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1971年9月21日,26屆聯大,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优勢,通過了阿爾巴尼亞等國共同提出的"恢复中國席位、驅逐國民党政府"的議案,但日本同美國為了阻撓聯大驅蔣卻向聯大提出了一個"逆重要事項"提案! 台北日月潭涵碧樓,位于園林別墅的突出部位,風光秀麗,靜謐幽深。 在此靜養的蔣介石心情怎么也安靜不下來,他覺得吉田茂訪台期間講了不少好話,但件件難落實處,便催逼張群邀請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訪台。池田首相不胜其煩,只得派大平于1964年7月3日訪台。 蔣介石覺得大平正芳以日本責任外交負責人身份來台,借此疏通日台關系,是他蔣某人外交的重大成果,因而7月4日在總統府親自接見,進行會談。 大平正芳是日本著名政治家,一見面就謹慎地表示他早擬訪台,但一再拖延,至今始能實現,首先轉達天皇陛下的特別囑咐,代天皇問候蔣介石。 蔣介石喜笑顏開道:“天皇陛下政躬如何?請代為轉達致候之意。"大平正芳彬彬有禮回答:“新潟地震時,承蒙慰問,至為感激,謹代表日本政府及人民致以衷心之謝意。"蔣介石憶起往事,大有感慨万千之態:“想當年,我在高田聯隊當兵時,周末常去新潟,昔日之長官及友人在該處者甚多,新潟為我之第二故鄉,故對它特別關心。"蔣介石陡然把話題一轉,大講東亞問題實際是共產党問題,強調"日本必須与亞洲各國同時共謀上進,不可先冀單謀一國之安定"。在當天下午的會談中,大平正芳表示:“日本過去的所作所為,容有不為貴方所喜者,但亦有各种不得已之原因,并非故意如此,今后當更注意!"蔣介石心頭不悅,當即質問:“貴方對反攻大陸,到底持何態度?"大平正芳被逼無奈,只得回答:“日本在本質上是反共的,對貴方做精神及道義上之支持。"1964年8月12日上午11時,台北机場,天空晴朗,澄清透明,机場上一頻繁忙。為落實吉田茂訪台成果,蔣介石特意派秘書長張群再訪日本,張群在机場發表談話說:“此次前往日本訪問,系以私人身份,答訪日本前首相吉田茂先生之訪華,并將代表政府對吉田先生授勳,同時与吉田先生及日本朝野人士會晤,就有關亞洲局勢及改善中日關系交換意見。"張群在羽田机場受到日本外相椎名悅三郎和各界代表500余人的歡迎,然后到霞關外務省与椎名會談,張群奉蔣介石之命說:“中日關系上年雖曾一度陷入僵局,但在吉田先生和雙方政府及各界領袖之共同努力下,目前已達成正常化,至感欣慰!惟僅僅恢复正常仍感不足,吾人必須繼續盡最大之努力,促使雙方在反共之大目標下,做更進一步之合作。 “日本為亞洲大國,應具遠大眼光,負起對亞洲、對世界之使命,勿過分斤斤計較于目前一時一事之得失,尤應堅持反共之原則与精神。"椎名是一位老謀深算的政治家,引用屈原《楚辭》中的"同极异路"意即殊途同歸來搪塞,并不承擔責任。 接著,張群往訪池田首相,贈給他一張蔣介石親自簽名的照片。池田泛泛淡平日台間發生誤會的原因是人員往來太少,今后應加強官方和民間人員往來,并對失言事件有所解釋;張群代表蔣介石邀請池田訪台,舉行雙方部長級會談,池田表示愿意考慮。 8月14日下午,張群在台灣駐日本大使館主持盛大儀式,向吉田茂授予特种大綬卿云勳章一枚,張群代表蔣介石致頌詞。 身材短小的吉田茂一挺嶄新的白色西服,將大勳章接過佩在胸前,得意洋洋致詞稱:“此次渥蒙蔣總統授勳,乃畢生之光榮,今天是我長久政治生活中最高興、最滿意的一天,請代向蔣總統致謝!"接著,張群奉蔣介石之命舉行酒會,池田首相及日本內閣成員、國會兩院領袖相繼蒞臨,更使吉田茂得意非凡。 更使蔣介石欣喜的是,他极其厭惡的池田首相因病于1964年11月初辭職,他的老朋友佐藤榮作經自民党元老議定、未經競選就直接登上自民党總裁和內閣首相的寶座。 蔣介石忙命駐日大使魏道明向佐藤榮作祝賀,滿以為佐藤和他的胞兄岸信介是山口縣人,屬于漁民聚集的長州南部地區,破落的武士家庭出身,可算大半個令他崇敬的大陸浪人,他沒有想到,佐藤榮作上台后的講話卻使他极其失望。