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老捨文學生涯的開始似在一九二七——二八年之間,作品多刊登《小說月報》,單行本收在文學研究會叢書裡面。但他的作風與一般文學研究會員不同,他好說笑話,好為滑稽的描寫,在當時文學界他表現了另外一種風格,這便是現代人所愛談的幽默風格。 老捨寫了許多幽默的長篇小說。《趙子曰》寫北平學生及公寓生活;《老張的哲學》則以一個北平近郊的小學校長老張為主角,復以一對青年的戀愛穿插其間。《二馬》記馬氏父子二人,在倫敦開古玩鋪及留學的故事。《貓城記》描寫一個人由地球駕飛機到火星上探險,發見一貓國,並發見該國種種腐敗情景,藉以為中國之諷刺。《離婚》寫一名公務員老李,深感舊式婚姻之痛苦,欲與家中黃臉婆離婚,賴其友張大哥力勸而止。後張大哥有難,老李竭力為之奔走,以答其勸和情誼。書中記小官僚的種種醜態,陰謀家之貪鄙險惡,摩登青年男女之糊塗,舊式婦女之頑固,刻劃入微,頗堪賞玩。此書老捨自負謂「比《貓城記》強得多,緊練處更非《二馬》等所能及。」良友圖書公司為廣告譽之為一九三三年中國文壇之大貢獻雲。 老捨的思想以現代一般人的眼光看來是不頂新穎的,不過他從來沒有和任何同行結過嫌怨;又有「幽默」的一件八封紫綬仙衣保護著自己,所以批評家那些「反動」、「意識不正確」、「缺乏時代的認識」、「唯心論」等等法寶沒有落到他身上。他在作品裡所表現的思想究竟怎樣呢?第一,富有國家民族的觀念。他不是國家主義的信徒,也不是民族主義宣傳者,只是憑著良心和熱血說自己所要說的話。這種觀念在《二馬》和《貓城記》裡表現最多。《二馬》裡他描寫中國人在外國被歧視、被誤解、被敵對,簡直糞土之不若,蛇蠍之不如。外國人認為中國人是:「個個抽大煙,私運軍火,害死人把屍首往床底下藏,強姦婦女不問老少,和作一切至少該千刀萬剮的事情。」「中國人是世界上最陰險,最污濁,最討厭,最卑鄙的一種兩條腿兒的動物。」「中國人是矮身量,帶辮子,扁臉,腫顴骨,沒鼻子,眼睛是一寸來長的兩道縫兒,撅著嘴,唇上掛著迎風而動的小鬍子,兩條哈吧狗腿,一走一扭,這還不過是從表面上看;至於中國人的陰險詭詐,袖子裡揣著毒蛇,耳朵裡放著砒霜,出氣是綠氣泡,一擠眼便叫人一命嗚呼,更是叫外國男女老少從心裡打哆嗦的。」怎樣洗去這羞恥,爭回國家的人格,挽救民族的運命?老捨告訴我們要愛國,要大家切切實實幹救國的工作。他不贊成那時一般青年打著紙旗,排隊在街上走喊「打倒帝國主義!」也不願青年成天鬧戀愛神聖,犧牲了求學的光陰。他說:「在中國的外國人——有大炮飛機、科學、知識、財力的洋鬼子——看著那群搖紙旗,喊正義,不唸書的學生們笑笑?不值得一笑!你們越不唸書越好,越搖紙旗越好。你們不唸書,洋鬼子的知識便永遠比你們高,你們的紙旗無論如何打不過洋鬼的大炮。你們若是用小炮和鬼子的大炮碰一碰,洋鬼子也許笑一笑,你們如果光是握著根小桿,桿上糊張紅紙,拿這紅紙來和大炮碰,洋鬼子不大笑才怪呢!真正愛國的人不這麼幹!」「愛情是何等厲害的東西:性命,財產,都可以犧牲了,為一個女人犧牲了。然而,就是愛情也可以用堅強的意念勝過去。