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黑与白


  我的故事一向有此毛病,早十年,編輯都不大接受,因從來沒講過神仙故事,主角統統是凡人,自私虛榮貪婪軟弱。
                          
                           亦舒《講故事》
                          
  亦舒很會講故事。
  她開始寫作的時候,看來是不愿意自己的小說被列入流行小說當中的。當別人問她小說是不是可以分為嚴肅和流行的兩類時,她宁愿說只有兩個潮流,一是談人生哲理的,一是說故事的,每一個潮流又可以分為許多等級,有好有坏,有高有下。
  如果用別人的話來說,那就是既有坏的嚴肅小說,又有好的流行小說。
  用亦舒自己的分類法,她的小說是屬于說故事的,而且又只是說愛情故事的。
  近年來,她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在別人的眼中的形象已不再介怀,承認自己是寫流行小說寫得不亦樂乎以及一本正經的作家,但仍執著要把好故事寫出來。
  故事本是文學肌体中最簡陋的成份,在亦舒的生花妙筆下,卻成了作品中的最高要素。她總是吸引著讀者,想知道以后將會發生什么,欲罷不能,非一气呵成不可。
  《我的前半生》中,子君的兩段情感生活跟唐晶和子群的情場遭遇几乎是不分伯仲的,有一种并列的味道。尤其是作品的后半段,子君從家庭中獨立出來,操心得更多的是子群和唐晶的婚姻。
  子群作為子君的妹妹,卻沒有子君和唐晶那种對生活的悟性,更談不上對人生的識見。她總是處在一种混飩狀態。
  即便是親姐妹,對于子君生活得好,她不服气,要什么盡管向子君要,但總免不了“單單打打”,有話無話的諷刺几句。
  她又勢利,一見姐姐落難,更是“迎頭痛擊”,還淨出餿主意:“史涓生既然給你五十万,你就拿來租房子住,把自己打扮漂漂亮亮,再釣大金龜,到時不愁穿不愁吃。”
  她自己就是這樣過日子的,租了人家!回房子的一間尾房,很受二房東的气,夜歸開多一盞門燈也不准。但她情愿把薪水供一部日本跑車在街上飛馳,充大頭鬼,閒時告訴那些牛鬼蛇神“我住又一村”。
  她還貪圖虛榮,步跟外國人混。出事了,又讓子君到派出所去保釋她。气得子君几乎昏厥過去,她還未曾打算与史涓生同歸于盡了,伊倒要与外國癟三效同命鴛鴦。讓斯文慣了的手君也破口大罵:
  “咱們受洋人的气,打從國聯軍時開始,你似乎不必再做殉道者…令港的洋人,拿把掃把隨便在哪間銀行門縫子里掃一掃,掃出几千個,個個一模一樣的德性,你還跟他們打打殺殺的動真情?吧女還比你高几皮,混不來不要混,祖宗的臉都叫你丟盡了…”
  于君的潑辣其實就是亦舒的潑辣吧?亦舒對洋人好感似乎不大,很少寫到异國鴛鴦,就算寫到了也沒什么好結果,如《人淡如菊》的喬和比爾。
  子群最后還是嫁了一個老洋人,老頭頭發斑白,身体臃腫,看在子君眼里,不是不替子群委屈的。
  但還能有什么辦法呢?她一直泡在外國人堆里,名聲已不怎么樣。華人的心胸容量也一向不怎么樣,不見得有誰會真心和她過一輩子。
  有了子群的例子在前,子君對唐晶的莫家謙,一開始就很有好感。
  小客廳坐著一個男人,粗眉大眼,約三十七八年紀,我知道這就是莫家謙。他不英俊,但看上去無限熨貼舒服。……西裝半新不舊,腕表毫不夸耀,鞋子洁淨光亮,領帶半松,襯衫顏色配得恰恰好,系一條黑色鱷魚皮帶,沉默地名貴,渾身沒有刺目的配件,隨手拈來,益見大家風范。
  子君用雞蛋里面批骨頭的眼光去打量莫家謙,結果只覺導他無懈可擊。
  我立刻有种打敗仗的感覺,像這樣的男人,又未婚,本港還剩多少名。
  他跟唐晶,真是一對璧人。
  不過,子君也很有“后福”,史涓生不要她,出來歷練了一年多,遇到了一個跟莫家謙一种類型的人。
  輾轉一番,三個女人都成家立業,各得其所,求仁得住了。
  但亦舒的故事,确實很明确作為流行小說的定位原則。淡淡的哀愁,點點的無奈,人生哲理已在其中,讀者倒不一定在此希冀更多的收獲,看重的往往是故事的吸引力,若沒有一個好的故事,如何能讓人手不釋卷,并一直追隨?
