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三章 立太學


  金吾子被開刀問斬,武帝心中有說不出的惆悵。他一不愿去皇太后那里請安,二不听俗女的哭叫,三不想接近任何女人,一個人要去上林苑中溜達散心。楊得意知道皇上心中煩悶,便派人將東方朔和衛青都叫過來,陪皇上走走。
  東方朔和衛青都知道,皇上這次為了得到民心,說得更直一些,為了讓郭解對他心膺誠服,付出的代价是大了一些。因此二人都不提郭解的事,總說些打獵之類的題外話。
  可是,武帝的心思离不開金吾子,當然也离不開郭解。走著走著,他突然說:“東方愛卿,衛愛卿,你們說,郭解他自請為朕所用,拼搏沙場,朕如何用他為好呢?”
  衛青自從娶了公主之后,為人更加謙讓。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回皇上,郭大俠武功蓋世,可用作將軍,衛青愿听其指揮。”
  武帝顯然不同意這個回答,便問東方朔:“東方愛卿,朕等著你的話呢。”
  東方朔想了想,說:“依臣之見,郭大俠武功蓋世,單打獨斗,罕有能敵;若是指揮千軍万馬,臣以為他不如衛青。”
  武帝點頭稱是:“說得好!衛青,朕就讓他為你的偏將。”
  衛青卻有點為難:“皇上,臣以為偏將職位太微,不如以委以先鋒之官。”
  武帝笑了。“先鋒?哈哈哈哈!我大漢先鋒,老有飛將軍李廣,少有小英雄霍去病,怎可讓一個游俠出任?我看,就免了吧。”
  “這……。”衛青不知如何是好。
  東方朔說道:“依臣看,郭大俠既善獨斗,又不好約束,何不命他為游擊將軍,讓其見机行事,也許能立大功?”
  武帝擊了一下掌:“好!就讓他為游擊將軍!”

  几個人默然前行,突听到前面有人爭論。武帝放慢腳步,細听是誰在此。原來,是霍去病与人爭論,听聲音比他還小呢。東方朔和衛青知道,另一個是霍光。可武帝并不知道霍光,他突然童心大發,示意東方朔等和他一道,像孩子捉迷藏一樣躲在樹后,听兩個小家伙說話。
  只听霍去病說:“你沒跟我去,太可惜啦,多好看啊,大刀一舉,‘卡嚓’,人頭就滾到了一邊。”
  霍光的聲音明顯更為稚嫩:“我不愿看,殺人,是最殘酷的。”
  霍去病說:“可是,皇上有旨,所有皇親國戚和大臣家的子弟,都是要去看的!”
  “我一不是皇親國戚,二不是大家子弟,我不看!”
  “可你,是我弟弟啊?”
  “那是我們兩個的事。別說你是干哥哥,就是親哥哥,話說得不對,我也不听!”
  霍去病無奈,但仍不死心:“好。那我問你,皇上讓大家子弟都去,想給那些為所欲為的人一點警告,是不是好主意?”
  霍光回答道:“皇上的主意是好,可是還有比這更好的主意。”
  武帝与東方朔等人都一怔,紛紛等待他的下文。
  霍去病當然也很惊奇:“啊?你還有更好的主意?說給我听听,要是好的話,我去告訴皇上!”
  霍光像個大人似的,有板有眼地說:“皇上大義滅親,實為千古圣君。他讓大家子弟前來觀斬,也是殺一儆百,以戒來者。可是,這只是個堵的辦法。哥哥你想,如果大河決了口子,用土去堵,能堵住嗎?”
  “當然堵不住。大禹的爹,叫什么來著?就沒堵住。”
  “鯀。鯀堵不住水,他的儿子大禹,就以疏導為主。就治住了水。”霍光儼然是位先生。
  霍去病倒也服气:“好你個小家伙,懂得還真不少。可這些皇親國戚,怎么疏導呢?”
  霍光說:“讓他們讀書啊!讀書,就是把人引到一條向上的道上去,向善的道上去。從善如流,惡就少了。皇上可以下旨,不讀書者不許當官、不能沿襲爵位、更不能封侯。要是金吾子肯讀書,怎么會去羡慕游俠,拔劍殺人呢?”
  武帝听到這里,覺得小霍光很不簡單。他起身轉過樹林,快步走到他們中間,大聲說:“說得好!小家伙,你是誰啊?”
  霍去病急忙跪下:“啟秉皇上,這是我新認的弟弟,他叫霍光。”
  听霍去病說這是皇上,霍光急忙伏地而拜。
  武帝見他很懂禮數,更為惊奇。他說道:“起來,霍光,讓朕看看。”
  霍光并不起身,只是抬起頭來讓武帝看。武帝見他十五六歲,眉清目秀,面紅齒白,誠實里面帶著秀气,不由心中十分喜歡,脫口便贊道:“好一個文靜的少年!你讀過多少書?”
