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四章 彭德怀揮師南下 全日成重返平壤



  (1)麥克阿瑟夸下海口:回家過圣誕節。

  朝鮮,進入嚴冬季節。暴風雪常常在沒有預兆的情況下呼嘯而至,凍裂的大地頓時便覆蓋了几米厚的積雪,閃著寒冷的銀光。
  11月6日黎明前,駐守在清川江邊的美第8集團軍防線遭到志愿軍一個師的攻擊。但是,天剛蒙蒙亮,攻擊完全停止,這支部隊向北撤退,神秘消失了。
  從此,突然出現在朝鮮戰場上,打了一仗,把美偽軍赶至清川江以南的中國人民志愿軍象暴風雪一樣銷聲匿跡在冰天雪地中。
  美軍從空中和地面偵察,在朝鮮境內未找到志愿軍的蹤影。這在東京“聯合國軍”總部和華盛頓的白宮、五角大樓引出种种猜測。
  東京,麥克阿瑟的情報處長威洛比,這位“老中國通”同過去一樣自信他說:“他們(指中國人民志愿軍)已离開了朝鮮。我早就看穿了他們的手法,我預料他們會這樣做的。我早就說過,北京無非是虛張聲勢。”
  華盛頓,中央情報局判斷,中國人為了同“聯合國軍”打消耗戰,為了“讓北朝鮮還能保持一個國家的樣子,最低限度還會增加在朝鮮的兵力”。
  11月9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經過反复討論,認為中國軍隊之所以出現在朝鮮的北部,有三种可能。
  第一,只希望建立一個緩沖區,以力圖保護鴨綠江沿岸的電力設施。
  第二,從戰略上牽制美國的軍事力量,打一場有限規模的持久戰;
  第三,將“聯合國軍”徹底赶出朝鮮半島。
  不過,他們認為中國還沒有力量敢于同美軍進行較量,所以三种可能中,第一种可能性最大。
  11月9日,杜魯門召開了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作出了兩條決定:
  第一條,不改變麥克阿瑟占領全朝鮮的計划,但要麥克阿瑟在軍事上相机行事;
  第二條,通過外交途徑進行試探,以“保證中共利益”為誘餌,阻止中國進一步介入。
  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利后來說:我們做出了荒謬絕倫的結論和決策。
  麥克阿瑟根据上述決定,一方面命令第8集團軍、第10軍從地面作試探性進攻,向預定的進攻發起線推進,摸清中國軍隊虛實;另一方面命令遠東空軍進行兩周的空中戰役,炸毀鴨綠江上所有橋梁和渡日,并把鴨綠江以南直至美軍第一線廣大區域內的所有軍事設施、工厂、城市和農村一律摧毀,以阻擋中國軍隊可能的進一步介入。
  頓時,朝鮮北部疆土上,火光沖天,濃煙滾滾,從天亮到傍晚,轟炸整日不停,大片的城鎮都化為瓦礫廢墟。
  這時,“聯合國軍”第一線地面部隊的兵力,已有了5個軍、13個師、3個旅、1個空降團,共22万人,比第一次戰役時增加8万人,而且主力是美、英軍。空軍增加2個戰斗聯隊,有1200架作戰飛机。
  11月6日,美軍的試探性進攻開始了。
  美軍長驅直入,第7步兵師先頭團的士兵、翻過最后一座山梁,占領了鴨綠江上游的惠山鎮已被燒毀的城區,鴨綠江展現在他們的面前。河對岸的中國境內的長白縣,一片丘陵呈現出土褐色。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中國村庄和散落的農舍,鴨綠江已几乎完全封凍,中間的水道在急劇地收縮著,几天以后,狹窄的水道就會結上了厚厚的冰層。几位軍官抵達這里,以鴨綠江為背景,拍攝了不同尋常的照片。有第7步兵師師長戴維·巴爾,第10軍軍長內德·阿爾蒙德。
  “聯合國軍”目前正處于挺進中國邊境的高潮之中,然而,再也不可能有美國士兵抵達鴨綠江邊了。
  按著麥克阿瑟的部署,東線以美第10軍為主力,經長津湖西進,西線以美第8集團軍為主力,由清川江北上,計划在江界以南的武坪里匯合,圍殲在朝鮮北部戰場的朝中軍隊。然后再向中朝邊境推進,赶在鴨綠江冰封之前搶占全朝鮮。
  第8集團軍与美第10軍,兩軍相隔一條30至60公里的山脈地帶,這樣,到了11月中旬,這兩支部隊不再保持齊頭并進的格局,第10軍的推進已遠遠超越第8集團軍。
  麥克阿瑟的試探性進攻沒有遇到大的抵抗。于是他便估計志愿軍到達鴨綠江以南的部隊最多也不過6至7万人,后續部隊已經被阻,難以進入戰場,而他的部隊到11月21日已完成了戰役展開。
  使麥克阿瑟頭痛的是,零下20几度的嚴寒几乎和對手一樣厲害。滴水成冰的气候阻礙了現代化軍隊運動。這支大批士兵手指凍傷和口糧不足的軍隊向北急進。
  麥克阿瑟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以為大功告成了。11月24日10時,麥克阿瑟向全世界發表公告宣布:“聯合國軍已發動圣誕節結束朝鮮戰爭的總攻勢”
  美國作家約瑟夫·格登描述:
  11月23日感恩節這天,美軍前線部隊享用了一頓丰盛節日餐飯,雞尾酒、夾餡橄欖、燒小公火雞加酸果醬、紅薯、水果沙拉、水果蛋糕、肉餡餅和咖啡。
  第10軍的指揮部,軍長阿爾蒙德和其他軍官也舉行了聚餐,桌上居然有雞尾酒,使用了桌布、餐巾、瓷器、銀器,甚至座位姓名卡片。在一些軍官看來,這种舖張場面似乎是荒誕不經地錯選在一個兵戎之地。
  但是,巴爾在第10軍的感恩節盛宴上說,他緊張不安。“他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指揮這次行動,他手頭的補給從未超過一天的用量。在几乎是無法通行的道路上,這樣做是如履薄冰。”他預感,他的師中大部分人將掙扎在由風雪嚴寒和子彈鑄成的死亡線上。
  但是,在麥克阿瑟看來,到達鴨綠江是一件富于象征意義的事件。現在,他准備迅速結束戰爭。11月24日,他發布了一份給所有部隊的公報:
  “聯合國在北朝鮮對在那里作戰的精銳軍的壓縮包圍現已臨近關鍵時刻。在過去的3周里,作為這只鐵鉗獨立成份的各類空軍,以模范的協同和戰斗力發動了持續的攻擊,成功地切斷了來自北方的補給線,這樣,由此而進行的增援急劇減少,基本的補給明顯受到限制。這一鉗形攻勢的右翼在海軍有效的支援下,現已抵達居高臨下的包圍陣地,把地理上可能有敵人的北部地區一分為二。今天上午,鉗形攻勢的西段發動了總攻,以完成包圍并夾緊鉗子。倘能成功,這實際上將結束戰爭,恢复朝鮮的和平与統一,使聯合國軍隊迅速撤退,并使朝鮮人民和國家得以享有全部主權和國際的平等。我們就是為此而戰。”
  麥克阿瑟當天從東京飛往第8集團軍設在清川江沿岸指揮部,盟軍最高司令號座机降落在坑坑洼洼的跑道上,那天寒气逼人,但天气晴朗。他用大衣遮住頭部,然后蹲下來,開玩笑地拍了拍一只德國犬。沃克和其他軍官簡述情況之后,他用了大約5個小時的時間乘吉普車視察前線。
  麥克阿瑟說:“我已經向第24師的小伙子們的妻子和母親打了保票說,小伙于們將在圣誕節回國。可別讓我當騙子。赶到鴨綠江,我就放你們走。”
  麥克阿瑟在自傳中僅僅說,“在和一些軍官的談話中,我告訴他們布雷德利將軍希望在圣誕節前把兩個師調回國內,要是赤色中國不干預戰爭的話。”麥克阿瑟當天中午再次登上座机飛回東京時,對駕駛員說:“朝西海岸飛,然后沿鴨綠江向北飛。”
  這使所有的人大為吃惊。參謀們面面相覷,不甚惊恐。這种飛行是极其危險的。麥克阿瑟說他想研究一下地形,還要尋找一下對手活動的跡象。別擔心沒有戰斗机護航,他說;敢于進行這次飛行的膽略是最好的保護。參謀惠特尼希望麥克阿瑟佩戴降落傘。麥克阿瑟笑道:“你這個紳士如果愿意就戴上它,我可要留在飛机上。”一位隨行的記者對麥克阿瑟的助手低聲抱怨說:“這次飛行真有必要嗎?”