  在故事的跌宕起伏上,亦舒在流行小說界的聲譽是有其真正基礎的。她會講故事,既能使讀者保持懸念,又能勾起他們的好奇心。她具有這种創造力。
  亦舒沒有只講一种類型的故事,她希望她的故事多姿多彩,哪怕這一類型的故事与那一類型的故事有沖突,目相矛盾,也一樣不妨礙她的嘗試。她是黑与白都講。
  最拿手的故事自然是在現實生活中發生在她身邊的人与事了。職業女性的處境,亦舒最為感同身受。
  常常有一种恨鐵不成鋼的懊喪,因為她把職業女性首先看作是人,然后才是女人。
  而作為一個現代人,經濟必須獨立,所有賬單自付,所有生活細節親自打理,并且,要懂得自處。
  最成功的是從不把工作的煩惱攤出來与伴侶分享,但凡娘家瑣事,工作上的困境,人事斗爭,全都靠自己的能力解決最好。至多只請教他:“普羅那件襯衫終于到了,可是售价五百美金,買還是不買?”
  因此寫出了唐晶、妮娜、鄧永超、姜喜寶、楊之俊、任思龍等等這樣的女子。
  辦公室里的“眾生相”也很有瞄頭。寫字樓里三五七位年齡、學歷、職位都不相上下的同事,免不了也會比較一下衣著派頭,誰大方成熟,誰天真可愛也可成為作家筆下的藍本。
  A君最謙和,人家一問在何處置裝,伊便笑說:“我們這种小老太婆衣裙,數百元一件,乏善足陳。”不再討論。
  B君就較寄突,老愛指著他人新衣說什么山寨厂可打四折。子君也是,不停夸口,“我家有一百五十對鞋子”,一直想用嘴巴把別人壓下去。
  据此,亦舒寫出了蘇更生、子群、賈姬、在安妮、凌叮當等人物。子君也算一個,但她屬于后知后覺的人物。
  “高處不胜寒”,獨立無依的個案,在車水馬龍的大都市中層出不窮,自然也會落入亦舒服中,從而升起一股悲涼之气。
  也許姚晶、貝秀月、宁馨儿、勖存姿、博家明、周至美等人的形象正由此而來。
  但《喜寶》、做好看多了,生活中也希望看到明朗愉快的人与事。像《傾城之戀》的女主角那樣,笑吟吟一句“你們以為我完了嗎,還早著呢”,令讀者從心底笑出來,拍手稱好,呵她終于修成正果,多么痛快。
  利璧迦、慕容琅、喬穆、黃振華之流就是這种意念下產生的人物,黃玫瑰更是當代《傾城之戀》的女主角,白流蘇換了黃玫瑰,多有趣。
  后來的故事更發展到天馬行空的地步,香雪海、風信子、曼陀羅、薔薇泡沫、花之物語、寂寞鴿子什么的全出來了。
  香港的天空已容納不了她的一支彩筆,自然就伸展到了域外,紐約、尼泊爾、新加坡,還有雨雪交加的英國,充滿陽光的加拿大等等,統統成了她的故事的背景。
  歷史的興衰也是她目光停留的聚焦點,但她卻用了那么一种故事模式去架构,有嘩眾取寵的嫌疑。《風信子》就是一開篇讓人眼前一亮,讀完讓人心里一跳的作品。
  最為荒誕不經的是那些涉及到外太空、异形、未來世界的事的想象。但异鄉人的故事,從未能最大限度地煽起讀者的好奇心,那真是一場“綺惑”。
