗自己皇族的衰朽。 正是這樣,他和皇族的任何人都處不來,就連皇上也拿他沒有辦法,只好任他由他,只要他不太過分就可以了。 他這次來熱河叩拜皇上,探問熱河詳情本來也是沒有他的,也許是他在京中呆得太久悶得慌了想出去散散悶气,才鬧著要來熱河的。為此,還和恭親王大鬧一通呢? 恭親王奕鱏聯合山西巡撫英桂先后給皇上奏了兩道奏折,請求皇上西巡,他的意思是借此探問一下皇上的意向。誰知奏折遞上去多日不見音信,奕鱏更加怀疑遠在熱河的皇上是否有所受制于他人,便聯合留京的几位王公大臣協商,決定派人以叩拜皇上之名前去探視詳情。 誰去最合适呢?他想去,但卻無法离開京師,京中事務繁多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熱河有旨,嚴令奕鱏留守京城,沒有皇上手諭不得离京去熱河。顯然,這是肅順等人的計策,奕鱏也沒有辦法,他們是以皇上的名義行事,“挾天子而令諸侯”。 奕鱏想讓大學士賈幀去熱河,此人年輕有為,膽略過人,能夠隨机應變,而又不是皇族中人,不會引起怀疑,是最好的人選。誰知奕□知道后便鬧著要去熱河。奕鱏不允,他便和奕鱏吵鬧起來,說奕鱏從不把他當親王對待,更不把他看作兄長,處處打擊他、壓抑他,讓他處處不得志,竟要和奕鱏動武。 他的脾气奕鱏也是知道的,又直又強,有時更胡攪蠻纏,無可奈何,只得讓他前往熱河。本想再派一人隨同,他便罵奕鱏瞧不起他,視他為酒囊飯袋廢物一般,說什么也不允許別人同去。奕鱏也怕去多了引起熱河的怀疑,認為京師有猜妒之心,那樣對他奕鱏是不妙的。因此,就讓奕□帶領四名侍從人員前往熱河。 奕□一行五人放慢速度邊走邊聊,不知不覺已是中午,又渴又累,想找一戶人家歇息一會儿都沒有,四處都是荒山野岭。 剛過了一個山坡,迎面看見一隊人馬擋住去路,再往后看,也有一隊人馬堵住了退路,總共約摸十來人,個個都蒙著面,手持大刀長槍,前面為首一人似乎還有洋槍。 奕□哪見過這陣勢,早就嚇傻,結結巴巴地對身邊几名侍從說: “去,告,告訴他們,只要饒命不死,要什么給什么。” 眾人你推我我推你,一個膽大的人終于上前說道: “各位兄弟,我家王爺是京城有名的‘淳親王,淳五爺,如今是有急事去熱河叩拜皇上,請各位兄弟讓開一條路放我們過去。如果兄弟們沒有酒吃了,這好說,等五爺回到熱河,讓人給你們送來就是,要多少有多少,請兄弟們放行吧。” 不待這名侍從人員把話說完,對面一人就大聲喝斥說: “廢話少說,什么五爺六爺的,本大爺就認得銀子,其余一概不認,就是皇帝老子來此也要交出買路錢。” 另一個小頭目模樣的人也高聲喊叫道:“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若要此路走,留下買路錢。對面四位包子,快快交出所有行囊馬匹,不然的話,大爺要了你們的狗命。” “五爺,我看軟的不行,對這些強盜響馬可不能客气,我看來硬的。”一人小聲說道。 這人說著,把馬向前走了几步,喊道: “大膽的毛賊,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敢攔截朝廷命官,反了!如果再不滾開,朝廷大軍一到定把你們這山梁踏為平地,殺你們祖宗八代,蛤蟆也不留一個。” 他這一叫嚷還真有點用,對面几人果然有點膽怯。就在這時,身邊有人催促說: “王爺,趁他們沒有醒過神來咱們來沖過去,跑!” 那人說著,向淳親王馬背上猛抽一鞭,几人簇擁著奕□向前沖了過去。等到那些蒙面歹人反應過來,他們已經沖到跟前,一齊揮動的手中的腰刀和那些歹人砍殺几下,保護停王爺沖下山崗。 這些強盜滿以為几句話就可把這几人嚇倒,乖乖交給錢財和馬匹,沒想到他們不要命地沖了過去。為首一人高聲喊道: “兄弟們給我追,別讓那為首一位王爺打扮的人跑了。” “放箭,快放箭!”也有人提醒說。 奕□他們在前跑,這些蒙面盜賊隨后追。忽然,一支箭正好射中奕□的大腿,他疼得大叫一聲,差點從馬背上栽了下來,幸虧隨后赶來的一名侍從把他扶住。 一陣緊跑,終于把那群強盜拋在后邊,為了不再出意外,他們匆匆給奕□包扎一下,仍馬不停蹄地跑下去,終于赶在天黑到達熱河行宮。 