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宁】(□□□□ □□□□□□□□□□ □□□□□,1870∼1953)俄國作家,出生于沒落的貴族家庭,曾當過校對員、統計員、圖書管理員、報社記者,1887年開始發表文學著作。1901年發表詩集《落葉》,獲普希金獎。他的詩以祖國及其貧窮的村庄和遼闊的森林為題材,詩句优美。1899年与高爾基相識后,參加知識出版社工作,這對他民主主義觀點的形成起了促進作用。這一時期的优秀短篇小說《安東諾夫卡的苹果》(1900)、《松樹》(1901)《新路》(1901)、《黑土》(1904),反映了作者對俄羅斯命運的概括性思考,也流露出對已逝去的時代的留戀与惋惜,對現實生活的冷漠。從中篇小說《鄉村》(1910)起,蒲宁的創作開始轉向廣泛的社會題材,著有短篇小說《古代人生》、《夜話》、《伊格納特》等。19O9年當選為科學院名譽院土。十月革命前的散文,《舊金山來的紳士》(1915)、《兄弟們》(1914)充滿了對資本主義文明和殖民主義的仇恨。他的散文繪聲繪影、簡練生動。他是一位出色的修辭學家和翻譯家。十月革命后流亡國外,僑居法國期間主要創作有關青年時代的抒情回憶錄,如長篇小說《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1930)、短篇小說集《暗徑》(1943)。此外,還著有關于列夫·托爾斯泰的哲理性文學論文《托爾斯泰的解放》(1937)。1933年蒲宁因為“繼承俄國散文文學古典的傳統,表現出精巧的藝術方法”獲諾貝爾文學獎。他的眾多的充滿矛盾的創作遺產,具有一定的美學与認識价值。 |