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六章 凜然而立的友情學


  韋小寶是一個極有德行的人!
  韋小寶是一個極重友情的人!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人喜歡財富,有些人喜歡健康,有些人喜歡權位,有些人喜歡名譽,更有些人喜歡感官的娛樂。可真正有幾個人喜歡友誼呢?
  人除了智慧外,友情算是上天所賦予人類的最好東西了。
  喜歡感官娛樂的人,他們的要求是獸性的,其餘的各種也都脆弱無常,大半要由天命來決定,非人力所可強求。
  有人以德行為至善,這當然是高超的見解;但德行即是產生友誼保護友情的,沒有德行友情便不存在了。
  一個人的一生假如連一個知己都沒有,還有什麼意思呢?
  人的財富只不過是為了消費,權勢是為了體面,做官為了名譽,娛樂為了感官滿足,健康為了免除疾苦並發展體格。可友情有無數的目標,你無論走到那裡,友誼永遠在你身邊,不為什麼地域的界限所阻,永遠不會不合時,永遠不會妨事。
  成功能因友情而益增其光輝,失敗能因友誼而減其苦惱,因為友誼能分享,並能分擔。
  友情能給人帶來許多利益,友情比一切都有力量。友情能以希望之光射入前途,能鼓舞人的志氣不致墮落。並且,一個真正的朋友就等於是自己的影子。
  所以朋友不在面前,也等於在面前;雖然是窮,也等於是富;雖然是弱,也等於是強;甚至可以說,雖然是死了,也等於活著。
  重友情的人死了,朋友還敬重他憶念他,他在朋友的記憶中還榮耀的活著。
  所以,死者固是幸福,生者亦有可稱讚的生活。
  友情是靠美德而結合的。
  友情是在意氣相投之間油然而生的。
  天下最愉快的事莫過於交結互相幫助、情投意合的朋友。
  那些錯認功利為友誼基礎的人,實在是遺棄了友情最可貴的部分。
  使人們愉快的不是由朋友所得到的物質利益,而是朋友的愛。
  為了功利而去結交朋友,那是不對的;實際上,越有財富勢位的人,尤其是有美德的人,才最愛交友;愈不求人的人愈要朋友,越慷慨越喜佈施的人才要朋友。
  朋友永遠不要人幫助,也不大好。
  友情於人生必不可少,所以不該疏忽。
  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每天忙碌,在潮來潮往的都市大街上步履匆匆。有誰停留片刻,捫心自問過這個問題——
  你有朋友嗎?
  你對待朋友怎麼樣?
  當寫信已成為這個時代的歷史,當偶爾給朋友的一個電話也成為一種奢移享受的時候,你又是否想過這個問題?
  在實際生活中出現了許多「精明人」的友情,他們貌似真誠,可肚子裡玩的卻是「偽劣假冒」貨色。就如韋小寶所鄙視的那些成名人物,貴胄公子。
  這種精明的人自身就生活在虛偽之中,他不可能有真正的友情,在他們身上找到的只能是利用二字。
  韋小寶是一個痞子,一個很油滑的人,可他對友情是那麼的忠誠。
  韋小寶正是有著「友情」庇護,才演繹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韋小寶的市井精神是無敵的,可對友情的忠誠也是無以比擬的。

哥們義氣

  在與朋友的交往中,如果誰的精明必須借助於虛偽,那麼他自身也就生活在虛偽之中,必然失去別人的信任和友愛,最終導致失去所有的朋友。
  至於假裝友好,貌似親密的不真誠表現,那就是人際交往中的毒藥了,這種人只會將曾經有過的一點點友情破壞殆盡。
  韋小寶不識字,自然不知道書上的那麼多大道理了,即使他所信奉的一個「義」字也是從說書先生那兒聽來的,可對於他所認為值得交往的朋友他有自己的原則。
  在妓館裡,茅十八與人打成一團,身受重傷。韋小寶便主動去扶他。