佐藤竟這樣說:“雖說日本同國民政府締結了媾和條約,但蔣總統在戰爭結束時所表示的好意,并不能約束日本國民的走向,對蔣總統是非常感謝的,可也不能以此感情來處理問題。"蔣介石急忙把張群召進台北市郊外的士林官邸,大罵佐藤榮作“不是東西",等蔣介石罵夠了,張群才輕聲勸告:“總統,佐藤是我們的老朋友,不要罵!”“是朋友,怎么還講那种話!”“他剛上台,不得不這樣講,否則右翼朋友怎么會支持他?”“岳軍兄有何高招儿?”“我通過吉田茂、岸信介打通佐藤的關系,定能扭轉不利局面,請總統放心!"在蔣介石催促下,張群調動所有關系打通佐藤內閣的關節,果然在10天后,蔣介石听到了"順耳的話",佐藤在國會的講話調子變了:“政府將一面維持迄今同中華民國政府之間的正規外交關系,一面以政經分离的原則,同中國大陸之間繼續民間貿易以及其他事實上的接触。"蔣介石臉上這才有了笑容,但還沒等他笑出聲來,又接到彭真將率中共代表團赴日參加日共第九屆代表大會的報告。蔣介石嚇了一跳,暗想這是新中國訪日的最高級代表團,彭真能力超群,若和佐藤內閣成員接触,就會在池田內閣時期改善中日關系的基礎上再前進一步,這可非同小可! 蔣介石馬上指示駐日大使會見日本首相佐藤,甚至以斷交相威脅,迫使佐藤上台后對新中國做出的第一件事,就是在1964年11月20日決定阻止彭真代表團入境,給中日關系帶來了嚴重的后果。 1965年1月10日,佐藤對美國進行他組閣后的首次訪問,美國總統約翰遜要求日本支持台灣,佐藤當即表示日本堅持与台灣保持"正規的外交關系"。 蔣介石連連稱佐藤榮作真夠朋友,卻又接到兩個坏消息:大日本紡織公司將向中國出口第二套維尼龍成套設備,日立造船公司与中國簽訂了出口兩艘万吨貨輪的合同,兩宗貿易都將使用日本輸出入銀行資金。 蔣介石覺得這兩宗貿易都非同小可,害怕維尼龍事件重演,忙命駐日大使魏道明調查真相。蔣介石獲悉佐藤剛執政,還沒來得及過問這兩個問題,就赶快与佐藤內閣交涉,促使佐藤以首相身份在1965年2月宣布,中日貿易要受"吉田信件"的約束,致使向中國出口第二套維尼龍成套設備和兩艘万吨貨輪的合同都未能履行。 蔣介石趁熱打鐵,和日本簽訂了日本提供一億五千万美元的日元借款合同,派他的外交部長沈昌煥、副總統嚴家淦先后訪問日本,還費盡心机請日本首相佐藤榮作于1967年9月訪台。 蔣介石把佐藤訪台視為他晚年反共外交的"最大成就",簡直像對待神仙一樣供奉,在9月8日的會談中,將佐藤大加吹捧,最后才扯到他最關心的反共問題上。佐藤榮作也是日本很有城府的政治家,雖极為親蔣,但卻不愿公開承擔反共義務,就只好自責敷衍道:“日本在世界上曾扮演過丑惡角色,所作所為有諸多錯誤,今后自不再如此。"蔣介石有話如鯁在喉非吐不快,但又不便直說佐藤,便轉彎抹角談到中國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然后直抒胸臆說:“吾人此際反共,不必恐懼蘇俄之馳援,至少我軍收复中國南部,決不致引起蘇俄介入。"佐藤听蔣介石談反攻大陸如听白日夢語,暗自好笑,但出于禮貌不忍點破。 當晚八時,蔣介石在台北市郊外陽明山中山樓舉行晚宴,招待佐藤。蔣介石想到自己無力反攻大陸,便幻想日本复活軍國主義后再度進攻中國,從而達到他火中取栗之目的,因此在佐藤提到日本防衛問題時,接過話茬大發感慨道:“作為國家必須有自我防衛之力量。日本必須注意北方被蘇俄侵占之領土(千島群島)。蘇俄与美國不同,有領土野心,恐甚難放手將四個島嶼交還日本!"佐藤榮作在談話將結束時說:“9月22日是吉田先生的米壽,應該好好慶祝一番!”“啊,吉田先生八十晉八了,真是可喜可賀";蔣介石若有所思,旋即做出決定:“拿紙墨筆硯來!”不一時,文房四寶送到。蔣介石揮筆寫下龍飛鳳舞的"望重寰宇"四字壽軸一幅,感慨万千地說:“吉田先生是日本能持大体,又具有遠見的政治家,這四字當之無愧!"蔣介石又想到蔣經國与日本關系較淺,請佐藤以首相身份安排蔣經國訪日。佐藤不好推托,兩人商定蔣經國兩個月后訪日。 