  倪匡的影響力在這些“朝花夕拾”的故事中不可小覷。
  還有呢?還有就是那些非常態下的人与物了,在陽光爛爛的日子,他們是不出現的,只有在“沒有月亮的晚上”,才能見其影影幢幢。《美嬌嬪》如是,《綺色佳》如是,《花解語》也算是。
  移民潮當然也沒放過,亦舒是不折不扣的“寫實派”,如此擺在眼前的好題材,哪會放過?于是也有了《西岸陽光充沛》等等。
  上述种种,皆是亦好在“我之試寫室”里炮制出來的故事。并不是每一個故事都是好故事,也有參差,但基本上都是過得去的故事,也就是說,在水平線之上,所以流行。
  故事,除了一件接一件地敘述事情之外,還有其他作用,它是构成小說的主要要素,而好的小說,會包含著作者的人格。
  亦舒的作品中,人格魅力是不可忽視的。
  如她對不地道洋人的批評,對女性獨立的激賞,對不負責任的人与事的鞭撻,對游手好閒的看不慣,在在都体現了她的价值觀生活觀。
  她說:
  連我這樣年紀的人,都認為女性其實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先搞身心經濟獨立,然后才決定是否成家立室,希望工作可与家庭并重。
  不知怎地,年輕一大截的小朋友卻表示渴望做金絲雀,受保護,被寵愛,一生毋須掙扎,生活有人照顧。
  那是另外一种世界,另外一种營生,在這地球上,每一件事都有陰暗面,我們生活在一個真實的世界里,沒有什么,無需付出代价……不如自力更生,工作能力一旦獲得机會賞識,則要名有名,要利有利,自信十足,顧盼自如。

                           《一條路》

  《曼陀羅》里,慕容琅在尼泊爾游蕩了几年回來,依然想自怨自艾地躲在家里悲秋,被喬穆一把提將出來,罵了一頓:
  “你看娜娜,她多能干,一個人搞一本一百七十多頁的雜志,管十多個職員,還打算寫一本小說,天天忙得透不過气來,雜志去印刷房的時候,她有三天三夜不眼的記錄,真不容易呵。她對這社會有參与,所以她有滿足感,你有什么?這不是錢的問題,坐在家里久了就坐懶了。”慕容琅讓他罵得狗血淋頭,暫時忘了她原有的痛苦,答應他去做模特儿。
  職業無分貴賤,總比在西藏尼泊爾流浪好,比在豪毛里不事生產好。
  《香雪海》里,關大雄對香雪海的飛揚跋扈很看不慣,尤其是看她在主持高層商業會議時,當著富豪群雄的面,她竟然旁若無人地在理發:
  在座的中亨老翁們紛紛發言……忽然見到大門推開,進來一個年輕小伙子,他對在座諸位視若無睹,擔著工具箱走到主席位旁,打開工具箱,取出一方白布,圍在主席身上。大伙愕然而視,不知發生什么事,而那個小子提起梳子与剪刀,竟然全神貫注地替香雪海修起頭發來。
  眾嘩然。
  在開大會當儿修頭發!