  飛机在鴨綠江口調頭向東,在大約1600米的高度沿江飛行,這使机上人員能夠清楚地看到白雪皚皚的地面。公路和小路都歷歷在目,但沒有大量使用兵力跡象。然而雪下得很厚,足以掩蓋最近任何交通的痕跡。那番景象使惠特尼感到畏懼:“极目遠望是無窮無盡的窮鄉僻壤,崇山峻岭,裂谷深峽,近乎于黑色的鴨綠江水被束縛在死一般沉寂的冰雪世界中。”惠特尼感到麥克阿瑟不要降落傘是對的;在緊急情況下,留在飛机上比跳到“這冷酷無情的荒郊野地上”要好些。
  麥克阿瑟返回東京總部說:中國人現在沒有參戰,戰爭在兩星期之內就會結束。要迅速打到鴨綠江,回去過圣誕節。

  (2)毛澤東痛失長子。

  11月上旬以來,朝鮮北方上空,美軍飛机每天都輪番轟炸。
  11月24日22時半,毛澤東极為關切地給彭德怀等人去電,叮囑:
  “請你們充分注意領導机關的安全,千万人可大意,此次戰役中敵人可能使用汽油彈,請你們研究對策。”
  毛澤東不幸言中。
  第二天清晨,彭德怀進防空洞不久,几架美机掠過志愿軍總部上空,接連扔下了許多汽油彈。看來,美机是偵察好了目標的,几發汽油彈直接命中彭德怀住的小屋。頓時木屋濃煙騰空而起,化作一片火海。
  這時,突然有人發現翻譯毛岸英和參謀高瑞欣還在里面沒能撤出來,但是已經來不及了。
  美國飛机飛走了。
  火,終于被扑滅了。灰燼中尋到了兩具遺体,但已分不出誰是誰。据警衛員回憶,毛岸英戴的是塊蘇聯造的手表,這才將兩人分清。
  大家圍著痛哭。
  彭德怀脫帽仁立,臉色蒼白,沉痛他說:“毛岸英是我們志愿軍的第一批志愿兵。党中央、毛主席剛任命我當志愿軍司令員,他就找我報名了!”
  毛岸英犧牲時年僅28歲。他沒享受任何特殊照顧,和其他人一樣,不分日夜地工作。他從沒有向人透露過自己的身份,直到他犧牲時,總部的一般軍官還不知道他是毛澤東的儿子。在大家的印象中,他只是一個年輕、活潑、朴實、能干、好學的俄語翻譯。
  毛岸英的入朝抗美,顯示出毛澤東那英雄的气概,偉人的胸怀,慈父的情感。
  1950年秋天,毛岸英正在北京机器總厂擔任党總支副書記。听說朝鮮戰爭爆發,毛岸英立即響應党中央、毛澤東的號召,遞交了要求參加志愿軍的申請書。
  党組織考慮,毛澤東雖有3個儿子,但由于受國民党迫害,三儿子岸龍一直下落不明;二儿子岸青身患疾病;只有長子岸英身体好,人聰明,留在毛澤東身邊工作,生活上也好照應。但是,毛岸英不同意,又直接去向毛澤東請求,希望父親同意他去抗美援朝。
  毛澤東見儿子神采飛揚,要上前線,非常欣喜。恰在這時,彭德怀組建志愿軍總部。到北京向毛澤東匯報工作。毛澤東便把毛岸英當面交給彭德怀,要他帶毛岸英到朝鮮去經受一番戰火的鍛煉与考驗。
  毛澤東操著濃厚的湖南鄉音說:“我讓他去的目的,為的是在你身邊有個可靠的翻譯,另一方面也讓他作為第一批志愿軍戰士,在戰爭中去鍛煉,這也叫作送子從軍吧!”
  彭德怀听后默不作聲,后來他婉言勸阻說:“主席,你讓岸英跟我到朝鮮前線去,我懂得你的意思,你是想給全國帶個頭,但是自開慧同志犧牲后,岸英從小受苦,四處流浪,后來又送到蘇聯學習很長時間,他長期不在你身邊生活,你們難得團聚在一起,我看還是別讓岸英跟我去,就留在主席身邊照料吧!”
  毛澤東仍堅持讓岸英隨彭德怀一起入朝。
  毛澤東當然知道援朝抗美的風險,更清楚地知道在朝鮮前線面對面地与美軍作戰,必然會有犧牲的危險。但是,自己最鐘愛的儿子要上前線,要与世界上最強大的美軍去作戰,他毅然決然地支持。
  毛岸英犧牲后,解方請示彭德怀:“這件事要不要向毛主席報告?”