奕□剛一到達,恰親王載垣就赶來了,听說他路上遭到賊人攔截并受了傷,立即命人給奕□包扎傷口,擺上丰盛的酒宴為他接風洗塵壓惊。 奕□又累又渴又餓,一見這丰盛的酒宴,也不客气,大吃一頓。 載垣見他已吃得差不多,這才問道: “五爺不在京中協助恭親王守護京師,匆匆到此有何貴干?來時也應早早与熱河打個招呼,早早派人前去接迎,也不至于讓五爺如此擔惊受怕。幸好只傷了大腿,尚無大礙,倘若五爺有個閃失,皇上怪罪下來誰擔當得起呢?” 奕□抹一下嘴巴,瓮聲瓮气地說: “哼,讓我幫助奕鱏守護京師,我才不干呢?他這人心高气傲,自以為是,從來也不把我放在眼中。” “這么說,五爺是在京中悶得慌,來這塞外避暑山庄溜躂溜躂,散散悶气的。如今正是仲夏之際,花草肥美,獵物眾多,五爺盡管游獵任性,一定比京城中自由得多,可玩的地方也多。五爺不妨打几只野味下酒,也嘗嘗塞外的丰味儿。” 奕□眉開眼笑地連連點頭,“好說,好說。”忽然又皺了皺眉,“唉,只可惜路上碰見几個毛賊挨了一箭,還差點送了命,早知如此,讓賈楨那小子來就好了。” 載垣一怔,“怎么?賈學士也要來這里散散悶气嗎?” 奕□方知剛才自己言有所失,忘記了奕鱏的叮囑,急忙改口說: “我是說這大腿受傷了,就無法盡情地游玩了,實在掃興。” “五爺不必擔心,先在這里養好傷,再出去游覽也不遲,養傷要緊。” 奕□撓撓頭,又問道:“皇上最近龍体怎么樣?還好吧。” “皇上龍体還算好,但是——” 載垣自知瞞過一時也瞞不多長時間,奕□總會從別人口里听到皇上病重的消息,不如早早告訴他,看他有何反應。 “皇上怎樣?”奕□惊問道。 “皇上偶感傷寒,情緒一直欠佳,時常發火罵人,令侍從人員和我們這些御前大臣非常為難,一般也不敢輕意去會見皇上,除非皇上傳諭詔見。五爺是否要拜見一下皇上呢?” 載垣說著,瞟一眼奕□,看他有何反應。 奕□稍稍遲疑片刻,反問道:“恰親王以為呢?” “除非皇上召見,五爺最好不要先去打扰皇上。五爺沒有皇上的手諭,私自离京來熱河,倘若皇上不高興會怪罪五爺的,五爺應有自知之明,皇上一向對五爺并不開胃呀?不過,請五爺放心,在皇上召見的時候,我私下為五爺通融一下,也許皇上開恩,會同意召見五爺的。” 奕□一听,又樂了,“多謝恰親王了。來,我借花獻佛敬恰親王一杯。” 說完,率先一飲而盡。 奕□在載垣的安排下住在芳園居內養傷,每天都有多人陪伴著賭博、飲酒,也時常有可人的女孩子服侍左右,他有點樂不思蜀,忘記此行的目的了。 一晃半個月過去了,腿傷早已痊愈,奕□有點玩膩了,才想起此行的目的,便找來載垣問道: “你是否給皇上說過,我來拜訪他了?” “我早已給皇上說過,皇上當時十分生气,皇上說你一向我行我素不守規矩,如今沒有听宣又私自來此,名義上是叩拜皇上,而實際上來此觀光游胜。經過我再三解釋,說五爺听說皇上龍体欠安,特意星夜來此,雖無詔書但誠心可嘉,不應怪罪,理應詔見。皇上起初仍沒有表態,經過我和肅順再三懇求,皇上才勉強答應,至于什么時候還沒有決定,皇上的病也時好時坏。” 奕□終于松了一口气,很感激地對載垣說: “多謝你從中幫忙,回京后一定好好感謝!皇上生病,為何沒有通知留京大臣呢?也好讓我們來此叩拜請安。” 載垣故意歎息一聲,“皇上本想早日回鑾,由于龍体欠安,時好時坏,經不住一路顛簸勞頓,故此將回鑾日期一改再改。皇上本想把龍体欠安之事明示留京眾人,又擔心京師之中產生怀有野心之人听說皇上龍体貴恙,會借助洋人勢力趁勢作亂。因此下令封鎖消息,一旦皇上龍体安康就回鑾京師。” 載垣一邊注意奕□表情變化,一邊又旁敲側擊道: “皇上最感興趣的就是京中諸人對待皇上的態度,特別關心的是京中是否有人對皇上抱有二心或什么不滿的態度,倘若五爺能夠在皇上面前說上几句,皇上不但不會怪罪五爺私自來京,還會對五爺信任有加,重重有賞呢?” “真的?” 載垣點點頭,“皇上每次召見我總要詢問一下京中的動向,特別是奕鱏最近做什么,同哪些人往來親密。五爺應當明白皇上對奕鱏始終放心不下,去年重新起用奕鱏也是不得已,并且是肅順等人竭力推荐和擔保下皇上才答應的。