  “小子讀過詩、書、禮、樂,諸子百家,左傳,國語,戰國策,孫子兵法……”
  武帝更為惊訝:“好!你不僅讀的書多,還能學以致用。當今之世,能指出朕的過失的,不過二人。今天我終于見到了第三個!”
  霍光問道:“皇上,那兩個是誰啊?”
  武帝一半提示,一半反問:“一個遠在天邊,一個近在眼前。你猜得出嗎?”
  霍光脫口而出:“皇上,遠在天邊的,是那個被你貶了官的忠臣汲黯吧!”
  “你倒是什么都知道!那近在眼前的呢?”
  “當然是東方大人啦,我早就認識。”
  武帝心中不禁一樂,他想,那我就索性問問他,汲黯和東方朔有什么不同。這可是朝中許多人可以意會,不能言傳的,唯獨朕才体會得出。“那你說說,他們兩個都能給朕指出過失,可兩個人有何不同?”
  霍光這回躊躕了:“小子不敢說。”
  武帝笑了:“沒事,說吧,就是再不好听,朕也恕你無罪。”
  霍光還有些猶豫,霍去病卻用手捅他:“說啊!皇上恕你無罪了,快說吧!”
  霍光想了想,慢吞吞地說:“汲黯大人直言不諱,老不給皇上面子,惹得皇上時常大怒。”
  武帝點頭稱是。“那眼前這位呢?”
  “東方大人老給皇上面子,說得皇上面子上樂呵呵,可,心里卻顫悠悠。”
  真是一語中的!武帝面上微微泛紅,卻哈哈大笑:“哈哈哈哈!你還真行!要是將來你跟著朕,你會怎么樣呢?”
  霍光認真地說:“小的不會說笑,只會直言;但小的知道,該說的時候定會說出,不該說的時候決不多說。”
  眾人大惊。連東方朔都沒想到,小小的霍光,竟會有這么大的主意,這么高的見識。
  武帝走上前來,把霍光拉起,一邊仔細地端詳,一邊說:“好哇!那朕就要看你長大之后,能不能這樣伴朕了!”他停了片刻,恍若還有一事。“咦?朕剛才听你說,要讓皇親國戚和大臣的子弟讀書。朕何曾不讓他們讀書?”
  霍光慢慢地搖著頭:“皇上,一般人家請個師傅來教讀,師傅好的尚可,師傅不好的,死守一經,不知變通,可能會誤人子弟呢!”
  “那你讓朕怎么辦?朕給他們每家請一個好的老師?”
  “皇上,何不辦一個官學,把貴室子弟和京城才俊集于一處,請諸家名師,輪流講習,學子們在一起,能互相促進呢?”
  武帝一想,是個好主意。他把頭轉向東方朔:“東方愛卿,你說呢?”
  東方朔說:“皇上,臣正為我那兩個种慣了地的儿子發愁呢!要是有這么一個學堂,那長安的達官子弟,都能熟讀詩書,准會變得大有出息。”
  武帝說:“好,那朕明天就下旨,讓公孫弘來操辦此事!”
  東方朔卻說:“皇上,你要是讓公孫弘來辦此事,他又該獨尊儒術了。”
  武帝有點求情的味道:“就讓他這個宰相有點事干吧。獨尊儒術有什么不好!童子初學,以儒為要。儒家的學問,順從為主。朕要的,就是順民。要是他們什么都學,將來多出几個東方愛卿這樣的人來,朕還不煩死啊。”
  眾人大笑起來。
  東方朔說:“那,臣就請皇上立一個大學堂,叫做太學。”
  “太學?”武帝想了一下:“好!太者,大且穩妥也。這個名字好!過兩年,朕要各郡國侯王都辦起郡學,縣里鄉里辦起鄉學,我大漢就后繼有人,永世昌盛啦!”
  霍光此時,卻陷入了深思。
  武帝見狀,便問:“霍光,你起來。朕問你,今年几歲啦?”
  “十五歲。”
  “朕有許多博士,可朕有時,看到他們就頭疼。朕以為,你才是真正的博士。今天就封你為伴學博士。去病哪?”
  在一邊一直沒事的霍去病,忙應承說:“小的在。”
  武帝問:“朕封他為伴學博士,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
  “小的明白,皇上是要他陪小的讀書。”
  武帝點點頭:“你還真的明白。有這么個弟弟,可是你的福气。戰場上沖殺時,可別讓他去噢?”
  霍光卻說:“皇上,戰場上我是一定要去的!平時,我陪哥哥讀書;打仗時,哥哥教我布陣!”