不久,1967年10月20日,傳來了吉田茂因病去世的消息。張群恰好當天到日本參加"中(台)日合作促進會"會議,一到旅館,岸信介就向他報告了吉田去世的消息,便赶赴東京大磯吉田茂私宅拜祭。當時尚未入殮,見了最后一面。 吉田女儿麻生和子說: “當此家父去世的時候,剛巧閣下來到日本,今天和家父見了最后一面,這可以說是緣份。我想家父在九泉之下,必定滿意了。"蔣介石得此消息,立即命張群作為參加吉田茂國葬典禮的特使,又發來唁電說:“吉田先生不僅為貴國复興之元老,其碩德卓識,又為東亞安危相仗,不可或缺之哲人。一旦喪此老成,實為自由世界不可彌補之損失,豈止為中正私人情誼之哀痛而已。"為拉緊日蔣關系,蔣介石派蔣經國以台灣國防部長身份,應首相佐藤邀請訪日。佐藤派外相三木武夫到机場迎接,親自与蔣經國進行會談。蔣經國聲稱"光复大陸的決心不變",佐藤懾于國內外形勢,不敢貿然作出反應。 蔣介石獲悉佐藤將于1969年11月中旬訪美,立即指示駐美、日人員与駐在國頻繁接触,終于取得了令蔣介石高興的結果。佐藤同尼克松發表的共同聲明,特別談到了台灣問題。聲明說,"總統言及美國對中華民國條約上的義務,美國重申遵守這個條約。總理大臣認為,維持台灣地區的和平与安全,也是日本安全的一個极重要因素。"還沒等蔣介石笑出聲來,從聯合國傳來的消息又使他膽戰心惊。 原來,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灣當局非法竊据,隨著新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這种局面越來越難以為繼。 為阻撓中國恢复聯大權益,蔣介石勾結美、日等策划玩弄陰謀手段,從1961年第十六屆聯大開始,采取把美國提案視為"重要事項"的對抗辦法,即非經三分之二多數贊成票,不得改變代表權。但到1971年,形勢發生重大變化:中國邀請美國旗乓球代表隊訪華,尼克松總統派總統特別助理基辛格訪問北京,使全世界為之惊愕。蔣介石惊呼形勢危急,1971年6月15日發表"庄敬自強“的文告稱:“古人常言:'天下之事,在乎人為,決不可以一時之波瀾,遂自毀其志。……'只要大家能夠庄敬自強,處變不惊,慎謀能斷,堅持國家及國民獨立不撓之精神,那就沒有經不起的考驗。"為保住在聯合國的席位,蔣介石急派張群7月底到日本借參加日台合作策進會議之机加緊活動。 張群一到日本,就听到种种令他頭痛的消息:先是新日本制鐵、日本航空公司宣布退出日台合作策進會議;接著,丰田自動車販賣、東洋紡織等亦表示不擬參加。其他不是社長因病住院,便是臨時有事出國,經濟界人士像避瘟神一樣逃避台灣人員的情形顯而易見。張群真是傷透了腦筋,四次會見日本首相佐藤榮作求救。 佐藤唉聲歎气說:“連尼克松也宣布要在1972年5月前适當時机訪華,我也無力補天!"張群苦苦相求,佐藤只得為蔣介石出謀划策,出動大批人員到紐約拉票。有的國家的聯大代表到廁所內躲避,台灣外交部長周書楷等人竟在廁所外等候,死纏硬磨不放松。 具有歷史意義的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1971年9月21日隆重開幕,阿爾巴尼亞及阿爾及利亞等國共同提出的"恢复中國席位、驅逐國民党政府"的議案,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优勢,獲得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席位眼看就要恢复了! 蔣介石這下急了眼,忙命周書楷与美、日代表團商量對策。佐藤把日本曾擔任過駐聯合國首席代表的官員都調到聯合國,幫助美、台首席代表布什、周書楷渡過難關。 美日台三方官員絞盡腦汁,終于想出所謂的"反重要事項"議案,也就是把驅逐蔣介石在聯合國的代表也作為"重要事項"處理,需要有三分之二的贊成票才能通過;同時讓中國參加聯合國,擁有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 周書楷一听拚命反對,聲稱蔣介石決不同意這么辦,布什把面孔一拉訓斥周書楷道:“你們要明白,這個修正案的要害首先是阻止聯大驅逐你們的代表!"