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八回 紅六團智取遵義城 侯之擔委過入牢籠


  據說德國、奧地利人當中,有兩種人喜歡歌德:一種是熱情如火的人,一種是孤傲成癖的人。李德大概是這兩種人的混合物,他的投奔蘇聯紅軍,後來又到東方來「顧問」中國革命戰爭,該是個革命的熱血人物。然而,當他的軍事才能一再受挫的時候,他成了一個固執己見的孤傲者。猴場會議,他的「折向湘鄂西」的意見再次被否決,他的情緒糟極了。在過烏江的時候,為了表明他的自命不凡,他要一個人劃著一隻小竹筏過江,伍修權和警衛人員拉他都拉不住。最後還是博古的一句話把他鎮住了:「這條河是流向長江,流向太平洋的,離波羅的海遠得很嘍!」
  由於李德的孤傲和沉默,也由於黨內的問題還「吵」得不透,一段時間裡,中央紅軍的軍事指揮處於一種奇妙的彆扭狀態。過烏江以後怎麼辦,打下遵義是確定的,到底怎麼打法,總得有人拿主意呀。在人們的心目中,遵義是相當於吉安、贛州一類的中等城市;而在江西,紅軍對這類城市是不隨便問津的。周恩來是很守紀律的,在組織問題沒有「明確」之前,在軍事指揮上,他還是要走走李德的「過場」。他問李德打遵義有什麼想法,李德閉口不言。問急了,他說:「問毛澤東吧,你們現在都聽他的了!」周恩來樂得他有這麼一句話,便轉身找毛澤東。周恩來找到毛澤東,徵詢遵義的打法,同時說了說李德的情緒,毛澤東好久沒吭聲,他想起了3位老者的那一席話,令人費解地笑了笑。周恩來說:「當然,我也只是徵求徵求他的意見,並不就是要按他的辦。我估計了,拿下遵義這樣的城市,他也許又要搬出他的堡壘戰法了。澤東同志,我想了一下,遵義城裡只有侯之擔3個團,戰鬥力也不怎麼樣,但終究是個不小的城市,是不是把1、3軍團都用上去,圍而殲之。」毛澤東說:「不妥不妥,遵義的敵人不能就地圍而殲之。」周恩來敏捷地反映過來,問道:「挪個地方打這一仗?」毛澤東說:「對頭!我們不是說要以遵義為中心搞塊根據地嗎?即使長久不了,停一段時間總是有可能的,把個城市打爛了不好。此事是不是找朱德、伯承同志商量一下,看看怎麼樣既把遵義拿下來,又能把侯之擔的3個團趕出來,挪個地方消滅它。」周恩來說:「好,好,我馬上找他們談。」
  其實,在周恩來找到朱德和劉伯承之前,毛澤東已經同他們談過一次。朱德正在草擬作戰文書,準備送周恩來簽字發出。聽周恩來說起打遵義的方針,朱德和劉伯承當即表示同意。周恩來說:「如果一個團的兵力實在單薄了,4團是不是作為第2梯隊,在6團後面跟一下,看時機再加入下一步的行動。」朱德和劉伯承表示贊同。
  就在周恩來和朱德、劉伯承最後敲定第一次遵義戰役的作戰方針時,兵分兩路的中央紅軍已經離遵義不遠了。右路1軍團的先頭團已經到達了團溪鎮。這裡,距遵義只有90里。1軍團在向遵義的前進途中,考慮到1團和4團在烏江邊已經辛苦了幾天,便調整了行軍序列,以紅6團為先頭團。紅6團團長朱水秋,政委王集成。他們在向團溪的疾進中,眼見其他部隊走著走著改變了方向,朝正北方向去了,意識到自己的團有可能要擔當打遵義的任務,心裡又高興又著急。團長朱水秋參加過北伐戰爭,又同林彪一起參加了南昌起義,後又參加丁湘南暴動,在同級指揮員中是個老資格,膽子大,也是湖南蠻子,平時也是個「娘」字號。此刻他正在發牢騷:「他娘的,怎麼就叫我們一個團在這個方向上啊?城裡頭有侯之擔的3個團哩!這冒險的事莫非冒不完了?」王集成說:「別急啊夥計,作戰命令還沒有下來呢。」朱水秋說:「還等什麼作戰命令呀,這不是明擺著的事嗎?別的部隊都不往這邊來了,總不會不打遵義了吧?」王集成想想也是,說:「是呀,打遵義是定了的。我看,我們還是研究一下怎麼打法吧。別人為難我們,自己可別為難自己。」