  武帝點了點頭,看了東方朔和衛青一眼,自己情不自禁地說:“真是天賜我大漢人才啊。東方愛卿,衛愛卿,看著他們這樣,我都覺得自己老嘍!”
  東方朔卻說:“皇上,你沒老,是臣老了,儿子干儿子都這么大了!”
  武帝樂了:“你也要老?那神仙不就沒了?”
  “臣只有老了,才能再去當神仙啊?”
  武帝不干了:“不行,朕不能讓你去當神仙,那樣朕就太孤獨了。”
  東方朔反問:“那李少君,不是老給您服長生不老藥嗎?”
  武帝悄悄地說:“他那藥,說是‘不老’,其實是‘不倒’!不信你試試!”
  東方朔搖搖頭,擺擺手,一副推辭的樣子:“臣不要,臣老了,不想當‘不倒’翁!”

  未央宮中。朝臣畢集。武帝登位,依舊是公孫弘与大臣立左側,東方朔与衛青等武官近臣立于右側。
  武帝不等眾臣開口,自己先來個長篇訓導,好象是接著上次朝中未盡之事:“本朝自高祖開國以來,就把人才之事,放到重要位置。而人才之道,有強敵在時,以戰功為主;長治久安,以賢良為要。朕今与匈奴屢有斬獲,衛青等人居功至危。而人才嗎,各州所舉孝廉,人數雖夠了,可名不符實的,也不少。丞相,你看呢?”
  公孫弘馬上出列:“皇上,各州所舉孝廉,因為未必全是儒生,所以才良莠不齊啊。”
  武帝瞥了他一眼,心想:果然不出東方朔所料,你還是念念不忘儒生。“噢?全是儒生,就能個個是人才啦?”
  公孫弘卻不避諱:“臣以為是。”
  武帝說:“近日長安貴胄子弟,違法犯禁者甚多。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民有罪,父母官就要挨板子;天下的官吏治不好,那我這皇上就不稱職啊。”
  公孫弘忙跪下:“皇上,您言重了。都是小人這個當丞相的,和眾位大臣不好,未能盡職盡責。”
  武帝點點頭:“丞相果真是明白人。那你看怎么辦呢?”
  公孫弘說:“皇上,公孫弘自領相位以來,沒有什么建樹。皇上說要教育子弟,教育万民,那可是臣的專長,臣這就辦理。”
  東方朔在一邊來上兩句:“什么大丞相,一個教書匠。”
  眾人大笑。
  武帝知道東方朔心中不滿,就問:“東方朔,你說什么?”
  “啟奏皇上,臣說了,皇上您用的這個大丞相,是一個好的教書匠!”
  武帝卻說:“對,朕就是需要一個好的教書匠。沒有教書匠,朕怎么讓天下有序?丞相,朕就命你在京師,建立太學,將所有皇親國戚、王公大臣的子弟,都弄到太學中來。而各諸侯郡國,也要仿此做法,建立學堂。從今天起,凡在太學、州學中成績优等者,方可錄用為官。”
  公孫弘再次下跪,“扑通”有聲。“皇上圣明!皇上,孔子云:‘君子授學,有教無類’。這‘有教無類’嘛,就是說,不管是貴室子弟還是平民百姓,只要是聰明而有天份,能出得起一點費用的,都可以到太學和學堂中受業。”
  武帝點點頭:“好,朕准啦,你就去辦吧。”
  東方朔卻不善罷甘休:“皇上,臣有二事不明,想問丞相。”
  武帝興致不高:“那就問吧。”
  東方朔走近公孫弘:“丞相,你說有教無類,平民百姓也可以上學,這可是你做的第一件好事啊。”
  “這……不管几件,是好事就行。”
  “丞相,我問你,你說平民百姓,只要能交得起學費的,都能上學堂。東方朔知道,延師授業,是要出錢的。孔夫子還得要學生提几塊腊肉,不然,當先生的不能喝西北風啊!”
  “這就對了,還有什么好問的呢?”
  東方朔來了精神:“丞相,可是,如今這貧民,勉強能吃飽肚子就不錯了,可能一輩子都提不出几串腊肉來,你說,他們哪來的錢交學費呢?”
  公孫弘說不出:“這……我可就無能為力了。”
  東方朔窮追不舍:“那你嘴上標榜的‘有教無類’,不就是空話了嗎?”
  武帝知道公孫弘不是東方朔的對手,他今天也不想有太多的爭論,于是說:“好啦,東方愛卿,你的意思,朕明白了。平民百姓,上學是不容易,丞相可能沒有法子,你有沒有辦法?”