  彭德怀沉吟一會后說:“岸英同志為國捐軀光榮,我想遲早都是要報的,遲報不如早報,今天就上報。”
  當天下午,彭德怀趴在一張小木桌上,起草了一份電報,上面寫道:
  “軍委并高(崗)、賀(晉年):我們今日7時已進入防空洞、毛岸英同3個參謀在房子內。11時敵机4架經過時,他們4人已出來。敵机過后,他們4人返回房子內,忽又來敵机4架,投下近百枚燃燒彈,命中房子,當時有2名參謀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燒死。其他無損失。志司25日16時。”
  彭德怀站起身來,心情沉重地將電報遞給值班參謀,說:“馬上發,報告毛主席、党中央。”說罷,連帽子也沒戴,一個人走出防空洞,走下山坡。
  北風把滿地的積雪吹凍了,踏上去簌簌地作響。彭德怀不覺得冷,他感到渾身燥熱,就把風紀扣解開。他想到毛澤東和周恩來几次來電督促自己:“你們的指揮所應建筑可靠的防空洞,保障你們司令部的安全。”“你們指揮所應速建堅固的防空洞,立即修建,万勿疏忽。”“請你們充分注意机關的安全,千万不可大意”等等,辭意急切。而他每天只忙著指揮打仗,沒想到發生了如此重大的不幸,使他追悔莫及。
  在毛岸英犧牲的當天,毛澤東身体不好,又忙于國內外重大事務,周恩來把電報暫時擱下。几天后,才將電報送給毛澤東看,井附了一封信:“毛岸英的犧牲是光榮的,當時因你們都在感冒中,未將此電送閱……胜利之后,當在大榆洞立紀念志愿軍烈士墓碑。”
  不久,彭德怀回國向毛澤東匯報工作,又順便匯報了毛岸英的犧牲經過。
  彭德怀聲音低沉他說:“主席,你讓岸英隨我到朝鮮前線后,他工作很積极,可我對你和恩來几次督促志司注意防空的指示不重視,致岸英和高參謀不幸犧牲,我應承擔責任,我和志司的同志們至今還很悲痛。”
  毛澤東沉默良久。他拿起香煙,抽出一根,放進嘴里。右手划火柴,要點煙。可是,連划了兩根,都沒划著。原來,他的手因激動而顫抖,不由得用力過猛,把火柴棒划斷了。
  彭德怀見此情景,心情更加沉重。
  毛澤東終于點燃了香煙,長長地吸了一口,強壓住巨大的悲痛。然后,反而寬慰彭德怀:打仗總是要死人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犧牲了成千上万的优秀戰士,他們的犧牲是光榮的。岸英是一個普通的戰士。不要因為是我的儿子,就當成大事。現在美國已使用在朝鮮戰場上的各型飛机約1000架,你們千万不能疏忽大意,要采取一切措施保證司令部的安全。
  這天晚上,毛澤東信步來到中南海岸邊,夜空中的寒星映在水中,搖搖晃晃,卻沒有一點聲息,似乎化為毛岸英的音容笑貌。
  毛岸英從小就隨父母四處奔波,上海、長沙、廣州、武漢,他都到過。毛澤東曾感慨他說:
  “為了革命事業,這孩子從小就吃百家飯,走万里路啊!”
  毛澤東很清楚記得,1927年的夏天,酷暑襲人。毛澤東開完了“八七”會議,便將夫人楊開慧及3個儿子一起送到岳父楊昌濟先生的老家——湖南板倉。次日清晨,他和楊開慧及5歲的毛岸英匆匆告別,便發動秋收起義去了。
  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在長沙犧牲。中央党組織設法將毛澤東的3個儿子轉移安排到上海。1931年4月,上海地下党机關遭到嚴重破坏,岸英兄弟生活沒有著落,只得流浪街頭,岸龍在几次遷移中失蹤了,岸英帶著岸青,挨打挨罵,受盡折磨。他們离開店舖,靠賣報紙、拾破爛、揀煙頭、幫人推人力車來維持生活。1936年,上海地下党組織找到了他們,几經轉折,送到莫斯科,在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和東方語言學院學習過5年,當過蘇軍的坦克中尉,自愿報名參加過蘇德戰爭。
  1946年回到延安,毛澤東說:“你光有外國的書本知識還是不夠的,還要把書本知識變成自己的才行哩!你還應當上中國這個大學,到農村去拜農民為師,你可以學到在外國學不到的許多有益的東面。”
  毛澤東要求毛岸英自己背上一斗半小米和舖蓋卷,到艱苦的山村吳家棗園去勞動,拜農民為師,當農民的小學生。還叮囑他要和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不能搞特殊化。
  毛岸英遵照父親的囑咐,在農村吃苦耐勞,學會了各种農活后,受到了鄉親們的稱贊,1946年下半年,回到延安。
  毛澤東對毛岸英寄予了怎樣的深情!他得知毛岸英犧牲的消息以后,好几天,沉默不語,神情黯然,一個人坐在屋子里,一支接一支地抽煙。有一次,他慢慢走到窗前,望著窗外那已經肅煞的柳枝,輕輕地念起《枯樹賦》:
  “昔年移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槍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1950年的12月問,一場大雪,把北京裝點得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毛澤東踏雪歸來,走進頤年堂的辦公室里,忽見桌子上放著一疊關于安置毛岸英遺骨問題的材料。他急忙拿了起來,仔細翻閱,見有人民解放軍總干部部第一副部長賴傳珠起草的、送彭德怀審批的電文,還有彭德怀寫給周恩來的一封信。賴傳珠起草的電文,要求志愿軍總部將毛岸英的尸骨運回北京安葬,彭德怀認為這樣做不夠妥當,12月24日8時特地給周恩來寫信請示。信中寫到:
  “總理:
  咋24日賴傳珠同志,擬一電稿將毛岸英同志尸骨運回北京,我意即埋在朝鮮,以志司或志愿軍司令員刊碑,說明其自愿參軍和犧牲經過,不愧為毛澤東的儿子。与其同時犧牲的另一參謀高瑞欣合埋一處,似此對朝鮮人民教育意義較好,其他死難烈士家屬亦無异議,原電報已送你處,上述意見未寫上,特補告,妥否請考慮。”
  毛澤東看罷,點燃了一支香煙,默默地吸著。
  這時,周恩來進來了。他是專為此事來證求毛澤東的意見的。
  提起毛岸英的犧牲,父親的心情總是很沉痛的。毛澤東深明大義,同意彭德怀的意見,說:“這很好,做得對。岸英也是志愿軍戰士,就把岸英和成千上万的志愿軍烈士一樣,掩埋在朝鮮的土地上,也不要為他舉行特殊的葬禮。”
  于是,在朝鮮檜倉,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里,增修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墳墓。墓前,立著一塊一米高的花崗岩石碑,墓碑的前面鐫刻著“毛岸英同志之墓”7個大字。墓碑的背面,刻了一段碑文:
  “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是中國人民領袖毛澤東同志的長子,1950年,他堅決請求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于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犧牲。
  毛岸英同志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精神將永遠教育和鼓舞青年的一代。
  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
  199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人朝參戰40年時,中國前志愿軍代表團來到檜倉烈士陵園。40年過去,陵園依舊庄嚴肅穆,清洁整齊。毛岸英墓旁豎立了毛岸英的塑像。

  (3)戰爭就是斗智斗勇。

  志愿軍總部被炸后,彭德怀等人就搬到一個作為防空洞用的涵洞里辦公。這是一座長約百米、厚約一米的鋼筋水泥的建筑,頂部積土很厚,雜草叢生,兩端都有洞口可以出入。彭德怀等入就在這個陰涼、黑暗、潮濕、嘈雜的涵洞內用布帘子隔成一間一間的辦公和睡覺的地方,完全靠燭光照明指揮了第二次戰役,一直駐到戰役取得了最后胜利。
  戰爭是戰略家斗智斗勇的棋局。
  就在麥克阿瑟大事聲張地發動“結束朝鮮戰爭總攻勢”時,毛澤東、彭德怀不露聲色准備發動第二次戰役。
  11月9日,毛澤東給彭德怀等人复電:
  “爭取在本月內至12月初的1個月內,東西兩線各打一二個仗,共殲敵六八個團,將戰線推進至平壤、元山間鐵路線區域,我軍就在根本上胜利了。”
  毛澤東、彭德怀為了誘敵放膽進入志愿軍的預定戰場,設計了几著妙棋。
  第一著棋就是邊打邊退,誘敵深入。
  大榆洞,彭德怀召開志愿軍党委會議,研究第二次戰役的作戰方針和布置。彭德怀分析說:麥克阿瑟雖遭到第一次打擊,但美軍主力未受損失,同時他們對我軍的兵力還不清楚,肯定還要向鴨綠江大舉進攻。我軍雖在兵力上占优勢,但裝備太差,如和敵軍死拼硬頂,肯定要吃虧。不如先避其銳气,故意示弱,邊打邊退,迷惑敵人,誘其深入,我軍可以后撤30一50公里以分散敵人,然后在運動中尋机殲敵,這是我軍的拿手戰術。我們要在清川江畔釣大魚。”
  志愿軍各部隊在后撤時沿路丟棄一些槍彈衣物,似已潰不成軍。而志愿軍主力則轉移到敵人側翼,嚴密偽裝。晝不冒煙,夜不露光,消除各种可疑痕跡。
  當時,朝方領導人對彭德怀后撤几十公里誘敵深入的戰役部署十分不解,詢問彭德怀為什么不乘胜向清川江以南追擊。
  美國軍方更不理解毛澤東的兵法,對志愿軍的突然消失不能夠作出更為准确的解釋。
  在1938年抗日戰爭的高潮,毛澤東以簡單明了的方式闡述了他的戰術。《論持久戰》這本書的警句對在朝鮮的“聯合國軍”來說是具有預言性的:“我們歷來主張‘誘敵深入’,就是因為這是戰略防御中弱軍對強軍作戰的最有效的軍事政策。”他以反詰和反答的方式,認為撤退是一种戰術:“英勇決戰于前,又放棄土地于后,不是自相矛盾嗎?吃飯于前,又拉屎于后,不是白吃了嗎?”
