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兩代間教育的情緒 ●如何幫助你的孩子考上大學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四種心態 ●培養孩子的興趣,須先瞭解孩子的個別差異 ●扮好為人父母的角色最重要 ●路是無限的寬廣 ●兩代間教育的情緒 這裡所謂的兩代是泛指整個社會中辦教育的一代和受教育的一代,他們之間隱含著層層解不開的情結。因此,探討。呵代間教育的情結也就是對我們現階段的教育問題加以探討和分析。 社會公德等問題與教育有關、與素質有關、與經濟發展過程的一些幹部問題有關,不能單講教育。台灣和大陸背景不一樣。 施教與受教的難題 辦教育者應該瞭解受教育者的需求,提供好的方針和環境給他們,讓受教者學習追求學問的方法和技能。但由於目前教育體制過於僵化和變態,學生在學校只接受到一加一等於二的教育,因此根本無法激勵學生產生更進一步追求新知的慾望。 更加上社會生活的急劇變遷,以及補償心理的作祟,導致上一代艱困的生活經驗無法順利的傳承給下一代,形成生活經濟認知上的斷層,於是就有「富不過三代」的說法,即第一代創業,第二代守業,第三代敗業。 由於生活經濟認知上的斷層,使得辦教育者的期望和受教者的行為,有著嚴重的摩擦,難題便因應而生。 唯一出路 全人教育 今天的學校教育,不能再執迷於知識的灌輸,應配合學生成長的需求,設置適宜的環境。安排適當的教材,來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讓他們真正學習到「學習新知的方法」。 除此之外,塑造一個充滿愛的學習環境,更是教育者無可旁貸的責任,因為在愛的環境裡接受教育者,將來必能以愛為出發點,貢獻社會,服務人民。 不要過於要求孩子的回饋。 程度過高及枯燥乏昧的書,要謹慎選購。 有條件的要他看書。 不給他們自由選書的機會。 ●如何幫助你的孩子考上大學 我的孩子將來能不能考上大學? 現今有許多中產階級的父母們,對子女的教養問題非常關心,但卻關心得不得其法;而且他們關心的目的也只在於「我的孩子將來能不能考上大學」的問題上。事實上,考上大學並不是人生的最後目標。所以,我的講題的真正意義是:「如何真正幫助你的孩子達到成功的目標」。雖然注重子女的教育, 是中國一個偉大的傳統,但是,現今的父母們之所以會如此煩惱「我的孩子將來能不能考上大學」這個問題,我認為有以下幾點成因: 煩惱源自何處? ·撫養子女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 ·現代的父母願意投資在孩子的教育上。 「父母與父母之間產生競爭的壓力。 當父母處在妯娌、兄弟、同事之間時,難免會有「我的子女是不是比別人好」的心理壓力。於是,在這種壓力之下,就會想是否有一種很快的方法能使我的孩子分數變得很高,以證明我的子女是不輸人的。 ·學校的教育有很大的問題。 目前我們不少學校還是搞的是應試教育,其結果不在教育孩子如何求取知識,只是將無法渡過每個考試關口的人淘汰掉而已。 ·升學主義的緣故。 父母應具備的觀念 而所有的問題的背景,全出於「如何使子女順利考大學,在社會上取得成功」的心態。在此提出一些適當處理的方法: 1並沒有所謂的最好而又唯一的撫養子女的辦法 每個人的生活背景不同,別人所採用的教育方法也不一定適用於你。父母應該衡量自己的生活環境、經濟能力、工作以外的時間和精力。孩子與其他長輩的態度等方面來決定自己的教育方法。有趣的是,你用何種方式去教養子女,他們就會發展出一種個性與特質來,而這種與眾不同的個性與特質,正是我們多樣化社會所需要的! 2中庸之道 過與不及都不是好事,採取中庸之道的目的,是保持彈性的最好方法,可以避免僵化的管理。 3認識生活的意義與目的 人活在世上,就是一個不斷尋找生命意義的過程。幫助子女找到他們所認識的生活意義和目標,在教養子女時是很重要的。 4要有成長的概念 子女是活的,不斷在長大中。在各個成長的階段中,鼓勵孩子從各種不同的信息中去獲得知識,培養他們有獨立吸取知識。分析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減少對老師的依賴。 5要有成本的概念 現今的補習班太多,在選擇時要有「對孩子將來考大學有無幫助」的投資顧慮。 5德智體全面發展。 以上是解決問題的大原則,以下則是施行時的細則: ·要注意優生保健法,有計劃地生產、教養子女。 ·給予理想的家庭環境。 ·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模仿對象及心智啟發者。 ·確認孩子的長處和短處。 「木匠也有木匠教兒子的方法」,總之,父母仍是子女最常學習的對象! ●「望子在龍、望女成風」的四種心態 父母希望孩子成龍成風,第一個原因是父母把子女視為自己的延伸,子女的成就也就是父母的成就。 可見,父母與子女榮辱共嘗其來有自。 第二個原因是由於補償心理的作祟。 有的父母自己本身役辦法自我實現,就會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盼望子女完成自己未達的心願。