  東方朔說:“陛下,臣這是問丞相啊。”
  武帝說:“我沒說嘛,丞相沒有法子,這种法子,只有你東方朔才有。不要問丞相了,你說吧。”
  “我要是說了,皇上你可就得照辦啊。”
  “對了,朕才照辦。”武帝多了個心眼。
  東方朔卻遲疑了:“這……,皇上,我還有一個問題,沒問完哪。”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問吧。”
  東方朔再度轉向公孫弘:“丞相,你嘴上說‘有教無類’,事實上又行不通,不是因為別的,是你自己理解錯了。你知道嗎?”
  公孫弘心想,我都退到了牆腳,你還逼我?“這……我理解錯了?”
  “丞相,你理解錯了。這‘有教無類’的意思是指所有的知識、學問都要教。這才是‘有教無類’。”
  公孫弘抬頭向武帝求援:“皇上,你看他這解釋……?”
  武帝想了想,知道東方朔又是在防止“獨尊儒術”,便答應道:“嗯,東方愛卿說得有理。這人嘛,吃東西,也要五谷雜糧什么都吃才能強壯。這教育子弟嘛,當然也要是學問就教,不然,光知道讀書,不知打仗,不知耕种,不知法度,不知理財,都不是良才。朕以為,東方愛卿解釋的對,教書的,什么都教,這就叫‘有教無類’!”
  公孫弘卻說:“皇上,可臣以為,這獨尊儒術……?”
  東方朔一語道破:“你還想獨尊儒術?還是‘有教有類’啊!”
  武帝這回覺得東方朔過分了,就站起來說:“哎,東方愛卿,這‘獨尊儒術’,已經成了丞相的一塊心病。依我看,在我大漢,凡是認字的,就都是儒。不管什么儒家、道家、法家、兵家、農家、陰陽家、縱橫家,只要能為朕振興了漢家,就都是好人家!朕意已定,凡是讀書人,從今往后都叫儒,尊儒術就是尊重識文斷字的人,就是尊重有學問的人。如此,你就讓他‘獨尊儒術’吧,讓丞相隨愿一回!”
  公孫弘:“臣謝皇上大恩!”
  東方朔卻四處張望,像在找人。
  武帝問道:“東方愛卿,怎么不說話?你找誰?”
  “臣找太史公,讓他記住皇上剛才那些話。”
  “別找了,太史公病重啦。”
  東方朔搖搖頭:“那……。”
  武帝倒想起來了,東方朔只管問人家,要他說的還沒說呢。“東方愛卿,你今天怎么啦?快說,怎么讓沒錢的平民百姓,也能上學,你還沒說呢!”
  東方朔歎了口气。“咳,皇上,這還不簡單?貴家子弟進太學,每月如出錢百銖,現在您就讓他們出錢一百一十銖。十個貴家子弟,豈不是多出了一百銖?”
  “那這一百銖做什么?”
  “皇上,您下一道詔書,凡平民之家,有聰明好學之子而又無力求學者,可送到太學應選。凡選中者,免交學資。十個富家子弟多出的錢,養一個貧家子弟,您以為,這公平么?”
  漢武帝高興了:“好哇!富家子弟,這是九牛一毛!以九牛一毛養一可造之才,公平,太公平啦!”
  東方朔說:“皇上,臣算過,如太學中有三百人,長安就有三十個貧家子弟可入學。如天下數十郡國和州府都這樣做,天下可就是有成百上千貧家子弟能入學。皇上,貧家子弟,可多有忍辱負重,刻苦上進的可造之才啊!”
  武帝連連點頭:“對!對!貧家子弟,忍辱負重,刻苦上進,可造之才。太好啦。朕准了,丞相,照此辦理,不得有誤。丞相,你知道嗎?這才叫‘有教無類’啊!”
  公孫弘連連點頭:“對,對,這才叫‘有教無類’。”他這么跟著說,朝中大臣們都笑了起來。
  漢武帝道:“噢,東方愛卿,朕還不知,原來你還精于算術。”
  東方朔卻說:“皇上,臣最不精的,就是算術。臣這一招,是跟一個精于算術的孩子學來的!”
  武帝听說又是一個孩子,急忙問:“噢?有這樣的人?他在哪里?”
  “皇上,洛陽有個神童,叫桑弘羊。他自幼隨父在齊國經商,齊國人見了的,無不稱奇。臣的儿子東方蒲柳進京后,向臣多次講這個孩子。臣派人將他帶到長安,一問便知,果然是非同凡響!臣剛才這一些算法,就是跟他學來的。”
  武帝大喜。“好!朕這就退朝,快,你快把他帶到建章宮來,朕要召見他!”

  建章宮內,武帝正与衛青商議再擊匈奴事宜。原來匈奴雖經衛青重創,主力損失不少,但經一兩年的整休,又漸漸成了气候,開始在邊境犯事。武帝以為,如不剿滅其有生力量,將來匈奴會卷土重來。可衛青卻以為,戰事屢起,國家耗費太大。
  衛青說:“皇上,臣這次再擊匈奴,頗有疑慮。”
  武帝問:“如今連郭解都愿歸順朝廷,為我所用,軍中添此大將,還有何難之有啊?”