  茅十八說:「你別扶我,否則給那些販鹽的見到,連你也殺了。」
  韋小寶說道:「你爺爺的,殺就殺,我可不怕,咱們好朋友講義氣,非扶你不可。」


  這是真正的江湖精神,哥們義氣。
  韋小寶跟茅十八講:好朋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茅十八哈哈大笑說道:「這兩句話說得好。老子在江湖上聽人說過了幾千幾百遍,有福共享的傢伙見得多了,有難同當的人卻碰不到幾個。」
  這就是一個老江湖,一個好漢的苦衷,也是真話,也是現狀。
  可韋小寶並不以為意,當茅十八給他只大元寶時,他大聲道:「咱們只講義氣,不要錢財,你送元寶給我,便是瞧不起我,你身上有傷,我送你一程。」

  韋小寶用哭聲誘引兩個追蹤的鹽販子,茅十八問:
  「剛才你假哭時,怎地你不叫我老爺大叔,卻叫我老兄?」
  韋小寶說:「你是我朋友,自然叫老兄,你是他媽什麼老爺了?你如要叫你老爺,鬼才理你?」


  這是韋小寶的江湖平等意識。哥們義氣哥們義氣,只有哥們才能講義氣。
  韋小寶以後所交結的朋友中,無論年齡多大都統統稱兄道弟,這無不與哥們義氣有關。
  兩人通報姓名後,韋小寶得知茅十八正是官府出賞銀一千銀子捉拿的江湖大盜。
  這一千兩銀子對他卻是一次利與義的考驗,這不是把「義」掛在嘴邊的時候了。
  因為一千兩賞銀可以吃魚吃肉,賭錢玩樂幾年也花不光。但「義」迅速佔了上風。
  韋小寶怒罵:「操你奶奶,出賣朋友還講什麼江湖義氣?」
  是什麼東西讓韋小寶放棄了這一千兩賞銀?主要是他看中了茅十八確實是一條漢子,一條值得一交的漢子。
  可見,交朋結友,更重要的是重視情感因素,「攻心為上」。而所謂攻心與知心,就在於怎樣進行人際交流了。
  韋小寶的「哥們兒」講的是一個平等。
  韋小寶出身在妓館,那是一個為正派人物視為最骯髒的地方,他很自卑,可在自卑中又是深深的不屈服。
  人與人的交往首先要正確對待「平等」,這是至關重要的。你老覺得自己比別人要高出許多,正應了韋小寶那句話:「鬼才理你。」
  人與人是不是平等的?
  這是人們在涉及到人際關係時,經常提到的一個問題。客觀的看法是:人與人應該是「平等」的,然而,當人們扮演著一定的社會角色來進行交往時,卻並不總是能夠「平起平坐」的。
  人們由於扮演著特定的社會角色,而不能「平起平坐」這和人與人之間是否應該「平等」,是兩個不同的問題。「平等」並不意味著總是能夠「平起平坐」;而不能「平起平坐」,也不意味著「不平等」。
  能不能「平起平坐」是「角色與角色之間」的問題;而該不該「平等」是「人與人之間」的問題。
  在社會生活的許多場合,我們只要弄清楚,一個人所扮演的是什麼樣的社會角色,就知道該怎麼樣去和他打交道了。
  人們扮演著不同的社會角色,就有了不同的義務和權利。因此,人們一旦「進入角色」就往往不能「平起平坐」了。但不管進入什麼樣的角色,人總還是人。人與人都應該是平等的。
  互相尊重是人與人之間「平等」的前提。
  在社會上不管你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只要我尊重你,你尊重我,這就是「平等」。
  韋小寶的「哥們兒」精神,是偉大精神,他身為朝廷命宮,可以和江湖各種幫派人士結為好友。
  韋小寶不在乎任何一位好友的出身,只要投緣都可以成為哥們,如他十分反感的吳三桂手下的部將楊溢之成了他的好朋友。被認為是邪教的神龍教,他也不用白眼去看,也沒什麼不屑之語。
  韋小寶最反感的可能是那些貴胄子弟,如把沐王府姓白的叫做吃白食的,這是大大的不敬。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韋小寶愛憎分明。
  韋小寶身上流淌著的是平等意識,天下他看得中的朋友,都是「哥們兒」,都是平等的。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他都用同樣的一個「義」字對待。
  這就是韋小寶哥兒們精神的大同意識!
  這也是韋小寶的平民精神,無論他的位置多高,官做得多大,他無法忘記平民精神是永存的。
  平民精神便是自由與平等!