曾有位媽媽這樣說過:「小時候我夢想做一位音樂家,但是,家裡太窮了,連風琴都買不起!所以,現在我要孩子去學鋼琴,希望他們能夠成為優秀的音樂家。」如此把自己的缺憾,托付孩子來彌補,那樣孩子是否也會因此失落了什麼? 第三個原因是為了符合社會期望。 社會上認為好的,父母就會盡力讓孩子達到,以符合社會的期望,為社會所認可。因此,社會潮流的趨向便會造成一窩蜂的現象,五六歲的孩子,父母要他們學英文。學電腦。學柔道……反正「大家」都去學嘛!不管孩子喜不喜歡。有沒有興趣! 中國人的倫理觀念也是因素之一。比方說,外國人失業是他個人失業;但是在中國家庭裡,有一個人失業就好像全家都失業一樣,家人都會替他擔心。煩惱,幫他引薦工作讓人感到非常溫馨,但也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一般親屬尚且如此,渭「肉血親當然希望他們更好! ●培養孩子的興趣,需先瞭解孩子的個別差異 近年來由於生活的不斷富裕,生活水準日愈提高,一般家庭子女數通常不超過三人,父母不只是養兒女而已,更想栽培孩子成為人中之龍鳳,對子女的寄望比起歷代父母自然有過之而無不及。從「父母心目中理想子女的形象」問卷調查中,我們發現不少父母希望孩子有多方面的興趣,跟古代人不是學文(詩書),就是學武(練兵打仗),那樣地注渭分明,真是大異其趣。 人的興趣本來就是單方面的,也許孩子起初不感興趣,但在父母的引導、鼓勵下,給予良好的環境和機會去學習,孩子也可培養出興趣來。不過,父母必須瞭解孩子的個別差異,他是否有能力學習,他是否願意學習,是否有時間學習,父母有沒有能力供孩子學習,都需要父母一再觀察、考慮的。 何況,孩子的愛好是隨著成長,一再地選擇,一再地變更;我孩子小時候喜歡玩棒球,就嚷著要當棒球國手,我太太很擔心,她想,棒球國手連工作都找不到。我就告訴她,孩子的興趣是會變的,目前他愛打球,可以鍛煉身體也沒什麼不好的;現在,他很喜歡研究天文,甚至科學知識懂得比我們還多。所以說,孩子的興趣是很自然地表現出來的,除非是不良的嗜好,否則不要太早指出一條路,讓孩子走! ●扮好為人父母的角色最重要 不見得要給孩子很高的期望、很大的壓力他才會出人頭地;因為,孩子的期望壓力不僅是來自父母而已,他的老師、同學、朋友都會給他壓力。既然學校已經有很大的壓力了,父母就不要再給孩子太多的期望壓力,在家裡讓他放鬆身心,緩和緊張的情緒反而更好。 順應孩子的能力及興趣,給予適當的引導和關照、使孩子身心健康,能掌握成功的機會,也懂得忍受挫折,孩子便能正常的成長,這才是父母所應扮好的角色。不要天天忙著工作、應酬,不清楚孩子真正的興趣和性向所在,卻要求孩子要如何如何,等孩子達不到自己的期望時,不僅孩子覺得難過,自己也會感到挫折、失望。 很多父母雖然都知道要順應孩子的能力及興趣,然而,認知的層次並不等於行為,孩子的能力及興趣,如果是父母主觀的認定,就談不上所謂的「順應」,反而是「操縱」了!最好先讓孩子去嘗試,再從日常生活中觀察、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而且常跟學校老師聯絡,偶爾和孩子的同學、朋友聊聊,自然知道孩子大致上的表現,如果能為孩子做性向測驗,那就更客觀了。 對於孩子的學歷和職業的期望,也應該秉持上述的原則。不要老是執著完美的期望,強迫孩子去實踐,必須多考量孩子的現實條件和個別差異,不要做不當的比較,接納事實,修正對孩子的期望,讓孩子愉快。充滿信心地向前進;否則會造成孩子心理上很大的困擾,甚至不幸地釀成悲劇。 ●路是無限的寬廣 人生的路,不一定非要高中、大學、研究生、碩士、博士,那麼直線上升不可。孩子如因考不上高中,讀職高學得一技之長也好,孩子如果願意進一步研究,還可以再考上工技學院。 「路是無限寬廣的。」不要太早指定一條路讓孩子去走,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每個方向都有它的生機,一窩蜂地擠窄門,只會造成無謂的傷害。不一定每個孩子都能成為翔龍。飛鳳,讓孩子做個在草原奔馳的馴鹿、活潑快樂的獼猴、威武而善良的大象,不也很好嗎? 很多青少年行事常招惹父母生氣。例如:他們把自己弄得髒兮兮的,屋裡弄得零亂不堪,從不整理。穿的衣服也叫人看了討厭,一頭亂髮,不梳不理;用粗言粗語講話,結交不三不四的朋友;看一些無益的書;甚至大口抽煙,吞雲吐霧;和別人吵架;考試不及格等等。父母被這些兒女氣昏了頭,對付的方法是首先採用聲色俱厲的方法。要是行不通,就改用和藹可親的感動方法。再行不通,則.改用講道理的方法,使用溫和、真摯而有感情的言詞開導他們的寶貝兒女。一旦發覺這簡直是對牛彈琴之後,就沉不住氣了,於是開始挖苦他們,斥責他們,接著就是威嚇和體罰。我們可以肯定他說,這是兩敗俱傷的管教方法。 父母被兒女氣昏了頭的情形下,怎樣才能保持冷靜?怎樣才能有效地管教好青少年子女?辦法就是「以柔克剛」。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