  「哪個為難你們了?」兩個人正嘀咕著怎麼用兵,只聽身後有人說一口四川話,扭頭一看,是劉伯承總參謀長。劉伯承剛從總部飛馬而來,頭上還在冒著熱汗。他一邊摘下眼鏡擦擦汗,一邊說:「怎麼樣啊,團長、政委同志,拿下遵義有把握沒有?」王集成和朱水秋對視了一眼,他怕朱水秋當著總參謀長的面罵娘,搶先說:「總參謀長同志,全殲守敵不敢說,拿下遵義城是有把握的。」劉伯承說:「這就行了嘛,沒有叫你們全殲城裡的守敵嘛。」朱水秋說:「這又是哪家的打法,讓我們趕鴨子呀?」劉伯承說:「不是趕鴨子,是要你們動腦子。」朱水秋和王集成眼睜睜地望著總參謀長。劉伯承說:「敵人這幾個團當然是要消滅的,但不能放在城裡消滅。我們要在遵義城裡呆下去不是?打爛了不好,我們現在很困難的,沒有那麼多錢來給老百姓修房子。你們嘛,就這樣,打進去以後,能殲滅多少敵人就殲滅多少敵人,主要是拿下遵義城。消滅不了的敵人嘛,他愛往哪跑就讓他往哪裡跑。1軍團的其他部隊和3軍團正在適當位置等著他們哩。」朱水秋和王集成眨巴了一下眼睛,雙腳一併,答道:「明白了。」接著,他們匯報了剛才嘀咕的兵力部署:1、2營從東、南兩個方向攻城,3營為預備隊。劉伯承點點頭說:「先這麼考慮吧,到前面再機動靈活。注意,要盡量減少傷亡,多用點計謀。」
  師偵察科長梁興初的偵察是準確的。這天上午,紅6團由團溪經龍坪向遵義挺進,果然在離遵義城15公里的地方發現敵人一個營。朱水秋請示隨團跟進的劉伯承說:「總參謀長同志,是吃掉,還是把他轟跑呀?」劉伯承說:「不。這個營不能當著鴨子趕,要全殲,一個也不能讓他跑掉。當然,也別全往死裡打,還得留些活的才好。」朱水秋和王集成以為總參謀長是在說俘虜政策,說:「好吧,既然要全殲,是不是等晚上把握更大一點?」劉伯承說:「等晚上幹什麼?現在大雨,黑白兼有。」
  朱水秋和王集成當即兵分兩路,冒雨前進,從左右把敵人駐紮的村子圍了個水洩不通,爾後幾個連隊突了進去,一個穿插,不到一個小時,把一個多營的敵人全解決了,敵營長被擊斃,官兵死傷過半,活的全被俘獲。
  劉伯承很高興,說:「挑一挑,把那些能走的都帶上,你們也都換換裝,穿上他們的衣服,幹啥子呢?我忘了跟你們說了,遵義城是有城牆的,門有這麼厚。到了城門前,讓俘虜喊話,就說你們在前邊叫紅軍打垮了,要守城門的打開大門放你們進去。」
  「詐城啊?」朱水秋叫道。
  劉伯承說:「要做些啥子準備,你們自己做去吧,我要補補瞌睡去了。」
  劉伯承上馬走了。朱水秋跟王集成說:「是啊夥計,我們想了那麼多,卻沒有想到遵義是有城牆城門的啦!」王集成說:「我倒是聽說過,總參謀長這個詐城計當年在四川瀘州就用過。」