  “皇上,臣不為兵將擔憂,而為糧草軍需擔憂。”
  武帝點點頭:“如今庫府是緊了一些。可再緊,也不能緊了你們邊關。”
  “陛下,上一次出擊匈奴,就是軍餉不繼。如不是速戰速決,就會誤了大事啊。”
  “上次是籌辦糧草之人不力。這次,朕讓最能干的人,給你籌集糧草。”
  衛青不知是誰:“這……。”
  武帝說:“朕讓張湯征糧,主父偃運糧。有這兩個能人,為你督辦,還不放心么?”
  衛青辯解道:“陛下,張湯是個干才,可他做事太急,手段太酷,老百姓受不了哇。”
  武帝大笑:“哈哈哈哈!你又要軍餉快到,又怕老百姓受不了;衛青,你說,你這個仗,是打,還是不打呢?”
  衛青囁嚅地:“仗要打,匈奴要滅,要老百姓的事……。”
  武帝站起來,拍了拍衛青的肩膀:“老百姓是朕的子民,讓朕來管!你就保證戰場上万無一失,把匈奴打敗,就行了!我的姐夫,你啥時候學得這么仁慈?傳張湯、主父偃二人,速來見朕!”
  衛青搖搖頭,欲說還休。
  漢武帝看出了這一點,便問:“衛愛卿,你是不是還有話要說?”
  衛青想了想,很干脆地說:“陛下,近來臣听到傳言,說皇上的軍國大事都出自內廷。宰相等大臣都是虛有其名,不過是教教書,辦辦學,傳傳令,宣宣詔而已。而近臣侍衛,比宰相還管用。”
  “噢?他們說的,指哪些人?”
  “臣和東方兄長,當然是眾矢之的。還有,主父偃,加上半個張湯。”衛青說著,因為有自己,就更有些不安。
  不料武帝雙手擊掌:“這就對了!東方愛卿給朕獻的強國之策上,就有這么一說,叫做‘外朝內廷’。
  衛青不解:“什么?外朝內廷?”
  “對!外朝內廷。宰相等人,外邊應付一下,做個樣子就行了,老百姓种田,用不著他管;工匠制器,他也管不了;軍隊打仗,他更不行。管了就是添亂,就會滋生弊端,就會漁肉百姓!未央宮便是外朝,外朝嘛,只是擺擺樣子,表明朕听從民意,那就行了!真正給朕出謀划策的,是內廷;不是未央宮,而是建章宮。軍机大政出于內廷,外朝只是走走形式,這才能令行禁止,机密不失。衛愛卿,這你明白了嗎?”
  衛青點點頭,又搖搖頭:“這都是東方兄長策簡上的話?皇上,能讓臣看看嗎?”
  武帝說:“那哪儿行!衛青,東方愛卿那是獻給朕的,‘三千書簡,千古一帝’你明白嗎?朕活著要看,死了也要帶走,后世的人都看不到,怎么會讓你看呢?”
  衛青伏地而拜:“陛下!臣不知此事,臣太唐突,臣罪該万死。”
  武帝笑道:“好啦,好啦,起來吧。朕不怪你。你生性好學,為人謙遜,都是難得的品德。東方愛卿的主意,他的活絡,你要是能學到一半,那就了不得啦!”
  二人正說著,東方朔帶著兩個十五六歲的少年走進來。這兩個少年和霍光年紀相仿,個頭也差不多高,可長相卻与霍光大不相同。其中一個圓圓的臉上兩大眼睛一閃一閃,靈气逼人;另一個則是個方臉,一副忠厚老實的樣子。
  東方朔說:“皇上,臣將神童桑弘羊帶到。”
  武帝看了一眼:“噢?這兩個孩子,哪個是啊?”
  “陛下,多了一個,當然是我的大儿子東方蒲柳啦。那天初到長安,您只管拿臣開心,沒注意我的儿子。今天請您猜猜看,哪一個是我家的東方蒲柳,哪一個是神童桑弘羊呢?”
  漢武帝看了一下:“哈哈哈哈!這還不容易?這個聰明秀气,應該是你的儿子。……嗯。不對!要這么好猜,你還會讓朕猜嗎?這個精明的……是桑弘羊,而那個……有點……木答答的,才是你家的蒲柳!”
  “陛下,不見得吧。我的儿子,就得是木答答的?”
  武帝樂了:“哈哈!你的儿子,就該是精明透頂的?想一想吧,你的老婆是什么樣子?哈哈哈哈,臉上木答答,(他指了指腦袋)這里可是頂呱呱!”