  侮辱呵侮辱。
  亦舒的挪揄不言而喻。
  故事,始于原始時代,甚至可以追溯到文學誕生初期。人們在懂得閱讀之前,它已對人的原始本能具有感染力了。
  但故事發展到今天,人們會希望故事不僅僅是故事,而還有別的什么東西……是悅耳的旋律,或是對真理的領悟,而不是那流傳已久的民間傳說。
  只有故事的小說終究會淡而無味,只想表現深度的小說顯得晦澀難懂。如何居中、調和、融匯,是橫亙在所有小說家面前的難題。
  寫作時間超過四分之一世紀的亦舒,除非她不想再寫下去,否則,她一樣必須面對抉擇。
  亦舒生活圈子小,專寫知識階層的悲歡离合与情場風波,題材狹窄,寫得多了,自成模式。
  幸而,她的天賦高,見識廣,涉獵多,以傳奇性、趣味性与娛樂性取胜,揚長避短,得以吸引讀者。
  《寂寞鴿子》其實也是一個司空見慣的故事。但依然能吸引人看下去。除了情節有轉折,還因為塑造了貝秀月這個有點邪气的人物,而由她所串起的生活場景,很能撩撥起讀者的好奇心。
  她跟邵子貴是孿生姐妹,男主角許開明本來愛的是邵子貴。但一見到肌膚胜雪,嘴角彎彎,風情無限,慵慵懶懶,什么都無所謂的她,便不禁心神蕩漾。
  跟金庸一樣,亦舒也喜歡她的主人公膚色白白,晶瑩剔透。寫香雪海如是,宁馨儿如是,貝秀月如是……
  她先嫁了一個大概在點黑社會背景的日本年輕闊佬,在東京住了三年,丈夫很愛她,短短几年間,找世界各大名攝影師替她造像七次之多。
  但不知怎地,她的心已變,不拿丈夫之分文,悄悄回到香港的娘家來。害得那痴情的日本鬼子“追殺”而至。
  第二個丈夫,是新加坡青年富豪,她才去新加坡兩個月,就已訂婚。迷得那名門之后差點眾叛親离。
  但不久又變卦,她又跑到倫敦,跑到加拿大。
  許開明情迷意亂,不能自己,也跟著全世界到處跑,為作品增添了不少异域情趣。
  《曼陀羅》也是,從尼泊爾寫到香港,又從香港寫到紐約,各式人等,穿梭其中,五光十色,讓人目不暇接。
  就是非常簡單的素材,亦舒也有本事把它弄得懸念很強,味道很足。
  有一個短篇叫《密碼》。
  說的是一個燈塔管理員叫劉昌源的,很喜歡燈塔控制這項寂寞的職業。
  直到有一天,政府宣布將用電腦取代人手操作。
  他很悵然,因為他實在喜歡這個工作。當有一天,他被遠處的一种亮光吸引,他馬上認為那是摩斯密碼。
  “密碼”打出的是:“我名馬利安,愿意結交朋友……別吝嗇你的友誼,讓它開花結果。請伸出你的手來。”
  劉昌源終于忍不住,他做了一件十分失職的事,他利用燈塔上的大燈,拍出方園一百公里都看得見的密碼:“馬利安,我愿意与你通訊”。
  “密碼”中的“馬利安”給了他很大的鼓勵,她在他最彷徨的時候給他友情,她不知道那對一個孤寂的人來說是多么重要。
  但劉昌源永遠不會看到這一幕:在一個小村庄中,一戶最普通的人家,吃完晚飯,年輕的母親處理妥家務,喚七歲的女儿与六歲的儿子上床。
  只見兩個孩子把臥室的燈一開一關,亮光不住閃動。
  這,就是劉昌源收到的“密碼”。一切全在他的想象中,事實并非如此。
  還有一個篇名叫《請按》的故事,在電話上“做手腳”,也很有趣。
  現代科技發達,電話也由電腦控制。有一天,女主角江世平接錯電話,正想挂。忽听得錄音机說:“假如你找余仁邦,請按一,假如你找余仁杰,請按二,假如你打錯號碼,請按三。”
  世平笑了出來,太幽默了。她很想知道下面還會發生什么,她繼續把這個有趣的游戲玩下去。她按下三字,錄音机里的男聲愉快地說:“其實心理學家說,打錯電話是因為心急想与同伴交流,可見你是一個寂寞的人,如果我說對了,請按四,我說錯的話,請按五”。
  世平訝异,這余家兄弟好不趣怪,竟想出這么別致的通話方式。
  當時她感得有點突兀,放下了電話,但日常生活實在乏善可陳,她忍不住又按下前次那個打錯了的電話。
  這次的電話錄音更為詳盡,問她想談什么問題,有中東局勢,美國股票走勢,人類感情問題……
  人類感情問題分為有關父母与子女的,有關男女感情;的。
  男女感情呢,也有是想擺脫一段感情和渴望愛人与被愛之分。
  結尾更讓女主人公覺得希望在眼前:
  “如果你愿意約會我余仁邦,請按十九,如果你選擇我弟弟余仁杰,請按二十,如果你不愿与任何一人見面,請按二十一。
  世平笑了,她輕輕按了十九。
