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寒冬臘月,萬花紛謝之際,在亭台、樓閣旁,小橋、池塘邊,庭院、公園中,幾株蠟梅,迎著料峭春寒,綻開了那嬌小玲瓏的金色花瓣。群芳綴樹,傲寒吐香,默默地在枝頭等待著春的消息。直到春風吹拂,大地鋪綠,桃紅李白,它才悄悄地離去。若要問百花中誰占春魁,那無疑是「一技春已多」的蠟梅了。 蠟梅這個花名,曾使不少人誤認為它是梅花的一種。然而,事實上,蠟梅非梅,梅花是薔薇科植物,落葉喬木,蠟梅屬蠟梅科,落葉灌木。只是由於同在歲末春初開花,又同名為「梅」,所以常常被人誤認作同種花卉。關於這一點,還是明朝傑出的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得正確:「蠟梅,釋名黃梅花。此物非梅類,因與梅同時,而香又相近,色似蜜蠟,故得此名。」 蠟梅,也有人稱之為臘梅,其主要原因是「蠟梅開花,時值臘月,所以得名」。其實,因「花色似黃蠟」而名「蠟梅」,或因「臘月開花」而名「臘梅」,都言之有理。蠟梅因其花瓣帶蠟質,能減少水分的蒸發,增強抵禦嚴寒的能力,所以抗寒能力較梅花還強,能在最寒冷的臘月裡凌寒獨放,作為冬春之交園林庭院裡最理想的點綴。因此緣由,筆者認為「蠟梅」、「臘梅」二名同用共存,也無不可。 蠟梅的花期較長,在頭年四月,葉腋間開始萌生花粒,深秋經霜後,花粒飽和,漸育成花蕾。入冬起陸續開花,直到第二年二、三月方休。由於蠟梅耐寒,耐久,又有別名叫寒客、久客。 此外,蠟梅還叫香梅,大概是因其特別的香味,它艷而不俗,濃而清幽,芳香徹骨。蠟梅的香還有一種特別之處,即透著一種冷艷的清香,在你不經意時暗暗襲來,幽香陣陣,令人心曠神怡。「東風一夜入殘年,凍蕊含香嬌可憐。」 蠟梅還有別名叫臘木、黃梅花、素兒。說到「素兒」這個名字,還有個來歷。傳說宋人王直方,家中有個侍女叫素兒,生得十分清秀,王直方在蠟梅盛開的時候折了一枝,送給詩人晁無咎。晁為了答謝,就寫了五首詩回贈。其中有這樣兩句:「芳菲意淺姿容淡,憶得素兒如此梅。」一時傳為美談,上些人便把蠟梅稱為「素兒」。 蠟梅的品種不多。若以花色分,有素心、葷心兩種,素心者,其花瓣、花心、花蕊均作黃色,絕無雜色相混。葷心者,其花外瓣為黃色、內瓣中心泛紫色,花色不純。若以花形分,梅花盛開時,狀如磐口的叫磐口蠟梅,其葉大花亦大,花瓣圓形,香味濃郁,花外輪淡黃,內輪淡黃而有濃紅紫色條紋與邊緣。花形似荷花,瓣稍微尖的,叫荷花蠟梅。開花最先、花色深黃、花密香濃的叫檀香蠟梅。是蠟梅中的佳品,現已少見。還有一種花小色淡,香味最差,花瓣尖長跟狗牙一樣的,叫狗蠅蠟梅,也許是名字欠雅,有人將其改為九英蠟梅。這是蠟梅中的野生種,最不足取,多用作砧木。檀香蠟梅不但香味依郁、光艷悅目,而且木質堅實、含香樟般香氣,著名園藝家周瘦鵑說:剝下樹皮浸水磨墨,光彩煥發,可供作書畫之用。 蠟梅原產我國中部,以湖北、陝西二省為中心產地。近年在湖北西部神農架林區海拔500米的南埡山麓,發現面積達四千畝的野生蠟梅林,更證明華中乃蠟梅的故鄉。現在栽培已比較廣泛,尤其是河南省邵陵縣的蠟梅最為著名。該縣城西的姚家村,家家戶戶,房前宅後,遍植蠟梅,歷來享有「姚家黃梅冠天下」的盛譽。關於這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據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小國叫鄢國,國都就在現在的鄢陵城西15里的地方,那兒地勢平坦、樹木蔥蘢、花草繁茂,風光綺麗。