情感投資

  韋小寶對什麼都無所謂,皇帝封他的官給他的錢,他都覺得無所謂,因為他本無所求,但他極有民族大義,對吳三桂這種人懷著一種民族仇恨。對吳三桂的手下也沒多大好感,但還是架不住真漢子的誘惑。
  康親王請宴,遍邀王公勳貴。吳應熊也列入康親王的在請之列。
  吳應熊是這次宴請的主角,而他所帶的十六名隨從實在引人注目,在多隆多的煽動和韋小寶的鼓噪之下,康王府中好手雲出,炫耀逞勇,挑釁辱弄,至以刀劍相逼,吳三桂那班部將沒有一人出手還擊。
  韋小寶自小在市井中廝混,深通光棍之道,覺得康親王手下這幫人做事太不漂亮,出於道義,韋小寶離座走到眾人身前,俯身拾起長身漢子的帽子說道:
  「老兄當真不了起。」此位老兄便是楊溢之。
  把帽子雙手棒上,給這長身漢子戴在頭上,然後跟著又將十五頂帽子一頂頂撿起,交還給各位。
  韋小寶原希望吳三桂手下倒個大楣,但神照等人一再進逼,這些人始終容忍,激發了韋小寶的鋤強扶弱之意。
  韋小寶為眾人撿起帽子後,又向康親王借錢為每人買了一頂新帽子。
  韋小寶深得人心。後來與長身漢子楊溢之賭博之時,把贏來的銀子全部送給了楊。二人便有了深深的好感與信任。也才有了以後的故事。
  這就是韋小寶的情感投資。
  從韋小寶的交友規則得出:
  人與人之間如沒有彼此信任,則沒有互助互利;沒有較深的感情,則沒有彼此的信任。
  在人際交往與關係中重視感情因素,不斷增加感情的儲蓄,就是聚積信任度,保持和加強親密互惠的程度。
  如果拿「功利」二字作比喻,與朋友的交往實際上也是一本帳。只有那些肯吃眼前虧的人,才能爭取到「長期客戶」。
  你在感情的帳戶上儲蓄,就會贏得對方的信任,那麼當你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就可以利用這種信任。
  你即使犯了什麼過錯,也容易得到別人諒解;你即使沒把話說清楚,有點小脾氣,對方也能理解。
  韋小寶在為他的情人請楊溢之出手時,楊溢之那麼痛快地就答應了,這就是友情的力量。
  楊溢之被吳三桂囚禁在牢中,韋小寶冒著危險把他求出來,這仍然是友情的力量。
  人只要在友情上有所付出,才能主動坦誠地求助於人,同時也會得到對方熱情的幫助。
  如果說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的人際關係有什麼訣竅的話,那麼關心他人是唯一的和可靠的訣竅。
  反之,不肯增加感情賬戶上的儲蓄,只想大筆支取的人是無人理會的,這樣的銀行帳戶是根本不存在的。
  你毫無儲蓄,到需要用錢時,也就必然無錢可用。
  互助互利不僅指物質利益,而是還有精神利益,作為被求助的一方不一定非要給你什麼幫助和好處不可,而且人際交往的互利互惠也不同於買賣那樣必須是等價交換,立刻兌現。但作為求助者最好能讓對方瞭解幫人也會助己,比如你要求別人為你翻譯一份文件,如果你去找正在學習練翻譯的熟人幫助,這不對他正是鍛煉的機會嗎?
  樂於助人,會不斷增加感情帳戶上的儲蓄。一般不要輕易過多地求人幫助,不輕易求助者最容易獲得幫助。
  韋小寶有很多朋友,他不停地在為這些朋友辦事,可他索取很少,得到的回報也不多。
  他的第一位江湖朋友茅十八被官府擒住,皇帝要他親自監斬,把茅十八殺了。

  韋小寶磕頭道:「皇上明鑒,奴才來到北京能夠見到皇上,都全靠了這人。奴才對他還沒報過恩,大膽求皇上饒了這人,寧可……寧可奴才這番打羅剎鬼子的功勞,皇上盡數革了,奴才再退回去做鹿鼎侯好了。」