  毛澤東在另一篇文章中把他的戰略戰術歸納成一個口號,這在非正規戰爭的史冊上是不朽的:“敵進我退,敵駐我扰,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然而美國軍方和情報界對毛澤東的軍事思想卻知之甚少。毛澤東著作的翻譯本在全世界的共產党國家都廣為流行。但他們并未引起美國軍方的注意。1954年,倫敦出版了毛澤東的著作。翌年,紐約的國際出版家協會也出版了毛澤東的著作。但在此之前,毛澤東的著作在美國几乎是無處尋覓,包括國會圖書館,除了一些散布在各地的零星小冊子以外,甚至在軍隊的圖書館中也無法找到。
  由于對毛澤東在以前戰爭中的做法缺乏了解,美國軍方便依賴沒有根据的猜測。志愿軍越推遲他們新的一輪攻勢,一些美國軍官就越發自信,認為中國人不會來了。朝鮮嚴酷冬季的到來使他們更為相信自己的猜測。
  “聯合國軍”更气焰囂張地向北推進。彭德怀則胸有成竹,鎮定自若。他說:“要誘魚上鉤,你必須讓魚嘗點甜頭,麥克阿瑟吹噓他從來沒有打過敗仗,看看這次戰役究竟誰能把誰吃掉。”為進一步造成敵人的錯覺,彭德怀再次電令各軍仍以小部隊与敵人保持接触,誘敵深入。
  第二著棋就是釋放戰俘,縱敵驕狂。
  11月17日,志愿軍司令部,彭德怀問杜平:
  “能不能挑些戰俘放回去?”
  “放少了恐怕影響不大,是否多放一些?”
  “好!能多放就多放一些。”彭德怀果斷他說。
  杜平是1930年參加紅軍的,長期從事部隊政治工作,非常熟悉對敵工作。在國內戰爭中,釋放戰俘是家常便飯,用不著向上級請示報告,但現在是在國外,志愿軍不僅是打軍事仗,而且也是在打一場政治仗。釋放戰俘可能會產生各种不同的國際影響,將來交換戰俘怎么辦,但目前從軍事上考慮,又必須快放。
  他們思來想去,主意難定,所以杜平向彭德怀建議說:“這件事關系重大,要不要請示一下?”
  彭德怀略一沉思,說:“你再考慮細一點,寫個電報向中央軍委報一下。這件事,你負責把它辦好!”
  杜平當天就草擬了電報,經彭德怀審閱后上報軍委,電文如下:
  “軍委:
  我們擬下一戰役前,釋放100名美李偽俘虜(內美俘30名,偽俘70名),以擴大我軍优俘政策,打破敵軍怕殺心理,并准備19日夜由前方陣地送出。是否可以?請速示。
  彭德怀鄧華杜平
  1950年11月17日9時”
  11月18日上午,毛澤東回電:
  “(一)你們釋放一批俘虜很對,應赶快放走,爾后應隨時分批放走,不要請示。
  (二)敵方對我實力還認為是6万至7万人,并不是一個不可侮的勢力,這點對我有利。
  (三)美、英、法對我毫無辦法,悲觀情緒籠貿各國。只要我軍多打几個胜仗,殲滅几万敵軍,整個國際局勢就會改觀。”
  彭德怀看完電報后說:“不要等到明天了,今天晚上就放,越快越好!”
  “今天就放?”
  “對!現在是爭取時間。”彭德怀對杜平肯定他說。“有個問題不知你想過沒有?你們上月入朝時,毛主席來電說:各部派遣遠出之偵察部隊,均要偽裝朝鮮人民軍,而不要稱中國人民志愿軍。為什么?迷惑敵人嘛!”
  彭德怀的用意很明确;這次釋放戰俘,也是對敵人的一次迷惑。
  彭德怀風趣他說:“可以告訴俘虜,我們糧食供應困難,沒有吃的,恐怕要退回中國,美國官員們不是說,志愿軍人朝不過是為了拆除鴨綠江水電站的設備,‘大撈一把’嗎?不是說他們的空軍很厲害,使我們的后方運輸和交通完全癱瘓起來了嗎?我們就要适應美軍的這個愿望,來一個就湯下面嘛!”