  就在那個村子裡,王集成從俘虜中挑了一個連長、一個排長和十幾個出身貧寒的士兵,把他們集中在一個小院裡,讓他們覺悟覺悟。他給他們講話說:「……紅軍是幹什麼的?是為窮人打天下的。窮人活不下去了嘛!你們貴州老鄉,人無三分銀。銀子哪去了,都到王家烈、侯之擔包包裡去了,到大地主、大老闆的口袋裡去了。他們還騙你們來當兵,給你們一人發桿煙槍,讓你們昏頭昏腦地為他們賣命。不能再糊塗了,弟兄們。現在,紅軍要打遵義,要解放貴州受窮受苦的鄉親們。遵義城裡有些什麼情況,你們知道的都說說,說得對的有賞!」俘虜們騷動起來,那個連長、排長帶頭講城裡的敵情,一邊講一邊還在門板上畫出圖來。王集成當即給講了敵情的幾個人發了光洋。他發著發著,說:「得了得了,反正今晚上還得請你們辛苦一趟,跟我們進趟城,乾脆每個人都給3塊吧。」俘虜們拿了光洋,一個個全傻了似的。王集成又交待說:「今晚上呀,也沒什麼大事,就是請你們跟我們走一趟。明說了,就是要騙騙那些在城牆上守城門的弟兄們,讓他們給我們打開城門,放我們進去。免得動槍動炮的,又要死傷好多。怎麼個騙法呢?城牆上的人要是問我們是幹什麼的,你們就說是在前面打仗沒有打好,頂不住了,撤回來了。明白嗎?」那個連長有點懂行,說:「紅軍長官,要這樣,是不是再抬上兩個傷號,扛上幾桿槍?要裝得像一點才好。」王集成點頭說:「要得要得,不過,不能抬多了,抬多了走起來就慢了。天下雨,路又滑。我們天亮前一定要進到城裡。」俘虜中有的士兵不同意抬傷號,說:「還抬他們幹啥子,弄幾個能拄著棍棍走的就行了。」王集成一聽也是,說:「好,這個主意更好。拄棍棍走這一趟的傷號,多給一塊光洋,怎麼樣?」俘虜中又是一陣騷動,有的在罵侯之擔:「他娘的侯之擔,還說紅軍抓到活的要剝了呢!」
  王集成回頭與朱水秋商量,改變原來的部署。1營和團偵察排,全都換穿黔軍的服裝,化裝成敵軍,由俘虜兵帶路,負責詐開城門;2、3營在後面跟進。一切準備停當,已經晚上9點多了。一聲令下,紅6團冒雨奔襲遵義城。王集成也成了「黔軍」,親自和1營營長曾寶堂在前頭率領「被擊潰的黔軍」,直奔遵義南城門。兩個小時後,他們來到城南城門前。這時,大雨停了,整座遵義城靜悄悄的,只見夜幕下的半空中一隻馬燈在夜風中悠悠蕩蕩。俘虜兵連長說:「到了。他們是16團的。」王集成說:「喊話,叫他們開城門!」響聲驚動了城牆上的守兵,高高的城牆上有人厲聲喊道:「幹什麼的?」俘虜兵連長說:「紅軍打過來了,兄弟們在前邊頂不住,只好撤回來了。」城牆上的守兵看到城牆下黑糊糊的一大片人,不相信,說:「頂不住?還有這麼多人在,還頂不住?到底是哪部分的?」俘虜兵連長說:「老子是一個營,你知道嗎,這才剩幾個?都叫紅軍打光嗎?」城牆上的守兵說:「是不是深溪水的呀?」俘虜兵連長說:「你給老子開城門,上來跟你細說!」守兵說:「好吧好吧,你們等著!」一會,城門「嘎」地洞開了。說時遲那時快,王集成的「詐城隊」蜂似的湧進城門洞,拄棍子的俘虜兵傷號不想白白多拿那塊光洋,還在喊著「哎喲哎喲」地配合。那個開城門的敵兵說:「對不起啊,弟兄們,今天上午還傳下侯司令的話來,說紅軍已經過了烏江,大家都得提防著點。你們是在……」他的話沒先,手裡的槍就被繳了。
  進得城門,王集成叫住1連3排長,把他拉到帶路的十幾個俘虜跟前,吩咐說:「你,把他們也帶上,對付城牆上的守敵。弟兄們,你們啦,從此刻起,就不再是俘虜了,跟1排長上城牆奪槍當紅軍去吧。」說罷,他舉槍朝天三響。按照事先的約定,南門外的山頭上,響起了全團八九個號兵的衝鋒號。號聲中,紅6團的2、3營都擁進了遵義城,由南城打向北城。霎時,遵義城裡,軍號聲,槍聲,呼喊聲,敵人的號叫聲,響成一片。許多敵人還沒有來得及穿上衣服就當了俘虜,能逃脫的敵人全都從北門逃向了婁山關。