生命是複雜的,是多方面的;除了愛情還有志願、責任、事業……愛情是神聖的不錯;志願、責任、事業也都是神聖的!因為不能親一個櫻桃小口而把神聖的志願、責任、事業全拋棄了,把金子做的生命虛擲了,這個人是小說中的英雄,也是社會上的罪人,實在的社會和小說是兩件事。把紙旗子放下,去讀書,去做事,和把失戀的悲號止住,看看自己的志願、責任、事業,是今日中國——破碎的中國,破碎也還可愛的中國——的青年兩副好藥!」 他甚至主張戰爭,藉英國伊姑娘的口說道:「國家主義,姐姐,只有國家主義能救中國……我們打算抬起頭來非打一回不可——這不合人道,可是不如此我們便永久不用想在世界上站住腳!」《貓城記》記貓人不知盡保衛國家的天職,而至於滅亡,作者發議論道:「偏狹的愛國主義是討厭的東西,但自衛是天職。我是反對戰爭的,但戰爭有時候還是自衛的唯一方法;遇到非戰不可的時候,到戰場上去死,是人人的責任……我不承認這些矮子是有很高的文化,但是拿貓人和他們相比,貓人也許比他們更低一些。無論怎說這些矮人必是有個!假如沒有別的好處!國家觀念。國家觀念,不過是擴大的自私,可是它到底是「擴大」的,貓人只知道自己。」他也主張提倡人格教育。《貓城記》貓人辦新教育失敗,小蠍說:「這新教育崩潰的原因何在?我回答不出。我只覺得是因為沒有人格。你看,當新教育初一來到的時候,人們為什麼要它?是因為大家想多發一點財,而不是想叫子弟多明白一點事,是想多造出點新而好用的東西,不是想叫人們多知道一些真理。這個態度,已使教育失去養成良好人格和啟發研究精神主旨的一部分。及至新學校成立了,學校裡有人而無人格,教員為掙錢,校長為掙錢,學生為預備掙錢,大家看學校是一種新式的飯鋪;什麼是教育,沒有人過問。又趕上國家衰弱,社會黑暗,皇上沒有人格,政客沒有人格,人民沒有人格,於是這學校外的沒人格又把學校裡的沒人格加料的洗染了一番。自然,在這貧弱的國家裡,許多人們連吃還吃不飽,是很難以講到人格的,人格多半是由經濟壓迫而墜落的。不錯。但是,這不足以作辦教育的人們的辯護。為什麼要教育?救國。怎樣救國?知識與人格。這在一辦教育的時候,便應打定主意,這在作校長教師的時候,便應犧牲了自己的那點小利益。也許,我對於辦教育的人的期許過當了。人總是人,一個教員正和一個妓女一樣的怕挨餓,我似乎不應專責備教員,我也確乎不肯專責備他們。但是,有的女人縱然挨餓,也不肯當妓女,什麼,辦教育的難道就不能咬一咬牙作個有人格的人……人人說——尤其是辦教育的人們——社會黑暗,把社會變白了的是誰的責任?辦教育的人只怨社會黑暗,而不記得他們的責任,是使社會變白了的。不記得他們的人格是黑夜的星光,還有什麼希望?」老捨對於婦女和婚姻的意見也很陳舊。《二馬》裡老馬古玩鋪助手李子榮是個得過學位的留學生。一天興沖沖的走來告訴他朋友馬威說,他母親在中國給他定了一門親事,「一個二十一歲的姑娘,會做飯,做衣裳,長得還不賴。」馬威大為反對,因為他這麼能幹,這麼有學問,不應當娶一個不識字的鄉下姑娘耽誤終身快樂。李子榮說:「我一點也不糊塗,我以為結婚是必要的,因為男女的關係。可是,現在婚姻的問題非常難解決,我知道由相愛而結婚是正當的辦法,但是,你睜開眼看看中國的婦女,看看她們,看完了,你的心就涼了!