  多麼有情有義的話,那茅十八隻不過帶著韋小寶闖了一回北京,這是多麼微不足道小事,可他還記掛在心裡,寧願捨去自己官職,以換得茅十八的性命,這是多麼的義氣。
  想那官場上,有多少官員的頂子不是靠出賣朋友的鮮血而染紅的?可那些官員無不是飽讀詩書,滿口仁義偽道者,比起一個出身於妓院,大字不識的市井小痞來真是無地自容了。
  在交朋結友中,韋小寶總處於吃虧的地位。
  皇帝是他的朋友,他得捨身亡命去為皇帝辦事。
  天地會的舵主陳近南是他師父,堂下的弟兄都是哥們兒,他不是與皇帝的交情好,腦袋也為天地會丟了。
  等等這些,韋小寶都無怨無悔,他覺得特值。
  這一切都是韋小寶主動的。
  在人際交往與關係上,如果失去了自由主動,也就沒有什麼活力可言了。

君子之量

  韋小寶不認為自己是君子,他反而認為自己是下三濫角色,因為他的捏卵蛋、撒石灰、斬腳背,被茅十八這樣的人都認為是小人幹的事而為人所不恥。
  韋小寶的師父陳近南遭到鄭克塽與馮錫范襲擊,在生死攸關的危急之時,韋小寶再次用了他的下三濫手段——撒石灰,救了師父和天地會部分兄弟的性命。
  他的功勞可算是不小了,就因為用的下三濫手段,他不但沒有一點高興,反而十分害怕師父的痛罵。
  在所謂的正人君子面前,韋小寶是膽怯的心虛的,因為他無法為自己的這種下三濫手段找到一種說法,縱然他的捏卵蛋被洪教主演練成了撩陰腿。
  韋小寶因不時要遭到正派人物的斥喝,他不知把自己往「君子」或「小人」哪一堆中放,他活得糊塗。可在韋小寶的觀念中沒有什麼「君子」,「小人」之類的概念。所以他所交的朋友都沒有道德上的衝突。
  韋小寶綁住了吳三桂的兩個部下張勇和王進寶。當二人從懷裡摸出三枚骰子刷喇喇擲在桌上,便認定二人與自己是志同道合之人,定是好人。
  這二人果然與韋小寶成了莫逆之交,後來韋小寶因天地會的事逃跑時,二人著實放了韋小寶一馬。
  人生在世,需要各種朋友,其中不乏所謂的「君子」和「小人」。如同我們吃飯,要吃青菜,也要吃肉;只偏愛一種,一定會營養不良。
  交友也是一樣,與各種人交往,會學到各種不同的知識。須知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優點和缺點。
  交友特別要有君子之量,大丈夫之胸懷。大丈夫有容乃大,能容污納垢才能稱為博大,就好比海洋一樣,匯萬涓之水仍不改其色。
  交友是人生一大樂趣,一旦逢著知己,便想越來越好。但這未必可取。
  人一旦過分親密必生摩擦出矛盾。
  交朋友要保持水一般的細水長流滋味。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如果像水一樣淡淡地細水長流,永遠都不會感到厭倦,友情會長久持續。倘若像甘飴一般地粘住對方,開始交往時一定很好,時間久了,關係就會疏遠。
  交朋友時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離,給自己同時也給對方,留下回味的餘地。
  在交友時如果認為彼此很親密而過於隨便,往往容易失禮;反之,距離過大又會產生疏遠的感覺。
  交友的秘訣是什麼呢?
  孔子告誡說:
  「忠告而善導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朋友有錯,常以誠心來忠告勸導他,如果對方聽不進去,就不必再多說了。如果一味說教,不但會引起對方厭惡,甚至會引起相反的效果。
