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中國新式話劇的運動,是隨五四運動而勃興起來的。在新劇運動之前,有些人鑒於中國舊劇如京戲之類的腐敗野蠻,貽害社會甚大,發起提倡新劇以為抵制之策。民國初年,有所謂「春柳社」、「進化團」者,表演《安重根刺伊籐》、《不如歸》等類自編的話劇,雖然轟動一時,不久也就煙消火滅。而且那些提倡新劇的人為餬口計,都改演舊劇去了。這類新劇後變為「文明戲」,在上海、北平延其殘喘,但其腐化程度與舊劇相較,似乎只是五十步與百步之比,所以更失去社會的信仰。 五四運動前後,因為討論改良文學問題,而牽涉到改良戲劇的問題,爭辯甚為熱烈。大家都覺得舊劇歌辭之鄙俚,說白之雜湊,結構之散漫,動作之公式化,臉譜之古怪離奇,和它所代表的封建迷信荒謬不堪的思想,實非現代人所能欣賞,非積極加以改良不可。傅斯年的《戲劇改良各面觀》、歐陽予倩的《予之戲劇改良觀》、胡適的《文學進化觀念與戲劇改良》,對於舊劇都有很嚴厲的攻擊。雖有張豂子一流的人為舊戲辯護,可是一般頭腦比較新穎的人,對於舊劇的信仰,早已宣告破產了。關於戲劇的建設方面,則胡適曾寫了一篇《易卜生主義》,又寫一篇《終身大事》的喜劇,所謂「問題劇」(Problemplay)者,才被介紹到中國來。五四以後,易卜生的《群鬼》、《娜拉》,還有什麼《新村正》、《一念差》都成了學校常演之劇。而蕭伯納的《華倫夫人之職業》也居然在上海一個職業劇團裡公演,雖然觀眾寥寥,而主持者嘗試的精神,究竟可佩。 最初新式話劇的提倡,陳大悲確盡了一番氣力。他標榜「愛美的戲劇」用以代替「文明戲」。北京《晨報》總經理蒲伯英對於愛美劇的提倡,也極其熱心。雖然他們對於西洋戲劇並無深湛的研究,而對於新式話劇實有蓽路藍縷、以肇山林之功,可說是新劇界的陳勝與吳廣。與他們同時的劇作家有熊佛西,其作品可分為兩個時期:游美前的作品,顯然承襲陳大悲的系統,無論內容或技巧方面,都脫離不了利用刺激吸引觀眾的方法;游美之後,這種「文明戲」的餘毒,雖略略避免,但又走上「趣味」的路,這樣反使他對人生對藝術的態度,變得比以前輕浮淺薄——近幾年來,他努力於農村戲劇,聽說已有很大的成功了。還有歐陽予倩本是個職業的伶人,與愛美團體無關,但他是與陳大悲同為春柳社時期努力的志士,他後來對於新式話劇也多所嘗試,所以他與陳大悲、熊佛西究竟可以說是同一系統裡面的人。 新劇既為學校歡迎,遂有專門編纂戲劇,以供學校採用者,侯曜即其代表。侯氏所有作品差不多都有「問題劇」的意味,例如《可憐閨裡月》、《戰後》是描寫戰爭罪惡的;《空谷佳人》是提倡女權的;《復活的玫瑰》是反對舊式不自然的婚姻制度的;《山河淚》是寫韓國獨立運動,並借此替世界被壓迫的民族作不平之鳴的;《頑石點頭》是提倡童子軍教育的;《棄婦》是提倡女子參政和平民教育的。還有什麼《春的生日》等等,都有一種問題寓諸其內。 郭沫若在五四運動後著了幾篇詩劇,如《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廣寒宮》等,又著了三篇散文劇合稱為《三個叛逆的女性》,所寫系聶荌、卓文君、王昭君的故事,自命為「歷史劇」(Historicalplay),其實歷史劇的寫法並不如此。這種借歷史人物來表現自己的主觀和見解,或藉以傳佈某種思想的東西,只好名之為「教訓劇」(Didacplay)或「理想劇」罷了。王獨清著有散文劇《貂蟬》、《楊貴妃之死》,藝術似乎比郭氏《三個叛逆的女性》好些。