  亦既想象力惊人,通篇用的是對話,平易的事物在她那里也能翻出新意。所以,她總能給人惊喜。
  但正如有論者曾提及的:對于一個流行作家來說,同樣面臨著質与量的問題,創作丰裕固然可喜,而質量上的不斷突破、出新更可貴,此乃藝術的生命之所在。
  亦舒嘴上為自己辯解,聲稱即便是專寫小說也要像博士那般專業化,其實心中也未必愿意默守成規。她知道局囿于原先的小圈子寫下去,終非長久之計。
  《銀女》和《曾經深愛過》可稱得上是亦舒努力拓寬視野,擴大生活面,開辟寫作新路的較為成功的嘗試。
  《銀女》中,亦舒把筆触深入到下層社會,這与她的其他非象牙塔里進行的粉紅色的故事是一脈相承的,只是直面社會,直面人生的味道更濃。
  《曾經深愛過》的故事趣味弱了,生活价值的啟迪卻濃厚了許多。雖然周至美最后還是又一次痛失所愛,但鄧永超的那一聲聲“我要為國家做點事”的細語,卻給他很大的精神支持。
  人們說;亦舒的小說可謂是帶刺的玫瑰花,而非色被艷卻劇毒的曼陀羅。她寫的雖是生活瑣事,清場糾葛,卻無色情渲染之類的低級趣味。
  她把那個最欲望的城市和多姿多彩的女性結合得頗為完好,小說的畫面充溢著都市与女性之間的混合气息。
  面對這种類似“鴛鴦蝴蝶”的大都會場景,讀者卻絲毫沒有覺得有一絲絲很瑣的感覺。這說明了亦舒的作品是“女性”的,卻并非賣弄“女”字號來賺錢。
  她以摹形寫意之筆,描繪著都市浮華背景下的“麗人行”,傾听她們的歎息,窺視她們如寂的內心。于是,小說的每一篇,几乎都是一方都市女子寫意的水彩冊頁。
  她們的焦慮同政治同意識形態無關,所涉及的是如何面對男權价值体系在都市生活中已出現的松動与裂痕問題。
  在香港這樣的都市里,松動的男權价值体系比之几千年僵硬的男權价值体系,向女性提出了更具挑戰性与尖銳性的考驗。
  在這种考驗面前,都市女性更需要付出的代价往往并不是抗爭,而是自處問題,是在繁榮世界中如何自怜、自珍。自強与自衛。
  亦舒的生活价值觀在這一層面上体現出特立獨行的風格。
  這就不僅僅是有一個吸引人的故事那么簡單了,亦舒在此融入了強烈的愛与恨。
  這一代的女性比起母親輩,只有更苦,上至揚名立万,下至家頭細務,都是女性份內事。
  但精神上畢竟獲得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因為養成了獨立性格和獲取了謀生能力。
  亦舒通過形形色色的愛情故事告誡讀者,特別是女讀者:身為女性,要處世立身,惟有學會自己保護自己,而最有效的自我保護,是在經濟与人格上的平等獨立。
  在亦舒看來,真正男女平等在于物質与精神兩個方面,女性的獨立自主不僅要經濟獨立,還要精神獨立,唯其如此,才不致于淪為男人的花瓶。
  像《我的前半生》、《獨身女人》、《胭脂》等作品,亦舒都以生動的藝術形象去昭示:求人不如求已,靠自己方能立于不敗之地,方能如魚得水,自由馳騁,無拘無束,享受人生。
  《憔悴三年》更是一則現代女性与命運、環境抗爭而最終能更好地生存。生活下去的都市文明最生動的“傳奇”。
  作品中的劉玉容是平平常常的都市女性,一份苦悶的工作,菲薄的收入。最不幸的是,丈夫离開了她,留給她一個兩歲的孩子,娘家環境欠佳,也不容她回去。
  而那位黑衣女子,卻是死神的化身。
  作品的故事發展就在這兩個女子之間展開。
  生活累人,同事互相傾軋,劉玉容真的就想一了百了。
  但“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轉彎有什么在等著你。”“前程掌握你自己手中,何用假他人之手。”
  一言惊醒夢中人。
  有伙伴當然好得多,并肩上路。但像劉玉容不然一身那般奮斗而成績驕人的,也大不乏人。
  世上凡事均需付出才能得到,這世界還算是公平的。
  也許,只有勇者才會默默地過最平凡的生活,不間收獲。
  在這個短篇中,最不可思議的,是亦舒把死亡的化身寫成那么一個形象。一個沉郁的故事,用了她一貫的幽默無忌辛辣犀利的彩筆,而畫出了一抹明亮的色彩,确實是很有勵志作用的。
  連死亡女神都可以是這付模樣:
  甘七八歲年紀,大熱天,穿黑色套裝,卻態度從容,笑臉迎人。她通身打扮考究到极點,一副珍珠耳環發出晶瑩的光芒,襯得她膚色更為明亮。
  亦舒還會去寫傳統小說慣常見到的“歹角”嗎?