  1月7日凌晨,紅軍完全佔領了遵義城。天亮時刻,劉伯承和聶榮臻進入城區。他們看到剛跟進的紅4團正在準備宿營,劉伯承給聶榮臻說:「不成啊,聶政委同志,4團不能停下來,逃敵幾個團正在去婁山關的路上,機會不錯,也正符合我們原來的設想,要讓4團追擊上去,殲滅逃敵。」聶榮臻說:「完全正確。只有消滅這股敵人,控制婁山關,才能保障遵義的安全。」聶榮臻當即找到耿飆和楊成武,說:「你們啦,強渡烏江立了大功,打這遵義,6團搞得也不錯。但昨天晚上,最辛苦的還是6團。這一來,下面的辛苦又輪到你們了。你們不能在這裡停下來,連早飯也不要在這裡吃了,到路上吃乾糧去吧。繼續前進,向婁山關追擊逃敵!」
  耿飆和楊成武當即承命。4團立即吹響了集合號,不到一刻鐘,全團便跑步上了去婁山關的大路。
  林彪指揮的1軍團和3軍團的一部,直上婁山關,第二天便殲敵兩個團;接著前出打下了桐梓和松坎兩座縣城,又殲敵兩個團。侯之擔的部隊基本上就這麼解決了。
  1月9日下午,軍委縱隊進入遵義城。遵義城裡,黨的地下工作很活躍。這天,山城陽光燦爛,成千上萬的工人、農民、學生和市民湧上街頭,揮著彩旗,燃放鞭炮,歡迎共產黨和紅軍的領導人入城。一時間,只見博古、張聞天、周恩來、毛澤東、朱德、王稼祥等,騎著大馬踏上了豐樂橋,群眾頓時一片歡騰……
  周恩來在馬上說:「這比老根據地還熱鬧嘛!」
  毛澤東隨口念了句舊作:「風景這邊獨好。」
  且說侯之擔得知林秀生丟了烏江江防,使紅軍渡過了烏江,氣得不行,正在大罵林秀生:「無能!在別處倒也罷了,有那麼一條江都守不住,一兩個團不見了,還有臉進遵義城麼?我要軍法……」正罵著,副官報告,紅軍先頭部隊已經到了團溪鎮。侯之擔頓時臉色發白,再要罵林秀生罵不下去了。自個在心裡說自己:「你說林秀生不該逃回遵義,紅軍兵臨遵義城下,你走不走呀?」軍閥幾十年的侯之擔,自然知道遵義是紅軍的主要目標,料難守住。他斥退林秀生:「從速收集殘部,待命再戰!」林秀生走後,他把一幫親信隨從叫到跟前,說:「情況這個樣子,本指揮部也該後移才是,你們看,移到哪裡為好?」軍閥部隊中的副官也不無明智者,有的說:「司令,共匪膽敢攻佔遵義,足見其野心不小,他們是看上整個黔北,看上整個川黔邊了。共匪歷來喜歡這個邊那個邊的。所以,侯指後撤的問題,還得有長遠考慮才是。」侯之擔說:「到婁山關行了吧?」副官說:「不行,婁山關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共匪要盤據遵義,不可能不要婁山關。」侯之擔說:「照你說,該後撤到哪裡為好?」副官說:「要我說,整個黔北地區都不保險,難以久留。」侯之擔一聽火了,叫道:「你,你怎麼能說出這種話來?照你這樣說,我們全完了?只好到四川去討口子了?」副官說:「司令,你先別動這麼大的火。我們當副官的,全是為司令著想的。一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再說不以成敗論英雄。我看,第一步還是先回老家桐梓,下一步嘛,借四川一塊地盤落個腳,也不是不可能的,不是不可以的。」侯之擔像癱了似的,戎馬一生,他還沒有作過這麼大的難。他說:「好吧,今晚就動身,回桐梓。聽著,不是告老還鄉,是把我的指揮部轉移到桐梓去!」