國王在那兒建了一座紫禁城,又在城內修了一座御花園。園內栽培著從各地搜羅來的奇花異草。 在御花園的百花中,國王最喜愛黃梅。每逢寒冬臘月,別的花都凋零了,只有黃梅怒放在冰天雪地裡,滿樹黃花嬌小玲瓏,國王越看越愛。美中不足的是,黃梅雖耐寒開放,而且花也美,但是沒有什麼香氣。國王氣得下了一道聖旨,要御花園裡的花匠想辦法使黃梅吐香。第二年冬天,如果黃梅還不吐香,他就要把這些花匠全部殺光。花匠們接到聖旨後,個個都既焦急又發愁。大家用了各種各樣的辦法,可誰也不能使黃梅吐香。 一年過去了,冬天又來了。黃梅樹又吐出了無數金黃色的小花苞,眼看黃梅就要開花,一旦國王來賞花,發現黃梅仍未吐香,事情就糟了。花匠們愁得日夜不安,心急如焚。 這天已是黃昏邊上了,花匠們仍聚在御花園裡發愁。忽然聽到花園門口傳來一陣吵鬧聲,出去一看,原來是御花園的守衛和一個要飯的叫花子在吵架。那叫花子衣衫襤褸,又臭又髒的樣子,手裡卻拿著幾枝黃梅,還硬要往御花園裡走,守衛不准他進來,他卻哈哈大笑說:「莫嫌老姚身上髒,御花園裡花不香。」邊說邊往裡走。守衛操起棍子劈頭蓋臉朝他打去。花匠們看不過,急忙上前攔阻,並湊了些錢送給老姚,讓他離開。老姚接了錢,也不作揖謝謝,只是把幾枝臭梅遞給花匠,說是,我就用這幾支臭梅答謝你們吧。別看它臭,它跟你們御花園裡的黃梅還有不解之緣哩。 花匠們接過臭梅,只見這花的形狀與園裡的黃梅幾乎一樣,只是有臭味,不知如何是好,正想向叫花子老姚請教,誰知老姚已不知去向。大家又都覺得衣袋裡沉甸甸的,一摸,原來給老姚的錢又都回到自己衣袋裡了。大家猛然醒悟:莫非老姚是前來拯救大家的神仙,花匠中有個聰明人也姓姚,他提醒說:「既然老姚說黃梅和臭梅有不解之緣,咱們就把這臭梅接到黃梅樹上去試試。」大家一聽有理,就趕緊動手把臭梅嫁接到了黃梅樹上,幾天之後,黃梅花開了。國王聽說黃梅花開,便領著文武百官都到御花園裡賞黃梅來了。 且說國王一班人一進御花園,不但見滿樹金燦燦、黃澄澄的黃梅花兒在寒風中怒放,而且聞到陣陣幽香,沁人心脾。國王心裡十分高興,就重賞了眾花匠。後來,有人又把叫花子老姚是神仙化身之事稟明。國王一聽,立刻下了一道詔書,把民間凡是姚姓的花匠都召到御花園來侍弄花木。 斗轉星移,邵國後來被其他強國滅了,王宮和御花園也變成了一片廢墟,但御花園裡的花草卻保留了一些流傳下來。因為花匠都姓姚,世代子孫繁衍,這裡就成了姚家村,而且家家戶戶都以種花草為業,所以這個村又叫姚家花園。特別是姚家的香黃梅最為馳名,也是姚家花匠歷經多代培育出來的,所以又有「姚家黃梅冠天下」之說。 蠟梅雖是灌木,但生命力較強,有很強的適應性,除鹽鹼地外,到處可以栽培。不但耐寒,而且耐旱。諺云:旱不死的蠟梅,淹不死的柑桔。正因為如此,所以蠟梅的壽命也很長,有的可達五六百年之久。據上海園林管理局1979年調查,松江縣方塔附近有一株500年樹齡的古蠟梅,至今仍生勢強健。泰山瑤池有一株蠟梅,株高4米,干莖粗10厘米有餘,據說是清初遺物,距今也有三四百年歷史了。 數九寒天、冰夭雪地,蠟梅卻「枝橫碧玉天然瘦、蕊破黃金分外香」。此時你若雪中賞梅,自是好事一樁;若瓶插一技,暗香浮動,滿室飄幽;若再邀友相聚,則高潔、幽雅之情趣就自然而生了。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