  當然不會。
  生活本身就不是黑白分明的,也不一定是灰色的,大都是“椒鹽式”的。生活在現實的環境中的人,自然也是“椒鹽式”的。
  她從不在文字上譴責什么人,只是把一個人的想法,做法寫出來,把一個人的性格寫出來,“他就是這么一個人,你喜歡他也好,不喜歡他也好,他有他的缺點和惹人厭處,也有他的优點和惹人喜處。
  《喜寶》中,喜寶的出賣自己令人齒冷,但她那么執著在不正常的兩性關系中保持自尊,又令人。已生同情。
  當勖存姿說:
  “也不止是物質,情感上我還是依靠你的。你為什么不能愛我:“
  姜喜寶回答:
  “我在等你先愛我。”
  “不,你先愛我。”
  勖存姿很困惑:
  “為什么,有什么道理我要那么做?你為什么不能先愛我!”
  一個為金錢而出賣自己的女人,是沒有自尊可言的,喜寶在出賣自己之際,并沒有要求自尊,她可以忍受侮辱,甚至掌捆。喜寶很明白自己的地位,出賣的時候,她不要求什么自尊,只是買賣。
  但當說上面那番話時,他們討論的,并不是買賣,而是愛情,這是截然相反的東西,在愛情面前,喜寶需要自尊。
  她是一個矛盾的人,卻有著真實的人性。
  亦舒很擅長寫這一類活生生的人,這也是她的故事耐讀的關鍵之處——總是在變化轉折中。
  在《兩個女人》中,誰知任思龍和她的外表反差那么大。
  一身洁白的衣衫,顯示的就是高洁嗎?她一樣有不為人知的不堪。
  就如施揚名的變化,也有客觀環境的不如意。
  亦舒關注入的本能在外界力量沖擊下的种种反應,留意不同人格間的糾纏与摩擦,并無心表現個人与集体的沖突,更很少掃描個人如何歸附時代潮流。在她的一個接一個的愛情故事中,讀者只能嗟歎,卻無從怨艾。
  對世界摒棄道德感的投入,卻時常露出陌生迷惑的神情,是亦舒在創作時的一個特色。假如透過狹隘單一的社會歷史批評的窗口,便會對她的作品發出指責的口吻,從而遺落許多閃光之處。
  我用這手法描寫人類在一切時代之中生活下來的記憶,而從此給予周圍的現實一個啟示。我存著這個心,可不知道做得好做不好。一般所說‘時代紀念碑’那樣的作品,我是寫不出來的。
  張愛玲這一段話用到亦舒的創作歷程上,也是相當的貼切的。她的作品并不是聳立在現代都市的神話与寓言,她對現實的真切描繪和對都市中的小布爾喬式知識分子的同情与嘲弄,有為疲憊的心靈尋找短暫停泊地的努力。
  悲天憫人与鞭撻入里是她的心理走勢,嬉笑怒罵的背后潛藏著她的良苦用心。根扎在中國,淵源于民族,雖飽浸歐風美雨,可念念不忘的仍是這些。
  我們与其苛求她給我們帶來什么現成的答案,倒不如在細讀她的作品后,隨意聯想。

  ------------------
  圖書在線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