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一章 圣僧禪讓詔


  第二十一天,孤島無憂無慮的快活日子要結束了,因為一艘戰船泊在海中,跳下了大伙儿熟悉的天誅、班禪三世、小明禪師、任圣僧等,船上,還有耶利亞、阿難上人、亥卒子及混天儿、天焚五人。
  “九星五行宮”當日一戰,誰都沒有損傷,及時利用“破浪神舟”逃去,“太乙門”混亂一片,本想要追殺,但因為失去太乙真的領導,也就不了了之,讓天誅一眾有喘息之机。
  班禪三世道:“你們在孤島上可悠閒得很啊,可怜咱們盜來了戰船,在茫茫大海中找你們蹤影,好苦啊!”
  小明手上拿著爛苹果,一口咬去笑道:“要不是師父以苹果頂作太陽、牙齒印便是方向,在途中不斷扔下苹果飄浮海上指示,讓咱們尋覓苹果依方向修改航道,也不知要找到何年何月,才找得到呢!”
  曼陀羅笑道:“好了,后山上有一大片苹果樹林,咱們摘下千個大苹果上船,回航去了!”
  一眾正道同儕重遇,盡都大喜若狂,只可惜沒有酒,只有苹果,不能大醉,只能大嚼。
  風飛凡道:“咱們只要尋覓航道,直航回‘慈京城’,豈不就完成任務了嗎?”
  對一切器械、制造了如指掌的混天儿,卻搖頭道:“依地圖所示,這里是西域‘鬼幽域’外的‘鬼海’,而連接通往‘慈京城’的航道,便另在‘鬼幽域’內‘西廟’与‘南乙’之間的‘邪魔渡’,咱們要經海路回‘慈京城’,‘鬼幽域’是唯一途徑。”
  白雪仙惊道:“那……豈不是送羊入虎口?”
  不錯,經“九星五行宮”一戰,“四神宗”派來他們一眾來救圣僧,必然已惊動“七邪門”聯合起來,數十万妖民,又如何能敵?不經過“鬼幽域”又不可能离去,究竟如何是好!
  “既從地獄來,卻怕地獄去,生死有命,富貴由天,諸位同是道中人,卻苦怕生命無常。色身是假,有生老病死,佛心是真,無悔恨錯對,法身清淨,法身無相,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圣僧在最關鍵時刻,說出了決斷性的明示。
  圣僧再道:“更何況妖物邪魔要吃的是我,要怕的該是本僧,我不怕而你們卻先怕,徒令別人笑哈哈!”
  班禪三世點頭道:“圣僧太子指點得是,邪不能胜正,咱們盡量小心點便是。”
  戰船順風疾馳,便再直闖“鬼幽域”去。只三天時間航程,便已抵達“鬼幽域”的“邪魔渡”外。
  一船共十四人,正靜候闖入良机,已見桅帆高張,一艘戰船直闖而來,船頭上只有一人──云傲。
  云傲冷冷道:“我來,是要接回我的未婚妻子太乙夕夢。”
  很簡單也很合理的要求,云家沒有与曼陀羅等為敵,除了夕夢,也沒有人知悉云傲親手殺了父親云十寒,就算知道,又關誰的事!
  當曼陀羅望向夕夢時,她已飛快扑前,躍至云傲船上,与他擁在一起,恍如隔世重遇。
  曼陀羅輕輕道:“你不留下一句話便离去嗎?”
  回眸淺笑,太乙夕夢細細道:“從前,有一個俏女儿家要報血海深仇,她便假意愛上了對頭坏家伙,那廝信以為真,投入了真情真愛,跟著,俏女儿家便舍他而去,一生不見,呵……可苦死他了,豈不比親手殺了他還更殘忍、更痛快嗎?”
  曼陀羅道:“對啊,真聰明!”
  云傲冷笑道:“我爹已死,云家‘仙宗廟門’已由我執掌門主,咱們以后同是一家人了!”
  說罷,戰船退去,再沒有回頭的太乙夕夢,便擁著她的云傲,乘船歸去,她的心真的就此熄滅情火?