  “臣謝陛下!陛下不僅對臣知之甚深,對臣的夫人和孩子也是知之甚……。”東方朔下邊的話,突然不說了。
  武帝知道他說失了口,便立即接過來:“對,對,我對尊夫人就是知之甚深,知之甚深啊!哈哈哈哈!”
  東方朔面部表情嚴肅,像個兄長的樣子:“陛下,這就不太好了吧。”
  當著兩個孩子,倒是無所謂,可有衛青在面前,武帝覺得自己有點失身份。于是他說:“得罪,得罪。這不是朝堂之上,朕開個玩笑。他們都是小孩子,不懂,不懂。尊夫人第一次和朕見面,就把朕的兩個愛妃給弄走了,朕深知她,厲害,厲害。臉上木答答,腦袋頂呱呱!”
  東方朔岔開話題:“陛下,我說,這桑弘羊,你還問不問?”
  “問,怎么會不問!?你就是桑弘羊,對不?”
  桑弘羊跪拜:“小民桑弘羊叩見皇上。”
  武帝走上前來:“起來,起來!告訴朕,听說你很會算帳,給朕講講,是怎么算的。”
  桑弘羊說:“小民桑弘羊出身洛陽大商之家,長期在隨父在齊國經商。九歲時,見父親做買賣忙,就幫他算帳。如今六年,父親經商之帳,全由小民來算。”
  “那你父親買賣做得有多大?”
  “今年以來,家父每日售物平均二百七十六項,進二十万銖;每日買入貨物平均一百九十八項,出十八万珠。”
  武帝惊訝了:“齊國競有人做如此大的買賣?全由你一個算帳?”
  桑弘羊說:“一開始沒這么大的生意。小民算著算著,生意也就大了。小民曾請蒲柳大哥幫助記帳,因此認識。”
  武帝點點頭:“原來如此。朕正急需理財高手。從今天起,朕就命你們兩個為太子太學侍讀,到大司農處見識見識。”
  桑弘羊再次跪拜:“臣謝皇上。”
  東方朔推了東方蒲柳一下,“還有你呢,快謝皇上啊!”
  東方蒲柳真的有些木答答。“父親,我听說太子才兩歲,讓我們當他的侍讀,難道讓我們呀呀學語?”
  武帝見這回樂了。他沒想到,東方朔的大儿子果然不如桑弘羊聰明。“哈哈哈哈!桑弘羊,你說呢?”
  桑弘羊從容說道:“臣以為,太子侍讀是一個見習官職,給臣等一個身份而已。”
  “哈哈哈哈!東方愛卿,沒想到,你的儿子,還真的木答答!”武帝一點也不留情面。
  面對這樣的儿子,東方朔搖搖頭:“咳,臣就是想試試,看他是不是這塊料哇!”
  正在此時,張湯、主父偃二人來到庭前。二人老遠地就跪下,齊聲說:“臣張湯、主父偃參見皇上。”
  武帝道:“好!你們來得正好。衛愛卿剛才還擔心軍糧之事。朕讓你們二人兼領匈奴大軍糧草征集和運送之事,不知你們商量好了沒有?”
  “臣与主父大人已有了辦法,只是……。”張湯向周圍看了看,欲言又止。
  武帝說:“哎!這里沒有外人。你們快快說來,讓朕听听,也讓衛愛卿放心!”
  主父偃說:“陛下!臣以為,連年征戰,府庫將竭。一時弄到如此多的錢糧,要有特殊的辦法。臣等擬定了几個方法,可讓庫府充盈,請皇上選定。”
  武帝很高興:“几天之內,你們竟想出了好几個方法?能讓府庫充盈?好!快給朕說說,也讓東方愛卿和衛愛卿合計合計。”
  張湯搶著說:“這第一個方法,是讓天下有錢的諸侯和郡王,以及豪商大賈,富貴之人,為國分憂。出擊匈奴,首先是保護他們的財產不受侵扰。而這些諸侯、郡王和大戶,向皇上奉獻錢糧,是其份內之事。除了各路諸侯和郡王外,山東河南名商大賈甚多,臣和主父大人以為,讓他們獻上几百擔糧,几十万緡錢或財物,可解一時之需。”
  武帝點點頭,又問東方朔:“東方愛卿,你以為此計如何?”
  東方朔說:“好。好計策。只是,如果諸侯和郡王,還有豪商大賈,他們裝聾作啞,不愿捐獻呢?”
  主父偃說:“問得好!皇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皆為王民。國有征伐,如果諸侯和郡王不能為國分憂,各保自己,那皇上可就有了整治他們的口實。至于處置他們的辦法嘛,張湯大人就可以牛刀小試啦。”
  武帝贊同:“對,讓他們替朕分憂。不然,削他們的封地!”