還有徐葆炎的《妲己》、顧一樵的《岳飛及其他》、趙伯顏的《宋江》、林卜琳的《X光線裡的西施》,性質均相類。顧氏作品富有愛國精神和民族主義色彩。林氏作品原是一個歌劇,對於劇中人物服裝的問題,有精到研究,曾為蒲伯英所稱道,我以為將來要寫歷史劇的人,均須以此書作為參考。 向培良著有《黑暗中的紅光》、《繼母》等等。他是狂飆社中堅分子,曾與高長虹等創辦狂飆社提倡話劇,後與高分離自創紫歌劇隊,到各地公演。近年他在武昌、長沙、北平、上海等處公演話劇,對於新劇運動推動之力很是不少。 丁西林、袁昌英二人作風並不相同,然以共同為現代評論社分子,所以亦可歸之為一系。丁氏雖以文學為其副業,近年更絕筆不作,但寫劇天才甚高。所作《一隻馬蜂》後收入《西林戲劇集》——至今尚為學者所稱道。袁氏寢饋歐美戲劇,富有修養功夫,著有《孔雀東南飛及其他》,內多現代婚姻問題的討論。尚未收集為單行本者有《春雷之夜》、《笑》、《文壇幻舞》、《玄武湖上之秋》等。徐志摩、陸小曼合著《卞昆岡》,詩人才氣處處流露,余上沅評為「富於意大利戲劇氣氛」。此外余上沅著有《上沅劇本甲集》,李健吾著有《母親的夢》、《這不過是春天》,王文顯著有《委曲求全》,謝壽康對於新劇也有研究,但著作卻不多。 田漢與洪深有現代戲劇界雙璧之稱。田之戲曲集已出有五大冊之多,可謂為中國話劇界最豐富的收穫了。田氏本具有極端矛盾的性格,其戲曲就是他性格的表現。其《古潭的聲音》、《湖上的悲劇》為充滿詩趣之浪漫的抒情劇;其《火之跳舞》、《垃圾桶》、《一致》,則為表示革命精神之理想劇。近年著有《回春之曲》等等,思想已有轉變雲。洪氏號為大眾劇作家,作品有《貧民慘劇》、《趙閻王》、《五奎橋》、《香稻米》、《青龍潭》等。他曾學過燒瓷,自敘寫作時狀況「好像構造一座機器窯,千端萬緒,須得一項項去佈置。」又說「所以我的編劇,從來不是『白熱時』、『一氣呵成』,而是慢慢的累積,從來不曾『飛揚』,而只是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笨做」。所以洪深的劇本,可以夠得上「慘淡經營」四字的批評。 二十三年曹禺——萬家寶——在《文學季刊》第三期上發表四幕劇《雷雨》,立刻轟動了整個藝壇,連田漢、洪深作品對之都顯得黯然無色,別說其他作家了。兩年之後,他又在《文季月刊》創刊號和七八九月號發表四幕劇《日出》,成功更在《雷雨》之上。這個作家寫劇的天才功力均卓絕一時,前途希望是極其遠大的。 夏衍發表的《賽金花》也曾膾炙眾口。賽金花本來不算一個什麼奇女子,但一生際會不凡,香艷故事流傳海內,最初有爽出老人歌詠她的長歌,繼又有東亞病夫描寫她的小說《孽海花》,一直到她暮年還有劉復氏為之表彰。宜乎她的故事,有被取為新劇題材的資格了。但夏衍原劇,描寫賽金花在八國聯軍之役的活動,都根據賽氏實跡,並不像爽山老人長歌和東亞病夫小說之誇張和神秘。誰知不瞭解此劇的人,不將賽金花看成一個「九天護國娘娘」,便強調了李鴻章的漢奸行為。我想夏氏聞之只好苦笑吧? 此外白薇女士著有《琳麗》與《打出幽靈塔》。楊騷著有《迷雛》、《她的天使》。胡也頻著有《鬼與人心》、《致侖女士》;更有適夷、蔣本沂都被稱革命的劇作家。又胡春冰著有《愛的生命》等。現在都已不大為人所知了。 20年來新式話劇發展的狀況,本值得著一厚冊書才能敘述得詳細。我這篇文字本是「提要式」的東西,掛一漏萬,輕重倒置等等弊病自然不能避免,請讀者原諒。 原載《青年界》,1937年3月,第11卷3期。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