  那些對朋友的缺點熟視無睹,或是裝作不知道的人,是沒有資格與他人交往的。既是朋友,則需要盡朋友之道,該有一次忠告。但勸導過多,就會引起對方反感。
  所以,聽不聽你的忠告,完全憑對方的判斷力。因此,必須尊重他人的自主性,不可一味地勸說,這就是所謂的「君子之量」。
  韋小寶所交的朋友,沒有過分親密的,除了又是他的夫人,又是他的奴僕,又是他的朋友的雙兒除外,這是韋小寶的真正聰明之處。這也是他的生存哲學。
  韋小寶搜集《四十二章經》這麼大的事,所有的人都不知道,唯雙兒除外。
  韋小寶這種處理朋友關係的方法,與《呻吟語》的作者說過的一句「處小人,在不遠不近間。」有相似之處。
  過分地接近小人,對自己而言是一種負擔,冷落了他,又會招致嫉恨,不知其心懷何鬼胎。所以,保持適當的距離才是上策。
  與「小人」對立的是「君子」。
  孟子說:
  君子之所以異於常人,便是在於其能時時自我反省,即使受到他人不合理的對待,也必定會反躬自問,我是否做到仁的境界?是否欠缺禮?否則別人為何如此對待我呢?等到自我反省的結果合乎仁也合乎禮了,而對方強橫的態度卻仍然不改。那麼,君子又必須反問自己:我一定還有不夠真誠的地方。再反省的結果是自己沒有不夠真誠的地方,而對方強橫的態度依然故我,君子這時才感慨地說:
  「他不過是個妄誕的人罷了。這種人和禽獸又有何差別呢?對於禽獸根本不需要斤斤計較。」
  苟子在談人情時說:
  「人之情惡,其善者偽也。」
  人的性質如果看來是善的,那是他努力裝扮成這樣的,人性本來就是惡的。
  人性究竟是善是惡,絕非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在與人打交道時的的確要謹慎小心,對別人不妨把他看得不好,而考慮一些防範對策,預防萬一。否則待事情發展到糟糕程度時就為時晚矣。
  韋小寶秘密地幹了一件大事,皇帝不知道,幾乎沒有人知道,當他把八本《四十二章經》收齊了,把那碎羊皮扯成一包交給師父陳近南時,才真正看出他是同情天地會的。
  一般人都不喜歡謀略意識強烈的人,也防備心眼太多的人,然而,在現實社會裡,欺騙狡詐大有人在。大到國家之間的爭端,小到個人之間的利害關係,這種欺詐無處不在。
  欺瞞他人是不正當的行為,倒不如說吃虧上當的人太單純、大意。
  人生從某種角色上看是一場戰爭。
  人生從某種角色上看也是與韋小寶一樣的擲骰子的賭博。
  為了生存,要有慎重的生活方式和態度,同時也要有放馬一搏的冒險精神。這樣才不致於上某些人的大當、吃大虧。
  當然,為人並不需要去欺騙別人,但是,社會上魚目混雜,到處都是陷阱,圈套必須小心提防。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因利害關係相結合的人,在遭遇困難逆境時,很容易背棄對方。
  韋小寶什麼朋友都交,其實他交朋友是極為謹慎的,而且他所交的朋友都是性情中人,他們若離若即,沒什麼利害關係,到對方有難時,才出手相助。
  從韋小寶的人際關係可以得出:
  因為利害關係結合的朋友,早晚會分手。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當你飛黃騰達時,會有不少人奉承你,沾你的光。而當你一旦失勢,這些人便會拋棄你,另攀高枝了。
  這種事在官場和生意場上都很常見,生活中的朋友也是如此。
  有些人交朋友只知道利用別人,而自己卻很少為別人做些事情。這種朋友關係,很難維持長久。因此,交友時一定要慎重,尤其是那些有利害關係的朋友,交往更要小心謹慎,保持距離。