因為皇上和奕鱏之間一直有隙,唯恐奕鱏知道皇上龍体欠安在京中勾結洋人擁兵自立,所以一直沒有把生病的事告知京師。五爺盡管多談一些奕鱏在京中的所作所為。” 奕□撓撓頭,“奕鱏在京中所作所為雖然有點過份,也經過和一些王公大臣們私聚府中談論朝政,和洋人交往也過繁,但絲毫也看不出奕鱏怀有二心,讓我如何無中生有誹謗他人呢?” “五爺這就不懂了,怀有二心之人在事情沒有成功之前怎會向他人泄露自己的心跡呢?五爺剛才所說的那些點滴小事就可見端倪。据說,奕鱏上書皇上希望圣上西巡,這是何居心?五爺,奕鱏經常打听皇上的近況吧?” 奕□點頭說道:“他准備聯合山西巡撫英桂一同上書,請求皇上西巡,由西安折回京師。奕鱏原來准備讓賈楨來熱河叩拜皇上,探望皇上近況的,為此我同他鬧翻了才同意我來這里,讓我叩拜皇上,當面請示皇上回鑾之事。” 奕□經不住載垣事先設計好的圈套,几句好話哄他吐出了真情。載垣又趁机欺騙說: “五爺這下應該明白了,奕鱏和英桂聯合請求皇上西巡的目的,這是一個大大的陰謀。皇上若想回鑾直接從這里回京師即可,為什么要繞到西方再回京呢?五爺應該明白奕鱏的目的。還有,奕鱏知道五爺不是他的同党,當然反對五爺來熱河,而賈楨就不同了,他和奕鱏一向交往密切,來熱河后自然能夠給奕鱏打探出奕鱏最想得到的消息,而五爺明白奕鱏的野心,還會把一切据實告訴奕鱏嗎?” 載垣的這些話讓奕□覺得如墜霧里,他也真的怀疑奕鱏也有野心了。 為皇子時,与當今皇上爭奪皇位的就是奕鱏,在他們兩人之間立誰為皇儲道光爺都難以決定,最后是奕鱏生母孝靜成皇后站在奕□一邊,奕□才得以登上大寶之位。但道光爺在正大光明殿后鐵匣內放有兩位詔書,一份立奕□為皇太子,另一位就是封奕鱏為輔政親王。從兩人的聰明才智上,奕鱏應該說是略胜一籌,道光爺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才如此留下傳國詔書兩份的。當然,道光爺選中奕□也是因為奕□的孝感動了他,還有奕□母親早逝給大行皇帝留下太多的遺憾,選中奕□也是對孝全成皇后在天之靈的一种告慰。 奕□登上皇位之后,對自己的競爭對手奕鱏當然要嚴厲打擊,從而使兩人關系一直是時緊時松,直到去年英法聯軍攻占北京才重新起用奕鱏。而奕鱏在屢屢受到打擊后,話語中定會流露出怨憤也可以想象。因此,奕□將這些事聯系起來,又想到奕鱏在京中与洋人的交往就對載垣的話深信不疑了。 奕鱏對洋人的態度一直是和為貴、撫為上,而奕□偏偏最恨洋人,一直主張剿殺,拒絕接触交往,難免兩人在政治上分歧導致私人關系的不和諧,這也是奕□來熱河前和奕鱏爭吵的潛在原因。 煙波致爽殿西間。 奕□在載垣和端華、景壽等人的安排下拜見了咸丰帝。 這天,咸丰帝精神特別好,坐了起來。 禮畢,奕□抬起頭一見皇上的面容大吃一惊,他僅從載垣那里得知皇上龍体欠安,究竟皇上病到何种程度并沒有給他透露。今日一見才知道皇上病情嚴重,若是往日,奕□還不知吃惊怎樣呢? 奕□惊問道:“皇上龍体貴恙,臣叩拜來遲,請皇上恕罪。” 咸丰擺擺手,“五弟看座吧,請你談談京中的情況,自從去年秋日离別京師一晃快有一年,對京中情況一無所知,請五弟詳細談談。” 咸丰講的是實話,京中的情況多是几位御前大臣奏報給他的,而這几人又都齊心協力蒙蔽皇上,對待京中的情況确實一無所知。 但奕□听了卻不是這樣認為的,他由于受載垣事先設計好的圈套蒙騙,以為皇上讓他談談奕鱏在京中如何怀中二心擁兵自立的各种作為呢?但奕鱏又确實沒做些什么,如果不說吧,還怕皇上怪罪自己是和奕鱏一伙的呢?從剛才皇上對自己的稱呼中可見皇上是想讓自己站在他那一邊的。既然這樣,無中生有也要說上几句,決不能讓皇上對自己失敗也有猜疑之心,何況奕鱏這人也太狂太傲,也難免他真的有不軌行為呢?人心難測啊! 想至此,奕□奏道:“皇上對奕鱏厚愛有加委以重任,令他坐鎮京師守城抗敵。自皇上离京后他大權在握自以為是,不听眾人勸告,一反皇上抵抗剿殺的囑托,在皇上离京的第二天就同洋人談判講和,從而造成京城防守松懈,給洋人乘虛而人的空隙。