  風飛凡走上前道:“放心好了,我的失戀、被遺棄經驗可比你丰富,要用什么方法消減傷痛,我非常了解。”
  曼陀羅道:“云傲先前的話,大家听清楚沒有?”
  云傲的話有什么特別?有什么玄机?
  曼陀羅道:“他說,咱們以后同是一家人了,為什么‘四神宗’与他‘七邪門’云家‘仙宗廟門’會混成蛇鼠一窩?”
  如此艱深難題,當然沒有人能解答,但答案已漸漸浮現,因為又有一艘船正駛來,這艘比一般大上三倍的戰船名喚“金鳳艦”,足有一百尺長,吃水三、四尺深,四槳一櫓,其勢如飛。
  船上站著帶痴笑貌者,竟是皇太后身邊兩大宦官之一──艷男。
  艷男甫見圣僧,便立下跪道:“微臣參見圣僧太子。”
  圣僧道:“太子已出家為僧,禮為佛禮,免宮廷之禮,施主請起。”
  艷男道:“謝太子!回稟太子,微臣領旨特來引路,請隨微臣而來,皇太后正守候多時呢。”
  眾人惊聞皇太后竟來了“鬼幽域”,都惑然不解,難以相信,但“金鳳艦”是宮廷戰艦,艷男又在,他的話倒有三分是真。
  帶著迷茫之情,曼陀羅等一行十四人便隨“金鳳艦”駛入“邪魔渡”,甫進入,恍如一座宮殿筑于海上,五層高樓逾一百余尺,箭窗二百,兵士載有千人,艦的左右設有六根拍竿,兩邊每四尺就有一櫓,如此快速戰艦,名為“圣母五浮屠”,是皇太后水路出巡的母艦。
  曼陀羅等陪著圣僧太子登上豪華戰艦,只見艦上張燈結彩,有樂師奏曲,舞女翩翩,宴席早已列好,一旁竟是“地藏千佛寺”住持玄苦、“道教”“丹鼎觀”掌門毛毛道,与及“神教”四大長老之一的壽命長老。“四神宗”來了三大頭領,可見今日將發生絕對不尋常的大事,不禁令曼陀羅困惑不已。
  在他們對面,竟又坐滿“七邪門”的門主,分別是別來無恙的太乙真、五米天師、“喇嘛紅門”的尼鳩多上人、“六壬神門”門主范太歲、“八卦門”門主易神君,還有身邊已不見太乙夕夢的云傲。
  “七邪門”中,就只有“魔羅漢門”門主沒有來到,究竟是誰要正、邪之首聚此,便是她,當今執掌朝廷政事的皇太后丸冷雪。
  一眾人等跪安拜禮后,皇太后笑道:“皇儿,那個大膽狂妄,未得皇儿首肯,便帶你來欣賞”鬼幽域“風光的云十寒,母后得悉他已死,人來,抬尸呈上!”
  艷男立時奉上一盤,打個金蓋,頭首便是死不瞑目的云十寒,好個云傲,毫不動容,活像事不關己似的。
  圣僧連忙道:“太后也許誤得信息,縛臣儿小僧來此,非云十寒也,是座前太乙掌門啊!”
  皇太后輕笑道:“皇儿活在寺中,難免孤陋寡聞,經母后深入查悉,當日是云十寒易容入寺,還有其子云傲作證,云傲,本皇有說錯半點嗎?”
  云傲恭敬道:“皇太后明察,一切盡都在皇太后掌握之中,半點不錯,云某得悉父親大逆不道,也只好來個大義滅親,獻上頭首,幸得皇太后恕罪,免禍及本門。”
  天啊,怎么一下子是非顛倒,正邪不分,敵我難明,究竟發生了什么事?
  皇太后再道:“如今掀起大禍者已除,太子又無恙歸來,正是可喜可賀,本皇有一提議,敢問各位意下如何。眾知天下兩分,‘四神宗’与‘七邪門’不斷斗爭殺戮,致社稷不靖。既然同為學道人、修心性,自當互相依靠,本皇為解相互矛盾恩怨,欲統一‘七邪門’為‘魔道神教’,從此‘四神宗’成‘五神宗’,攜手安定民心,敬神拜佛,國泰民安,皇儿,你可有意見?”