中學生,大學的女學生,是不是學問有根柢?退一步說是不是會洗衣裳,做飯?愛情,愛情的底下,含藏著互助、體諒、責任,我不能愛一個不能幫助我,體諒我,替我負責的姑娘;不管她怎樣好看,不管她的思想怎樣新……」「你以為做飯,洗衣裳,是婦女的唯一責任?」馬威看著李子榮問。「一點不錯,在今日的中國!」李子榮也看著馬威說:「今日的中國沒有婦女做事的機會,因為成千累萬的男人還閒著沒有事做呢。叫男子都有了事做,叫女人都能幫助男人料理家事,有了快樂穩固的家庭,社會才有起色,人們才能享受有趣的生活……」《離婚》裡老李的夫人,醜陋、愚蠢、固執,絲毫沒有改造的可能,只因對丈夫尚忠心耿耿,我們的作家終於使她夫妻團圓,命意如何,可想而知。 老捨是一個諷刺小說家,對國家對社會對人生的態度都以諷刺出之。然而決不如魯迅那麼刻薄,反而令人覺得他是一個可親可愛的長者,這或者要感謝他那北方人的忠厚氣質。魯迅小說裡沒有一個好人,老捨小說裡則李子榮、張大哥、丁二爺,都十分可愛。他口角邊雖常常掛著譏嘲的笑意,眼裡卻蘊著兩眶熱淚。《貓城記》裡的小蠍似乎是作者的影子,他看透貓人的不可救藥,貓國的沒有希望,生活流於頹廢,說話總是一味冷峭、俏皮,像希臘頹廢派哲人似的。但貓國亡後他便自殺。作者稱他是「心理清楚而缺乏勇氣的悲觀者。」其實悲觀是他的智慧,自殺卻是他熱情。《二馬》、《貓城記》的寫作都可說由熱情而來。李長之說:「沒有熱情,是決不會諷刺的。」這話很有道理。所以老捨諷刺的技巧雖不及魯迅,我卻覺得他比魯迅可愛得多。 老捨作品的藝術缺點也趁此討論一下:他早年所作《趙子曰》和《老張的哲學》兩部諷刺小說,雖然滑稽有趣,但有許多讀者怪他意味淺薄,這決不是過分的批評。原來諷刺文學很像諷刺畫,你替某人畫一張諷刺像,無論你把他畫成大鼻子也好,長腿也好,大肚皮也好,但總要將那個人的神氣表現出來,使人一看即知道所畫是誰。若將那人神氣失掉,甚或畫人而畫成一隻狗、一條蛆,便不對了。《貓城記》以貓國影射中國,就像《鏡花緣》的海外諸國和英國史惠夫特(J.Swift)的《高裡弗遊記》(Gulliver'sTravels),用筆本來可以比較自由,但所有貓國的城市、住宅、古物院、教育、政治、軍隊,人民日常生活的情形,並不一一針對中國?有些地方太過火,像關於教育那一段;有些地方空洞浮薄,不關痛癢,像關於新舊學者那一段。李長之說:「說到文藝,我不承認《貓城記》是好文藝。我覺得它是一篇通俗日報上的社論,或者更恰當一點,它不過是還算有興趣的化妝演講。」我頗同意。 老捨描寫人物有時帶著浪漫意味。《離婚》中的丁二爺原是個傻瓜,但他後來居然能暗殺小趙救了張大哥一家,這很像英國狄更司小說中人物。狄氏的《塊肉餘生記》、《雙城記》、《孝女耐兒傳》等書都曾有一個不足齒數的蠢人,機巧地做出一種義俠行為。但狄更司小說究竟是十九世紀的英國小說,老捨的小說則為二十世紀的中國小說,現代的中國有沒有丁二爺這樣人是一個問題,如其沒有,則老捨不該這樣寫。 選自《中國二三十年代作家》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