不然,圓明園、万壽山、頤和園等地怎會遭到洋人的洗劫?” 咸丰听至此,一拍御案斥道: “奕鱏誤國誤民,該殺,該殺!辜負朕的一片厚望。” 咸丰咳嗽几聲,緩了緩气又問道: “奕鱏后來怎樣?盡管如實奏來。” “奕鱏以屈辱的條件同洋人講和,他不僅不憎恨洋人對我大清朝的掠奪侵洗,反而同洋人結為友好來往甚密,成立了一個叫總理各國事務的衙門,經常和洋人一同談天說地。据說,奕鱏還請了一位洋人作老師在家中教他和儿子學洋文。” 咸丰最害怕的不是奕鱏學洋文,他擔心和洋人交往密切,勾結洋人擴大自己勢力從而架空朝廷大權。至今一听奕□這么說怎么不震怒呢?但他并沒有說什么,只是搖頭歎息。 載垣從旁邊說道:“皇上,允許他成立總理各國事務的衙門,并沒有允許他學什么洋文,這是賣國求榮,認賊作父,万万不可呀!漢文和我清的滿文、蒙文都學不完,學什么洋文,實在是大逆不道,有違祖訓。” “奕鱏還做了些什么?”咸丰又問道。 “回皇上,听說奕鱏聯合山西巡撫英桂共同上書皇上西巡,皇上万万不可听信他們的謬論西巡。皇上若要回鑾就直接從熱河行宮回鑾京師就行了,臣一定早早到密云一帶恭候圣駕。” 咸丰點點頭,“五弟誠心可嘉,對朕更是一片忠心,至于回鑾之事暫緩一段時間。眼看又進人夏季,朕在此消暑度夏,也調養一些日子,一旦病体康复即刻回鑾。” 奕□又同皇上談話一段時間,大多都是咸丰垂問奕□對答,最后,咸丰說道: “朕身体尚無大礙,不勞五弟挂念,你還是盡快回去吧,有你在奕鱏也還有個收斂。倘若你也不在京城,奕鱏就更肆無忌憚了。你回京后時刻注意奕鱏的行動,及時奏報給朕,待朕回鑾京師后一定嚴懲于他,到那時再重獎淳王吧。” 奕□急忙點頭領命。眾人見皇上已有所疲倦,便跪安告退。 自。淳親王奕□离京赴熱河行宮之后,奕鱏每天都焦灼地派人打探奕□的消息。一晃半個多月過去了,仍不見任何信息,奕鱏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坐臥不安,他隱隱約約預感到熱河正在醞釀著一种危机,什么危机他也不清楚,但他總有一种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就是夜間睡覺也時常從惡夢中惊醒。 這天,奕鱏正在王府大堂處理政務,忽听屬下報道。淳王爺回來了。他不待奕□來恭王府拜會他,便主動到惊王府面見奕□。當奕鱏到達。淳王府時,王府已經來了多人,正在圍著。淳王爺問長問短呢。奕□面帶笑容,眉飛色舞地講述他一路上的惊險經歷和在熱河的見聞。听的人不住諾諾稱贊。 奕鱏從奕□的神情知道自己神經過敏了,一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但他仍關切地問: “五哥,皇上龍体一向可好?” 奕□見問,他想起了和皇上見面時的對答以及載垣等人的叮嚀,淡淡地說道: “皇上較离京前形容略有憔悴,因心事重重,思慮甚多,偶感疾病,龍体時好時坏,但尚無大礙,請六弟不必挂念。皇上叮囑我轉告你,不必擔憂,也不必去熱河叩拜,盡心盡力地留守京師,專候皇上回鑾。” “皇上何時回鑾?有無明确日期?”奕鱏禁不住插問一句。 “皇上說一旦龍体康复即刻回鑾,請我們早早作好迎駕准備呢!” 奕鱏點點頭,長長松口气,“只要皇上回鑾就好,我一直擔心皇上在熱河行宮的龍体欠安,大權被几位群小把持,他們蒙弊皇上也欺瞞我們。” 奕□一听這話,冷冷一笑,“六弟太過多慮,或許是貓逮老鼠假慈悲吧,你不必擔心他人蒙蔽皇上,捫心自問,自己不要蒙蔽皇上及眾人就可以了。” 奕鱏一怔,估計奕□在熱河一定听到了對自己誹謗的言論,急忙問道: “你這話是什么意思!請說得明白一些。” “哼,什么意思你應該明白!你聯合英挂上書皇上要求皇上西巡居心何在?” 奕鱏這才明白自己的折子為何遲遲不見答复,他這樣奏請本來是想了解皇上的心意,探明遲遲不回鑾的原因,不想令皇上發生了誤解,但他估計這些讒言一定是肅順等人借此攻擊自己的,冷冷一笑道: “只怕這話不是皇上所說,是五哥听了肅順、載垣等人的离間之話了。我奕鱏縱然再大逆不道也不會對皇上怀有二心吧。