  突然而來,震撼得令人難以想象的旨意,教圣僧太子、曼陀羅等又如何能接受。
  曼陀羅笑道:“看來在座的三位‘四神宗’住持、門主、長老,以及‘七邪門’六位門主,都預先首肯了此協議。”
  玄苦道:“這個當然,這次十位少年英雄救太子有功,皇太后承諾的一千新建寺廟等,將平分給‘四神宗’,各得二百五十座。正是香火更盛、正道更倡。”
  曼陀羅一針見血道:“如此一來,‘四神宗’便不會一支獨大,此消彼長,各得其所,也免卻煩憂,果然是好法子。在‘七邪門’來說,能除去‘邪’字,堂堂正正成為大教,慢慢再圖擴展勢力,也不失為好時机,當然值得把握。”
  圣僧李問世突道:“而我,能夠保住性命,不破邪魔挖心食肉,全憑母后想出如此妙法,解困化劫,當然便該遵照承諾,在‘禪讓皇詔’上壓下玉璽印記,交出皇帝寶座,由皇太后改國號,正式掌管天下,成為名正言順的女皇帝!母后,我猜的沒錯吧?”
  曼陀羅等終于清楚明白一切轉變因由,在他們流落孤島的二十多天內,朝廷、“四神宗”及“七邪門”已達成秘密協議,逼太子簽下“禪讓皇詔”,皇太后得以成為女皇帝,正式奪取江山。
  正、邪四教七門,也在皇太后安排下,各得其所,難怪一眾人等都愿意同席共飲,原來是等待賜封。
  艷男遞上金盤,之上有錦繡卷“禪讓皇詔”,呈在圣僧太子之前,只要以玉璽蓋印,從此天下便雙手拱讓。
  皇太后道:“皇儿,你不是曾當面主動對母后說過要禪讓給我嗎?怎么現下還猶豫不決啊?”
  圣僧李問世笑道:“母后還記得臣儿今年多大嗎?”
  皇太后道:“正好十八歲足,正值少年。”
  圣僧道:“先皇于我六歲駕崩,皇兄登基一年又不幸辭世,不知不覺,母后已攝政十一年余了。”
  皇太后道:“只可惜太子無心朝政,否則十四歲當年登基,母后便可退下來,安心于皇宮當個悠閒皇太后便是。”
  圣僧道:“此言非也,要是小僧當年繼位登基,相信未及一年,又會步皇兄后塵,飲下母后香茶,便一病不起,早歸极樂了。”
  圣僧一語道破皇太后弒君奪權,立時惹來一陣騷動,形勢急轉直下,劍拔弩張,隨時血光濺現。
  皇太后冷冷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玄苦,你不是替本皇在‘地藏千佛寺’照顧圣僧太子?怎會讓他誤交損友,听從別人胡言亂語,挑撥我倆母子情義?”
  玄苦道:“回稟圣母皇太后,圣僧太子本性純厚,當然不會有偏邪古怪思想,只可惜他拜了佛家邪僧‘武禪’曼陀羅為師,老衲難以阻止學法為名、亂性為實的邪僧污染我圣僧太子心靈,致有大逆不道之言,請圣母皇太后見諒。”
  圣僧突然大笑道:“哈……本皇決定不登基才不過十四歲,那時還沒拜師啊!教我小心太后,不要登基,努力學法,出家為僧,到十八歲才以‘禪讓’借口試探母后狼子野心,是我父皇臨終前的忠告。”
  臉色轉成鐵青、殺意暴現的皇太后惊聞秘密,不禁大感詫异,但仍鎮定如恒,強裝冷靜道:“原來太子是早有預謀,看來,本皇早晚也要來個雙手拱讓皇座,太子正式登基,呵……那本皇賜封給‘四神宗’、‘七邪門’的一切美好安排,豈不都成了泡影?”