  彭德怀首釋戰俘的行動,得到了毛澤東的鼓勵。他在11月24日的來電中指出:
  “你們釋放美俘的行動,已在國際上收到极好的效果。請准備于此次戰役后再釋放一大批,例如三四百人。”
  就在美偽軍進至預定發起總攻勢的攻擊開始線時,志愿軍主力也悄悄地完成戰役集結。部隊運動過程中,不僅未遭空中突擊所阻,而且根本未被察覺。對此,美國輿論界惊呼這是“現代戰爭史上的奇跡”。
  第三著棋就是出敵不意,攻其不備。
  彭德怀注意到,西線美第8集團軍和東線美10軍之間留下一個數十公里的缺門。西線敵右翼又是剛受過打擊的韓國第2軍(轄第6、第7、第8師),不足2万人。彭德怀決定利用這個薄弱點,向西線敵人的右翼德川發動攻擊,下一步再向美第8集團軍的深遠后方迂回。
  11月25日黃昏,西線敵人都已進入志愿軍預定戰場,其右翼更加暴露而且立足未穩。夕陽隱沒在群山之中,月亮冉冉升起,慘白的月光洒在大地上。在朝鮮戰場上,月夜是志愿軍進行夜戰的最好時机,美軍曾將這時的月亮稱為“中國人的月亮”。就在這個月夜,伴隨著令敵人心惊的軍號聲,西線志愿軍6個軍在200公里寬的戰線上同時發起第二次戰役。
  38、42兩個軍擔負著打開戰役缺口、迂回敵后的艱巨任務。按照預定作戰方案,這兩個軍首先殲滅德川、宁遠地區的偽2軍主力,然后向价川、三所里、順川、肅川方面迂回,斷敵退路,配合正面的第39、第40、第50、第66軍從運動中殲滅向北進攻的美軍2至3個師。
  志愿軍的反擊排山倒海。11月25日天黑不久,志愿軍穿插進沃克第8集團軍与阿爾蒙德的第10軍之間的空隙,向第8集團軍的右翼——偽2軍發起了攻擊。美偽軍全線崩潰,自相踐踏。
  為了堵住戰線右翼的這個突然出現的缺口,沃克把几天前才來到朝鮮的5000人的土耳其旅緊急派往那里。土耳其人匆匆忙忙地投入戰斗。
  可笑的是,几小時之后傳來了上耳其人大獲全胜的消息:他們在首次与“蜂涌而至的中國人”的交戰中守住了陣地,并以白刃格斗贏得了一場“浴血戰斗”,還抓了“几百名俘虜”。美2師派遣一位翻譯去審訊俘虜。他發現這些俘虜是一些韓國士兵,他們在逃离德川附近的陣地時誤入了土耳其人的防線。被打死的“中國人”全都是韓國人。
  11月26日,戰役的缺口被打開了!
  11月27日早上,美國廣播新聞評論員宣稱:“大韓民國軍隊第之軍被殲滅,業己完全消滅不复存在,再找不到該部隊的痕跡”。
  事后,美國參謀學校專門撰寫了《德川戰役南韓第2軍被殲的檢討》一文,作為研究中國軍隊進攻戰術的范文。該文稱贊志愿軍進攻作戰的优點是:“集中壓倒兵力于企圖決戰方面,”“發動大規模重點的夜間攻擊,深入敵陣地后方控制整個戰場。”
  兩天后,11月27日,東部戰場普降大雪,气候嚴寒,志愿軍第9兵團攻擊了美第10軍,中國軍隊插到背后,將敵人圍困。“……美偽軍遇的是第一流的軍隊,令他們吃惊的是,中國軍人紀律嚴明,指揮有方。沃克的第8集團軍被這突然襲擊完全打暈了頭,開始全線后撤。”
  從戰壕至第8集團軍司令部,人人皆知圣誕節回家的希望已告破滅,他們的目標不再是鴨綠江邊,而是如何盡快后撤。
  五角大樓對戰局發展极為悲觀。美國輿論界也在關注著美軍在朝鮮的命運。美國報紙每天都在頭版刊登“形勢圖”,圖上的箭頭表明志愿軍正在包抄第10軍,鉗擊第8集團軍。《新聞周刊》說:也許這會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慘重的失敗,除非在軍事和外交方面出現奇跡。否財,被投入朝鮮大約2/3的美國陸軍可能不得不進行一場新的敦刻爾克式的撤退,以使他們免遭一場新的覆滅。

  (4)彭德怀通令:38軍万歲。

  第二次戰役發起后,彭德怀已經3天3夜未睡覺了:志愿軍總部駐地遭美机轟炸后,大家都集中在涵洞和礦洞里辦公,就是想休息片刻,也難以找到個安靜的地方。
  彭德怀在潮濕滴水的涵洞里坐鎮指揮。對第38軍和第42軍的進展情況尤為關注。
  戰役缺口打開后,他果斷下令:38、42軍迅速向敵后迂回,其余各軍勇猛突擊;分殲被打亂之敵。
  為了切斷美第9軍逃跑的退路,打亂敵人的整個布勢,正在向三所里迂回的第38軍113師,越來越成為彭德怀注目的焦點。
  三所里是价川至平壤公路的一個小村鎮,它所處的地勢較險要,是美軍北進南逃的主要交通線之一。
  彭德怀從地圖上看到:我們要比敵人遠几倍,而這些路程又是一些偏僻的小道,崎嶇的山路,說不定還會遭到敵人的攔阻。但是,必須戰胜一切困難,同机械化的敵人賽跑,先敵搶占三所里,扼住袋口,活活地把敵人扼死在袋里。
  臨行前,彭德怀交代任務時說:“在第一次戰役中,38軍動作遲緩,沒有按時完成阻敵任務,讓敵人逃跑了,使整個戰役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戰果十分的不理想。我听說38軍過去在國內戰如猛虎,很能打仗,這次我要再考驗他們一次,看看他們的戰斗作風到底怎么樣。這次阻擊關系到整個戰役的成敗。部隊沿途遇敵不要戀戰,必須不顧一切,直插交通要道三所里,這是我軍截斷敵軍南逃北援的一道‘閘門’,一定要按規定的時間插到底。”
  彭德怀來回踱了几步,又繼續說:“沿途可能會遇到小股敵人的糾纏,能避則避,不能避時就沖過去。在占領三所里和龍源里后,要不惜一切代价,象鋼釘一樣,狠狠地釘在那里。沒有我的命令,不准后退!”
  27日,太陽還沒下山,113師就出發了。赶了20多里地,天才黑下來。
  在悄悄降臨的夜色里,隊伍向著三所里疾進。走在最前面的是前衛營營長王宿啟,他生動地回憶:隊伍行軍速度很快,刷刷的腳步聲響,扰動了夜晚的沉寂,一條小河婉蜒曲折,石頭凍得溜滑溜滑的,跌進水里的士兵,生怕自己掉隊,連衣服也顧不及擰干,就跑步往前追。
  在戰斗行軍的時候,步兵往往埋怨炮兵擋道的。這一次炮手們干脆把馬留下,自己扛著沉重的炮件,跟在步兵后面跑,雖然壓得呼呼直喘,但是誰也別想拉下他們一步。下陡坡時,炮手們就前頭一個扛著炮,腰上拴上繩于,后面一個拽著他往下溜,爭分奪秒。一個扛炮彈的士兵,把炮彈緊緊抱在怀里,從陡坡上滾下去,手臉摔破了,可他爬起來,看也不著一眼地接著往前跑,攆上前進的隊伍。
  离三所里還有80多里地,部隊已經极度疲勞了,長長的隊伍里,一面行進一面瞌睡的人越來越多,像醉漢樣踉踉蹌蹌,有時摔進了山溝里,費好大力气才爬上來。隊伍一停下稍停息,馬上就會听到鼾聲。有的人怕睡得大死掉了隊,干脆橫在路中間躺著,這樣隊伍一行進就會有人踩醒他。現在時間是這么珍貴呵,士兵們充分懂得自己在戰場上如果遲到:分鐘,說不定就要因此多付出多少鮮血!
  有個士兵瘸著腿跑到前衛團團長跟前,擔心似地問:
  “首長,敵人不會比我們早到吧?”
  “這要問你的兩條腿啦!”團長回答他。這個士兵使勁拍著自己的腿說:“首長放心,別看它出點小故障,一步也拉不下!”