只怕那些群小故意放出口風离散我們兄弟几人的關系,讓我等相互猜忌,好從中坐收漁人之利,五哥怎會听信他們的話,自家兄弟也不和睦呢?” 奕□一听奕鱏的話也不無道理,有點后悔自己在熱河對奕鱏的攻擊,但他又覺得奕鱏也許是故意用好听的話哄騙自己,正在考慮如何回答奕鱏的話,又听奕鱏說道: “五哥見到七弟沒有?” 奕□搖搖頭。 奕鱏有點火了,“你在熱河這一二十天干什么去了,讓你去熱河打探皇上的近況,你怎能連奕鱏也不見上一面,你都會見了哪些人?見過皇上几次面?” 奕□也有點后悔自己的這次熱河之行,但他仍不承認自己的錯,強詞奪理說: “我是去拜見皇上,見奕鱏干什么?你們兩人是連襟,關系好,我和他有什么關系,他一向從沒正眼瞧過我,我為何不遠千里去他那里搖尾乞怜獻殷勤?哼!你不必用這种語气同我講話,你想派去的人沒有用,你肚子里窩著火,我還一肚委屈沒處發呢?為了叩拜皇上,我在去熱河的路上遇到一伙強盜差點送了性命,大腿上中了一箭,傷口至今還隱隱作痛呢?” 奕鱏大吃一惊,“光天化日之下怎會有強盜呢?那些強盜都是些什么樣的人?” “你問我,我問誰?一個個都蒙著面騎著馬,我嚇得不知如何逃命了,還敢問他們是誰嗎?” 奕鱏又有點怀疑了,在熱河到京師這一段路途上經常有大隊官兵和往來信使穿梭,從來沒听說有什么強盜,更讓奕沂怀疑的是那些強盜一個個都蒙著面。 奕鱏又詳細問了遇到歹人的經過以及在熱河的情況,他都—一記在心里,細細思索每一個疑點,更覺得熱河行宮里有著什么不可告人的陰謀似的,一顆放下的心又懸了起來。奕鱏知道,要了解熱河的真實情況必須詢問奕鱏,可奕鱏身在熱河難道絲毫也沒覺察出熱河的危机嗎?為什么一點信息也沒捎回京城?究竟是自己多疑還是什么原因? 奕鱏回到王府立即寫了一封密信派人連夜送往熱河,直交奕鱏。 送走密使,奕鱏仍不能入睡,立即派人把軍机大臣、吏部左侍郎文祥請來共商對策,兩人商定再遞一份奏折給皇上,請求允許他們兩人去熱河行宮叩拜。 在肅順和載垣等人的慫恿下,咸丰終于下定決心廢去懿貴妃那拉氏的封號。為此,他召集了御前大臣載垣、景壽。肅順、內廷王瑞華以及軍机大臣穆蔭、匡源、杜翰和焦佑瀛。為了慎重,咸丰命人把奕鱏和貞皇后也請來了。 眾人陸續赶來,大家一看這陣勢就知有大事發生。自從來到熱河以來,眾人還從來沒有這樣聚集在一起呢。究竟皇上要作出什么重大決定誰也不知道,只能憑空在心里胡亂猜測著。 咸丰見眾人到齊,干咳嗽几聲,然后才緩緩說道: “把眾家王公大臣請來是有要事相商的,朕考慮再三才作出這個決定,也不知是否妥當,請各位王公大臣拿個主意。” “有什么話請皇上直說吧?”肅順說道。 “朕決定廢去懿貴妃的封號,將其貶為民女。” 此話一出,在座的有好几人都大吃一惊。貞皇后也惊奇地問道: “懿貴妃一向尚安守本分,又為皇上生下大阿哥,如今大阿哥剛入學讀書,皇上龍体尚沒有康复,皇上為何做出此下策決定呢?” 咸丰搖搖頭,歎息一聲,無可奈何地說: “不是逼不得已,朕也不會作此決定。” “難道懿貴妃最近行為不端,做出有背祖訓之事?”奕鱏問道。 咸丰又搖搖頭,“你們也十分清楚,朕的病時好時坏,雖經御醫多方治愈也不見好轉,如此下去,朕恐怕不久就要辭世。” “皇上万万不可有此思想,哮喘病雖然難治、但也不是什么絕症,待我們回到京師遍請天下名醫,皇上的病何愁不治呢?”杜翰安慰道。 咸丰向杜翰擺擺手,示意他們不要打斷自己的話。 “朕雖死無憾,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皇位續統大事。載淳尚幼,其母那拉氏為人心狠手毒,又頗有玩弄權術之心,朕擔心那拉氏效法武則天控制朝政。因此,朕想趁此早早剪除后患,以免將來你等受制于懿貴妃。” 咸丰話音剛落,肅順就奏道: “既然皇上早有此心就應趁早除患,若把懿貴妃貶為平民,將來大阿哥承續大統仍會重彷母親立為太后的,自古母子連心是一點也不假的。要想除患就做得干淨利索永無后患,要么就不要廢去懿貴妃的封號,以免給大阿哥留下什么耿耿于怀的把柄。