化敵為友

  桑結帶領十二名師弟,前來中原劫奪《四十二章經》,十二人都被韋小寶用計所殺,桑結自己還鬧得雙手殘廢。
  後來桑結與韋小寶在揚州意外相逢,這是仇人相會,不免有一番打鬥。
  韋小寶再次用自己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語言力量征服了桑結這位武林高手。
  這桑結不但不為十二們師兄弟報仇,還與葛爾丹一起與韋小寶結成了兄弟三人,並達成協議不幫助吳三桂攻打康熙皇帝。
  韋小寶有這樣一段話:

  「我不是吹牛,兄弟獻的計策,皇帝有九成九言聽計從,再說,兩位肯幫著打吳三桂,皇帝不但要封賞兩位,兄弟也立了大功,非陞官發財不可。常言道得好:『朝裡有人好做官』兄弟在朝裡做大官,兩位分別在蒙古、西藏做大官。我說哪,咱三個不如拜把子結義成兄弟,此後咱們三個有福共亨,有難同當,不願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天下除了小皇帝,就是咱三個大了,那豈不好得很麼?」

  韋小寶平生結拜過很多兄弟,唯就這一次最有目的性。
  桑結和葛爾丹被洪教主拿住後,韋小寶還是決定用心愛的美人,換回了二人的性命。
  這是韋小寶最典型的化敵為友的事例。
  化敵為友,化不利為有利,實在是人生一大法寶。
  韋小寶如果不與桑結化敵為友,他就無法翦除吳三桂的勢力,也無法得到一個「福將」的好名聲。
  化敵為友,要學會處置那些有害於交友的障礙。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會有韋小寶那樣的險遇,可閒言碎語是人人都避免不了的。
  閒言閒語是殘忍的道德武器,是過去人們在火刑柱上受苦的見證。
  如果你怕它,則任何文字都比不上它厲害,假如你認清它的真象,無疑它是最無力的一種語言。
  如何對付這種武器?第一是要內心自由,無論世界對你的態度如何,你必須能夠視若無睹,才有能力保護自己。
  第二是能夠忠於自己。如果你追尋自己的信仰,如果你按照自己所知的真理去努力,就沒有人能為難你。
  如果想免於流言的困擾,還必須能夠對那些撥弄是非的人加以裁判。
  不要輕易妥協,要勇於抗拒扭曲你的本性或使你無法正常成長的一切因素,這樣,任何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不時會碰到一些自以為是,製造矛盾的人物,他們常常小題大作,常常冷嘲熱諷,蠻不講理和繃著面孔,希望以這種歇斯底里的態度,博取別人的同情和讓步。
  這類人物的症狀是:難得一笑。
  這種人如果把笑容掛在臉上,他就可以馬上從多疑、不滿的心理狀態,從自我中解放出來。
  一個對人對事,都能夠一笑置之的人,永遠不會患得患失,神經過敏。
  笑可以顯示你的信心,笑也是能力的最佳證明。
  笑也是一種銳不可擋的武器,沒有其他粗言穢語比嫣然一笑能使你的冤家對頭心如刀割的了。
  對付侮辱的的最有效方法是淡然一笑,如果你笑不出來,無疑等於不打自招。
  一笑能解於愁,願你隨時隨地都能笑逐顏開。
  笑是化解仇恨冰山的驕陽。
  韋小寶便是用那無所顧忌的笑,隨時隨地的笑,化解著他的敵人,並化險為夷,化敵為友。
  笑比拳頭有效,它可以將對手徹底擊垮。
  在爭吵中,如果一陣笑聲響起,仇恨的心就會變化,在面對笑聲時,它會變得困惑而疲弱無力。
  在生活中爭吵,爭鬥是不可少的,也是隨時可以發生的。好爭執的人為爭執而爭執,所以他的勝利也不具意義。
  生命充滿了困擾,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和遭遇,所以你的爭論也是無法避免的。但無論在多麼激動的情況下,你都得稍微停下來,讓自己輕鬆輕鬆。
  學著以笑聲趕走你的敵意,爭吵和拆字遊戲一樣,都是一種娛樂,就是要這麼想。
  這便是化敵為友的最好辦法。
  化敵為友,還可運用欲擒故縱的方法。
  諸葛亮七擒孟獲,又放了孟獲七次。擒孟獲是手段,服孟獲才是目的,不擒不會佩服,這是猜透了孟獲的個性。擒是用威,縱是用思;威是示力,恩是示德。
  在生活中,如果你遇上了既不能爬過、鑽過,或繞過的這樣一種人——一位真正的大仇敵,你為什麼不學學韋小寶的經驗?與敵人拜為兄弟,這是最好的辦法了。
  在生活中迫切向你報復的大仇敵是極少數。
  還有一種極難對付的仇敵——一種不大不小的仇敵。
  你體會發現,他們潛伏在你成功之路的半途,他們會在你正全神貫注地向前行時,用妒忌的眼光窺視著你,並且趁你不留神時會絆你一腳讓你跌倒……
  這種人很難對付,你不能打倒他們,因為,他們人多勢眾。你也不能加入他們的隊伍,因為,你稍稍表示友善,他們會得意……
  看待仇敵,有時需要換一個角度。
  社會生活的舞台,總由許許多多的小舞台構成。在不同的小舞台上,人們常常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舞台已經換了,該你扮演新的角色了,你就應該從先前所扮演的那種角色中「退出來」。
  如果你在該「出來」的時候出不來,到了這個舞台上,還在扮演舊角色,你很可能和周圍的人格格不入。
  韋小寶就知道自己在什麼舞台扮演什麼角色,在皇帝身邊,他是皇帝的朋友,在外面是朝廷官員,在天地會是青木堂香主,在神龍教他是白龍使……
  這些角色的變化,他在各個角落都有一個戰壕裡的朋友,在每一個舞台都不覺得孤獨。
  韋小寶除了遵守自己的原則外,他也不想在那個舞台上為自己樹立一個仇敵,他只想天下人一團和氣,與他一塊擲骰子,大賭一場!