  是的!現在士兵們最擔心的不是自己的腿疼,而是能不能在三所里堵住敵人。當他們听到肯定回答的時候,臉上就泛出笑容。部隊又顯得生气蓬勃,踏破了黑夜,迎接了黎明。晨曦中,當大家第一次互相看清面貌時,有的人忍不住噗啼笑起來:被汗水浸透了的棉帽沿上挂滿了一層厚厚的霜,眉毛和胡子也變成銀白色了。
  天一閃亮,敵机就釘在頭上,老是跟著旋轉。如果停下,就會失掉戰机,情況万分緊急。他們急中生智,全師去掉偽裝,公開繼續前進。這的确是一個軍事上有膽有識的冒險行動,可以稱得上正确運用戰場心理學的一個成功的范例。盡管美軍偵察机和戰斗机在行軍縱隊上空來回盤旋,終于從這支隊伍很不尋常的行動中判明了是“自己人”,放心地從空中“撤兵回營”。
  越接近三所里,隊伍的行進速度越快,甚至連吃飯的時間也節省下來了,士兵們邊走邊吃干糧,喝著溝澗里的流水,一手端著水碗,一手拿著干糧,腿跑著,嘴嚼著……。
  當前衛團指揮所赶到三所里時,听到前方響起了一陣急促的槍聲。三所里以北的公路上,煙塵滾滾,昨天還在浩浩蕩蕩朝北進犯的敵人大隊人馬,現在卻向南撤退下來了,一听說堵住了敵人,后面的部隊走得更起勁了,簡直是拔腿往前奔跑,好象長途競賽快接近終點一樣,又興奮又激動,誰都想先赶到一步!一個士兵跑得累倒在地上,他馬上爬起來,扔掉了背包,飛快地赶上了飛跑著的隊伍。
  走在前頭的前衛營,迎頭截住了敵人的汽車,搶占了三所里,控制了公路兩側的高地,像一把鋼鉗,鉗住了美軍退路。這時已經是28日上午8點鐘了,敵人潰退的洪流正從北面公路上滾滾而來,他們計算了一下,只不過比敵人早到了5分鐘,這是多么寶貴的5分鐘啊!
  副師長劉海清用無線電報話机報告:“我前衛團已搶占三所里……”
  彭德怀說:“好!要他們象鋼釘一樣釘在那里。”僅僅14個小時,就在荒僻的山路上前進了145里,終于提前5分鐘占領三所里。
  兩條腿賽過了汽車輪子,這是戰爭史上的奇跡!
  當天早晨,彭德怀同時接到毛澤東的電報:
  “(一)慶祝你們殲滅偽2軍團主力的大胜利。
  (二)目前任務是集中我42軍、38軍、40軍、39軍,殲滅美騎1師、第2師、第25師等3個師的主力。只要這3個師的主力殲滅了,整個局勢就很有利了。
  (三)美騎1師(兩個團)正向德川、順川、成川之間調動,目的在鞏固成川、順川地區,阻我南進,我42軍應獨力擔任殲滅該敵。
  (四)美9軍團指揮之第2師、第25師,在球場、院里、軍隅里。价川一帶,我38軍、40軍、39軍應擔任攻殲該敵。這是很重要的一仗,望令各軍努力執行之。”
  當天24時,彭德怀又收到毛澤東的一封急電:
  “此次是我軍大舉殲敵,根本解決朝鮮問題的极好時机。西線爭取殲滅5個美、英師及4個南鮮師,東線爭取殲滅兩個美國師及1個南鮮師是完全可能的。整個戰役准備打20天左右,分為許多個大小作戰,中間包括几個小休整,每次少者1天2天,多者3天4天,整頓隊勢,接著再打。這樣就全体說來,犧牲反會比較少一些,比較更節省些。望你們鼓勵士气,爭取大胜。”
  現在擺在美軍面前的生死問題是:如何向南逃跑。
  28日,敵人向三所里猛攻,始終沒有突破一個缺口,他們絕望了,意識到,再從這里撤退的可能性不大;在三所里西面約10里的龍源里,還有一條由价川、軍隅里通順川、平壤的簡易公路。美軍出動大量飛机、坦克掩護,拼命向第38軍113師扼守的龍源里等陣地和第112師扼守的松骨峰、書堂站等陣地,實施猛烈沖擊,企圖奪路南逃。
  38軍部隊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29日,太陽爬上了山頭,山谷里漸漸暖和起來,樹枝上的霜凍也開始融化。突然響起了一陣隆隆的馬達聲,只見公路塵土飛揚,美第9軍先頭部隊5個多營,分乘數百輛汽車,以數十輛坦克為先導,向控制龍源里的337團猛扑而來。志愿軍士兵敏捷地把手榴彈塞進敵人坦克的履帶里,接著一聲巨響,敵人的先頭坦克象醉漢一樣,踉踉蹌蹌地晃了几下,終于不動了,后邊源源不斷開來的車隊把公路堵塞得水泄不通。敵人步兵未來得及下車展開隊形之前,志愿軍士兵的步槍、机槍、六零炮一齊向密集在公路上的汽車猛打,重創敵人。敵人在几十架飛机和數輛坦克的掩護下,向陣地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扑。
  下午13時,龍源里戰斗正在激烈進行。彭德怀走到報話机前:“給我要第113師指揮所!”
  一陣急促的呼叫之后,報話員將話筒遞給彭德怀。
  “你是哪一個?你們在哪個地點?”彭德怀大聲問道。
  “我是師政委于敬山,我們在龍源里!”
  “我是彭德怀!告訴我,你們那里的情況怎么樣?敵人全退下來了,擁向你們那地方去。你們到底卡得住卡不住?”
  “報告彭總:敵人正向我們進攻,戰斗很激烈;我們完全有信心,把敵人卡死在這里,完成這個光榮任務!”你們要加把勁,繼續把敵人卡住!”
  “是!請彭總放心,我們堅決把敵人卡住!”