倘若懿貴妃被貶后將來有机會重入宮來,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以肅卿所言應當如何處理這事呢?” 肅順掃視一下眾人,昂然說道: “請皇上效法西漢武帝劉徹除去鉤弋夫人之舉,將那拉氏賜死。” 肅順所說鉤弋故事在司馬光編寫的《資治通鑒》里面有詳細的記載。 公元前88年即漢武帝后元元年,武帝知道自己不久將离開人世,但太子弗陵年幼,武帝唯恐自己死后弗陵之母鉤弋夫人趙捷仔弄權誤國,便下令將她賜死,成為一個著名的歷史典故“鉤弋故事。” 肅順話更讓眾人吃奇,不待皇上點頭答應,奕鱏扑通跪下哀求說: “請皇上仁慈,防患于未然是應該的,但也不能濫殺無辜。若傳揚出去豈不讓天下人嗤笑?懿貴妃縱然有許多不是之處,尚不致于被處死,請皇上慎重行事,三思后行。” 肅順一見奕鱏給懿貴妃求情,冷冷一笑: “醇王爺莫不是看在福晉的情份上愛与及屋吧,醇王身為皇族親王不以國家社稷大事為重,卻以一己私人親情貽誤國家社稷前途是何道理?” 奕鱏也一反平時寡言少語持重的姿態,反唇譏諷道: “若說弄權誤國之人首推你肅順,你私結奸党蒙蔽皇上,剪除個人死敵陷害忠良。皇上決不會有除去柏葰、懿貴妃之心的,都是你出的餿主意。你讓皇上將懿皇后賜死,不過是報路上被辱之仇,身為七尺男子漢卻雞腸小肚尚不如一婦人之見,豈不感到世上尚有‘羞恥’二字。” 咸丰連續几聲強烈的咳嗽聲讓奕鱏不忍心講下去,他不想講得太直太露而刺激皇上。 奕鱏的話也确實對皇上有所震動,剛才的決心有些動搖,是留是去他想再听听其他人的意見。恰在這時,載垣站起來說道: “記得祖上曾經留下這樣一個說法:太祖開國之初,四處征戰,為降服各部,曾与周圍部落結下怨仇,其中一個部落就是葉赫部,其部落首領金台石宁死不降我滿洲,反而屢次聯絡其他部落攻擊我滿洲。太祖一怒之下帶大軍滅了葉赫部,斬殺了金石台。后來有人在金石台的墓前發現一塊天然巨石,上面寫著七個字:滅滿洲者葉赫也!太祖知道后十分震怒,命人將金台石的墓給毀了,將他的尸体拋于野外,那塊巨石也被毀掉。太祖聯想金台石死前的遺言:葉赫部剩一男半女都要滅掉滿洲,不然不是我葉赫部子孫。太祖曾有令,歷代皇子不許以葉赫部之女為后。” 載垣說到這里,抬眼看看眾人,繼續說道: “雖然事過境遷,太祖的話被我們這些后世子孫淡忘,但自人關以來,諸位先皇以葉赫部女為后者實在寥寥無几。而這懿貴妃正是葉赫部的那拉氏,我們不能不想起祖訓。盡管那金台石也僅僅是一句憤激之辭,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以免應了某种天机,請皇上三思。” “這……” 咸丰也确實想起小時候听皇祖母講過的皇族傳說中有這么一段故事,但那只是傳說,作為皇室一段故事流傳下來的,也沒有寫進皇訓。何況年代久遠,誰也不再忌諱這些,葉赫部早已成為滿洲的一支,歸入八旗之一。倘若因為這樣一個莫須有的傳說重新分裂滿洲內部之間的血統關系實在不是英明之舉。 咸丰尚在猶豫,貞皇后啟動朱唇,緩緩講道: “恰親王從一個傳說中尋找置人于死地的論据未免有點不通人意吧,也無法服眾,特別是葉赫部人氏更會群起而攻之,皇上万万不可听信此言而分裂兄弟旗人之情。何況我大清朝開國以來以葉赫女為后為妃者也大有人在,無論康熙爺、乾隆爺都有,怎能說寥寥無几呢?” 貞皇后蔑視一下肅順又說道:“至于肅大人所說的鉤弋故事倒是真有史書記載,歷史的机遇不同必須千篇一律嗎?遠的不說,就說我朝的事吧,順治爺六歲繼大統,康熙爺也僅僅八歲就繼承了帝位,不但沒有發生鉤弋之事,相反都是几位年輕的太后識大局、顧大統幫助年輕的皇上獨立起來,并成為一代明主呢?依我一個婦人之見,真正弄權誤國的都是敖拜之流的奸人。” 貞皇后這几句話可把肅順嚇坏了,他一向認為貞皇后鈕祜祿氏是一位只懂婦人之道不諳政事的弱女子,做夢沒想到她會說出這番振振有詞的話來。 按理說貞皇后應該站在肅順等人的立場支持除去懿貴妃才對。因為懿貴妃一死,宮中再也沒有人同她抗衡,就是載淳繼承大統也須她來輔助執政。貞皇后為何不同意處死懿貴妃呢? 這也是懿貴妃平時做事的高明所在。