日本首席代表中川融老奸巨滑,搶先插嘴說:“我們明知中國政府一貫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卻仍要提出這個修正案,是估計如果這一修正案得以成立,中國仍會拒絕參加聯合國,結果還會達到阻撓恢复中國合法席位的目的。……"周書楷這才恍然大悟道:“明白了,這個修正案本身就'兩個中國'計謀的產物!” 布什、中川融、周書楷這次必定穩操胜券,三方人員傾巢而出,拚命在聯合國內外拉票,手段可謂"無所不用其极"。為了得到某國的一票,常常在聯合國的餐廳門口"探尋迎候”,希望能与該國代表"巧遇"、"談几句"。台灣代表更是抓住就粘上不放,甚至跟上他國代表進入廁所,搖尾畸怜!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對美日等國的"逆重要事項"提案投票表決,結果以55票贊成、59票反對、15票票權被否決。這時會場上一片歡騰,台灣代表周書楷垂頭喪气,硬著頭皮發表有期無力的聲明稱:“聯合國已自行破坏了憲章,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在一片噓聲中,周書楷率台灣代表團走出會常接著,聯合國大會以76票對35票通過了接受中國、驅逐國民党政權的決議案。會場上再次呈現出一片歡騰景象,各國代表熱烈歡呼!鼓掌!擁抱! 這個消息剎時間傳到北京,周恩來、喬冠華正与尼克松的總統特別助理基辛格進行著有趣的交談。 喬冠華以愉快的口气問基辛格:“博士,你看今年這屆聯大,我國能恢复席位嗎?眼下聯大正對此進行表決呢!"基辛格毫不猶豫斷言說:“我估計你們今年還進不了聯大。"喬冠華已從周總理那里得到了确實消息,眨眨眼故意請教:“那么,你估計我們什么時候能進去?"基辛格還被蒙在鼓里,以博士派頭深沉地扶扶金絲眼鏡,稍作思索,盡量友好地放寬條件說:“估計明年差不多了。待尼克松總統訪華后,你們就能進去了!"喬冠華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他剛獲悉林彪折戟沉沙溫都爾汗的消息,興奮地豪飲賦詩:“月黑雁飛高,林彪夜遁逃,無需輕騎逐,大火自焚燒",現在又得到恢复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喜訊,情不自禁地仰頭哈哈大笑,豪爽地反駁道:“我看不見得吧?"基辛格离開中國后才得知事情真相,衷心感謝周恩來待人寬和,若換了赫魯曉夫,非當面讓他下不來台。 与北京喜气洋洋准備出席聯大相反,台北充滿懊喪气氛,哀歎這是"遷台以來的最大挫折"。蔣介石咬牙切齒咒罵聯合國"已向暴力屈服,已成眾惡之源",自我安慰"我們國家的命運不在聯合國,而操在我們自己手中"。 為穩住陣腳,蔣介石強打精神,1971年10月26日發表《為聯合國通過非法決議告全國同胞書》,挖空心思聲稱:“無論國際形勢發生任何變化,我們將不惜任何犧牲,從事不屈不撓的奮斗,絕對不動搖,不妥協!"蔣介石又召集國民党第十屆中央委員會臨時全体會議,听取行政院長嚴家淦的外交報告,听從佐藤等老朋友的建議,操縱全會做出決議,表示決不承認聯合國的"非法"決議。 蔣介石請求日本幫助他展開外交活動,奈何比利時、秘魯、黎巴嫩、墨西哥、厄瓜多爾等國先后同台灣斷絕外交關系,紛紛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蔣介石气急敗坏發表1972年元旦文告,聲稱与中共"勢不兩立",絕無任何"妥協余地“。 這地,美國總統尼克松、日本首相佐藤榮作,表示將繼續維持對台灣的外交關系,蔣介石才稍稍安下心來。 ------------------ 書路 掃描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