  東方朔點頭稱是。“嗯。諸侯之物,是皇上所賜,他們不動,可以懲治。可是豪商大賈,不為所動,那你們可不能去硬搶吧。”
  主父偃說:“東方大人,難道你不知道,天下之事,既要曉之以義,又要曉之以利?”
  東方朔問道:“怎么個曉之以利法?”
  主父偃說:“對那些率先向朝廷獻物納糧的,可以根据所獻多少,特別多的,給他們點官職;少一些的,給個爵位。這些商人,最希罕的不是錢和物,而是名份。如果他們獻了錢,能得到官爵,豈不是高興?皇上,臣敢保證,天下商人會蜂擁而至,朝廷府庫馬上可以堆積如山!”
  東方朔听了,不以為然:“你這個計策,不是賣官祟爵嗎?”
  張湯搶過話來:“哎!東方大人,不要說得那么難听嘛。這不叫賣官祟爵,叫賞官賜爵。商人們先獻錢物,朝廷后賞給他們官爵,怎么能說是賣呢?”
  東方朔說:“皇上,臣恐怕這樣一做,將來當官的,都是能出錢的,那有才能而沒錢的人……。”
  主父偃打斷了他的話:“東方大人,有錢,就說明他有本事、有才能。何況,我与張大人商量,獻錢物百万緡以上的,才能給個帶品的官職;百万以下的,只給一個員外郎什么的爵位或虛名。這些爵位和虛名嘛,不要皇上出一個子儿,也只能管他們自己家的人,何弊之有呢?”
  武帝愈來愈明白他倆的計策,自己所急的,也就是文景之世積攢下來的許多錢糧,將被用盡。“好!諸侯分憂,商人獻糧,朕予以賞賜,很好,朕准了!要是他們不這么辦,你們有沒有對策呢?”
  主父偃說:“皇上,張大人身為廷尉,對天下有勢有錢之人,了若指掌。張大人自然有辦法對付。”
  武帝說:“嗯,這個,朕相信。張愛卿,不妨說來,讓朕和東方愛卿、衛愛卿听听。”
  張湯振振有詞:“皇上!天下之財,不在朝廷,就在民間,誰也不能藏著掖著。獻糧賜官,是讓這些有錢的人,自動向皇上效忠,皇上賞賜他們官爵,他們再感激皇上恩德。這是兩好的事。如果他們有人膽敢不來獻忠,或怀有欺詐,皇上,張湯敢拿自己這顆人頭擔保,定將他們的家財查得個水落石出,全部用作國用!”
  武帝大悅。他知道,張湯是個干才。“好!朕有你們兩個,就不愁討伐匈奴,沒有錢糧了!朕加封你二人官加一品,張湯兼為軍糧統征使,主父偃為副使,半月之內,將糧草軍餉籌齊。衛愛卿,你就准備發兵吧!”
  衛青和張湯主父偃一道說:“臣等尊旨。”
  武帝見東方朔不說話,就問:“東方愛卿,你還有什么說的嗎?”
  東方朔說:“陛下,臣在斂財理財上,實無能耐。臣以為,陛下既然招來桑弘羊,何不問問他呢?”
  武帝說:“嗨,朕倒忘了,還有個大人物在這儿。桑弘羊,你說說看?”
  桑弘羊听了張湯和主父偃的計策,以為不妥,但他對朝廷知之甚少,不敢多言。何況,他只是個十五歲的孩子呢。皇上問起,他只好答道:“皇上,小臣以為,天下之財可以生,不可以斂。斂財,會致天下生亂;生財,才是富國之道。”
  張湯听了這小孩子的話,樂了:“生財?你以為這財,也能像种庄稼一樣,讓它從地里生長出來?”
  主父偃也來了勁:“要不然,像女人生孩子,哈哈哈哈!”
  桑弘羊有些不知所措,只好看看東方朔。
  東方朔急忙為他開脫:“張大人,主父大人,人都是父母生的,這錢財,不是生的,是哪儿來的?你們以為一個小孩子,說得可笑?這是天經地義!糧是百姓种出來的,器物是工匠做出,不是你主父偃,是突然從天上掉下來的呀。哈哈哈哈!”
  主父偃被他說得面紅耳赤。可不是嘛,他主父偃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便是竇太主和董偃生的?想到這里,他心里就憋气。而張湯也知道,論斗嘴,自己可不是東方朔的對手。如果說財不可生,可它又是從哪儿來的呢?
  武帝想,爭這個沒用,先弄到錢糧再說。于是他說:“東方愛卿,如今邊關事急,朕就依了他們二人,以解燃眉之急。桑弘羊,你先在京城熟悉各方情況。你知道嗎?東方愛卿曾向朕獻了三車書簡,那是朕的治國強國之策。朕要你,給朕寫出富國富民之策來。行嗎?”
  桑弘羊應聲答道:“小臣尊旨,定當不負圣望!”