懿貴妃有自知之明,知道目前的地位和實力無法動搖皇后的位子,她只把有可能与自己相抗衡的人打敗,對云嬪,朱蓮芬、“四春”等人是盡力打擊,甚至以死相逼。而對于貞皇后就不同了,處處維護她,事事同她商量,征得她的支持。就是打擊其他女人,懿貴妃也總是讓貞皇后做前鋒,借助貞皇后的力量打擊他人。因此,在貞皇后的心目中,懿貴妃比其他妃嬪會做事,也懂得尊重她。 另一方面,貞皇后也是明晰事理之人,她知道肅順、載垣等人慫恿皇上處死懿貴妃并不是真正為大清國的利益著想,都是為了他們個人的私怨甚至個人的目的。自從來到熱河的這半年多的時間里,對肅順、載垣、端華、景壽几人的所作所為,貞皇后也有所耳聞、有所覺察,她也擔心皇上駕崩之后,這几人專權誤國,發生熬拜當年挾持幼皇康熙的悲劇。從心里說,在處理政事分析大局方面,貞皇后還是十分欣賞懿貴妃的,有她在,就是皇上殯天了,她們姐妹倆有事相互商量著,多個人也多個心眼,總可以与肅順他們多抗爭一些。 正是考慮到這些原因,貞皇后才不同意將懿貴妃處死的。 咸丰一見貞皇后都站出來為懿貴妃說話,自己怎么再強行堅持要處死幫貴妃呢?何況這多日來幫貴妃确實對自己照料備至,時常帶著大阿哥到榻喂藥喂水。自從到了熱河,懿貴妃也沒做出什么不妥事來,無緣無故將她處死,傳揚出去是不妥當,可是,如何才能限制她干預朝政呢? 這時,鄭親王端華又上前奏道:“請皇上以大清几百年社稷為重,當斷不斷必有后患——” 端華剛要說下去,猛然听到身后傳來一聲清脆的哭喊聲: “皇阿瑪,額娘是好人,不要處死額娘。” 眾人嚇了一跳,回首一看,來人是大阿哥載淳。 大阿哥載淳為何也知道有人要處死他額娘,哭喊著跑來呢? 事也湊巧。今天上午,咸丰皇上通知這些王公大臣到煙波致爽殿協商廢去懿貴妃的大事。幫閒太監李蓮英到煙波致爽殿送茶水,無意間听到了几句,但他并不明白是處死誰。一看這陣勢,連貞皇后也來了,知道必有大事發生。他想起了懿貴妃的叮囑,又偷偷躲在旁邊听了一會儿,才知道是處死懿貴妃。 李蓮英嚇了一跳,自己剛剛尋了一個主子又要被處死,他才不樂意呢?立即慌慌張張到文澤閣報告消息。 懿貴妃听了更是吃惊不小,能給自己說上話的醇王、貞皇后都在煙波致爽殿。盡管自己妹妹醇王福晉也在這里,但她也幫不上忙,而她自己又不能親自到煙波致爽殿里向皇上求情。 怎么辦?懿貴妃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貼身太監安德海也急得直揉頭。恰在這時,大阿哥從書房回來了,安德海眼睛一亮,拍手叫道: “娘娘不用怕,有了!” “有了什么?” “有了不讓皇上殺娘娘的主意了。” “有了你就快說,讓我們再合計一下,再遲就來不及了。”李蓮英催促說。 安德海才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告訴大阿哥,就說皇上要處死額娘,讓他哭喊著去求皇上開恩。 懿貴妃一想,也只有這么辦了,別無良法,讓大阿哥求情,希望皇上能夠看在自己為他生下皇子的份上和大阿哥的情份上饒過自己一命不死。 就這樣,懿貴妃才流著淚叮嚀載淳皇上為何要殺她,并告訴載淳到皇阿瑪那里如何求情。 在安德海的帶領下,載淳才來到煙波致爽殿為額娘請情。 咸丰一見儿子哭得像個淚人一樣站在殿外,便揮手讓他進來。 載淳來到皇阿瑪的御座前扑通跪倒,哭著說: “皇阿瑪,儿臣求阿瑪放過額娘,額娘對阿瑪一片忠心,每天給阿瑪煎藥喂飯,也時常惦念著阿瑪的病。儿臣去讀書時,額娘又去寺廟里求神拜佛為阿瑪祈求呢?額娘每天都帶儿臣去寺廟里求神仙保佑阿瑪早日康复。阿瑪不饒過額娘,儿臣也不活了。” 載淳說道,又大哭起來。 載淳這些話讓咸丰的心立即軟了下來,他看著哭成淚人的儿子也覺得過意不去,親自把大阿哥拉了起來: “皇儿別哭坏了身子,快起來吧。” 咸丰把儿子拉起來,載淳又跪下了: “皇阿瑪不饒過額娘,儿臣就跪在這里永不起來。” 咸丰也無奈,看著儿子問道: “誰告訴你聯要處死你額娘的?” 載淳抹一把眼淚不再哭了,很鎮定地說: “儿臣從書房回來想把今天所學的內容背誦給皇阿瑪听听,讓阿瑪高興高興,阿瑪的病能夠早一天全愈。