  原來的大好計划竟給圣僧太子破坏了,唯一補救方法,看來便只有保住皇太后。
  太乙真笑道:“太子,你身處‘七邪門’,這里盡是邪魔外道,偶一不慎,被妖孽殺掉吞吃了,跟‘神宗四圣’同歸极樂,那便休說皇位,恐怕連骨頭也不剩一根啊!”
  玄苦再道:“咱們‘四神宗’要保護皇太后,可不一定能抽身助太子脫險啊!”
  玄苦、毛老道、壽命長老三人的眼神,都确切告訴了圣僧太子,“四神宗”是依在皇太后一邊的了,要是太子不簽下“禪讓皇詔”,便要与身旁十余人對抗“七邪門”二、三十万邪魔,必然是死定了。
  圣僧笑道:“跟皇太后斗了一大輪法的鐵三角三位老臣,宰相胡越、兵部尚書戚知秋和刑部尚書方唐,已得了本皇手諭,內容嘛……哈……皇太后要起義,恐怕便要与万民為敵了。”
  艷男笑道:“嘻嘻,太子在嚇唬我皇啊!”
  皇太后撫其秀發,手指輕輕纏繞,再貼臉感受柔軟滑溜。細細說道:“好皇儿,還是先打開‘禪讓皇詔’看個明白,才作決定吧,說不定皇儿會回心轉意也不一定啊!”
  故弄玄虛的皇太后,教一直隱藏龍威的圣僧太子也探不出虛實來,便打開皇詔,一看下,竟嚇得一臉死白,冷汗涔涔而下。
  “你竟膽敢冒我玉璽蓋印,假傳皇詔!”李問世手上所持皇詔,原來竟已有了印記,而且李問世三字已簽書其上。
  皇太后笑道:“皇儿當了小和尚,念佛經可念得頭昏腦脹了吧,當天你入宮見本皇,已簽好‘禪讓皇詔’了,怎么都忘記得一乾二淨啊,呵……母后就是怕你信口開河,反口覆舌,忘得一乾二淨,果然不出本皇所料,但也不打緊,本皇早有后著,此行也算得個清楚明白了。”
  圣僧怒道:“但母后得不到皇儿親下口諭,也難令朝中上下心悅誠服,也難安万民之心。”
  皇太后道:“這個當然,皇儿十四歲出家,多年來便是為了籠絡民心,只要民心歸你,當不當皇帝,是否手握兵權,已不重要。如今圣僧太子,乃全國民心所依附、最尊敬,圣僧只要說一句誰是妖孽,恐怕千千万万人會唾罵打殺,就算圣僧說一句月亮明天掉下來,肯定天下百姓都遠走避難,圣僧彷佛是神的化身。”
  圣僧道:“皇太后雖非我親娘,卻對皇儿了如指掌。”
  皇太后道:“不,若非今天來個爽直的對答,猜到的也不敢肯定,現下猜中了,太子便可以安心去死了。”
  圣僧道:“你不敢殺我的。”
  皇太后道:“要是太乙真人的‘陰陽十八宮’未突破第十宮,當然不能殺太子,但現下只要他在陰月陰日時,吃了太子的心,便能隨意借尸還魂,要你下任何口諭又有何難?”
  說得清楚明白,圣僧李問世就算是自六歲起便抑壓住恨意,刻意學佛避過皇太后加害,再削發為僧,努力爭取民心,以圖奪回皇位。如此精密剖署,可卻仍難擺脫皇太后算計,母子二人已勢成水火,必然決裂,當下便要來個了斷。
  圣僧太子、神宗四圣們,有可能跟正、邪同時對決嗎,還有船上近千的一等太后心腹武將啊!
  動手了,一招便死了一人,背入胸出,身体被轟穿一個大血洞,死得好不明不白,死的是耶利亞,殺人的,是他身后的天焚,十大少年高手之一,天誅的大師兄,來勇救圣僧的其中之一“自己人”。
  ------------------
  熾天使書城OCR小組
  KUO 校正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