  忽然,外邊一陣嚷嚷,原來霍去病帶著几個小伙子闖了進來,其中有個和東方朔長相极似的人,瘦削精明的勁儿,更像桑弘羊,他便是東方辛苦。
  衛青問:“去病,怎么回事?”
  霍去病不回答舅舅,竟向武帝秉告:“皇上,臣与几位愛騎馬的小兄弟,在太學里,快讓悶死啦!”
  武帝說:“又想陪朕打獵啦?不行,上學去!”
  霍去病急著說:“皇上,小的都快憋得喘不出气來!公孫丞相今天親自到太學授課,講了兩個時辰,就是什么‘詩云:關關睢鳩’、‘子曰:學而時習之’。我的腦袋都大啦!”
  武帝大笑:“哈哈哈哈!手痒痒了,准備去戰場吧!”
  霍去病大喜過望:“當真?又要對匈奴開戰了?”
  武帝嘴向衛青一呶:“去問問大將軍嘛。”
  霍去病這才和舅舅說話:“舅舅,不,大將軍,我們馬上要出兵,打匈奴么?”
  衛青不情愿地點了點頭。
  霍去病跳了起來,抱住衛青:“太好啦!太好啦!”
  東方朔走過來,拉開他。“去病,你覺得,讀書不如打仗?”
  “當然啦!干爹,打匈奴,我的刀可以切瓜砍菜!可是,讀書寫字,我的筆……。”
  東方朔順著他說:“你的筆,就好比老鱉登台。”
  霍去病找到了話茬:“對,對,老鱉登台,半天,也上不了一個台階!”
  眾人大笑。桑弘羊和東方蒲柳也跟著,笑得特別開心。
  東方朔若有所思,正色地向武帝說:“皇上,臣以為,人當其用。去病讀書,要慢慢來。他的這幫小兄弟,應該以習武為主,也可以設個習武的學堂嘛。”
  武帝一听,大為叫好。“好哇。這個主意好!不能只講詩云子曰,也要講講戰陣兵法,刀槍棍棒!”
  衛青點點頭。
  霍去病卻叫了起來:“太好啦!干爹,還是你知道孩儿!皇上,這一陣子,霍光他因建議你設學堂,很是風光;蒲柳兄弟跟著桑弘羊,學算帳,也很風光;可東方辛苦,他們跟著我,本想舞刀弄槍,結果,赶著老鱉進了學堂,最為窩囊!小的們也想做出大事一樁!”
  武帝笑道:“呵!你也出口成章了,是那個東方辛苦,幫你想好了的吧!”
  霍去病老實交待:“是的,皇上。”
  武帝想看看辛苦子的才情如何,便問:“好,辛苦子,你想鼓搗霍去病,弄出個什么名堂?”
  東方辛苦那對能說話的大眼睛眨了一眨,然后說道:“皇上,我們這幫喜愛打仗的兄弟,想推去病大哥領頭,建立一支童子軍,到上林苑中練兵習武,請衛大將軍和郭大俠,還有我爹,教我們舞劍弄槍!”
  武帝點點頭:“好啊!東方愛卿,你這兩個儿子,有文有武啊。”
  霍去病搶話說:“啟秉皇上,東方干爹又收我霍光弟弟為義子了呢!我們兄弟四人,兩文兩武!”
  東方朔謙遜地說:“皇上,犬子不當重用。倒是這兩個義子,將來都是國之棟梁啊。”
  武帝笑著說:“好。朕就讓出上林苑的一塊地方,讓你們習武。不要叫什么童子軍,上林苑是朕的御用林苑,你們也都是朕的御前親兵,就叫御林軍吧!”
  几個孩子歡呼雀躍,辛苦子身上的羽毛為之震顫。
  東方朔卻說:“皇上,臣以為,叫御林軍甚是合适。可是……”
  “東方愛卿,又有何高見?”武帝知道東方朔還有高招。
  “臣以為,在皇上跟前時,叫御林軍。出征在外,叫羽林軍更好。箭是羽毛做的,他們也可以身插羽毛,表示与眾不同。再者,這些孩子,單個儿的,就叫他們羽林郎,省得他們自以為了不起,將來胡作非為。再說,用“羽”和您的“御”用之物分開,也少去不少麻煩。不知圣意如何?”
  武帝點頭稱是:“不錯,好主意。從今以后,你們都是羽林郎。你們集合在一起,在朕的身邊,就是御林軍;离開了朕,就是羽林軍。不管是御林軍,還是羽林軍。永遠不許打敗仗!”
  霍去病等人如戰陣之兵,武帝的話音剛落,就大叫道:“御林軍!羽林軍!永遠不打敗仗!”

  ------------------
  轉載自大唐中文 || http://dtbook.yeah.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