  113師猶如銅牆鐵壁豎立在美軍面前,使數万美軍膽顫心惊,束手無策。
  從清川江敗退下來的美第2、25師及偽第1師一部和土耳其旅殘部,被阻攔在軍隅里至雙龍里、龍源里之間的狹長地帶,亂成一團。在南北20多公里長的公路上,塞滿了美軍的傷兵、汽車、大炮、坦克。
  30日拂曉,師長楊大易率領的第112師已插入松骨峰、書堂站地域,攔腰截住了美第2師大部及美第8集團軍的炮兵部隊和運輸部隊;38軍副軍長江擁輝率領的第114師分割包圍了美第25、第2師及偽1師各一部,從戰線中段割開了敵軍布勢;第113師一部繼續在龍源里堵擊逃敵,另一部從南向北出擊,插入敵人在公路兩側的集結地域。包圍圈在一步一步的縮小。
  30日這大,美軍集中了几百架飛机和各种大炮,對志愿軍各部隊狂轟濫炸;美騎1師、英第29旅各一部,由南向北增援;南逃之敵則以坦克為前導,采取“波濤式”的集團沖鋒,實施突圍。
  這場載入史冊的血戰,集中在龍源里、松骨峰兩個要點上。
  早晨5時,南逃的美2師以1個團的兵力,与順川方向援兵相配合,在百余架飛机及大量炮兵、坦克的掩護下,向堅守龍源里陣地的337團連續沖擊十余次。甫逃北援之敵雖相距不到1公里,但始終未能會合。
  不久,敵人又調集70多輛坦克,向龍源里猛扑。他們不借血本,用坦克開路,把堵在公路上的卡車,推翻在路旁。
  然后,雙方短兵相接,殊死搏斗。激戰中,有的陣地几度易手。中午,又有一個陣地十分危急,敵人從三面包圍過來。當時這個陣地只剩下身負重傷的排長劉序學,他撿起烈士們遺留下的槍彈,繼續迎擊爬上陣地的數十個敵人,直到再次中彈犧牲。另一個陣地上,連長郭忠田率領一個排粉碎敵人成營兵力的十多次進攻,殲敵200多名,堵死了大批潰逃敵人的退路,成為全軍聞名的一級戰斗英雄。這個排后來被命名為“郭忠田英雄排”。
  在龍源里戰斗的同時,第112師335團的3連正在軍隅里南邊的松骨峰,同美2師9團進行一場殊死的激戰。
  這是松骨峰下的一個很小的無名高地,扼制著軍隅里至順川的公路。在連續5個多小時里,美軍用炸彈、炮彈、火箭彈、汽油彈,對這個連的狹小陣地進行了毀滅性的轟擊。著名作家魏巍在《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報告文學中,把松骨峰戰斗稱為“朝鮮戰場上一次最壯烈的戰斗”。
  敵人的攻擊一開始就是凶猛的,連續的,他們在飛机大炮的掩護下,如一股股洪水涌上來,又退下去。陣地上,火焰終日不斷,空气為之灼熱。陣地前,橫陳著美軍士兵的血污尸体。
  直到中午,敵人還只是望著這座光禿禿的高地興歎。他們气急敗坏,開始了最凶猛的第5次反扑。十几輛坦克和几十門榴彈炮,在30多架敵机的配合下,猛轟濫炸3連陣地,汽油彈把陣地燒紅了,地面一片焦土,天空一片昏暗,爆炸的气浪猛烈地沖擊著3連的士兵,泥上、石塊和彈片劈劈啪啪地落在他們的身上。敵人的督戰官用机槍威逼著自己的士兵成群地沖擊,那些被打得焦頭爛額,渾身塵土的士兵,踩著自己伙伴的尸体扑上來,傷員在他們的腳下凄慘地嚎啕。志愿軍士兵們一面扑打著身上的火焰,一面向沖上來的敵人投擲手榴彈,6個滿身著火的士兵,端著刺刀向沖上來的敵人扑去,簡直像一個個人人沖入敵群,抱住敵人,滾在一起。這樣英勇壯烈的景象令敵人震惊。
  當美軍最后一次像洪水般從三面涌上陣地時,有几個正在包扎的傷員也向陣地前沿爬去,未扎好的白繃帶在焦黑的土地上拖著,3連的全体士兵們就是這樣用炮彈、手榴彈、刺刀、槍把和石頭,用年輕的生命,同沖上來的敵人進行血搏。
  黃昏!寶貴的黃昏終于到來了!
  陣地上升起了信號彈,此起彼伏,照耀得如同白晝一樣。主力部隊從四面八方赶到了,并且正向被牢牢截住的敵人出擊。
  當戰斗結束后,3連陣地构成一幅壯烈的群雕!
  陣地前沿堆滿了几百具血肉橫飛的美軍尸体和打亂摔碎的槍支,這中間有許多個同敵人抱在一起、光榮犧牲的志愿軍士兵,他們有的還緊緊抓住敵人的机槍,有的手里握住手榴彈,上面粘滿了敵人的腦漿;有的身子壓著敵尸,牙齒和指甲深深地嵌進敵人的皮肉里;有的已經認不出面貌來了。一位士兵的周圍,躺著30多個美軍,在他身旁有一個彈坑,看樣子是炮彈爆炸的痕跡。顯然,當敵人沖上來時,這個士兵是抱著炮彈沖進了敵群。
  這個連的官兵全部犧牲了。但他們打死了300多個敵人,更重要的是他們為主力部隊會戰贏得了時間,為聚殲敵人創造了條件。
  12月1日凌晨,從報話机中听到第38軍的這些英雄事跡時,彭德怀和鄧華、洪學智、解方及杜平都為第38軍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所感動。彭德怀若有所思地說:
  “杜平,你說得對噢!第38軍的确是一支好部隊!”
  鄧華說:“他們是主力嘛!是很有戰斗力的部隊嘛!”
  洪學智接著說:“上次他們沒打好,受到老總的批評,這次憋足了勁儿,要打出個樣子來。這支部隊是老部隊,有不服輸的作風。”
  “是不是用志愿軍司令部、政治部的名義發個電報表揚第38軍一下?”杜平向彭德怀建議說。
  彭德怀同意后,志愿軍政治部立即起草了一個嘉獎電,全文是:
  “38軍并轉各軍:
  此次戰役,我38軍發揮了优良的戰斗作風,尤其113師行動迅速,先敵占領了三所里、龍源里,阻敵南逃北援。敵雖在百余架飛机与百余輛坦克終日轟炸掩護下,反复突圍均未得逞,致戰果輝煌。特通令嘉獎,并祝你們繼續胜利!
  司令部
  中國人民志愿軍
  政治部”
  彭德怀審閱此電時,拿起毛筆在電文的結尾處添上了“中國人民志愿軍万歲!38軍万歲!”
  大概這個電報沒有全部表達出彭德怀的意思,緊接著彭德怀又以志愿軍首長的名義,親筆寫了嘉獎38軍的命令,并通報全軍和上報軍委。原文是:
  “梁、劉轉38軍全体同志:
  此戰役克服了上次戰役中個別同志某些過多顧慮,發揮了38軍优良的戰斗作風,尤以113師行動迅速,先敵占領三所里、龍源里,阻敵南逃北援。敵机、坦克各百余,終日轟炸,反复突圍,終未得逞,至昨(30日)戰果輝煌,計繳僅坦克、汽車即近千輛,被圍之敵尚多。望克服困難,鼓起勇气,繼續全殲被圍之敵,并注意阻敵北援。特通令嘉獎,并祝你們繼續胜利!中國人民志愿軍万歲!38軍万歲!
  彭鄧朴洪韓解杜
  12月1日”
  彭德怀書寫的嘉獎令傳到38軍,在部隊中的反響十分強烈,有力地鼓舞了全軍的戰斗意志。稱一個軍“万歲”,在解放軍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他們說:“現在我們是万歲軍了,我們一定要用鮮血和生命來捍衛這個光榮稱號,不打敗美國侵略者,決不回國!”