  侯之擔撇下他在遵義、婁山關的5個團,連怎麼防、怎麼守、怎麼逃都沒有交待,便私自連夜逃往桐梓。到桐梓的第二天,便得悉遵義失守的消息。「看來,桐梓也不保險了……」他再次同他的親信隨從密商「怎麼辦」的問題。他說:「兩個辦法:一個是繞道去貴陽,階前請罪;一個是去四川,避過風頭,來日再起。去四川是不是為時尚早呀?」還是那個較為明智的副官,說:「去貴陽已經不是辦法了。王軍長能饒過我們嗎?即使他一個軍長不能對副軍座『軍法從事』,可中央軍薛岳在貴陽,他能不挾天子以令諸侯?再說,王家烈多年就是想吃掉我們的。這次堵剿共匪,從烏江到遵義,他按兵不動,追兵都不見一個,這是為什麼?他是要借共黨之手搞掉我們!總之,去貴陽,不論現在還是將來,都不會有我們的出頭之日。」正說著,又有人報告:「共匪正向婁山關前進,我兩個團已被包圍……」侯之擔兩眼直了,一會說:「看,看來,只有去重慶了……」另一個副官說:「司令好主意!王家烈一再電請中央軍入黔,還不是要投靠老蔣?他投得,我們為什麼投不得?他在貴陽投,我們到重慶投。重慶有老蔣的一個參謀團。副軍座,本省局勢已經明擺著,沒有靠山,靠山不硬,往後是很難對付王家烈的。」候之擔頻頻點頭,說:「對,就這麼定了。不過,我們總不能這麼一付落荒而逃的樣子跑到重慶去吧?我們也是辛辛苦苦地打了些仗的,也得有個說法,有個交待。對,秦副官,起草一個電報,通電式的,佈告各方軍界,我侯之擔也是浴血奮戰,積極剿共的!」
  於是,經一番斟酌,便有侯之擔的如下一篇奇文:
  共匪朱、毛西竄,自上月由湘入黔,此剿彼竄,狼奔豕突,直趨烏江。擔奉命總領後備軍,率教導師全部沿烏江300餘里扼防,構築堰固工事,嚴陣以待。匪於一日抵江來犯,擔部沉著應戰,防制該匪於南岸,俾追剿各部易於成功,該匪竟猛攻3晝夜,片刻未斷,各渡均以機炮集中轟擊,強渡數十次,均經擊退,斃匪、溺匪約三四千名,浮溺滿江。
  冬午,匪忽增至二三萬之眾,拚命強渡。擔仰體鈞座埋頭苦幹之訓誨,督各部死力抵抗,務祁追剿各
  軍一致備擊。無如眾寡不敵,我林旅守老渡口、巖門之15團,被該匪機炮滅淨。匪於冬日午後5時,突過烏江,不得已收集各部退守湄譚龍巖一帶,死
  守待援,以圖反攻。該匪渡江後,節節進攻,連日激戰肉搏,擔部雖傷亡過重,仍以孤軍固守遵義。至虞晚,匪以大部攻城,卒以寡不敵眾,彈盡援絕,不得不暫率所部北進於婁山關及長崗山之線待援。現
  匪之主力在遵、湄等處。擔部正整頓補充中。查共匪為全國公敵,此間軍民等早已具殺敵決心,山河
  可殘,壯志不磨。謹電告明,伏乞睿察,並請中央早頒圈剿明令,期於一致進行,以達早日殲滅之效。
  果然通電一般,侯之擔把這份顛倒黑白、假報軍情、邀功委過的電報,加急發給了南京的林森、汪精衛、蔣介石、何應欽,以及各地軍事首要張學良、何成浚、何鍵、陳濟棠、李宗仁、白崇禧、劉湘、龍雲、王家烈等,其中「特急」的一份是拍發給國民黨軍事委員會重慶行營參謀團主任賀國光的。電報發出的第二天,侯之擔便帶隨從奔了重慶。
  侯之擔到重慶一見賀國光,便照「通電」的調子訴說了一番。賀國光說:「老兄既然來了,也就不必走了。」侯之擔開初還以為是對他的寬慰和關照,待到把他送進一家獨門獨院,並有一個班在門口看守,第二天又看到了賀國光發給蔣介石的電報,電報說:「查侯之擔迭失要隘,竟敢潛來渝城,已將其先行看管,聽候核辦。該部善後事宜,已由劉總司令湘負責處理。」侯之擔才知道自己已經入了牢籠。
  消息傳到桐梓,桐梓便有民謠說:
  侯之擔,侯之擔,
  飛了雞,打了蛋。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