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好像有人說過,去年是“翻譯年”〔2〕;其實何嘗有什么了不起的翻譯,不過又給翻譯暫時洗去了惡名卻是真的。 可怜得很,還只譯了几個短篇小說到中國來,創作家就出現了,說它是媒婆,而創作是處女。〔3〕在男女交際自由的時候,誰還喜歡和媒婆周旋呢,當然沒落。后來是譯了一點文學理論到中國來,但“批評家”幽默家之流又出現了,說是“硬譯”,“死譯”,“好像看地圖”〔4〕,幽默家還從他自己的腦子里,造出可笑的例子來〔5〕,使讀者們“開心”,學者和大師們的話是不會錯的,“開心”也總比正經省力,于是乎翻譯的臉上就被他們畫上了一條粉。 但怎么又來了“翻譯年”呢,在并無什么了不起的翻譯的時候?不是夸大和開心,它本身就太輕飄飄,禁不起風吹雨打的緣故么? 于是有些人又記起了翻譯,試來譯几篇。但這就又是“批評家”的材料了,其實,正名定分,他是應該叫作“嘮叨家”的,是創作家和批評家以外的一种,要說得好听,也可以謂之“第三种”。他像后街的老虔婆一樣,并不大聲,卻在那里嘮叨,說是莫非世界上的名著都譯完了嗎,你們只在譯別人已經譯過的,有的還譯過了七八次。 記得中國先前,有過一种風气,遇見外國——大抵是日本——有一部書出版,想來當為中國人所要看的,便往往有人在報上登出廣告來,說“已在開譯,請万勿重譯為幸”。他看得譯書好像訂婚,自己首先套上約婚戒指了,別人便莫作非分之想。自然,譯本是未必一定出版的,倒是暗中解約的居多;不過別人卻也因此不敢譯,新婦就在閨中老掉。這种廣告,現在是久不看見了,但我們今年的嘮叨家,卻正繼承著這一派的正統。他看得翻譯好像結婚,有人譯過了,第二個便不該再來碰一下,否則,就仿佛引誘了有夫之婦似的,他要來嘮叨,當然羅,是維持風化。但在這嘮叨里,他不也活活的畫出了自己的猥瑣的嘴臉了么? 前几年,翻譯的失了一般讀者的信用,學者和大師們的曲說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在翻譯本身也有一個原因,就是常有胡亂動筆的譯本。不過要擊退這些亂譯,誣賴,開心,嘮叨,都沒有用處,唯一的好方法是又來一回复譯,還不行,就再來一回。譬如賽跑,至少總得有兩個人,如果不許有第二人入場,則先在的一個永遠是第一名,無論他怎樣蹩腳。所以譏笑复譯的,雖然表面上好像關心翻譯界,其實是在毒害翻譯界,比誣賴,開心的更有害,因為他更陰柔。 而且复譯還不止是擊退亂譯而已,即使已有好譯本,复譯也還是必要的。曾有文言譯本的,現在當改譯白話,不必說了。即使先出的白話譯本已很可觀,但倘使后來的譯者自己覺得可以譯得更好,就不妨再來譯一遍,無須客气,更不必管那些無聊的嘮叨。取舊譯的長處,再加上自己的新心得,這才會成功一种近于完全的定本。但因言語跟著時代的變化,將來還可以有新的复譯本的,七八次何足為奇,何況中國其實也并沒有譯過七八次的作品。如果已經有,中國的新文藝倒也許不至于現在似的沉滯了。 三月十六日。 CC 〔1〕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三五年四月上海《文學》月刊第四卷第四號“文學論壇”欄,署名庚。 〔2〕“翻譯年”當系一九三五年。《文學》第四卷第一號(一九三五年一月)“文學論壇”欄載有《今年該是什么年》一文,其中說:“過去的一年是‘雜志年’,這好像大家都已承認了。今年該是什么年呢?記得也早已有人預測過——不,祝愿過——該是‘翻譯年’。”〔3〕郭沫若在一九二一年二月《民鐸》月刊第二卷第五號發表致該刊編者李石岑的信中說:“我覺得國內人士只注重媒婆,而不注重處子;只注重翻譯,而不注重產生。”認為“處子應當尊重,媒婆應當稍加遏抑。” 〔4〕指梁實秋。他在《新月》第二卷第六、七號合刊(一九二九年九月)發表的《論魯迅先生的“硬譯”》一文中,指摘魯迅的翻譯是“硬譯”、“死譯”,并說:“讀這樣的書,就如同看地圖一般,要伸著手指來尋找句法的線索位置。”參看《二心集·“硬譯”与“文學的階級性”》。 〔5〕指劉半農。他在《中國文法通論》的《四版附言》中,故意將《論語·學而》中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一句,按歐化句法排列成几种句式,加以嘲笑。參看《花邊文學·玩笑只當它玩笑(上)》。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