  英雄的業績可歌可泣。記者李庄在采訪了38軍之后,寫下了《被人們歡呼“万歲”的部隊》一文;作家魏巍在采訪松骨峰等戰斗事跡時,揮淚如雨地寫下了《誰是最可愛的人》、《年輕人讓你的青春更美麗吧!》等著名通訊;詩人未央在陣地上熱血沸騰地寫下:《槍給我吧!》,來歌頌英雄的部隊、英雄的士兵。
  從此,一支被人們稱之為“万歲軍”的部隊,蜚聲軍內外,他們的英雄事跡,廣為流傳。
  北京,秋高气爽。遠處的西山就象洗過一樣,歷歷在目。天顯得越發高了,地顯得越發遼闊了。
  中南海,毛澤東喜聞朝鮮戰場捷報頻傳。作為軍事家,歡欣鼓舞;作為詩人,豪興勃發。
  他欣然命筆:
  顏滴齊王各命前,
  多年矛盾廓無邊,
  而今一掃紀新元。
  最喜詩人高唱至,
  正和前線捷音聯,
  妙香山上戰旗妍。
  這是毛澤東于1950年11月寫的《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充分表達了詩人對抗美援朝前線捷音頻傳的喜悅心情。
  毛澤東的气概是非凡而偉大的,貫穿在他學習、工作、理論創造等各個方面,也体現在詩詞創作中。他的詩詞想象丰富,意味無窮,气勢宏偉,譽滿海內外。一位外國人說:“一個詩人贏得了一個新中國”,這話并不是夸張。這位詩人不僅贏得了一個新中國,而且正在贏得世界東方的和平。
  他從戰報中看到,朝鮮戰場西線,志愿軍將敵誘至預定地區,以強有力的部隊38、39、40、42、50、60軍發起了強大反攻,給美偽軍3個師以殲滅性打擊;東線,宋時輪指揮第9兵團重創美軍第7師和陸戰第:師,特別是圍殲了美7師第31團時,創造了全殲美軍1個整團的記錄,這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是唯一的一次時,怎么能不擇毫潑墨呢?
  12月3日,毛澤東獲悉:敵人開始向“三八線”實施總退卻。
  12月4日,毛澤東電示志愿軍准備揮師南進。13時,他電告彭德怀等人:
  “(一)平壤敵似正准備撤退。
  (二)請派出几個有力偵察隊附電台,迫近南浦、平壤、三登之線,進行威力偵察,觀察情況,并增加敵人恐慌。該敵現在一夕數惊,极為恐慌。
  (三)我志愿軍休息5天后,如平壤敵未退,則准備先打平壤附近之敵,然后包圍平壤,研究攻城辦法。如平壤敵已退,則向三八線攻進。”
  23時半,他再次發了一封電報,指出:
  “大体上可以确定平壤敵人正在撤退,其主力似已撤到平壤至三八線之間,其后衛似尚在平壤以北及東北地區。你們應于明(5)日派1個師或1個師的主力向平壤前進,相机占領平壤。”
  12月6日,朝鮮北方風雪迷漫。朝鮮人民軍和志愿軍部隊,迎著寒風,踏著積雪,一舉收复平壤。
  平壤在朝鮮半島西北部,是朝鮮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公元427年,高句麗王朝建都于此,名西京。碧波粼粼的大同江和普通江流過市區,江畔綠柳垂絲,因此自古以來也叫柳京,此外還有樂浪、鎬原等別名。市區的大城山、峨嵋山、云頭峰、牡丹峰等都是有名的風景區。牡丹峰山上蒼松蓊郁,山下碧流如帶,峰上的乙密台、清流壁、浮碧樓和瀕臨大同江的大同門、普通門、練光亭,江中的綾羅島以及古平壤內城的北門七星門為有名的“平壤八景”。此外還有郊區的万景台、樂浪、胜湖等名胜,無不引人入胜。
  當士兵踏上平壤的街道時,映入眼帘的卻是一幕幕令人心碎的景象:到處是斷牆殘壁,建筑古物几乎沒有一處存在。著名的金日成大學,美麗的歌舞劇院,掩映在一片青綠中的人民議會大廈和文化宮,還有大同江橋、水電厂等,都被炸毀。
  這一切都過去了。
  劫后余生的平壤市民,終于迎來了分別了48天的人民軍,看到了中國人民志愿軍。
  街上出現一群群的市民,有的頭上頂著飯盆和罐子,有的兩人抬著一個木桶,紛紛向志愿軍士兵擁來。前面的一個白衣老人老遠就擺著手用中國話喊道:
  “好啊!中國東木,我們可盼到你們啦!”他一邊小跑步,一邊用顫抖的聲音激動地嚷道:“你們來的真快,真像天兵一樣呵!25號听說你們還在清川江以北,這才几天,你們就解放平壤啦,真是天兵下降啊!”
  接著老大娘、老大爺和青年婦女都一擁而上,把大米飯、咸菜、包子、開水都堆到面前,七嘴八舌地嚷著:“同志呵!吃吧!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接著就往志愿軍士兵手里遞。士兵們解釋,志愿軍的紀律是愛護朝鮮人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怎么也不能吃這些東西。這時,從人堆里擠出一個70多歲的老大娘,頭發花白,額上扎著一條白毛巾,遮住了半邊臉,眼眶里含著淚水,一步一步地走到一個士兵跟前,撫摸著士兵的軍帽,忽地一把抱著士兵的脖子大哭起來,她一邊哭一邊說,她有兩個儿子、一個女儿,都被美國兵害死了。她說,她孤苦零仃的一個老人,現在她做點飯志愿軍為什么不肯吃,士兵們默默地解下毛巾給老大娘擦干眼里的淚珠。
  一條條寬平的公路上,到處散棄著一堆堆美國軍裝、皮鞋、徐著白色星徽的美軍銅盔、文件和軍用電線。火車站還堆積著敵人沒來得及搬運的裝甲車和火炮、整車皮卡賓槍和自動步槍。鐵道兩邊堆著山一樣的罐頭和糧食。
  16日西線敵人全部撤至“三八線”以南,美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在途中因車禍身亡。
  同日,志愿軍進逼“三八線”。
  12月24日,第二次戰役胜利結束。這次戰役胜利之大,是毛澤東沒有預料到的。這次戰役,沉重打擊了敵軍主要集團,殲敵3.6万多人(其中美軍2.4万多人),收复了三八線以北廣大地區,并解放了三八線以南的瓮津、延安半島,迫敵退到三八線以南轉入防御,從而扭轉了朝鮮戰局。
  志愿軍出國前,毛澤東曾經設想在龜城、泰川、德川、宁遠、五老里一線构筑陣地堅守,半年以后再談攻擊問題。現在,志愿軍出國兩個多月就打到了三八線,毛澤東是很高興的。他于12月18日起草的一份給各中央局、各大軍區的電報說:在志愿軍的作戰經驗中證明,我軍對于具有高度优良裝備及有制空權的美國軍隊,是完全能夠戰胜的。”
  第一次戰役“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第二次戰役“迫使敵軍轉入防御,從而扭轉了朝鮮戰局”,對于整個抗美援朝戰爭具有關鍵意義。
  此役如果志愿軍失敗,那么戰爭的結局也許就會是另外一個樣子。換句話說,中國軍隊在清川江、長津湖一帶一舉擊退了美國軍隊,便為中國抗美援朝戰爭奠定了胜局,就象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蘇聯衛國戰爭的象征一樣,此役應被視為中國抗美援朝戰爭的象征。
  第二次戰役被西方軍事歷史著作列為本世紀海陸空決定性戰役之一。英國牛津大學著名戰略學家羅伯特·奧內爾博士撰寫的《清長之戰》一文結尾處寫道:
  “中國人從他們的胜利中冒升為一個不能再被人輕視的世界大國……中國軍隊在清川江、長津湖一帶贏得的軍威,在其后3年中一直良好地保持下來,從此以后,中國的軍事威力就在世界大大小小國家的首都中產生了深遠影響。如果中國人沒有于1950年11月在清長戰場上穩執牛耳,此后的世界歷史進程就一定會很不一樣。”

  ------------------
  書海网書LUORJ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