成人之美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這是《論語》裡的一句話。
  成人之美,就是幫助別人實現其願望。
  在歷史上有蘇秦、張儀兩人。兩人是要好的同學,蘇秦深知張儀的學問在自己之上,可是,蘇秦卻先成功了,做了大國的宰相,張儀則依然落魄,來投靠蘇秦。
  誰知,張儀竟遭到蘇秦無情奚落,於是決心單身赴秦,自找出路。蘇秦暗中派人沿途照料,補給張儀之所需,直到張儀出任秦相,才明白蘇秦當初用意,張儀感激不盡。
  這種辦法,是為了不使張儀依賴蘇秦而埋沒他的才幹,這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可謂用心良苦。
  每一個人的成功,都需要別人的幫助。
  韋小寶沒有蘇秦這樣的舉動,可他也有成人之美的好心。
  韋小寶被天地會的人抓去,在天地會裡遇上了被天地會所救的茅十八。
  茅十八問韋小寶:
  「你……你也是天地會的好朋友們救出來的嗎?」
  關安基等頓時神色尷尬,覺得這件事實在做得太不漂亮。哪知韋小寶隱瞞了自己被蓋在棗子桶裡押來的經過,只對茅十八說:
  「正是,那老太監逼著我做小太監,直到今日,才逃出來,幸好碰上了天地會這些……這些爺們。」
  韋小寶這番話大大給了天地會這幫好漢的臉面。
  天地會群豪為韋小寶這幾句成人之美的話暗暗吁了一口氣,覺得韋小寶很夠朋友。
  這無不是韋小寶的機智!
  如果韋小寶用相反的話說,他還會在天地會立足嗎?
  成人之美的事,在今天的社會到處都有,如主動替友人值班,使其安心地去會女友;盡力幫助友人複習功課,掌握知識,使其早日榜上有名;主動幫助一時經濟拮据的友人,使其免除後顧之憂等等。
  總之,大凡是好事情、好願望,你伸出熱情的手,予以大力幫助,使之功成事就,都可以說是「成人之美」的「君子」行為,都是得人心、受歡迎的。
  康親王為了一部《四十二章經》眼看大禍臨頭,請求韋小寶幫助。

  韋小寶道:「王爺,你不必為難。做兄弟的一條小性命……」左手抓住自己辮子,右手在自己頭頸裡一斬,做個雙手捧著腦袋送上的姿勢,說道:「已經交了給你,只要不是危害皇上之事,什麼事都聽你吩咐。」

  人,都是有同情心的。可是,當自己的幸福以別人的痛苦為前提時,他們卻自願地放棄自己的幸福,這就是他們的高尚精神之所在。像這樣把自己的腦袋砍下來送給朋友的,確實少了些。
  人在世上,遇到了困難,就需要朋友的幫助。處在逆境中,尤其需要朋友的關心、同情、鼓舞、扶助。
  當我們在心緒不好的時候,如果有個知心朋友和你促膝談心,幫你分析問題,替你解開心中的疙瘩,你會感到莫大的欣慰。
  在現實生活中,那些落落寡合,不善於交朋友的人,他的精神是孤獨的、寂寞的,他獲得成功的機率比那些善於交朋友,幫助朋友的人要多。
  朋友有真朋友,也有假朋友。
  有的人與人交往,不忠不善,表面和氣,心懷鬼胎。當你對他有利的時候是朋友,一是發生利害衝突則翻臉不認人。
  在現實生活中,韋小寶可能是一個寓言,捧著腦袋送給朋友、幫助朋友不可能存在。但成人之美,便是成自己之美,不妨學學韋氏經驗。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