儿臣來到殿外,一看許多人都在這里,皇額娘也在,知道皇阿瑪在商量國家大事就沒有進來。皇阿瑪曾教導儿臣要多讀書,了解國家大事,從小就學會分析國家大事的本領,儿臣就在殿外听了一會儿,才知道皇阿瑪想處死額娘。阿瑪,額娘對皇阿瑪和儿臣那好,為什么要處死額娘呢?” 載淳說著,淚又流了出來,母子連心啊! 咸丰歎口气,“皇儿你還年幼,不懂事,長大你就明白了,皇阿瑪是為了你好,也是為了咱大清江山社稷著想。” 載淳一見皇阿瑪還沒有松口,又哭了。 “皇阿瑪,儿臣要額娘,額娘要是被皇阿瑪處死了,儿臣也不活了。” 載淳又轉向貞皇后:“皇額娘,儿臣求求皇額娘不要讓皇阿瑪處死額娘。” 貞皇后一向為人寬厚,心地善良,一看大阿哥如此通情達理,這么小就很懂事,心里十分寬慰,也被大阿哥的孝心感動了,禁不住流下了眼淚。她輕輕拭去眼角的淚水說: “皇上就看在大呵哥的情份上饒過懿貴妃吧,也許是皇上多慮了。” 奕鱏也趁此跪下奏請說:“皇上英明,臣奕鱏愿用全家性命擔保懿貴妃不會篡權奪位干預朝政。” 咸丰想了想,揮揮手,“都起來吧,朕就饒過懿貴妃,但也要提醒她決不允許她干預朝政,弄權誤國。” 肅順還想再說什么,咸丰向眾人揮揮手: “眾卿都回去吧,朕只留下大阿哥和貞皇后陪朕說說話。” 待眾人告退,咸丰很傷感地說: “朕也不想將懿貴妃處死,但朕也有几分擔心,否則,朕豈不讓列祖列宗唾斥,几百年的大清江山社稷若在朕的手里改了姓,朕不就成了罪人。” 貞皇后立即安慰說:“也許是皇上多慮了,懿貴妃還不是那樣的人,也不至于那樣。何況皇上龍体還好,也許經過一段時間治療會康复的。” 咸丰搖搖頭,“病到了何程度,朕自己最清楚。” “皇上要殺懿貴妃一定是肅順的主意吧?”貞皇后又問道,“皇上應該知道肅順与懿貴妃因換車的事鬧了矛盾?” 咸丰點點頭,“肅順慫恿朕殺懿貴妃有報私仇的份儿,但也的确是為了我大清基業好。懿貴妃是位權力欲望很高的女人,心術也頗深,有朕在她不敢妄為,倘若朕辭世后就難講了。唉,去年的中秋,朕与你等在乾清宮度過的,雖說外敵壓境,兵臨城下,大家必定團圓了,只怕今年的中秋朕就沒有机會与你等一同賞月了。” “皇上千万別這么說!” 貞皇后和大阿哥都流下了眼淚。 “生死由命,富貴在天,朕雖被人稱呼万歲也是壽命短短,朕放心不下的仍是你們兩人。聯考慮再三,即使不殺懿貴妃,不廢去她的封號,也要以防万一。如果在朕賓天之后,懿貴妃果真有不服從你們兩人,有以下犯上,謀權篡位,干預朝政之心,你們就用朕留下的一份遺旨治服她。” 咸丰說著,提起御筆草擬一份詔書,并蓋上御璽,交給貞皇后說: “這是朕給你的一份密詔,防止懿貴妃謀權奪位挾持你的,倘若她有超乎你之上的行為你也可將此詔公布于朝廷重臣,共同誅殺她,此詔有永久的約束力。” 咸丰又轉向大阿哥,“朕今日雖然沒有處死你額娘,也是看在你的情份上。假若你額娘將來有干預朝政謀奪大清國家大權的野心,皇儿万万不可以母子私情而毀坏我大清几百年社稷,如果大清江山毀在你的手里,死后不要去見父皇,更不要人皇陵會見列祖列宗,望你記住父皇的話做一代明君。” 大阿哥含淚點點頭。 咸丰又問道:“剛才你說的那些話都是你額娘教導你,讓你來此為她求情的吧?” 大阿哥低頭不語。 貞皇后從旁邊說道:“就是懿貴妃教導的,皇儿能夠完全背下來,臨場發揮,說得如此滴水不漏也難能可貴了。皇上既然已經當眾宣布饒過懿貴妃,如今又留下這份密詔就足以讓懿貴妃警醒了”。 咸丰看了一眼大阿哥,又叮囑說: “懿貴妃雖是你生母,但她為人陰險,心計頗深,你今后也不必事事向她匯報請示,應該多向皇額娘請示,多和皇額娘接近才對。至于你額娘怎樣,你長大后就會明白的,皇阿瑪的話你一定要牢記心中,朕給你皇額娘留下密旨的事你不許泄露給任何人,更不能泄露給你額娘!” 載淳見皇阿瑪說得如此認真、嚴厲,急忙點頭稱是,但心中卻在嘀咕著:額娘真的很坏嗎?否則,皇阿瑪為什么要處死她呢?額娘到底坏在哪里?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